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刑及罪”逆向司法逻辑:迹象、成因及适用场域——以司法实践中的法律文件及典型案例为样本
1
作者 袁翠婵 聂昭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0-56,共7页
面对定性争议案件,司法人员时常会放弃传统的"由罪及刑"正向路径,而沿用一种"由刑及罪"的逆向路径,即在定罪之前预先考虑刑罚的必要性与妥当性。原因在于,当我们按传统的正向路径寻找作为难办案件大前提的刑法规范... 面对定性争议案件,司法人员时常会放弃传统的"由罪及刑"正向路径,而沿用一种"由刑及罪"的逆向路径,即在定罪之前预先考虑刑罚的必要性与妥当性。原因在于,当我们按传统的正向路径寻找作为难办案件大前提的刑法规范时,离不开如何适用刑罚这一案件结论的提前参与;而且,犯罪的"应受刑罚处罚性"特征也要求我们在定罪过程中,预先考虑刑罚的必要性与妥当性。"由刑及罪"逆向司法逻辑与罪刑法定原则相辅相成,其主要适用于定性争议案件,在适用时还应通过教义学解释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关系 由刑及罪 及刑 刑罚必要性 逆向思维
下载PDF
论刑罚配置对罪名择定的回应——以一例财产型犯罪的厘析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1,共4页
犯罪与刑罚是刑法体系之两大范畴。学界普遍认为两者之间是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基于该观点,在产生具体案件的定性归位疑难时,通常采取由罪及刑的研究路径,即以具体危害行为本身样态的解构为视角。刑罚则退隐为犯罪成立之后自然解决的下... 犯罪与刑罚是刑法体系之两大范畴。学界普遍认为两者之间是制约与被制约关系。基于该观点,在产生具体案件的定性归位疑难时,通常采取由罪及刑的研究路径,即以具体危害行为本身样态的解构为视角。刑罚则退隐为犯罪成立之后自然解决的下一步程序。然而,在犯罪与刑罚的互动关系中,刑罚量的均衡施加对危害行为的犯罪性质界定起着积极的反向回应制约作用。本文试图采取由刑及罪的分析路径对其进行投石问路地具体推演,以期对学界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均衡 由刑及罪 案件厘析
下载PDF
基层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检视与修正--以法官量刑思维的转变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严剑飞 陈思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7-185,共9页
立足于司法实践,从法院、检察院、法官、被告人四个角度,对量刑规范化的改革效果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进而对量刑规范化的价值理念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以法官量刑思维的转变为视角,提... 立足于司法实践,从法院、检察院、法官、被告人四个角度,对量刑规范化的改革效果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并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进而对量刑规范化的价值理念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以法官量刑思维的转变为视角,提出在量刑过程中运用"由刑及罪"逆向思维的观点,通过"以刑寻据"、"以刑定档"、"以刑制罪"三种模式来解决量刑规范化下仍存在的量刑偏差问题。为确保"由刑及罪"逆向思维的正当运用,对该思维进行了合理规制:在运用"由刑及罪"逆向思维的过程中,不得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由刑及罪"的逆向思维是对先定罪后量刑传统裁判思维的有益补充,是基于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对量刑过程中的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进行优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规范化 合法性 合理性 由刑及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