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目视觉在田间秸秆覆盖率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1
作者 冯为栋 《南方农机》 2019年第20期17-17,共1页
田间秸秆覆盖率是对农业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指标,秸秆覆盖可以避免水土过分流失,帮助研究人员探究秸秆覆盖率和风蚀、水蚀的定量关系,引导人们采用更加合理的覆盖形式。基于此,文章以双目视觉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秸秆覆盖率研究的重要性... 田间秸秆覆盖率是对农业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指标,秸秆覆盖可以避免水土过分流失,帮助研究人员探究秸秆覆盖率和风蚀、水蚀的定量关系,引导人们采用更加合理的覆盖形式。基于此,文章以双目视觉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秸秆覆盖率研究的重要性,对双目视觉系统误差加以分析,探究双目视觉在秸秆覆盖率监测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田间秸秆 覆盖率
下载PDF
中国各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资源量及其时间分布 被引量:85
2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44,共13页
准确评估中国秸秆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各省市区不同作物的最新田间秸秆系数评估田间秸秆资源量,确定各作物秸秆热值合理取值折算标煤量,并依据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对各省各作物田... 准确评估中国秸秆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各省市区不同作物的最新田间秸秆系数评估田间秸秆资源量,确定各作物秸秆热值合理取值折算标煤量,并依据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对各省各作物田间秸秆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中国年均秸秆量为7.35亿t,包括田间秸秆6.46亿t(折标煤量3.41亿t,占总量87.36%)和加工副产物0.89亿t(折标煤量0.50亿t,占总量12.64%)。三大粮食作物是田间秸秆的主要来源,其中水稻田间秸秆为19 865.13万t,折标煤9 177.69万t,占总量26.90%;玉米田间秸秆为14 947.83万t,折标煤量8 266.15万t,占总量24.23%;小麦田间秸秆为14 373.43万t,折标煤7 833.52万t,占总量22.96%。秸秆量最大的10个省份由高到低依次为河南、山东、江苏、黑龙江、安徽、四川、广西、湖南、河北、湖北,变化范围为3 772.15~7 295.06万t,折标煤为1 908.83~3 999.61万t,这10省总量占全国总量62.46%。田间秸秆成熟时间分布不均,第三季度(7—9月)最多,秸秆折标煤占总量44.49%;其次为第四(10—12月)和第二季度(4—6月),分别为25.26%和24.27%;第一季度(1—3月)最少,只占总量的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田间秸秆 加工副产物 折标煤量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我国不同地区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 被引量:4
3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31,共12页
秸秆时间分布与作物的成熟期关系密切,对其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提出田间秸秆成熟期的概念,通过查阅2006—2011年正式发表的大田试验文献获得大田作物主产品在各地区的成熟期或收获期,确定不同地区各作物秸秆的成熟期。结... 秸秆时间分布与作物的成熟期关系密切,对其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提出田间秸秆成熟期的概念,通过查阅2006—2011年正式发表的大田试验文献获得大田作物主产品在各地区的成熟期或收获期,确定不同地区各作物秸秆的成熟期。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1—4月是甘薯、甘蔗、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的秸秆成熟期;5—6月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开始成熟,为全国秸秆成熟初期;7—11月为水稻、小麦及玉米集中收获时段,属于秸秆成熟盛期,其中,9和10月秸秆成熟的作物最多;12月为秸秆成熟末期,马铃薯、甘薯、花生、棉花、黄红麻和甘蔗的秸秆在此时期成熟。长江以北地区的作物秸秆成熟期为6—10月,高峰期在8—10月初;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无霜期长,可栽培作物种类多,秸秆成熟时间相对分散。明确田间秸秆的成熟期,为研究我国田间秸秆资源的时间分布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田间秸秆 成熟期
原文传递
水稻秸秆田间焚烧残留物的结构特征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林潮 陈莉娜 +2 位作者 尹勇 黄兆琴 代静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44-1847,共4页
秸秆焚烧残留物(生物质炭,biochar)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对土壤的碳固定及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一系列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田间不同焚烧强度下... 秸秆焚烧残留物(生物质炭,biochar)因其特殊的结构特征,对土壤的碳固定及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一系列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田间不同焚烧强度下产生的稻杆残留物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田间秸秆焚烧残留物的基本理化特征与焚烧强度密切相关。焚烧强度越高,TOC含量越低,但所产生残留物中碳原子的有序度增加,其中的脂肪性成分逐渐减少而芳香性则逐渐增加。此外,有机组分对田间秸秆焚烧残留物比表面积的贡献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田间焚烧 结构特征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近30年来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108
5
作者 朱建春 李荣华 +2 位作者 杨香云 张增强 樊志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5,共7页
【目的】分析1978-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并估算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数量和地理分布。【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合适的秸秆系数,对中国田间秸秆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同时结合地理信息软件ArcView,对其... 【目的】分析1978-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的变化,并估算2009年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数量和地理分布。【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合适的秸秆系数,对中国田间秸秆产量进行全面、系统的估算,同时结合地理信息软件ArcView,对其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中国田间秸秆总量总体上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09年全国作物秸秆总量达69 841.92万t;从种植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稻谷、小麦和玉米秸秆依然是中国主要的农作物秸秆类型;中国农作物秸秆的分布基本上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其产量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中国的农作物秸秆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且产量较大,具有可观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作物秸秆 产量估算 空间分布 秸秆系数
下载PDF
临沂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其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凝 史立婕 +1 位作者 朱泽宏 张蓓蓓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80-84,共5页
临沂市是山东省农业生产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较为丰富。本研究利用临沂市各区(县)农作物种植数据,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方式,估算临沂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量,并分析其利用现状及高效综合利用模式。2018年临沂市全市农作物秸... 临沂市是山东省农业生产大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较为丰富。本研究利用临沂市各区(县)农作物种植数据,结合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方式,估算临沂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量,并分析其利用现状及高效综合利用模式。2018年临沂市全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为496万t,包括可收集田间秸秆444万t和加工副产物51.9万t。临沂市积极采取多项措施提高秸秆利用率,结合实践探索了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为推动临沂市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田间秸秆 加工副产物 资源量 利用模式
下载PDF
中国作物秸秆资源评估研究现状 被引量:175
7
作者 谢光辉 王晓玉 任兰天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55-863,共9页
文中分析了中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对实现秸秆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秸秆的概念,即收获作物主产品之后所有大田剩余的副产物及主产品初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物,根据不同产出环节将秸秆分为田间秸秆和加工副产物。其次,阐述了秸... 文中分析了中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对实现秸秆资源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秸秆的概念,即收获作物主产品之后所有大田剩余的副产物及主产品初加工过程产生的副产物,根据不同产出环节将秸秆分为田间秸秆和加工副产物。其次,阐述了秸秆评估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各种作物秸秆计算方法。第三,总结了近10年发表文献和作者近期研究对1991年以来中国秸秆资源量评估结果,对1991-1999年中国作物田间秸秆资源量评估的值多数为6.0~6.8亿t,对加工副产物资源量未见报道;对2000-2007年田间秸秆产量的评估的值多数为5.9~7.3亿t,作物加工副产物量为0.9~1.1亿t。第四,分析了对中国秸秆资源量评估值差异的原因等问题,包括以往研究作物秸秆的概念不明确,草谷比取值差异大而不符合当前作物生产现状,以及对于农作物产量的统计指标和产量构成认识不清楚等。第五,报道了作者以最近5年测定的各省作物收获指数,采用完全统计方法评估了2006-2007年中国作物秸秆量及其在8个地区的分布,结果表明秸秆资源总量为7.4亿t,包括6.5亿t田间秸秆和0.9亿t作物加工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秸秆 加工副产物 草谷比
原文传递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rop-residue Return in China Based on Model Simulation 被引量:7
8
作者 CHEN Jinghua WANG Shaoqiang +1 位作者 XU Xiyan SUN Leigang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9年第2期184-195,共12页
Crop-residue return is a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il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is important in soil organic carbon(SOC)sequestration and CO2 mitigation.We applied a proces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 Crop-residue return is a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soil and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is important in soil organic carbon(SOC)sequestration and CO2 mitigation.We applied a process-based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EPIC)model to simulat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opsoil organic carbon changes from 2001 to 2010under 4 crop-residue return scenarios in China.The carbon loss(28.89 Tg yr–1)with all crop-residue removal(CR0%)was partly reduced by 22.38 Tg C yr–1 under the status quo CR30%(30% of crop-residue return).The topsoil in cropland of China would become a net carbon sink if the crop-residue return rate was increased from 30%to 50%,or even 75%.The national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of cropland was estimated to be 25.53 Tg C yr–1 in CR50%and 52.85 Tg C yr–1 in CR75%,but with high spatial variability across regions.The highest rate of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density occurred in Northwest and North China while the lowest was in East China.Croplands in North China tended to have stronger regional SO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in storage.During the decade,the reduced CO2 emissions from enhanced topsoil carbon in CR50%and CR75% were equivalent to 1.4% and 2.9%of the total CO2 emissions from fossil fuels and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respectively.In conclusion,we recommend encouraging farmers to return crop-residue instead of burning in order to improve soil properties and alleviate atmospheric CO2 rises,especially in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LAND crop-residue return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spatial pattern EPIC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