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8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标志物
1
作者 杨梦霞 李亚可 +2 位作者 陈腾飞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801-807,共7页
目的通过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 12.0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对这... 目的通过基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集的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和分析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数据集,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 12.0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并筛选出Hub基因,使用DAVID数据库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10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22个,下调基因497个。富集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于细胞质、蛋白质磷酸化、免疫应答、补体成分、激酶活性、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FoxO信号通路等。最终确定了CDK1、CCNA2、CCNB2、CDC20、TOP2A、KIF20A、DLGAP5、BUB1、KIF11和TPX2为Hub基因。结论本研究阐明了10个Hub基因(CDK1、CCNA2、CCNB2、CDC20、TOP2A、KIF20A、DLGAP5、BUB1、KIF11和TPX2)有可能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诊断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仍需更多的实验来进一步探索这些Hub基因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中的具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N1流感 毒性肺炎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泉州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后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
作者 曾珊珊 陈雅红 +4 位作者 陈文同 詹惠春 石神鉴 黄彩虹 王伟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4—2022年泉州市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泉... 目的:了解福建省泉州市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04—2022年泉州市报告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4—2022年泉州市共报告甲型病毒性肝炎261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1/10万,发病率由2004年的2.32/10万下降至2022年的1.25/10万,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区)为南安市、晋江市、鲤城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年均报告发病率最低;0~14岁、15~29岁、30~4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均呈下降趋势,45~59岁、60~7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职业为农民。结论:2008年泉州市将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甲型病毒性肝炎总体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0~14岁年龄段人群发病例数显著下降。相关部门应继续开展甲型病毒性肝炎监测工作,加大疫苗接种宣传教育力度,针对重点人群制定防控策略,从而进一步降低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流行特征 免疫规划
下载PDF
2008—2023年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3
作者 陈文同 陈雅红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8期56-58,共3页
目的:了解2008—2023年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地址为泉州市,时间为200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的报告病例,对病例资料进行流... 目的:了解2008—2023年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中,选取地址为泉州市,时间为2008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的报告病例,对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23年泉州市累计报告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2047例,发病率为1.52/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地区为南安市、泉州经济开发区、晋江市,发病率分别为2.35/10万、2.26/10万、2.09/10万;沿海、山区发病率分别为1.33/10万、1.8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4,P<0.01);男性发病高于女性(χ2=136.73,P<0.0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段人群,职业以农民、工人、家政和待业人员为主。结论:2008—2023年泉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较为平稳状态,但是甲型病毒性肝炎仍然是泉州市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相关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提高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护意识,使人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甲型病毒性肝炎的疫情监测工作,规范医疗机构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发现疫情后要及时、规范调查和处置;针对农民、工人、食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防护知识宣传和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甲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抗体水平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科学调整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流行 泉州
下载PDF
甲胎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动态监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黄富烽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0期163-165,173,共4页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甲胎蛋白(AFP)及羧基凝血酶原(DCP)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为(乙肝)肝衰竭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乙肝肝衰竭患者185例为观察组,结合检测结果指导患者人工肝治疗,根据人工肝治疗预后分...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甲胎蛋白(AFP)及羧基凝血酶原(DCP)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为(乙肝)肝衰竭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乙肝肝衰竭患者185例为观察组,结合检测结果指导患者人工肝治疗,根据人工肝治疗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9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DCP水平(观察组入院时及每5天监测1次),查阅2组病例资料,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乙肝肝衰竭患者AFP及DC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5例患者中,行人工肝治疗104例(56.22%),治疗患者中死亡38例(36.54%);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并发肝性脑病、血白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甲胎蛋白、DCP均为乙肝肝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FP及DCP在乙肝肝衰竭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能指导患者人工肝治疗或肝移植治疗,其表达水平能评估患者内科治疗效果,预测患者治疗预后,应根据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巩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肝衰竭 动态监测 胎蛋白 羧基凝血酶原 治疗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丙型肝炎病毒-RNA载量与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的关系
5
作者 陈英杰 李玮 杨桦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96-1498,1503,共4页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的关系。方法选取3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检测血清CEA、AFP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RNA载量,根... 目的探讨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的关系。方法选取3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检测血清CEA、AFP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CV-RNA载量,根据HCV-RNA载量检测结果分为HCV高载量组(n=20)和HCV低载量组(n=17),比较两组患者的CEA、AF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CV-RNA载量与CEA、AF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EA、AF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HCV-RNA高载量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HCV-RNA高载量组患者CEA、AFP水平均高于HCV-RNA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RNA载量与CEA、AFP水平均呈正相关(r=0.321、0.284,P﹤0.05)。ROC曲线显示,CEA和AFP联合检测诊断HCV-RNA高载量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的AUC最大。结论HCV-RNA高载量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的CEA、AFP水平较高,且HCV-RNA载量与CEA、AFP水平呈正相关。CEA和AFP联合检测对HCV-RNA高载量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肝癌 肝炎毒-RNA载量 胎蛋白 癌胚抗原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研究
6
作者 祝召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4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确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恩替...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确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治疗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数据、肝纤维化数据、不良反应以及HBV-DNA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常规组84.00%(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水平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常规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HBV-DNA水平比较,研究组较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CHB导致的肝纤维化问题,联合使用恩替卡韦与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复方鳖软肝片 慢性乙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山东烟台市蓬莱区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振 秦宏展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 对烟台市蓬莱区2020年多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为今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的甲肝发病数据,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分析甲肝发病率和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 目的 对烟台市蓬莱区2020年多例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为今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的甲肝发病数据,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性分析甲肝发病率和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20年1月1日—4月30日某区共报告甲肝43例,其中确诊病例40例,患病率10/10万;男女之比1.91:1,平均年龄42.65岁;2020年第5周开始每周均有病例报告,第8周报告病例数达到高峰,之后发病数逐渐下降;分布在11个镇街中的10个镇街34个村;发病人群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比52.5%。结论 通过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并对高危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可有效防控甲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流行 特征分析
下载PDF
2011—2021年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胡莉萍 方钟燎 +3 位作者 王学燕 陈钦艳 张陆娟 蒋智华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1期27-30,46,共5页
目的分析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发病时间为2011—2021年、现住址为广西的戊肝病例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 目的分析广西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戊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收集发病时间为2011—2021年、现住址为广西的戊肝病例资料,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报告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1—2021年广西累计报告戊肝病例1469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75/10万,2020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73/10万,201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27/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玉林市(5.22/10万)、防城港市(4.23/10万)、梧州市(3.94/10万)、贵港市(3.93/10万)、桂林市(3.48/10万)。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月份是3月(1854例,占12.61%),上半年报告病例数(8498例)稍多于下半年(6201例)。男性病例10309例,女性4390例,性别比为2.35∶1;男性、女性的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6/10万、1.73/10万。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发病数最多的是50~59岁组(3507例,占23.86%)。职业分布中,农民发病人数最多(9726例,占66.17%)。结论近年来广西戊肝发病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玉林等地是高发地区,男性、农民、中老年群体是高发人群。应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监测,积极开展健康宣传,以降低戊肝对群众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肝炎 流行学特征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胆疾病辅助用药应用分析
9
作者 林佳媛 肖莺莺 《中国药业》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2021年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回顾性分析有至少2次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监测记录且监测期间固定使用肝胆疾病辅助...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2021年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回顾性分析有至少2次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监测记录且监测期间固定使用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方案和规律配药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对影响CHB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销售金额和DDDs排前3位的肝胆疾病辅助用药均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25 mg);DDC排前3位的分别为熊去氧胆酸胶囊、双环醇片(25 mg)、双环醇片(50 mg)。所有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的DUI均未超过1。有至少2次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监测记录且监测期间固定使用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方案和规律配药的CHB患者占37.31%(288/7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于40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异常,使用含双环醇片方案对CHB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水平异常的CHB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该院感染门诊CHB患者应用肝胆疾病辅助用药相对合理,临床应更多关注ALT水平正常CHB患者的肝胆疾病辅助用药治疗,加强用药监督,确保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毒性肝炎 肝胆疾辅助用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谷华丽 潘玉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分析导致患者社会疏离感低下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患者及其相关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21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纳入对...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分析导致患者社会疏离感低下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患者及其相关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21年0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纳入对象均经一般疏离感量表(GAS)评估所有纳入对象的社会疏离感现状,并搜集纳入对象基线资料,对比不同特征患者GAS评分情况,分析可能导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社会疏离感严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组100例患者经GAS量表评估后显示GAS量表平均得分(42.15±2.55)分;性别(男)、SAS(≥50分)、SDS(≥53分)、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社会支持(≤22分)、感知歧视(≥69分)患者的GAS评分均高于性别(女)、SAS(<50分)、SDS(<53分)、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社会支持(>22分)、感知歧视(<69分)患者的G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GAS量表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男)、SAS(≥50分)、SDS(≥53分)、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社会支持(≤22分)、感知歧视(≥69分)均是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因素(P<0.05)。结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GAS评分普遍较高,性别、SAS、SDS、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家庭人均收入、社会支持及感知歧视均与患者社会疏离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毒性肝炎 社会疏离感 影响因素 感知歧视 社会支持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循证护理模式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陈少婷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4期20-22,32,共4页
目的探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4例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依从性、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B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利于提升其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从而缩短康复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毒性肝炎 循证护理 心理状态 依从性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柴芍六君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郁脾虚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蒋烽炼 信楠 《大医生》 2024年第23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选择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来源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 目的探究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用于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选择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选择来源徐州市传染病医院,分组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比组和干预组,每组51例。对比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比组基础上接受柴芍六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胁肋胀痛、腹胀便溏、身倦乏力、纳呆食少、舌质淡且有齿痕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对比组低;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有所降低,且干预组均比对比组低(均P<0.05)。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对比组优,治疗总有效率比对比组高(均P<0.05)。比较对比组和干预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柴芍六君汤与恩替卡韦共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肝纤维化水平,提升肝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芍六君汤 恩替卡韦 肝郁脾虚证 慢性乙毒性肝炎
下载PDF
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彭福江 李志杰 袁美蓉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核苷(酸)类似物(NAs)序贯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低水平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低水平HBsAg 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NA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NAs治疗基础上序贯联合IFN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BsAg转阴情况、HBsAg水平、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BV-DNA)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24周,两组患者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s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HBsA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水平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无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均P>0.05)。观察组部分患者发生流感样症状、食欲下降、乏力、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NAs序贯联合IFNα-2b治疗低水平HBsAg CHB患者能提高HBsAg转阴率,降低HBsAg水平,安全性良好,但对血清ALT水平、HBV-DNA水平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类似物 干扰素Α-2B 低水平乙肝炎表面抗原 慢性乙毒性肝炎
下载PDF
参苓健脾饮治疗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14
作者 张金付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0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健脾饮治疗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肝脏硬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参苓健脾饮治疗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肝脏硬度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苓健脾饮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肝脏硬度、血清病毒载量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各指标、肝脏硬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健脾饮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改善脾虚湿盛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医证候、肝功能、肝硬度值方面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分散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痛 慢性乙毒性肝炎 脾虚湿盛证 参苓健脾饮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15
作者 张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248-251,共4页
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研究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通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可提升其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淤胆毒性肝炎 综合护理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访25年长期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笑亚 洪天琪 +2 位作者 葛凯莉 张仁杰 魏春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2-965,97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年龄对其肝硬化、肝癌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95-1998年于深圳市中医院住院的慢乙肝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通过HIS系统长期随访,使用SPSS、R语言计算患者随访25年肝硬化、肝...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乙肝)患者年龄对其肝硬化、肝癌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检索1995-1998年于深圳市中医院住院的慢乙肝患者,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高龄组和低龄组,通过HIS系统长期随访,使用SPSS、R语言计算患者随访25年肝硬化、肝癌累积发病率并进行组间比较,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279例慢乙肝患者进展为肝硬化24例、肝癌12例。肝硬化5、10、15、20年及25年肝硬化累积发病率,低龄组为分别1.5%、2.1%、5.4%、11.6%、15.5%,高龄组为5.5%、9.8%、22.9%、29.0%、5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2个危险因素(年龄、随访时间)纳入回归模型。低龄组2例分别在随访17、21年进展为肝癌;高龄组5、10、15、20年及25年累积发病率为1.8%、3.8%、18.5%、21.8%、26.7%;共5个因素(初始年龄、HBV-DNA载量、终点前HBV-DNA转阴、随访时间及性别)纳入回归模型。结论初始年龄≥40岁的慢乙肝患者,尤其男性患者,其肝硬化、肝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低龄患者,及时启动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终末肝病发病率。对于30~40岁的人群是否应启动抗病毒治疗仍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毒性肝炎 年龄 回顾性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GP73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17
作者 高晓伟 李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93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32例)及重度组... 目的分析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93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32例)及重度组(20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B患者血清GP7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 ST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白细胞介素-18(IL-18)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清GP73、s ST2、CXCL-13、IL-18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B患者血清GP73、s ST2、CXCL-13、IL-18水平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GP73、s ST2、CXCL-13、IL-18水平升高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程度加剧,促进肝纤维化,有望成为CHB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可靠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毒性肝炎 高尔基体蛋白73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胡世平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经验
18
作者 刘博文 李晓斌 +4 位作者 仪凡 马贵萍 李峰 邱璐 胡世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7-439,共3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性疾病,失治误治常易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2]。目前本病尚无根治方法[3],中医药防治CHB成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降低耐药性,减少复发[4,5]。胡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作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性疾病,失治误治常易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2]。目前本病尚无根治方法[3],中医药防治CHB成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同时降低耐药性,减少复发[4,5]。胡世平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师承薪火工程指导老师,其致力于CHB的防治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慢性乙毒性肝炎 经验 治疗 中医药
下载PDF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生浩 丁洁 +8 位作者 华丽娟 常国楫 刘思奇 段劲宇 周宇航 柏保利 杜安瑞 徐晶晶 王晴晴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发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MAFLD将3 241例CHB患者,分为无MAFLD组(2 957例)和MAFLD组(28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组进行比较...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发生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MAFLD将3 241例CHB患者,分为无MAFLD组(2 957例)和MAFLD组(28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CHB患者发生M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MAFLD组男性和HBeAg阴性患者比例及患者BMI、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AFLD组(P<0.05);而MAFLD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AST、碱性磷酸酶(ALP)、甲胎蛋白(AF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酶原时间(PT)、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均明显低于无MAFLD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DL-C、Alb、FPG、TG、PT是CHB患者发生MAFLD的影响因素,其中PT和HDL-C属于保护因素;BMI、Alb、FPG、TG及HBeAg阴性属于危险因素。结论 BMI、Alb、FPG、TG、HBeAg阴性是CHB患者发生M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T、HDL-C属于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毒性肝炎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 独立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基于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
20
作者 沈宇煌 梁志达 +1 位作者 艾兆秀 龚先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62-1572,共11页
目的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拟系统性评价中西医联合抗乙肝病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库和Embase、PubMed和Cocharane... 目的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疗效仍存在争议,本文拟系统性评价中西医联合抗乙肝病毒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库和Embase、PubMed和Cocha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中检索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献,筛选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文献9篇,共含27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试验组1376例,对照组1376例。结果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相比,试验组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48周)结束时的乙肝病毒e抗原阴转率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率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率。在治疗24周后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谷丙转氨酶复常率方面,解毒类方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48周)结束时的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谷丙转氨酶复常率、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变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疗效优于核苷(酸)类似物单药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毒性肝炎 随机双盲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