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午战争后日本亚洲主义演变的两个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翟新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37,共8页
甲午战争后,日本民间为对抗美欧扩张在华权益而提出旨在与中国等亚洲国家间提携甚或结盟的亚洲主义论调,在其嬗变过程中存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紧随局势变幻而频频翻新名称和言说;一是始终未变其国家利益至上的实质... 甲午战争后,日本民间为对抗美欧扩张在华权益而提出旨在与中国等亚洲国家间提携甚或结盟的亚洲主义论调,在其嬗变过程中存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紧随局势变幻而频频翻新名称和言说;一是始终未变其国家利益至上的实质,及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所不屑的边缘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后 日本 亚洲主义 对华外交
下载PDF
甲午战争后中国对西方英语教科书的编译
2
作者 高天枢 《兰台世界(上旬)》 2015年第9期121-122,共2页
甲午之战后,中国社会迅速兴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中国人自主编译的英语教科书应运而生,尤其以《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纳氏英文法讲义》最为著名,其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的习惯,发行量大、影响深远,对当时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重要... 甲午之战后,中国社会迅速兴起了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中国人自主编译的英语教科书应运而生,尤其以《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纳氏英文法讲义》最为著名,其符合中国人学习外语的习惯,发行量大、影响深远,对当时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后 英语教科书 编译 主要著作
下载PDF
甲午战争后的刘光第
3
作者 易明军 《文史杂志》 1994年第5期44-45,共2页
甲午战争前的刘光第是一个典型的正统的封建知识分子,甲午战争以后,他却积极投入变法维新的历史潮流,并坚定不移地站在维新派一边,成为了杰出的爱国维新的改良者。 第一、甲午战争激发了刘光第的强烈爱国热情,成为他思想的一大转折点。
关键词 刘光第 甲午战争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甲午条陈 变法改革 近代工商业 资产阶级改革 爱国维新 甲午战争 改革思想
下载PDF
甲午战争之前官方对待民办实业态度的再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8-164,共7页
甲午战争之前,官方在矿务、茶业、蚕桑、织布、航运等行业均实施过一些鼓励与扶持民办实业的措施,以开民风气,发展经济。但因顾全舆情和受洋商牵制,就连开明官员也不得不拦阻过一些新式工矿业的兴办。而官方在税收和行政管理方面“... 甲午战争之前,官方在矿务、茶业、蚕桑、织布、航运等行业均实施过一些鼓励与扶持民办实业的措施,以开民风气,发展经济。但因顾全舆情和受洋商牵制,就连开明官员也不得不拦阻过一些新式工矿业的兴办。而官方在税收和行政管理方面“体恤洋商”苛待华商,在产业组织形式方面注重“官督商办”,则不仅淹没了部分官员对工商各业有限度的提倡与扶持,而且凸显了官方的“病商”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清政府 民办实业
下载PDF
开拓研究视角,提高学术水平——《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茅家琦 《东岳论丛》 2002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 国际法 钓鱼岛 日本 中国
下载PDF
日本“董狐”笔下的甲午战争真相——中塚明教授与日清战争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戚其章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清战争。自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国历史学家中琛明教授即以此课题作为 研究的主攻方向,历经四十余年而不辍,以“良史”的眼光秉笔直书,全面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日本朝野是如何蓄谋已久 地发动日清战争的,... 甲午中日战争在日本国内被称为日清战争。自20世纪60年代始,日本国历史学家中琛明教授即以此课题作为 研究的主攻方向,历经四十余年而不辍,以“良史”的眼光秉笔直书,全面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日本朝野是如何蓄谋已久 地发动日清战争的,充分体现了一个史学家征实考信、求真纠谬的责任和使命,堪称日本的“董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琛明 日清战争(甲午战争)研究 秉笔直书
下载PDF
论甲午战争前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以棉纺织业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振国 《日本问题研究》 1994年第3期62-66,55,共6页
近代中日贸易,日本幕府末年业已有之,1871年中日首次立约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时至甲午战争前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这是由于1896年《日清通商航海条约》的缔结,日本除了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割地赔款等权益外,在经济上也扩大了对中国的浸透。... 近代中日贸易,日本幕府末年业已有之,1871年中日首次立约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时至甲午战争前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这是由于1896年《日清通商航海条约》的缔结,日本除了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割地赔款等权益外,在经济上也扩大了对中国的浸透。尤其是日本的棉纺织业,更以棉纱为主,逐渐控制了中国市场。日本对中国试销棉纱始于1889年。初期数量较少,1891年共输出108包计3.2万斤,1894年也不过323万余斤。但甲午战后,日本对华出口量开始激增。1894年——191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纺织业 甲午战争 日本政府 棉纱市场 经济扩张 中国市场 对华出口 印度棉 同业联合会 纺织公司
下载PDF
李鸿章和甲午战争前后的铁路建设──兼论洋务运动在甲午战后的新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明侠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6期64-69,共6页
铁路是近代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李鸿章在甲午战前对修建铁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是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日益显露的认识。李鸿章把“海有铁舰、陆有铁路”视为求富求强的主要途径。甲午战前,在李鸿章的一再倡议下,清政府修建了... 铁路是近代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李鸿章在甲午战前对修建铁路的认识不断深化是基于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野心日益显露的认识。李鸿章把“海有铁舰、陆有铁路”视为求富求强的主要途径。甲午战前,在李鸿章的一再倡议下,清政府修建了名青铁路,津沽铁路、关东铁路、台湾铁路。甲午战后,铁路的作用日显重要,李鸿章兴修铁路的愿望更为迫切,并提出通过修路发展经济,建议提高关税、筹借外债、征集商段解决修路经费问题。在李鸿章的密切关注下,甲午战后,铁路修建成为清政府的一项“实政”。由此,并针对史学界存在的“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观点,作者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证,提出洋务运动并未因甲午之战失败而彻底破产,相反,因受甲午战争的刺激,获得更为广泛的发展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甲午战 张之洞 铁路建设 中国铁路 修建铁路 甲午战 洋务企业
下载PDF
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对局势的判断论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敏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对局势的判断论析马敏(华中师大历史所教授,博士)有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前人论述已多。有人从明治维新以来中日国力差距迅速拉大的远因进行论述;也有的从中日双方军事指挥的得失进行分析。固然,中国在甲... 甲午战争前夕李鸿章对局势的判断论析马敏(华中师大历史所教授,博士)有关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前人论述已多。有人从明治维新以来中日国力差距迅速拉大的远因进行论述;也有的从中日双方军事指挥的得失进行分析。固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东洋“小国”打败,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甲午战争前夕 北洋舰队 日本政府 北洋海军 袁世凯 丁汝昌 丰岛海战 避战求和 消极防御战略
下载PDF
甲午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车维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4-119,共6页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的迅速崛起,被人们视为“奇迹”。然而,在探求这一事实背后成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今天的日本是昨天日本历史的延续,战前的日本即已具备了资本主义工...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的迅速崛起,被人们视为“奇迹”。然而,在探求这一事实背后成因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今天的日本是昨天日本历史的延续,战前的日本即已具备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否则,战后日本经济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日本经济 日本银行 铁矿石 日本政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甲午战争 产业结构 工业部门 资本主义工业化
下载PDF
新的视角 新的成果——读《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双碧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 书评 国际法 甲午战争
下载PDF
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的宏观情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守库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然而,因主张停捐的力量与主张行捐的力量相比劣势明显,致使停捐论在戊戌变法后遭受重挫。但是,经此时段,停捐论已深入人心,朝野有识... 清代有关捐纳的社会舆论在甲午战争前后空前活跃,且逐渐形成“三论”并存、“停”论为主流的宏观态势。然而,因主张停捐的力量与主张行捐的力量相比劣势明显,致使停捐论在戊戌变法后遭受重挫。但是,经此时段,停捐论已深入人心,朝野有识之士对清王朝腐败根源的认识亦愈加深刻,并最终将捐纳与清王朝一同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前后 捐纳舆论 情势
下载PDF
日本学术界的甲午战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海燕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0-82,共13页
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日本学界就开始了对这场战争的研究,迄今已逾百年,研究成果丰硕。在研究体裁上,主要分为三部分:史料编辑、研究专著、研究论文。研究主题主要有:(1)探讨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定位甲午战争的性质,包括天皇制与战争的关... 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日本学界就开始了对这场战争的研究,迄今已逾百年,研究成果丰硕。在研究体裁上,主要分为三部分:史料编辑、研究专著、研究论文。研究主题主要有:(1)探讨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定位甲午战争的性质,包括天皇制与战争的关系;(2)分析"开战外交"的经过,阐明日本政府有无开战意图;(3)日本社会与甲午战争,包括从士兵、军夫、媒体、通讯等方面展现甲午战争;(4)战史研究,包括战争军事与战略;(5)对日本外交的分析与评价,包括日本的东亚政策;(6)甲午战争与国际关系;(7)甲午战争研究与历史教育等。其中"开战外交"这一主题,研究积累最多、内容最丰富。从研究领域来看,外交史、政治史和军事史方面始终是传统的研究重点。社会史领域方面始于1990年代中期,至今日趋成熟且是热点。主要的学术观点有:战前的"二元外交论",战后的甲午战争"必然说"、"偶发说",突出强调甲午战争开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不足之处在于,以"旅顺屠杀"、"东学党农民军"为主题的研究有待于开拓和深化,介绍外国研究成果方面尚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界 甲午战争研究 回顾与评述 焦点与领域 东亚近代史研究学会
下载PDF
甲午战争前后的西学翻译之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雅蕾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28-29,40,共3页
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分为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和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同为西学翻译,但是二者在微观社会背景、西学传播主要渠道、翻译主体、翻译客体以及翻译标准等方面存在... 西学翻译是中国翻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以甲午中日战争为界,分为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和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同为西学翻译,但是二者在微观社会背景、西学传播主要渠道、翻译主体、翻译客体以及翻译标准等方面存在细微的区别。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对甲午战争前的西学翻译和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二者之不同,以期对西学翻译有更清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后 西学翻译
下载PDF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
15
作者 史滇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4-49,共6页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史滇生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首先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和中日甲午战争史滇生清政府在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首先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 清政府 北洋海军 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 近代化 军事 福州船政学堂 机器局
下载PDF
甲午战争前先进知识分子救国道路的探索
16
作者 刘国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5-91,共7页
关键词 先进知识分子 救国道路 崔国因 甲午战争 上议院 冯桂芬 设议院 郑观应 发展资本主义 君民共主
下载PDF
袁世凯甲午战争前夕行为及其后果探析
17
作者 高强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46-49,共4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作为清政府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的袁世凯,其行为表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怂恿清政府出兵朝鲜不遗余力,轻率鲁莽,使日本有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极佳借口;危急关头请求内调回国不择手段,张皇失措,导致中国驻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作为清政府驻朝鲜总理交涉通商大臣的袁世凯,其行为表现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怂恿清政府出兵朝鲜不遗余力,轻率鲁莽,使日本有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极佳借口;危急关头请求内调回国不择手段,张皇失措,导致中国驻朝鲜公职人员人心浮动、旅朝华侨和华商处境异常艰难等。其举措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甲午战争前夕 清政府 朝鲜 宗藩关系 出兵 内调 日本 侵略战争
下载PDF
甲午战争之后小说翻译中“呈现”方式的传递
18
作者 方开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从“呈现”这一叙述方式来看,甲午战争之后的小说翻译比以往有了巨大的进步。尽管林纾及其同时代的译者常常将原文的“呈现”方式变成比较简单的“讲述”方式,但若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他们的翻译,则会发现这种不足是因为受到知识差别、... 从“呈现”这一叙述方式来看,甲午战争之后的小说翻译比以往有了巨大的进步。尽管林纾及其同时代的译者常常将原文的“呈现”方式变成比较简单的“讲述”方式,但若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他们的翻译,则会发现这种不足是因为受到知识差别、叙事规约、叙述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这与战争之前故意篡改原作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方式 呈现 甲午战争之后的小说翻译
下载PDF
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
19
作者 谢本书 《云南学术探索》 1994年第4期28-32,共5页
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谢本书何谓思潮?故名思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民族的利益.或反映其情绪的某种思想,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潮流.即曰思潮。思潮就是某种思想... 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升华──甲午战争前后爱国主义思潮演变的轨迹谢本书何谓思潮?故名思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民族的利益.或反映其情绪的某种思想,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潮流.即曰思潮。思潮就是某种思想成为特定条件下的社会潮流。没有成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爱国主义 甲午战争 义和团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日战争 李鸿章 孙中山 主要内容 龚自珍 向西方学习
下载PDF
甲午战争的背景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志宇 《日本问题研究》 1994年第3期56-61,共6页
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间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在中日关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00周年,从宏观上全方位地探讨这次战争的背景及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对吸取历... 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间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在中日关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正值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00周年,从宏观上全方位地探讨这次战争的背景及战争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对吸取历史教训,振奋民族精神.免蹈覆辙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中日关系史 日本 清政府 侵略战争 甲午战争前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明治政府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