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田野民俗志 被引量:10
1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50,共8页
民俗志学说,是钟敬文教授倡建中国民俗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田野民俗志的概念,以田野民俗志为一分支,同时建设它的另一分支文献民俗志,可以发展钟敬文的民俗志学说,壮大中国民俗学派。田野民俗志与民族志... 民俗志学说,是钟敬文教授倡建中国民俗学派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田野民俗志的概念,以田野民俗志为一分支,同时建设它的另一分支文献民俗志,可以发展钟敬文的民俗志学说,壮大中国民俗学派。田野民俗志与民族志的关系,它自身的概念、性质、结构、功能,及其对建立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相邻近又相区别的民俗学理论的独立意义等,是构建田野民俗志必须探讨的几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 田野民俗 文献民俗 钟敬文 文献资料
下载PDF
土家族舍巴日仪式的田野民俗志——以古丈田家洞为中心
2
作者 王庆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土家族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舍巴日仪式是其代表之一。舍巴日仪式反映出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透过舍巴日仪式中的程式与舞蹈,不仅可以看到土家族生境状况,而且可以概观其历史长河中的生产生活演变历程。舍巴日仪式扎根... 土家族能歌善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舍巴日仪式是其代表之一。舍巴日仪式反映出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透过舍巴日仪式中的程式与舞蹈,不仅可以看到土家族生境状况,而且可以概观其历史长河中的生产生活演变历程。舍巴日仪式扎根于土家族人的文化土壤里,展现出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样态,彰显出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场景,从中可以感悟出真正意义上的土家族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族 田家洞 舍巴日仪式 田野民俗
下载PDF
田野课堂演述实训与民俗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4
3
作者 黄龙光 玉波 赵江云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59-62,共4页
民族地区高校拥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而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改旨在反思和转换当前高校民俗学教学单维生硬讲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鲜活民俗文化的亲身感受和体悟,训练其初级民俗田野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从而构... 民族地区高校拥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优势,而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教改旨在反思和转换当前高校民俗学教学单维生硬讲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对鲜活民俗文化的亲身感受和体悟,训练其初级民俗田野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从而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研究性学习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 民俗学课程 田野民俗 课堂演述实训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 被引量:8
4
作者 黄龙光 《艺术探索》 2017年第2期54-63,共10页
民俗艺术是民俗学研究中涉及艺术审美的特殊研究对象,它具有民间性与生活化、艺术性与实用性等特点。民俗艺术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吸引着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注,但是学界专门针对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原则、艺术民俗志... 民俗艺术是民俗学研究中涉及艺术审美的特殊研究对象,它具有民间性与生活化、艺术性与实用性等特点。民俗艺术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吸引着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注,但是学界专门针对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原则、艺术民俗志书写范式的理论探讨较少,这显然与当前民俗艺术研究的热度不一致。展开民俗艺术田野调查,应在文化整体观视野下,借鉴表演理论以事件为核心的动态研究范式,全面参与观察,亲身感受民俗艺术展演的全过程。民俗艺术田野调查研究成果——艺术民俗志及其书写,要求我们发挥民俗学一贯擅于对民俗细节精描细刻的学科优势,凸显重外在形式美学特征的艺术本位,由表及里,观照民俗艺术背后自为操弄艺术实践的民俗主体,总结地方或族群深层的精神审美取向,揭示民俗艺术实践的意义世界和文化逻辑,最后对接民俗学、人类学的民俗艺术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艺术田野调查 民俗生活流感受 艺术民俗志书写 艺术本位凸显
下载PDF
文献民俗志的研究方法——以《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斯琴 《文化遗产》 CSSCI 202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为中国民俗学研究搜集整理了一批珍贵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需要学者们进行深度研究。针对其中的文献民俗志资料,我们需要从它的特征入手,思考适合的研究方法。文献民俗志和田野民俗志各自有凸显的特点。...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为中国民俗学研究搜集整理了一批珍贵的民俗资料。这些资料需要学者们进行深度研究。针对其中的文献民俗志资料,我们需要从它的特征入手,思考适合的研究方法。文献民俗志和田野民俗志各自有凸显的特点。我们发现从民俗志写作手法入手,可以为确立文献民俗志的时空范围找到一定的线索。进而,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考证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使文献民俗志的时空范围更加精确化,并通过对内容的剖析使文献民俗志的民俗社会轮廓清晰呈现。这一研究结果使得结合“传承母体论”探索文献民俗志的田野研究成为可能。而田野民俗志是在现代学术体系下产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民俗学理论方法,它侧重于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田野工作,代表着民俗学的现代特征。因此,文献民俗志和田野民俗志相互结合是民俗学研究今后的一个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民俗 田野民俗 民俗社会 海外藏民俗资料
下载PDF
文山少数民族民俗田野考察方法浅议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明富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316-319,共4页
文章根据笔者多年在文山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民俗田野考察的经验写成,主要介绍了文山州少数民族概况、进行田野考察前应作的必要准备、考察中应注意的禁忌事项、考察中应采用的语言、对不同群体应采用的沟通方法等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对... 文章根据笔者多年在文山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民俗田野考察的经验写成,主要介绍了文山州少数民族概况、进行田野考察前应作的必要准备、考察中应注意的禁忌事项、考察中应采用的语言、对不同群体应采用的沟通方法等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对准备在文山地区进行民俗田野考察的同仁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田野考察 民族禁忌 沟通方法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研究趋向的新观察——从两个语境和一个意识切入 被引量:3
7
作者 庞建春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9-61,共13页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 从时代语境、学术语境和学者问题意识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趋向,提出当代中国民俗学正经历从学科身份确立到学术品质更新的过程,包含了传承经典和知识创新两大主题。首先评述中国民俗学界建立和发展社会科学性质的民俗学的主张;其次评述中国民俗学界有关田野民俗志的新学说;最后讨论历史民俗学、民间文艺学和传统节日、民间信仰等领域的新动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社会科学 当代中国 田野民俗 历史民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部文学院教师部分著作
8
《励耘学刊》 2005年第1期271-271,共1页
关键词 田野民俗 海南出版社 中国比较文学 宗教社会学 唐诗选 《边城》 郑国民 上海古籍出版社 语文课程
下载PDF
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 被引量:15
9
作者 万建中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5-30,共6页
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过程和途径。从田野中源源不断涌现出民俗书写的成果,这方面的成果成为民俗学研究占主导地位的业绩。然而,学界罕见针对目前的田野作业方式和民俗书写成果展开反思。单边主义的言说和话语遍布田野,民俗学者... 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过程和途径。从田野中源源不断涌现出民俗书写的成果,这方面的成果成为民俗学研究占主导地位的业绩。然而,学界罕见针对目前的田野作业方式和民俗书写成果展开反思。单边主义的言说和话语遍布田野,民俗学者的身份和所谓的学术规范导致单边主义的理所当然。承认当地人学术言说的权力和可能性既有理论依据也有说服力的田野实践。在田野作业过程中,改变以往独白式的书写范式,让当地人说话,给予当地人充足的主体性的学术空间,才能书写出交流的、对话的、民主的、平等的以及共享的民俗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作业 民俗田野 民俗 民俗书写 单边主义
原文传递
征稿启事
10
《北京民俗论丛》 2016年第1期182-182,共1页
《北京民俗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年刊。每年1期,每年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论丛》开设栏目丰富,主要栏目设有'民俗文物文献研究'、'博物... 《北京民俗论丛》(以下简称《论丛》)是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年刊。每年1期,每年年初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论丛》开设栏目丰富,主要栏目设有'民俗文物文献研究'、'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北京史地民俗研究'、'田野民俗志'、'东岳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论丛》现诚向各界专家学者征求稿件,有关事宜启事如下:一、来稿须为作者本人原创,且未公开发表,稿件内容要求文字精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民俗 民俗博物馆 民俗研究 出版发行 理论与实践 系列数据库 页下注 电子信箱 作者简介 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