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脐血单个核细胞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和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狄薇 冯静 +2 位作者 王会 庞芸 李淑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1期4046-4049,共4页
目的 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MUT)、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16 74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MUT)、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20年6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16 74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脐带血行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检测,且行遗传性代谢病筛查,根据筛查、确诊结果将所有新生儿分为遗传性代谢病组(疾病组)和无遗传性代谢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MUT、ASS1基因突变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脐血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6 743例新生儿中共检测出28例伴有MUT基因突变,24例伴有ASS1基因突变;16 743例新生儿最终确诊为45例发生遗传性代谢病,发生率为0.27%,其中有22例伴有MUT基因突变,有17例伴有ASS1基因突变。疾病组分娩周期(早产、过期产及足月产)、出生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巨大儿及正常体质量)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及有家族史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及家族史均是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风险因素(Wald χ^(2)=26.460、21.221及14.632,OR=3.889、3.501及2.986,均P<0.05)。结论 脐血单个核细胞MUT基因突变和ASS1基因突变均可增加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发病风险,临床中可在孕期通过检测MUT、ASS1基因情况而加强产前筛查,以减少缺陷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 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 新生儿 遗传性代谢病
原文传递
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一例及家系MUT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如佳 魏彦敏 刘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家系MUT基因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诊治的1例单纯性MMA的临床资料及家系MUT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2 d。系第3胎第3产,其母孕期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第1胎为足月顺产女婴... 目的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家系MUT基因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诊治的1例单纯性MMA的临床资料及家系MUT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2 d。系第3胎第3产,其母孕期体健,父母非近亲结婚,第1胎为足月顺产女婴,出生7 d后去世,当时考虑酸中毒,未行遗传代谢病检查;第2胎亦为足月顺产女婴,体健。本例于生后36 d出现抽搐,症状持续10 min缓解,就诊当地医院,入院时呈昏迷状态,伴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请我院新生儿科会诊,高度怀疑遗传代谢疾病,急诊采血留尿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同时予维生素B12、左卡尼汀等治疗。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支持MMA诊断,遂继续上述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出院后患儿父母擅自停药并停用特殊奶粉,20 d后再次昏迷,家属放弃治疗,数日后死亡。通过对患儿及其父母、姐姐进行相关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患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母亲发生了杂合突变(c.729_730ins TT)。结论基因测序有助于明确MMA的临床分型,为产前诊断奠定基础,避免缺陷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下载PDF
一个甲基丙二酸血症家庭的MUT基因突变研究
3
作者 刘畅 王庆华 +3 位作者 臧玉翠 李爱芹 阎胜利 刘世国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病儿父母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单纯性MMA病儿父母MUT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病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导致p.Arg369His;... 目的检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病儿父母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1例单纯性MMA病儿父母MUT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病儿父亲MUT基因发生了错义突变(c.1106G>A),导致p.Arg369His;病儿母亲MUT基因发生了框移突变(c.2075_2081),导致p.Leu692ArgfsX11。结论病儿父母均为MMA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多位点测序分型
下载PDF
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康路路 刘玉鹏 +24 位作者 沈鸣 陈哲晖 宋金青 贺薷萱 刘怡 张尧 董慧 李梦秋 金颖 郑宏 王峤 丁圆 李溪远 李东晓 李海霞 刘雪芹 肖慧捷 姜玉武 熊晖 张春燕 王朝霞 袁云 梁德生 田亚平 杨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68-475,共8页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 目的总结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的临床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探讨诊断、治疗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26个省市1998年1月至2020年3月确诊的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314例(男180例、女134例),采用Sanger测序、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或者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定量PCR等技术进行基因诊断。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和晚发型(发病年龄>12月龄)。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钴胺素、左卡尼汀、特殊饮食及对症治疗。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314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中58例(18.5%)通过液相串联质谱法新生儿筛查发现,5例(1.6%)为尸检确诊,251例(79.9%)患儿为发病后临床诊断。发病年龄为3小时龄~18岁,其中早发型159例(71.0%),晚发型65例(29.0%)。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代谢危象、智力运动落后、癫痫、贫血和多脏器损伤。早发型较晚发型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及贫血常见[20.8%(33/159)比9.2%(6/65),34.6%(55/159)比16.9%(11/65),χ^2=4.261、6.930,P=0.039、0.008]。236例(75.2%)接受了基因分析,227例(96.2%)获得了基因诊断,在7个基因(MMUT、MMAA、MMAB、MMADHC、SUCLG1、SUCLA2、MCEE)上共发现127个变异,其中49个为新变异。MMUT变异导致的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缺乏(mut型)211例(93.0%),常见的MMUT变异是c.729_730insTT、c.1106G>A、c.914T>C。c.914T>C在早发型中发生的频率较晚发型高[8.3%(18/216)比1.6%(1/64),χ^2=3.859,P=0.037]。mut型较其他类型患儿代谢危象常见[72.6%(114/157)比3/13,χ^2=13.729,P=0.001]。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在mut型患儿中比其他类型患儿少见[38.2%(60/157)比9/13、25.5%(40/157)比8/13,χ^2=4.789、7.705,P=0.030、0.006]。58例新生儿筛查发现的患儿中44例(75.9%)从无症状时开始治疗,发育正常;14例(24.1%)临床发病后才开始接受治疗,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结论分析了我国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特点及相关性,扩展了基因变异谱。鉴于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有临床表现复杂及早发严重的倾向,新生儿筛查对于早期诊断、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将致病基因MMUT列入我国育龄夫妇孕前携带者筛查目录中,关口前移至出生缺陷一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新生儿筛查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MUT基因分析及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奥捷 宗亚楠 +3 位作者 刘宁 白莹 赵振华 孔祥东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88-694,共7页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MUT基因突变进行测序,对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方法对来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和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24个有单纯型甲... 目的利用Sanger测序对MUT基因突变进行测序,对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anger测序方法对来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和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筛查中心的24个有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生育史的家系进行MUT基因测序,分析检测到的MUT基因的突变情况。在确定每个家系基因型后,对行产前诊断的9个家系中的9例高危胎儿取绒毛进行产前诊断。同时对100例正常对照也采用同样方法进行MUT基因测序。结果24个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共发现25种MUT基因突变,其中11种新突变,包括无义突变1种:c.616C〉T(p.Q206X),错义突变6种:c.613G〉A(p.E205K)、C.894T〉G(P.1298N)、c.1009T〉C(P.F337L)、C.1154G〉T(p.L385W)、C.1663G〉A(p.A555T)和C.1675G〉A(p.R559G),框移突变4种:c.626—627insC(P.P209Pfs*2)、C.755756insA(p.H252Qfs。6)、c.756-757insA(p.M253Nfs。5)和c.1581—1582insA(p.A528Ifs*4)。100侈0正常对照未发现七述11种MUT基因新突变。行产前诊断的9个家系中2个确定为MUT基因正常,4个确定为杂合突变携带者,3个示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携带者。正常及携带者胎儿的家系选择继续妊娠,而杂合突变胎儿家系选择终止妊娠,胎儿娩出后随访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发现2种MUT基因新发突变可以导致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利用Sanger测序技术对MUT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可以有效防止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聚合酶链反应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四例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玉鹏 李溪远 +6 位作者 丁圆 王峤 宋金青 张尧 李东晓 秦亚萍 杨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5-369,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因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与基因特点。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确诊的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甲基丙二酸尿症中国患儿4例的临床经过、生化异常、脑... 【摘要】目的探讨因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继发性甲基丙二酸尿症患儿的临床与基因特点。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确诊的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导致的甲基丙二酸尿症中国患儿4例的临床经过、生化异常、脑影像特点及基因突变进行研究。结果4例患儿于生后1d至6个月发病,于6个月至2岁8个月就诊,均有智力运动落后,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下,3例合并难治性癫痫,听力障碍。血清乳酸、丙酮酸均增高。尿甲基丙二酸9.21~9.97mmol/mol肌酐(正常值0.2~3.6mmol/mol肌酐),血液丙酰肉碱5.07~8.15μmol/L(正常值0.5~4.0μmol/L),琥珀酰肉碱1.98~4.49txmol/L(正常值0.15~1.0μmol/L)。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存在单一或复合缺陷。头颅MRI显示基底节损害或脑萎缩。3例为SUCLGl基因缺陷,共检出5种突变(c.809A〉C、c.826—2A〉G、c.550G〉A、c.751C〉T和c.961C〉G突变)。1例为SUCLA2c.970C〉T纯合突变,为新突变。经治疗后,4例患儿智力运动缓慢进步。结论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患儿起病早,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预后不良。对于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伴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及高乳酸血症的患者需注意鉴别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陷症尿症,基因诊断是关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琥珀coa连接酶类 DNA 线粒体 SUCLG1 SUCLA2
原文传递
因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获诊的新生儿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乏症一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晶卉 乔娜娜 李文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84-488,共5页
本文报道SUCLG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以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获诊的新生儿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乏症1例。患儿生后2 d发病,以"呕吐、拒奶"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及高乳酸血症。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氨... 本文报道SUCLG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以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获诊的新生儿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乏症1例。患儿生后2 d发病,以"呕吐、拒奶"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及高乳酸血症。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氨轻度升高、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发育不良及心脏多发畸形。血液氨基酸及酰基肉碱谱、尿有机酸谱分析提示甲基丙二酸尿症。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SUCLG1基因有2个新突变,即c.40A>G(p.M14V)突变和6~9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分别来自于患儿母亲和父亲。患儿经扩容、纠酸等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好转,但乳酸持续偏高,出现水肿及呼吸衰竭,家长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SUCLG1基因突变可导致琥珀酰辅酶A连接酶缺乏症、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该病无特效治疗,对于喂养困难、乳酸酸中毒、多脏器受累的新生儿,应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基因检测为确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琥珀coa连接酶类 甲基丙二酸 线粒体脑肌病 酸中毒 乳酸性 婴儿 新生 婴儿死亡
原文传递
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两个新遗传突变的发现和鉴证 被引量:5
8
作者 常会波 吴建新 +5 位作者 刘哲伟 王立文 许克铭 张宇 李媛媛 张霆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42-744,共3页
目的研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变异,鉴证和分析突变位点。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患儿、部分直系亲属及健康对照的mut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变异位点鉴证... 目的研究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mut)变异,鉴证和分析突变位点。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4例患儿、部分直系亲属及健康对照的mut基因外显子进行扩增和测序。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变异位点鉴证。利用软件对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蛋白三维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例1的mut基因第3号外显子,发现D147E(cDNA517T→A)和244insL(cDNA805insTT)两处杂合突变,分别来自例1的母亲和父亲。D147E处于保守氨基酸区域,244insL移码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结论中国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mut基因出现两个新的遗传突变D147E和244ins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突变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变位酶
原文传递
甲基丙二酸尿症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脑出血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广印 付庆喜 +1 位作者 高乃永 刘举祥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87-991,共5页
报道1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以智能减退、精神异常、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该患者继发脑出血,治疗效果较好。通过MMACHC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缺失突变为1号外显子片段缺失(delExon... 报道1例晚发型甲基丙二酸尿症(MMA)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C型),以智能减退、精神异常、行走不稳、生活不能自理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该患者继发脑出血,治疗效果较好。通过MMACHC基因检测发现基因缺失突变为1号外显子片段缺失(delExonl),表明delExonl是晚发MMAcblC型的致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脑出血 突变
原文传递
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筛查与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秀利 顾茂胜 +2 位作者 周伟 杨丹艳 武娇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41-550,共10页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随访. 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徐州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207 308例新生儿进行酰基肉碱谱筛查,结合气相色谱质... 目的 探讨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uria,MMA)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随访. 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徐州市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生的207 308例新生儿进行酰基肉碱谱筛查,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尿有机酸及二代基因测序技术进行确诊.单纯型MMA患儿给予饮食控制及左卡尼汀治疗,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简称合并型MMA)患儿给予维生素B12、左卡尼汀、甜菜碱及亚叶酸钙治疗.对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影像学异常、基因突变特点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 共确诊12例MMA患儿,其中单纯型MMA3例,均为维生素B12无效型,确诊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合并型MMA 9例,均为维生素B12有效型,其中4例确诊时均无任何临床症状,5例确诊前已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反复呕吐、喂养困难、呼吸困难、贫血、黄疸等.12例均行头颅MRI,异常表现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病变、脑外间隙增宽、脑室扩张及脑白质改变.12例患儿均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其中MUT基因突变3例,MMA CHC基因突变9例.MUT基因突变类型共5种,分别为c.ll06G>A、c.1880A>G、c.441T>A、c.581C>T、c.1741C>T.MMA CHC基因突变类型共8种,分别为c.609G>A、c.658_660delAAG、c.482G>A、c.1A>G、c.567dupT、c.80A>G、c.276+lG>A、c.228_231delTGAC,其中c.609G>A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c.276+lG>A和c.228_23 ldelTGAC为新突变.3例单纯型MMA患儿中,1例因家长拒绝治疗而死亡;2例治疗1个月后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及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水平明显下降,随访过程中l例生长发育正常,1例生长发育迟缓.9例合并型MMA患儿治疗1个月后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及尿甲基丙二酸、甲基枸橼酸水平[分别为(3.18±1.08)μmol/L、0.13±0.05、(34.41±17.33)μmol/L、5.35±2.15、1.02±0.48]较治疗前[分别为(7.12±1.90) μmol/L、0.88±0.35、(136.48±38.14)μmol/L、103.51±69.62、7.95±6.88]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87、-6.166、-12.941、-4.208及-3.015,P值均<0.05);随访过程中2例患儿死亡,3例生长发育正常,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结论 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早期确诊MMA至关重要.徐州地区MMA的主要病因是MMA CHC基因缺陷,其中c.609G>A突变出现频率最高;患儿预后与疾病类型、发病年龄及对维生素B12的反应性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载体蛋白质类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色谱法 液相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陕西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新生儿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瑞雪 宋成荣 +7 位作者 马晓萍 张言 王瑞 于雯雯 杨丽辉 施选性 蔡娜 强荣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96,共8页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率、生化分型和基因突变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新生儿筛查的146152例新生儿中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随访情况,以及酰基肉碱水平... 目的了解陕西地区新生儿甲基丙二酸血症的发病率、生化分型和基因突变谱。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新生儿筛查的146152例新生儿中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表现和随访情况,以及酰基肉碱水平和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是否合并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分为单纯型和合并型甲基丙二酸血症,并与复查时排除诊断的患儿(对照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21例患儿确诊,发病率为1/6960;单纯型11例(52.4%),合并型10例(47.6%)。8例单纯型患儿在1月龄以内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喂养困难、呕吐、嗜睡、反应差和感染,其中5例患儿死亡。合并型患儿确诊前均未出现典型临床表现,随访发育均未见异常。(2)单纯型和合并型患儿的血丙酰肉碱、丙酰肉碱/乙酰肉碱比值及丙酰肉碱/游离肉碱比值均高于对照组[M(min~max),9.26µmol/L(3.70~37.78µmol/L)、7.27µmol/L(3.58~13.62µmol/L)与4.51µmol/L(1.48~8.69µmol/L),H=23.239;1.12(0.32~2.43)、0.74(0.36~1.90)与0.25(0.09~0.45),H=47.061;0.94(0.12~1.92)、0.56(0.18~1.03)与0.17(0.06~0.38),H=36.868;P值均<0.001]。合并型患儿的血蛋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型患儿[7.64µmol/L(3.40~19.25µmol/L)与24.22µmol/L(10.73~56.55µmol/L),U=3.000,P<0.001]。(3)21例患儿均检测到致病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或纯合突变,包括15种MMUT基因突变和13种MMACHC基因突变。单纯型最常见的突变为MMUT基因c.323G>A(p.Arg108His),携带频率为13.6%;检出c.1676+11A>G为未报道的突变位点,为临床意义不明确的突变。合并型最常见的突变为MMACHC基因c.609G>A(p.Trp203Ter)和c.567dupT(p.Ile190fs),携带频率均为20.0%。检出c.430-2A>C和c.648_650delAGA(p.216_217delSEinsS)为未报道的突变,为疑似致病突变。结论本地区甲基丙二酸血症并不罕见。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病情更重。MMACHC基因c.609G>A和c.567dupT以及MMUT基因c.323G>A等突变热点的发现,为后续开展基因筛查、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有效降低甲基丙二酸血症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新生儿筛查 氧化还原酶类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突变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效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会校 何振山 李俊峡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5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甲基戊二酸 coa还原酶抑制剂 降血脂药 抗心律失常药 心律失常
下载PDF
1个甲基丙二酸血症家系的遗传学分析及产前诊断
13
作者 霍晓溪 姜文 +4 位作者 金叶 张文晶 董彤 刘阳 卢彦平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60-963,共4页
本文报道1个家系既往2次足月分娩活男婴,新生儿均无窒息,但分别于生后第5天和第13天死亡,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详细了解既往2个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测结果,对新生儿2保留的干血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甲基丙二酰辅酶... 本文报道1个家系既往2次足月分娩活男婴,新生儿均无窒息,但分别于生后第5天和第13天死亡,父母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详细了解既往2个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测结果,对新生儿2保留的干血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基因(NM_000255)c.729_730insTT纯合变异(p.D244Lfs*39),明确新生儿2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本次妊娠孕20周^(+3)行羊膜腔穿刺,行羊水Sanger测序,提示胎儿存在与新生儿2相同的纯合变异,生后表型应与新生儿2相同,为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遂于孕24周引产终止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障碍 先天性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遗传变异 产前诊断 全外显子组
原文传递
分析脐血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青铮 任红英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MUT)、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ASSI)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16743例新生儿,均采集脐带血行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MUT)、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ASSI)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分娩的16743例新生儿,均采集脐带血行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检测,且行遗传性代谢病筛查,根据筛查、确诊结果将所有新生儿分为遗传性代谢病组(疾病组)与无遗传性代谢病组(对照组)。对比2组MUT、ASS1基因突变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脐血单个核细胞MUT、ASS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6743例新生儿中共检测出有28例伴有MUT基因突变,有24例伴有ASS1基因突变;16743例新生儿最终确诊为45例发生遗传性代谢病,发生率为0.27%,其中有22例伴有MUT基因突变,有17例伴有ASS1基因突变;疾病组早产、过期产、足月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正常体重的占比与对照组对应各指标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有家族史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占比(P<0.05),且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家族史均是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易感性的风险因素(OR=3.889、3.501、2.986,P<0.05)。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MUT基因突变、ASS1基因突变均可增加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发病风险,临床中可在孕期通过检测MUT、ASS1基因情况而加强产前筛查,以减少缺陷患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基因 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基因 新生儿 遗传性代谢病
原文传递
野油菜黄单胞菌BioC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陈群一 吴晓妍 +2 位作者 陈博 王海洪 余永红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091-5099,共9页
野油菜黄单胞菌ATCC 33913基因组中Xcc0383、Xcc1678被标注丙二酸单酰-ACP甲基转移酶(BioC)编码基因,从KEGG数据库检索Xcc0383和Xcc1678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这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亲水... 野油菜黄单胞菌ATCC 33913基因组中Xcc0383、Xcc1678被标注丙二酸单酰-ACP甲基转移酶(BioC)编码基因,从KEGG数据库检索Xcc0383和Xcc1678的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软件对这2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亲水性、跨膜结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预测分析。结果表明2个蛋白理化性质相近,但Xcc0383为亲水性蛋白,Xcc1678位疏水性蛋白。2个蛋白都具有甲基转移酶功能结构域,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磷酸化位点和翻译后修饰位点的数量和位置类似。Xcc0383和Xcc1678二级结构中组成最多的是α-螺旋,分别占46.36%和51.69%,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与二级结构一致。蛋白相互作用预测后发现,Xcc0383与BioH、BioF、BioA等负责生物素合成的蛋白关系最为密切,而Xcc1678与其毗邻的糖基转移酶关系密切。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显示Xcc0383与大肠杆菌(E.coli)的BioC相似性较高。Xcc0383编码蛋白负责在野油菜黄单胞菌体内合成生物素,而Xcc1678作为甲基转移酶负责为不同的受体分子提供甲基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野油菜黄胞菌 丙二酸-ACP甲基转移酶 预测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