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番茄地田间杂草携带主要病毒检测及分析
1
作者 戴荣 李建设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番茄病毒病是导致番茄减产的重要原因,田间杂草是传播番茄病毒最直接的中间媒介。为明确宁夏地区番茄田间杂草携带病毒种类与复合侵染情况。采取PCR结合RT-PCR技术,检测了宁夏3个县(市)7个乡镇56块疑似感染番茄病毒田地采集的18科53种共... 番茄病毒病是导致番茄减产的重要原因,田间杂草是传播番茄病毒最直接的中间媒介。为明确宁夏地区番茄田间杂草携带病毒种类与复合侵染情况。采取PCR结合RT-PCR技术,检测了宁夏3个县(市)7个乡镇56块疑似感染番茄病毒田地采集的18科53种共计576份杂草样本。检测结果表明,杂草携带STV(南方番茄病毒)检出率最高,为33.51%,其次是ToCV(番茄褪绿病毒),为27.95%,ToMV(番茄花叶病毒)、TYLCV(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SWV(番茄斑萎病毒)、ToMMV(番茄斑驳花叶病毒)4种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3.37%、14.41%、5.73%、4.17%。通过对杂草携带番茄病毒复合侵染的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病毒复合侵染率达87.33%,其中2种病毒类型复合侵染最严重,占复合侵染总比的41.57%;3种病毒复合侵染率占总复合侵染的36.08%;4种病毒复合侵染率略低,占复合侵染总比21.57%;5种病毒侵染率最低,为0.78%。杂草是番茄病毒传播的中间媒介,番茄病毒复合侵染在杂草上呈爆发状态,因此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是最简单有效控制病毒病传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杂草 PCR RT-PCR 检测
下载PDF
我国田间杂草防除的发展探究
2
作者 岳洋 李群 《种子科技》 202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人类从原始社会时期便开始从事田间杂草的防除工作,那时的方法较为传统。19—20世纪,社会进入科技发展的新时期,更为先进的杂草防除技术开始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李扬汉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开始从事田间杂草防除的相关研究,建立了较为... 人类从原始社会时期便开始从事田间杂草的防除工作,那时的方法较为传统。19—20世纪,社会进入科技发展的新时期,更为先进的杂草防除技术开始出现。20世纪50年代,以李扬汉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开始从事田间杂草防除的相关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除体系,为消除田间杂草危害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我国田间杂草防除研究也不断成熟,产生了众多科学高效的防除技术。基于此,探究了我国田间杂草防除技术和手段的发展情况,以期为广大田间杂草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经验,为我国田间杂草防除工作提供思路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杂草 杂草防除 杂草防除措施
下载PDF
喀什地区甜瓜田间杂草3种病毒的检测及分析
3
作者 卡地尔阿依·买买提 李志卫 +3 位作者 韩盛 杨渡 玉山江·麦麦提 麦合木提江·米吉提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69,共6页
2021年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和疏勒县厚皮甜瓜主产区随机采集了7科13种杂草的47份鲜样,采用RT-PCR法检测杂草带毒情况,分析杂草带毒率及病毒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不同种类杂草上的WMV、CMV、ZYMV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伽师县... 2021年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和疏勒县厚皮甜瓜主产区随机采集了7科13种杂草的47份鲜样,采用RT-PCR法检测杂草带毒情况,分析杂草带毒率及病毒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地点、不同种类杂草上的WMV、CMV、ZYMV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伽师县WMV、CMV、ZYMV的检出率分别为5.77%、1.43%、32.19%,而疏勒县分别为17.14%、2.86%、7.14%;大部分杂草都携带病毒。杂草上的WMV、CMV和ZYMV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病毒病 田间杂草 RT-PCR检测
下载PDF
植保无人机在防治玉米田间杂草的推广应用
4
作者 王秋林 向飞 奠香梅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51-52,共2页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时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田间杂草的科学防治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植保无人机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农业植保作业过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其在玉米田间杂草防...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时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田间杂草的科学防治逐渐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植保无人机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农业植保作业过程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其在玉米田间杂草防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根据相关部门资料显示,每年都会有农民在农业种植、植保作业中发生中毒事件,面对这一真实现状,在防治玉米田间杂草作业中推广植保无人机技术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田间杂草防治中的优势及技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玉米 田间杂草防治 应用推广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的田间杂草识别方法 被引量:30
5
作者 毛文华 曹晶晶 +2 位作者 姜红花 王一鸣 张小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6-209,共4页
该文阐述了通过利用植物的多种特征实现田间杂草的精准自动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先利用颜色特征分割土壤背景,然后利用位置和纹理特征识别行间和行内杂草,最后利用形态特征后处理误识别的作物和杂草。在实验室内利用实地采集的3~5叶期、... 该文阐述了通过利用植物的多种特征实现田间杂草的精准自动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先利用颜色特征分割土壤背景,然后利用位置和纹理特征识别行间和行内杂草,最后利用形态特征后处理误识别的作物和杂草。在实验室内利用实地采集的3~5叶期、不同作物行数的麦田图像对该方法进行了测试。作物和杂草的正确识别率最低为89%,最高为98%;处理时间最低为157 ms,最高为252 ms。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的田间杂草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快的识别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杂草 自动识别 多特征 图像处理
下载PDF
田间杂草识别与除草技术智能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范德耀 姚青 +3 位作者 杨保军 周营烽 管泽鑫 唐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23-1833,共11页
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田间杂草识别与除草技术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动除草系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组成田间杂草识别与自动除草系统的4个主要模块(系统导航模块、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杂草识别模块和除草控制模块)分别进行... 随着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的发展,田间杂草识别与除草技术逐步走向智能化,自动除草系统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对组成田间杂草识别与自动除草系统的4个主要模块(系统导航模块、图像采集与处理模块、杂草识别模块和除草控制模块)分别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杂草 系统导航 图像处理 杂草识别 除草技术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杂草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毛文华 王一鸣 +1 位作者 张小超 王月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46,共4页
田间杂草识别技术是实现变量喷洒除草剂以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针对国内外在精细农业的杂草识别领域,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以促进该项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分别阐述了利用植物和... 田间杂草识别技术是实现变量喷洒除草剂以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针对国内外在精细农业的杂草识别领域,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杂草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以促进该项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分别阐述了利用植物和背景形状特征、纹理特征、颜色特征和多光谱特征识别田间杂草技术的理论依据、特征参数、研究状况和问题所在,并指出了实现田间实时识别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田间杂草 识别技术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稻麦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 被引量:25
8
作者 王国忠 杨佩珍 +3 位作者 陆峥嵘 张中华 叶兴林 韩世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87-90,共4页
针对秸秆还田后茬田间杂草的发生及影响 ,开展了麦、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对直播晚稻和小麦浅耕、免耕 (覆盖 )栽培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麦秸秆还田种植水稻 ,其苗期田间杂草的发生种类以单子叶杂草 [如稗草 ... 针对秸秆还田后茬田间杂草的发生及影响 ,开展了麦、稻秸秆不同还田量对直播晚稻和小麦浅耕、免耕 (覆盖 )栽培田间杂草发生的影响及化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麦秸秆还田种植水稻 ,其苗期田间杂草的发生种类以单子叶杂草 [如稗草 (Echinochloacrusgalli)、千金子 (Leptochloachinensis)等 ]为主 ,双子叶杂草[如节节草 (Commelinadiffusa) ]较少 ,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田间杂草有所减少 ,然而不同处理田间杂草发生无明显规律 ,说明麦秸秆不同还田量对水稻田间杂草发生无明显影响。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杂草化除效果比对照降低 15 %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 ,小麦浅免耕栽培 ,化除效果比对照下降幅度更大。改进化学除草方法 ,可提高化学除草效果 90 %~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田间杂草 发生特点 化学除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连作、迎茬和轮作大豆对田间杂草群落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许艳丽 李兆林 李春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采用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长期 (10 - 13年 )连作、豆麦豆迎茬、豆米豆迎茬、麦米豆轮作、麦豆豆和麦豆豆豆短期连作条件下大豆田杂草密度、杂草种群和杂草地上鲜重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杂草密度以豆麦豆迎茬最大 ,且明显高于其... 采用定位试验方法研究了大豆长期 (10 - 13年 )连作、豆麦豆迎茬、豆米豆迎茬、麦米豆轮作、麦豆豆和麦豆豆豆短期连作条件下大豆田杂草密度、杂草种群和杂草地上鲜重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杂草密度以豆麦豆迎茬最大 ,且明显高于其它茬口 ,豆米豆迎茬田间杂草密度最小 ,杂草密度在不同年际间存在着差异 ;北方大豆田杂草主要有藜、鸭趾草、苋、稗、龙葵、野苏、卷茎蓼、鬼针等 ;藜、鸭趾草、苋、稗为所有茬口所共有 ;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 ,使连作区一些杂草种类增加 ,这种差别主要是在双子叶杂草之间 ,单子叶杂草种类没有变化 ;豆麦豆迎茬田间杂草鲜重最大 ,但干旱年份各茬口杂草鲜重普遍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迎茬 轮作 大豆 田间杂草 群落变化 杂草密度 杂草种群
下载PDF
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友林 刘光明 王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4-828,共5页
对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现有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16科38种,以禾本科、菊科、石竹科、蓼科、玄参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等为优势科,其中优势种有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马唐(Di... 对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现有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16科38种,以禾本科、菊科、石竹科、蓼科、玄参科、莎草科、十字花科等为优势科,其中优势种有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莎草(Cyperus rotundus)、卷耳(Cerastium arvense)、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通泉草(Mazus japonicusxo)、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早熟禾(Poa annaua)等。并对盖有地膜和未盖地膜的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常德地区茄果类蔬菜田间杂草的综合防除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德地区 茄果类蔬菜 田间杂草 种类 危害
下载PDF
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间杂草·土壤容重和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艳伟 赵晋锋 +3 位作者 王高鸿 李颜方 阎晓光 赵根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6期21-24,共4页
研究秋季深松、春季深松、传统翻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杂草发生情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深松处理能够有效降低16~35cm土层的土壤容重;秋季深松能在整个生育期提高20~60cm土层的土壤... 研究秋季深松、春季深松、传统翻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杂草发生情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深松处理能够有效降低16~35cm土层的土壤容重;秋季深松能在整个生育期提高2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春季深松能够提高拔节期—成熟期2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不同处理田间杂草发生状况从重到轻依次为免耕处理、秋季深松处理、春季深松处理、传统翻耕处理;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秋季深松处理、传统翻耕处理、春季深松处理、免耕处理;秋季深松处理能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田间杂草 土壤容重 含水率
下载PDF
混播草地土壤种子库和田间杂草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建光 吕小东 +1 位作者 孙启忠 余红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科学指导苜蓿—禾草混播草地的杂草防控,对其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和田间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和直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 为科学指导苜蓿—禾草混播草地的杂草防控,对其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和田间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和直穗鹅观草(Roegneria turczaninovii(Drob.)Nevski)混播的2龄和3龄牧草地,共有25种杂草,土壤种子库容量和地面发生量最多的是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其次为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和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证实混播方式和比例对土壤杂草种子库容量不会造成根本性影响,但对描述土壤杂草种子库特征的指标变化产生影响。混播对土壤杂草种子库时空格局产生影响,每年6月和8月高峰入库期,由草种引起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混播组合或比例引起的变幅,禾草变幅普遍高于苜蓿,无芒雀麦最易使杂草入侵而激增库容量,混播中禾草比例增加会促使杂草库容量增加,垂直分布上地表层0~5cm库容量变幅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杂草种子库 田间杂草 苜蓿 禾本科牧草 混播草地
下载PDF
豇豆田间杂草不同调控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平 彭琴 +2 位作者 姜丽红 万海清 彭友林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田间杂草 产量影响 调控方式 豇豆 湘北地区 杂草危害 经济效益 生态调控 豆田杂草 特早熟
下载PDF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生态防治阈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永丰 娄群峰 +2 位作者 吴竞仑 周恒昌 刘丽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 ,建立抛栽水稻大田立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以探明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 ,汕优 6 3为抛后 14~ 2 3d ;武运粳 8号为抛后 12~... 通过多年多点试验 ,建立抛栽水稻大田立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水稻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以探明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抛栽水稻田间杂草的生态防治阈期 ,汕优 6 3为抛后 14~ 2 3d ;武运粳 8号为抛后 12~ 31d ,此时水稻处于 6叶期至 8叶期 ,此阈期的始期和终期为田间杂草密度及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在此阈期内保持田间无草 ,既能使杂草造成的水稻减产率低于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栽水稻 田间杂草 生态防治阈期 江苏
下载PDF
莜麦田间杂草调查及除草剂的筛选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书成 韩美善 +2 位作者 韩启亮 王建雄 智建奇 《园艺与种苗》 CAS 2011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筛选适宜五寨县莜麦田的除草剂。[方法]以二甲四氯、苯磺隆和2,4-D丁酯为供试药剂,通过调查五寨县莜麦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研究3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莜麦产量的影响。[结果]五寨县莜麦田杂草主要有狗尾草、稗草、碱草、茅草、禾... [目的]筛选适宜五寨县莜麦田的除草剂。[方法]以二甲四氯、苯磺隆和2,4-D丁酯为供试药剂,通过调查五寨县莜麦田杂草种类和数量,研究3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及对莜麦产量的影响。[结果]五寨县莜麦田杂草主要有狗尾草、稗草、碱草、茅草、禾草、芒草、雀麦草等1年生禾本科杂草,灰菜、苋菜、胡舌芽等1年生藜科杂草,以及菊科杂草甜苣、苦苣和苍耳、田旋花、酸地柳等;使用传统的人工锄草灭草和增产效果最好;化学除草剂2,4-D丁酯稀释1500~2000倍除草效果较好,分别较喷施二甲四氯、苯磺隆增产4.62%和3.82%。[结论]采用"先使用化学除草剂,再人工锄草,或后期拔大草"模式除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莜麦 田间杂草 除草剂
下载PDF
春播苜蓿地田间杂草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淑清 黄祖杰 候天爵 《草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55-58,共4页
本文研究了春播苜蓿地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生态经济除草阈值,建立了田间杂草密度与苜蓿干草损失率之间的关系;P=1.9263+0.8538LogX。通过试验,建立了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和生态经济除草阈值模型。研究结... 本文研究了春播苜蓿地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生态经济除草阈值,建立了田间杂草密度与苜蓿干草损失率之间的关系;P=1.9263+0.8538LogX。通过试验,建立了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和生态经济除草阈值模型。研究结果指出当春播苜蓿地中田间杂草密度低于其生态经济阈值时,不需要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田间杂草 生态经济阈值
下载PDF
应用机器视觉技术识别田间杂草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振恒 张长利 房俊龙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田间杂草的识别是准确使用除草剂有效的依据,对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无害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就如何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从复杂的土壤背景下分离出植物(作物和杂草)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杂草的识别做前... 田间杂草的识别是准确使用除草剂有效的依据,对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成本、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无害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就如何利用机器视觉技术从复杂的土壤背景下分离出植物(作物和杂草)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杂草的识别做前期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技术 田间杂草 识别 除草剂 土壤背景
下载PDF
化感作用水稻对无芒稗及相关田间杂草的抑制作用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正浩 何勇 +1 位作者 诸常青 俞谷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6-731,共6页
对从5 0 0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初步筛选出10份水稻化感抑稗材料进行了田间化感抑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吓一跳、鸡早籼、赣早籼和商糯1号等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水稻无化感... 对从5 0 0份水稻种质资源中用差时播种共培法的改进方法初步筛选出10份水稻化感抑稗材料进行了田间化感抑草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播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吓一跳、鸡早籼、赣早籼和商糯1号等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水稻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6 3和春江11.化感材料Milyang 5 4对田间总量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在移栽条件下,化感材料谷梅2号、青困2号、吓一跳和鸡早籼对无芒稗的抑制作用与无化感作用材料秀水6 3和春江11差异及显著性水平.水稻材料间部分农艺性状差异及显著性水平,化感材料吓一跳和鸡早籼的株高较高,分蘖力较强,但顶三叶叶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无芒稗 水稻 作用评价 田间杂草 差时播种共培法 显著性水平 相关 抑制作用 改进方法 种质资源 移栽条件 性状差异 材料 早籼 500 分蘖力 叶面积 顶三叶 直播 农艺 株高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绿洲区春播苜蓿幼苗期田间杂草的植物学成分及数量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娟娟 于磊 +2 位作者 鲁为华 周培孝 张凡凡 《草食家畜》 2013年第1期46-49,共4页
对石河子绿洲区春播苜蓿幼苗期田间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播苜蓿建植幼苗期田间杂草共有10科,26种。其中主要的田间杂草有6种,分别是狗尾草(Sel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mnthus restroflexus)、马齿苋(Po... 对石河子绿洲区春播苜蓿幼苗期田间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春播苜蓿建植幼苗期田间杂草共有10科,26种。其中主要的田间杂草有6种,分别是狗尾草(Sel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mnthus res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苘麻(Abutilon theophrcasti)和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qetum),同时对6种主要的田间杂草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区 春播苜蓿 田间杂草 植物学成分
下载PDF
鄱阳湖区双季直播水稻田间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浩元 王修慧 +3 位作者 熊春梅 金爱华 袁明凌 阮萍 《江西植保》 2009年第4期193-194,196,共3页
分析了鄱阳湖区水稻田间杂草群落演替情况及原因,叙述了鄱阳湖区近年来早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田间杂草发生特点,提出了鄱阳湖区早晚稻双季直播栽培田间杂草防控技术。
关键词 早晚稻 双季直播 田间杂草 鄱阳湖区 防控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