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缺血对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甲基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周佳 张建兵 +3 位作者 曹彦光 陈渊成 余丹 柳晓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考察急性心肌缺血对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甲基化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中,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素和丹参注射液,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增设托卡朋合用丹... 目的:考察急性心肌缺血对丹参素在大鼠体内甲基化代谢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中,正常和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分别静脉注射丹参素和丹参注射液,血浆药动学研究中增设托卡朋合用丹参素组。用HPLC方法测定血浆和心,肝,肾,肺等组织中丹参素及其单氧甲基化代谢物的浓度。结果:静脉注射丹参素后,正常和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中丹参素单氧甲基化代谢物的AUC分别为(2.12±0.39)μg.h/mL和(5.28±0.82)μg·h/mL,MRT分别为(0.69±0.21)h和(1.35±0.16)h;注射丹参注射液后,甲基化代谢物在血浆中AUC分别为(1.64±0.20)μg.h/mL和(3.98±0.40)μg·h/mL,MRT分别为(0.76±0.16)h和(1.07±0.19)h。与正常大鼠相比,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中甲基化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降低。45 min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体内几乎所有组织甲基化代谢物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大鼠中的相应值。结论:急性心肌缺血显著影响了丹参素单氧甲基化代谢物在血浆和心脏中的分布水平,减慢了甲基化代谢物体内消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急性心肌缺血 甲基化代谢
下载PDF
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人体砷甲基化代谢水平关系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苏丽琴 金银龙 +4 位作者 程义斌 林少彬 刘清 李婷 顾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人体砷甲基化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工业性砷污染区的247名成年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PCR法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IC-HG-AFS)测定尿中无机砷(iAs... 目的探讨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人体砷甲基化代谢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某工业性砷污染区的247名成年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PCR法检测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离子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IC-HG-AFS)测定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结果GSTT1缺失基因型人群与GSTT1非缺失基因型人群尿中iAs比例、DMA比例和MMA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M1缺失基因型人群与GSTM1非缺失基因型人群尿中iAs比例、DMA比例和MMA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GSTT1和GSTM1联合基因型人群尿中iAs比例、DMA比例和MMA比例相比较,四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砷代谢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代谢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环境污染
下载PDF
大鼠肝细胞液体外甲基化代谢丹酚酸A的酶促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艳丽 王芳 +1 位作者 翟文婷 许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筛选大鼠肝细胞液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供体,建立丹酚酸A(SAA)体外孵育甲基化代谢的酶促反应。方法采用HPLC-UV法检测孵育体系中底物SAA的浓度,根据底物消耗量计算SAA的体外酶促代谢反应速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大鼠肝细... 目的筛选大鼠肝细胞液作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供体,建立丹酚酸A(SAA)体外孵育甲基化代谢的酶促反应。方法采用HPLC-UV法检测孵育体系中底物SAA的浓度,根据底物消耗量计算SAA的体外酶促代谢反应速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大鼠肝细胞液体外温孵体系中,SAA的酶促甲基化代谢反应呈现饱和动力学特征,符合Michaelis-Menten曲线,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分别为30.4 nmol·mol-1·min-1,0.179 mmol·L-1。结论大鼠肝脏的COMT酶对SAA有较强的亲和力,可催化SAA发生快速、完全的甲基化代谢,大鼠肝细胞液与SAA在控制条件下体外温孵是高收率、选择性制备SAA甲基化代谢产物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甲基化代谢 大鼠肝细胞液 酶促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燃煤型砷中毒病区尿砷甲基化代谢和砷致皮肤损伤危险度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健伟 虞江萍 +2 位作者 韦炳干 柴园庆 杨林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97-1203,共7页
砷中毒具有特异的皮肤损伤特征.为了研究燃煤型砷中毒病区高砷暴露、人体甲基化代谢能力与皮肤损伤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陕南典型燃煤型砷中毒村进行了皮肤损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尿样并分析总砷及形态砷含量,同时计算了用于表征... 砷中毒具有特异的皮肤损伤特征.为了研究燃煤型砷中毒病区高砷暴露、人体甲基化代谢能力与皮肤损伤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陕南典型燃煤型砷中毒村进行了皮肤损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尿样并分析总砷及形态砷含量,同时计算了用于表征人体砷甲基化代谢能力的指标包括尿中无机砷、一甲基砷和二甲基砷占总砷的百分含量(iAs%、MMA%、DMA%),以及一甲基化率(PMI=MMA/iAs)和二甲基化率(SMI=DMA/MMA).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尿总砷含量(U-TAs)是砷致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OR=1.038,95% CI:1.003 ~ 1.073),二甲基砷百分含量和SMI是皮肤损伤的保护因素(OR=0.883,95% CI:0.798~0.976; OR=0.724,95% CI:0.535~0.978);且砷致皮肤损伤的危险度随砷暴露水平的增高和甲基化能力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砷 皮肤损伤 风险 甲基化代谢 logistic回归 燃煤型砷中毒
下载PDF
谷胱甘肽与蛋氨酸对饮水砷暴露小鼠体内砷化物的分布和甲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媛 于霄云 +5 位作者 曲春清 牛玉红 李革新 吕秀强 孙贵范 金亚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0-392,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L-蛋氨酸(L-Methionine,L-Met)干预后,对饮水砷暴露小鼠肝、肾和血中化物的分布和甲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单纯染砷组(As组)、GSH干预组(GSH组)与L-Met干预组(... 目的探讨外源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L-蛋氨酸(L-Methionine,L-Met)干预后,对饮水砷暴露小鼠肝、肾和血中化物的分布和甲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单纯染砷组(As组)、GSH干预组(GSH组)与L-Met干预组(L-Met组)。小鼠自由饮用含砷50mg/L的水。从第4周起,染砷组同时腹腔注射GSH和L-Met进行处理,共处理7天。末次注射后24h处死小鼠,取其肝、肾和血组织样品。采用氢化物发生-超低温捕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肾和血中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iAs)、一甲基胂(monomethylarsenic acid,MMA)和二甲基胂(dimethylarsenic acid,DMA)含量。结果L-Met组小鼠肝中DMA含量和砷二甲基化率(SMI)显著高于As组;GSH干预组小鼠肝中砷一甲基化率(PMI)和SMI显著高于As组。L-Met组和GSH组小鼠血中DMA、总砷含量和PMI均显著高于As组。结论GSH和L-Met对小鼠体内的砷甲基化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可加速无机砷在体内的甲基化过程,最终使砷甲基代谢的终产物DMA含量增加,从而促进了总砷的代谢与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谷光甘肽 L-蛋氨酸 甲基化代谢 饮水卫生 环境卫生
下载PDF
槲皮素在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甲基化代谢的研究
6
作者 石荣 马越鸣 +2 位作者 方圆圆 吴家胜 钟杰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4-38,共5页
目的:考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研究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特征及酶动力学,并与正常大鼠比较观察糖尿病状态下甲基化代谢的差异。结果:槲皮素(浓度... 目的:考察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研究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特征及酶动力学,并与正常大鼠比较观察糖尿病状态下甲基化代谢的差异。结果:槲皮素(浓度2.6~165.5μM)在大鼠肝匀浆中甲基化代谢酶动力学符合Michaelis-Menten方程。槲皮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肝匀浆的甲基化代谢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分别为12.4±2.6、12.0±0.7μM,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440.4±27.5、307.9±5.1pmol/min/mg,内在代谢清除率(CLint)分别为35.4、25.7 ml/min/mg。与正常大鼠相比,糖尿病大鼠肝匀浆中槲皮素甲基化代谢物的Vmax和CLint降低。结论:糖尿病状态降低了槲皮素甲基化代谢,可能会减慢槲皮素在体内的消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糖尿病 甲基化代谢 大鼠肝匀浆
原文传递
雄黄与砷甲基化代谢物遗传毒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勤 王子妤 +4 位作者 卞倩 刘德晔 李伟 董菊 李国春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检测并比较雄黄与四种甲基化代谢物(MMAⅢ、DMAⅢ、MMAⅤ及DMAⅤ)遗传毒性大小。方法:以CHL细胞为研究对象,对雄黄浸出液和四种甲基化代谢物开展细胞毒性试验确定各自的IC50;各物质统一以1/4 IC50为剂量标准,开展染色体畸变实验、... 目的:检测并比较雄黄与四种甲基化代谢物(MMAⅢ、DMAⅢ、MMAⅤ及DMAⅤ)遗传毒性大小。方法:以CHL细胞为研究对象,对雄黄浸出液和四种甲基化代谢物开展细胞毒性试验确定各自的IC50;各物质统一以1/4 IC50为剂量标准,开展染色体畸变实验、微核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进行遗传毒性的检测与比较。结果:各物质在1/4 IC50给药剂量下,雄黄浸出液染色体畸变率为7.5%,MMAⅢ和DMAⅢ畸变率分别是10%和14%,而MMAⅤ和DMAⅤ畸变率在5%~10%之间;雄黄浸出液与四种甲基化代谢物均能引起CHL细胞微核率增加,且除雄黄浸出液外,四种甲基化代谢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物质均能引起CHL细胞的彗星尾长、Olive尾距、尾DNA%增加(P<0.05),且MMAⅢ和DMAⅢ组的上述三个观察指标较雄黄浸出液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雄黄浸出液的遗传毒性明显低于MMAⅢ和DMAⅢ,但与MMAⅤ和DMAⅤ相比未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甲基化代谢 遗传毒性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AS3MT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砷甲基化代谢能力及发病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郎虹 杨舒伊 +1 位作者 陈峣 李昕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19年第1期31-34,共4页
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认的人类的Ⅰ类致癌物质[1].饮水砷暴露是其主要的环境暴露方式,饮水中的砷主要为无机砷(iAs).长期环境高砷暴露会引发膀胱癌、肺癌、皮肤癌等癌性损伤以及周围血管疾病("黑脚病"、动脉硬化)、... 砷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认的人类的Ⅰ类致癌物质[1].饮水砷暴露是其主要的环境暴露方式,饮水中的砷主要为无机砷(iAs).长期环境高砷暴露会引发膀胱癌、肺癌、皮肤癌等癌性损伤以及周围血管疾病("黑脚病"、动脉硬化)、神经病变等非癌性损伤[2].由于砷暴露涉及范围广、威胁人口多、病情危害大,现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是全球单一元素生物学作用及其危害研究的热点.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饮用相同含砷水源的人群并不都患病,并且个体间因砷暴露表现出疾病症状的轻重程度也不完全相同[3].这种现象提示,除个体因素外,遗传因素在砷中毒发病的过程中也可能起着重要作用[4].其中,参与砷甲基化代谢的酶基因的多态性对砷的甲基化代谓t及中毒发病风险影响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甲基化代谢 发病风险 砷暴露 酶基因 代谢能力 周围血管疾病 公共卫生问题
原文传递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砷甲基化代谢与皮肤、肝脏损害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书宏 孙宝飞 +4 位作者 王庆陵 邹忠兰 马璐 王文娟 张爱华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88-1792,共5页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人群尿砷甲基化代谢水平,探讨其与砷中毒皮肤和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为调查点,筛选符合《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的202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根据皮肤损伤... 目的分析燃煤型砷中毒人群尿砷甲基化代谢水平,探讨其与砷中毒皮肤和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以贵州省黔西南州雨樟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为调查点,筛选符合《地方性砷中毒诊断》(WS/T 211—2015)标准的202例燃煤型砷中毒患者,根据皮肤损伤诊断标准分为皮肤损害轻度组(48例)、中度组(70例)和重度组(84例);选择距该病区12 km外无燃用高砷煤史、且生活习惯相近的56名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以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反映砷中毒人群肝损害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检测调查对象尿中三价砷(As^(3+))、五价砷(As^(5+))、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水平,以As^(3+)、As^(5+)、MMA和DMA含量加和算作总砷(tAs),并计算其百分占比(As^(3+)%、As^(5+)%、MMA%、DMA%)、一甲基化率(PMI)和二甲基化率(SM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人群尿As^(3+)、MMA含量和As^(3+)%、MMA%显著升高(P<0.05),DMA%、PMI、SMI显著降低(P<0.05);砷中毒皮肤损害轻、中、重度组人群尿中As^(3+)%明显升高(P<0.05),DMA%、PMI、SMI明显降低(P<0.05);砷中毒人群随皮肤损害程度加重,尿中As^(3+)%、MMA%逐渐升高,SMI逐渐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砷中毒人群血清ALB和A/G明显降低(P<0.05);随尿中As^(3+)%、MMA%升高和DMA%、PMI、SMI降低,ALB水平明显下降(P<0.05);A/G随尿中As^(3+)%升高呈下降趋势(P<0.05)。As^(3+)%、MM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63,两指标联合应用的AUC为0.82;As^(3+)%、MMA%最佳界值分别为14.37%(特异度83.93%,灵敏度73.27%)、12.10%(特异度73.21%,灵敏度50.99%),两指标联合应用的特异度为89.29%,灵敏度为66.83%。结论燃煤型砷中毒人群甲基化代谢能力减弱是砷致皮肤和肝脏损害的危险因素;As^(3+)%、MMA%可作为评估燃煤型砷中毒的潜在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甲基化代谢 皮肤损害 肝脏损害
原文传递
无机砷甲基化及其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牛晨谷 张莹 周晋 《医学综述》 2017年第24期4954-4959,共6页
砷剂已成功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但砷暴露会导致中毒和癌症发生。砷的这种"致癌"和"治癌"的双面生物学效应与其在细胞内甲基化代谢产物的种类密切相关。砷在体内代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无机砷甲基... 砷剂已成功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但砷暴露会导致中毒和癌症发生。砷的这种"致癌"和"治癌"的双面生物学效应与其在细胞内甲基化代谢产物的种类密切相关。砷在体内代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无机砷甲基化是砷在动物体内的主要代谢方式,被公认为砷元素的解毒过程。近年来,对无机砷体内代谢产物甲基砷比无机砷毒性更强的报道也逐年增多。因此,了解无机砷甲基化代谢的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发现降低砷毒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砷暴露 甲基化代谢 甲硫氨酸 应激
下载PDF
Histone modifications and alcohol-induced liver disease:Are altered nutrients the missing link? 被引量:6
11
作者 Akshata Moghe Swati Joshi-Barve +4 位作者 Smita Ghare Leila Gobejishvili Irina Kirpich Craig J McClain Shirish Barv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0期2465-2472,共8页
Alcoholism is a major health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wide,and alcohol remains the single most significant cause of liver-related diseases and deaths.Alcohol is known to influence nutritional status at ma... Alcoholism is a major health probl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wide,and alcohol remains the single most significant cause of liver-related diseases and deaths.Alcohol is known to influence nutritional status at many levels including nutrient intake,absorption,utilization,and excretion,and can lead to many nutritional disturbances and deficiencies.Nutrients can dramatically affect gene expression and alcohol-induced nutrient imbalance may b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pathogenic gene expression in alcohol-induced liver disease(ALD).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regarding epigenetic changes,including histone modifications that regulate gene expression during disease pathogenesis.Notably,modifications of core histones in the nucleosome regulate chromatin structure and DNA methylation,and control gene transcription.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role of nutrient disturbances brought about during alcohol metabolism and their impact on epigenetic histone modification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ALD.The review is focused on four critical metabolites,namely,acetate,S-adenosylmethionine,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and zinc that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 alcohol metabolism and A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OHOL Liver disease NUTRIENTS Metabolism HISTONE Epigenetic modifications S-ADENOSYLMETHIONINE ACETATE Zinc NAD
下载PDF
砷毒性作用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贞 安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4-636,640,共4页
砷作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就砷中毒作用机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氧化应激机制逐渐成为砷中毒机制研究的热点。砷诱发氧化应激理论认为甲基化胂具有更强的诱发氧化应激的能力,砷的甲基化代谢是一个毒性增强过程... 砷作为确定的人类致癌物,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就砷中毒作用机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氧化应激机制逐渐成为砷中毒机制研究的热点。砷诱发氧化应激理论认为甲基化胂具有更强的诱发氧化应激的能力,砷的甲基化代谢是一个毒性增强过程,并且与砷毒性密切相关。本文就砷诱发氧化应激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代谢 应激 环境毒理
原文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α-常春藤皂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起栋 何明珍 +6 位作者 欧阳辉 黄文平 郭宜城 冯育林 周欣 黄何松 杨世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83-1888,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α-常春藤皂苷后粪便中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igα-常春藤皂苷150 mg/kg后,采集其0~24h粪便样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原形药物、原...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α-常春藤皂苷后粪便中的代谢产物。方法大鼠igα-常春藤皂苷150 mg/kg后,采集其0~24h粪便样品,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联用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到原形药物、原形药物的同分异构体及7个可能的代谢产物,包括去甲基化代谢物(M1)、脱糖代谢物(M2、M3)、葡萄糖醛酸化代谢物(M4)和双键加成代谢物(M5、M6-1、M6-2)。结论α-常春藤皂苷在大鼠胃肠道内会发生多种代谢反应,主要有脱糖代谢、葡萄糖醛酸化代谢、去甲基化代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常春藤皂苷 代谢产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复合四级杆离子阱质谱 脱糖代谢 葡萄糖醛酸 甲基化代谢
原文传递
Epigenetic role of N^6-methyladenosine(m^6A)RNA methylation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被引量:6
14
作者 Kun ZHAO Chuan-xi YANG +2 位作者 Peng LI Wei SUN Xiang-qing KO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7期509-523,共15页
A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abundant 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 in the eukaryotic genome,the continuous and dynamic regulation of N^6-methyladenosine(m^6 A)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 As the most prevalent and abundant transcriptional modification in the eukaryotic genome,the continuous and dynamic regulation of N^6-methyladenosine(m^6 A)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vital rol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such as ischemic heart failure(HF),myocardial hypertrophy,myocardial infarction(MI),and cardiomyogenesis.Regulation is achieved by mod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m^6 A enzymes and their downstream cardiac genes.In addition,this process has a major impact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internal b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several other extern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VDs.However,the exact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6 A epigenetic regulation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In this review,we outline recent advances and discuss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m^6 A in relation to several common CVD-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Note that an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m^6 A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will pave the way towards exploring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VDs and their associated symptoms.Finally,it can provide new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for use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methyladenosine(m^6A) RNA methylati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Metabolic disord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