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巨文岛事件与甲午战前的远东国际局势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礼恒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98-104,共7页
论巨文岛事件与甲午战前的远东国际局势张礼恒巨文岛事件是19世纪80年代远东国际危机的焦点,当时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国家英、俄、德、美、日、中等纷纷介于其间。弄清事件的原委,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一、事件的缘... 论巨文岛事件与甲午战前的远东国际局势张礼恒巨文岛事件是19世纪80年代远东国际危机的焦点,当时世界上的几个主要国家英、俄、德、美、日、中等纷纷介于其间。弄清事件的原委,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一、事件的缘起巨文岛事件是英俄争霸的结果。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李鸿章 甲午战前 清政府 英国外交政策 日本政府 英国政府 西伯利亚铁路 国际局 “以夷制夷”
下载PDF
甲午战前李鸿章的实力思想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华 《安徽史学》 1998年第2期54-58,63,共6页
关键词 李鸿章 甲午战前 日本 西方列强 洋务运动 终极目标 实力思想 李文 力量平衡 近代化
下载PDF
论甲午战前的洋务困境 被引量:1
3
作者 闭雄壮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100,共4页
甲午战前,虽然洋务派试图努力开展其洋务事业,但事实上洋务事业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陷入困境:顽固派激烈反对和阻挠,致使洋务事业严重受挫或延误;大多数地方官员对开办洋务态度冷漠,致使洋务事业未能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朝廷对洋... 甲午战前,虽然洋务派试图努力开展其洋务事业,但事实上洋务事业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而陷入困境:顽固派激烈反对和阻挠,致使洋务事业严重受挫或延误;大多数地方官员对开办洋务态度冷漠,致使洋务事业未能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朝廷对洋务缺乏足够的认识而未予以全力支持,致使洋务主张未能按计划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洋务运动 曾国藩 李鸿章 洋务困境
下载PDF
甲午战前中国进步士大夫的富强观及其演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国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4-136,共3页
甲午战前中国进步士大夫的富强观及其演进刘国军甲午战前的半个多世纪,是贫穷落后的近代中国向半殖民地深渊不断沉沦、逐渐向下的痛苦岁月,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拼搏奋斗、不断觉醒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面对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的内忧... 甲午战前中国进步士大夫的富强观及其演进刘国军甲午战前的半个多世纪,是贫穷落后的近代中国向半殖民地深渊不断沉沦、逐渐向下的痛苦岁月,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拼搏奋斗、不断觉醒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面对纷至沓来、层出不穷的内忧外患,中国社会涌现出了一大批探索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强观 先进士大夫 甲午战前 学习西方 薛福成 冯桂芬 富强之道 向西方学习 清政府 政治制度
下载PDF
被误解的历史:甲午战前洋务派变革制度的要求 被引量:1
5
作者 闭雄壮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一直以来,人们批评甲午战前洋务派只是在技艺方面进行改革,对变革制度的重要性缺乏应有认识,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事实上,随着对西学和西方国家富强原因的深入认识,以及洋务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洋务派逐渐意识到了制度因素对洋务... 一直以来,人们批评甲午战前洋务派只是在技艺方面进行改革,对变革制度的重要性缺乏应有认识,因此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事实上,随着对西学和西方国家富强原因的深入认识,以及洋务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洋务派逐渐意识到了制度因素对洋务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富强具有重要作用,并呼吁变革一些社会制度。遗憾的是,虽然他们很想变革某些制度,但却得不到朝廷的鼎力支持,因此他们变革制度的愿望无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洋务派 变革制度 李鸿章 张之洞
下载PDF
论甲午战前清代书院改革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欣 《晋阳学刊》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鸦片战争前书院存在与改革的价值核心是保证封建政权的稳定,书院的官学化,使其变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因此,导致了以摆脱科举与理学束缚为目的的书院改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继续进行的书院改革,其价值核心重在政治重... 鸦片战争前书院存在与改革的价值核心是保证封建政权的稳定,书院的官学化,使其变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因此,导致了以摆脱科举与理学束缚为目的的书院改革。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继续进行的书院改革,其价值核心重在政治重建,关注的是如何恢复和修补已破损的价值体系,但这已不是在传统范围内的循环重复,因为西学的影响,使它有了新的特质。在“通经致用”政治目标下,由汉宋兼采,逐渐向中西兼采过渡,为“新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思维模式,成为书院价值理念转向近代化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书院改革 价值取向
下载PDF
甲午战前日本在华情报活动——以福州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菁晶 胡稹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36-142,共7页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日本就在福州设立了第二个领事馆,并派遣“驻在将校”和“留学生”收集情报;马江海战爆发时,日本海军省、参谋本部和大藏省更是直接派员来福州观察和记录战事;随后开业的福州乐善堂和第一家照相馆庐山轩,以及背后的“... 明治政府成立不久日本就在福州设立了第二个领事馆,并派遣“驻在将校”和“留学生”收集情报;马江海战爆发时,日本海军省、参谋本部和大藏省更是直接派员来福州观察和记录战事;随后开业的福州乐善堂和第一家照相馆庐山轩,以及背后的“福州组”都起到了情报先锋的作用。可以说福州这座城市是近代日本在华的最早、最重要的情报据点之一。其大陆浪人和情报军官携手合作、亦谍亦商的情报收集模式可谓提供了早期的“教科书”范本,成为日本在华情报活动最主要的方式;对清海军情报的收集使日本得以掌握清海军实力,奠定甲午战争日本海军获胜的基础;为之后日本对华侵略扩张培养了若干熟悉中国情况的海陆军将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日本 情报活动 福州
下载PDF
甲午战前旅日士大夫的日本印象
8
作者 张光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135,共5页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士大夫赴日逐渐增多,对日本的记载也从臆想趋于征实。虽然认识不同,态度各异,他们笔下的日本已经成为类似于西方的近代国家:其民风民俗从纯朴、保守变为"狡黠"、开放,工商交通事业由鄙陋走向繁盛,政党政...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士大夫赴日逐渐增多,对日本的记载也从臆想趋于征实。虽然认识不同,态度各异,他们笔下的日本已经成为类似于西方的近代国家:其民风民俗从纯朴、保守变为"狡黠"、开放,工商交通事业由鄙陋走向繁盛,政党政治、议会制度初具规模,西学代替汉学占据了学术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而国人此时依然怀着文化上的优越感,把西学追溯到中国圣贤诸子,并以"师其法而不师其意"作为对待西学和明治维新的基本态度。直到甲午战后,国人才在学习西方的道路上迈出新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旅日士大夫 日本印象 心路历程
下载PDF
论甲午战前清政府的矿业政策
9
作者 朱英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6-63,共8页
论甲午战前清政府的矿业政策朱英矿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到近代,更成为整个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门。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由于民营资本十分薄弱和外国资本的不断渗透扩张,采矿业的发... 论甲午战前清政府的矿业政策朱英矿业是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到近代,更成为整个产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门。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由于民营资本十分薄弱和外国资本的不断渗透扩张,采矿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所采取的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政府 甲午战前 官督商办 外国侵略者 洋务运动 总理衙门 开平煤矿 中国史学会 中国近代 采矿业
下载PDF
甲午战前的中国外债分析
10
作者 马金华 《泰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1-85,共5页
 甲午战前,中国的外债就已经开始了由经济性外债向政治性外债的演变,随着清朝财政的日益窘迫,政府的借债态度也由慎重办理转为直接出面大举借款,清廷已逐渐靠借债度日。清廷借债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 甲午战前 中国 清朝 外债 政治性
下载PDF
简析甲午战前的“征日论”
11
作者 徐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6-199,共4页
关键词 甲午战前 近代日本 发展资本主义 明治维新 社会生活 扩张战略 藩属国 清政府
下载PDF
论甲午战前日本南进战略的构想及实施 被引量:2
12
作者 喜富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97-100,共4页
北进和南进战略思想理论渊源的形成由来已久,甲午战争前短短20多年,日本就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外部包围和渗透,为日本实现更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可能。其重要原因是日本凭借地缘政治的优势,成功地抓住了中国近代清王朝固守封建中华宗藩... 北进和南进战略思想理论渊源的形成由来已久,甲午战争前短短20多年,日本就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外部包围和渗透,为日本实现更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提供了可能。其重要原因是日本凭借地缘政治的优势,成功地抓住了中国近代清王朝固守封建中华宗藩外交体制和对邻海、岛屿防守观念淡薄,充当地区大国,不过分刺激欧美列强,把侵略目标和范围始终定位在一定的区域内而取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南进战略 宗藩体制 构想 实施
下载PDF
甲午战前士大夫的“革新”意识探析
13
作者 申祖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67-172,共6页
在晚清士大夫的对外观念中,经济、政治、文化是三个最受关注与重视的方面,他们由于受到日本等外来影响,在这三个方面都显现出一些看似偏离传统的言论倾向来。但事实上,他们既保守着传统的士大夫身份未曾改变,而在社会大变动局势下的文... 在晚清士大夫的对外观念中,经济、政治、文化是三个最受关注与重视的方面,他们由于受到日本等外来影响,在这三个方面都显现出一些看似偏离传统的言论倾向来。但事实上,他们既保守着传统的士大夫身份未曾改变,而在社会大变动局势下的文化心理及其种种事功也未能超出传统的藩篱。外患的加剧固然是加重了他们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急切地寻求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但是士大夫精英们在此形势下的思想并未能超脱出历代王朝变革意识层面之外,他们的社会变革意识依然不过是传统的翻版,并未能做到与近代接轨,真正的近代式变革思想要等到甲午战争以后方才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对外观 士大夫 革新意识 传统
下载PDF
甲午战前远东的国际背景及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14
作者 王珊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7-19,共3页
甲午战前,国际帝国主义利用日本充当打手,在中国获得特权,各国均沾其利,日本则利用西方坐收渔利的阴谋和清政府的软弱腐败,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
关键词 清政府 李鸿章 甲午战前 日本 国际背景 俄国 英国 远东政策 中国东北 朝鲜半岛
下载PDF
甲午战前日本侵华活动与李鸿章
15
作者 陆方 宋德玲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50-54,共5页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步入对外扩张之途。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便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神圣领土台湾与清朝存在着封建“宗藩”关系的琉球和朝鲜。这样,中日关系日趋紧张,交涉日渐频繁,李鸿章既然是中...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也步入对外扩张之途。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便把侵略魔爪伸向我国神圣领土台湾与清朝存在着封建“宗藩”关系的琉球和朝鲜。这样,中日关系日趋紧张,交涉日渐频繁,李鸿章既然是中日交涉中的主要人物,剖析其对日态度的变化,对评价李鸿章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鸿章 侵华活动 甲午战前 日本侵略 琉球 资本主义 日本政府 清政府 神圣领土 中日关系
下载PDF
让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记《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日文版出版座谈会
16
作者 刘艺书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5-156,共2页
让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记《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日文版出版座谈会刘艺书曾于1997年荣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学术著作《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已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译成日... 让优秀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记《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日文版出版座谈会刘艺书曾于1997年荣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学术著作《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已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译成日文出版。日前该书已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列屿 甲午战前 日文版 学术成果 出版座谈会 北京市 军国主义史观 日本军国主义 社科联 科学精神
下载PDF
《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诸教授》出版
17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3-23,共1页
由吴天颖教授所著《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诸教授》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为16开本,14.4万字。作者根据翔实的档案史料及大量收藏于国内外的重要图籍,阐明了钓鱼列屿为中国人民首先发现并命名的事... 由吴天颖教授所著《甲午战前钓鱼列屿归属考——兼质日本奥原敏雄诸教授》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此书为16开本,14.4万字。作者根据翔实的档案史料及大量收藏于国内外的重要图籍,阐明了钓鱼列屿为中国人民首先发现并命名的事实,以及日本帝国主义通过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得以占领的史实,并以犀利的笔法揭露批驳了日本奥原敏雄等人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歪曲历史事实的行径。书中还发布了彩色及黑白地图、书影47幅,作为有力佐证,书末附有1372—1895年钓鱼列屿有关史实大事记,以供读者纵观全貌。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言。60年代中叶台海盆地超级石油矿苗的发现,引起日本有关人士对奥原敏雄怪论的钟情,中国人民在十四世纪原始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列屿为第二章主要内容,文内介绍了该列屿的地理状况,分析了发现并命名的原因。位于赤尾屿、古米山间的琉球海沟系“中外界限”为第三章,文内说明册封琉球使录的性质及其意义,古米山系“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赤屿者,界琉球地方山也”,“郊”,“沟”为“中外之界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列屿 甲午战前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军国主义 甲午战争 中国人民 琉球海沟 册封琉球 社会科学文献 档案史料
下载PDF
甲午战前日本间谍已摸透清王朝
18
《共产党员》 2010年第3期55-55,共1页
日本史料记载,乐善堂将6类中国人定为侦察和“统战”重点:君子、豪杰、豪族、长者、侠客、富者。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日本 清王朝 间谍 史料记载 中国人
下载PDF
甲午战前中国驻日使团情报收集途径述略
19
作者 宋晓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甲午战前驻日使团的派遣使清政府情报收集有了一个稳定的来源,其收集情报的途径主要有著书译书、收集新闻报刊、外交以及个人交往活动、雇佣间谍等。虽然驻日使团以收集公开资料为主的方法,与日本有组织有系统的情报收集工作相比差距很... 甲午战前驻日使团的派遣使清政府情报收集有了一个稳定的来源,其收集情报的途径主要有著书译书、收集新闻报刊、外交以及个人交往活动、雇佣间谍等。虽然驻日使团以收集公开资料为主的方法,与日本有组织有系统的情报收集工作相比差距很大,但是确实为清政府的某些正确决策起到了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驻日使团 情报 途径
下载PDF
甲午战前日本外扩思想的演变轨迹探析
20
作者 石晏州 代晓丽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日本的对外扩张思想,从德川幕府时期至甲午战前一直都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历经江户时代的"经世思想"和"海外雄飞论"到明治时期的"征韩论"与"对外志向论",再到甲午战前的"韩独论"... 日本的对外扩张思想,从德川幕府时期至甲午战前一直都是日本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历经江户时代的"经世思想"和"海外雄飞论"到明治时期的"征韩论"与"对外志向论",再到甲午战前的"韩独论"三个发展阶段,且在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不同内容的外扩思想逐渐蜕变成"征满论",继而日本的大陆政策初步形成。随后,明治政府便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前 日本 外扩思想 演变轨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