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2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声和临床指标的复合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
1
作者 何磊 熊炳 +1 位作者 罗银丽 陈顺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索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二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3例,作为转移组... 目的:探索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二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3例,作为转移组。同时,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自首次PTC手术起随访至少8年,未出现颈部淋巴结复发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按照7:3的比例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92)和验证集(n=40),在训练集中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模型可视化,使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效能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间手术方法、术中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结节部位、回声特性、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线、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以及淋巴结血流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全切vs.部分切除,OR=0.332,95%CI=0.134~0.828,P=0.018)、术中淋巴结转移(转移vs.未转移,OR=2.978,95%CI=1.112~7.953,P=0.030)、甲状腺结节部位(中部vs.下极,OR=6.624,95%CI=1.986~22.095,P=0.002)及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线(OR=1.064,95%CI=1.002~1.130,P=0.042)为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872(95%CI=0.795~0.949),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63(95%CI=0.749~0.976),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1~0.7时该模型预测术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风险净收益高。结论:本研究基于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于临床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线淋巴结分区预测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徐国建 邹岚 王威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估颈中线淋巴结(Mid-CLNs)分区在识别Cont-CLNs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双侧中央...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估颈中线淋巴结(Mid-CLNs)分区在识别Cont-CLNs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双侧中央区颈淋巴清扫术(CND)治疗PTC的125例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被膜侵犯、腺外浸润、桥本氏甲状腺炎、淋巴结转移分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对侧Mid-CLNs转移对Cont-CLNs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125例PTC患者中,107(85.60%)例患者发生Mid-CLNs转移,57.60%(72/125)的患者发生患侧Mid-CLNs转移,28.80%(36/125)的患者发生对侧Mid-CLNs转移。在单因素分析中,多灶性(P=0.004)、被膜侵犯(P=0.002)、腺外浸润(P=0.048)、对侧Mid-CLNs转移(P<0.01)和Ipis-CLNs转移(P=0.043)与Cont-CLNs转移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而Mid-CLNs转移(P=0.422)、患侧Mid-CLNs转移(P=0.856)与Cont-CLNs转移的发生则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pis-CLNs转移(P=0.013,OR=2.065)和对侧Mid-CLNs转移(P=0.008,OR=2.072)发生越多,Cont-CLNs转移发生的概率越大。且对侧Mid-CLNs转移阳性对Cont-CLNs转移预测的AUC为0.664(95%CI=0.554~0.774,P=0.006),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56.60%。结论对侧Mid-CLNs转移是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预测Cont-CLNs转移具有较为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 分区 甲状腺全切除 相关性
下载PDF
常规超声征象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价值
3
作者 邵春晖 李培英 +2 位作者 罗永科 赵君智 马爱荣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07-712,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征象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比(SWE-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3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87例共93个癌结节。根据术后病理分为...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征象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比(SWE-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3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87例共93个癌结节。根据术后病理分为CLNM组和未发生CLNM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结节与被膜关系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癌结节与被膜接触情况、被膜连续性情况、被膜侵犯范围)及SWE-ER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SWE-ER、结节与被膜关系不同界值下的ROC曲线,比较不同界值下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生CLN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CLNM组癌结节经线高于未发生C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CLNM组的被膜接触情况、被膜连续性及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与未发生CLN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CLNM组的SWE-ER低于未发生C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不同截断值下评估CLNM风险的ROC曲线,其中以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4为截断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0.652~0.859),诊断效能最高。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被膜中断、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4~1/2、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2均为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WE-ER和癌结节被膜是否接触不能作为PT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结节与被膜的关系,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结节被膜侵犯范围在超声预测CLNM中有较高诊断价值;被膜中断、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4~1/2、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2均为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WE-ER和癌结节是否与被膜接触不能作为PT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被膜侵犯 淋巴结转移 常规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桂佳佳 张晴 +1 位作者 陈伟伟 陈秋怡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显示颈部中央区淋巴是... 目的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23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显示颈部中央区淋巴是否转移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转移组(44例,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组(79例,未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未转移组比,转移组患者女性、年龄<45岁、家族史、病灶形态不规则、病灶发生钙化、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原发病灶直径>5 mm、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占比均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45岁、有家族史、病灶形态不规则、有病灶钙化、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为导致病灶向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842、2.141、1.241、1.421、1.482、1.211、1.212、1.246,均P<0.05)。结论女性、年龄≥45岁、家族史、病灶形态不规则、有病灶钙化、发生BRAFV600E基因突变、低回声、病灶边界不清晰为导致病灶向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临床可结合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治疗措施,降低向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 部中央区 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景双 杜勇 +1 位作者 黄颖 曾繁余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其外科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为其外科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20例患者中,164例患者发生中央区和(或)侧颈区淋巴结转移(7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侵犯被膜、浸润性生长、多灶性、肿瘤位于甲状腺上部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肿瘤浸润性生长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 cm、肿瘤伴浸润性生长的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较高,临床上应积极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 转移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滤泡亚型及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琦璇 代权伟 +2 位作者 高铭 丁亚磊 邱新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VPTC)及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的临床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22-1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中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16例FVPTC患者... 目的探讨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VPTC)及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的临床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22-1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中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16例FVPTC患者(FVPTC组)及110例CPTC患者(CPTC组)的临床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FVPTC及CPTC患者CLNM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FVPTC组的肿瘤直径、彩超分级、BRAF基因突变率、淋巴结转移个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均低于CP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VPTC组中肿瘤大小和彩超分级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CLNM的独立保护因素。CPTC组中彩超分级是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是CLNM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FVPTC的多项临床特征与CPTC存在差异,可协助鉴别诊断。肿瘤体积大、彩超分级高的年轻患者CLNM可能性较大,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滤泡亚型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袁思捷 赵育芳 +3 位作者 闫晓慧 翟梓锌 闫倩倩 刘利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评估独立危险因素对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279例PT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以术后病理为依据,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两...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评估独立危险因素对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效能。方法收集279例PTC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以术后病理为依据,根据患者是否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特征,探寻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独立危险因素对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癌结节最大径、边界、形态、微钙化、距被膜的距离等特征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均<0.05);男性、癌结节最大径≥10mm、微钙化、距被膜的距离≤2mm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4种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效能最高,其AUC为0.785(95%CI:0.721~0.849,P<0.05)。结论男性、癌结节最大径≥10mm、微钙化、距被膜的距离≤2mm是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种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可辅助评估PT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转移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影像组学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鲜锋 周畅 韦力 《癌症进展》 2024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90%,尽管其预后相对较好,但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概率较高,常规超声检查诊断PTC CLNM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影像组学(USR)逐渐受到关注。USR...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90%,尽管其预后相对较好,但其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概率较高,常规超声检查诊断PTC CLNM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影像组学(USR)逐渐受到关注。USR技术通过应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从海量超声医学图像数据库中提取丰富的信息,并将这些图像信息转化为对临床决策有价值的内容,进而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USR在预测PTC CLNM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超声影像组学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苑冬旭 时天意 +1 位作者 蔡文卿 刘晓莉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较低,但其早期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是PTC发生淋巴转移的首要表现。当前对PTC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原发灶的切除以及中央区淋巴结(CLN)的预防性清扫,对侧颈淋巴结(LLN)的处置策略多采用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较低,但其早期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是PTC发生淋巴转移的首要表现。当前对PTC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原发灶的切除以及中央区淋巴结(CLN)的预防性清扫,对侧颈淋巴结(LLN)的处置策略多采用治疗性清扫,因此准确识别LLN的转移状态对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PTC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首先发生于CLN,CLN的转移状态可能影响LLN转移,当PTC患者同时合并LLN转移危险因素时常有LLN转移倾向。因此临床医师通过评估CLN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可进一步确定LLN的手术决策,为PTC患者提供个体化临床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
10
作者 张梦夏 赵玮 +4 位作者 郭雪冉 史良平 夏梦华 毕丽琴 程义壮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PTC患者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PTC患者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中央淋巴结清扫术(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加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LND)的209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相关检查指标的关系。寻找年龄和超声下优势结节直径的最佳临界值,并绘制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结果: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12.9%(27/209)。临床病理及术前检查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年龄、肿瘤病灶位置、肿瘤直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超声下优势结节直径大小、超声提示肿瘤边缘粗糙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P=0.003)、超声下结节直径大小(OR=0.874,P=0.003)、肿瘤位于上部位置(OR=2.874,P=0.035)、超声提示肿瘤边缘粗糙(OR=0.118,P=0.044)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OR=0.287,P=0.013)是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为38.5岁、超声下结节直径<9.5 mm对预测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具有最大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38.5岁、肿瘤位于上部位置、超声下结节直径<9.5 mm、超声提示结节边缘粗糙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的PTC患者易出现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本研究根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PTC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术前评估PTC发生跳跃性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跳跃性转移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探讨常规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杜宗艳 张艳 +2 位作者 朱梦梦 韩颖 孙咏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32-35,39,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中的不同指标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中的不同弹性模量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SWE中的不同弹性模量值的诊断效能,找出其最佳诊断界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3年6月在青岛大...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中的不同指标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中的不同弹性模量值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SWE中的不同弹性模量值的诊断效能,找出其最佳诊断界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3年6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2例(122枚肿大淋巴结)患者,均经病理或FNA诊断为PTC,且均安排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并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测量最大弹性值(Emax-2)、平均弹性值(Emean-2)、最小弹性值(Emin-2)和弹性标准差(SD-2),确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并比较SWE中各弹性模量值的诊断性能。结果:122枚肿大淋巴结中,恶性淋巴结63枚(51.64%);良性淋巴结59枚(48.36%)。颈部良性组与恶性组的短径、纵横比、形态、有无钙化、有无淋巴门、血流分型、Emean-2、Emax-2、Emin-2、SD-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年龄、长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中Emax-2、Emean-2、Emin-2、SD-2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61、0.824、0.776,以Emax-2的诊断效能最佳,以28.00 kPa为诊断界值时,分别对应的灵敏度为84.13%、特异度为83.64%、约登指数为0.678。结论:常规超声中淋巴结的短径、纵横比、形态、有无钙化、有无淋巴门和血流分型及SWE的4个弹性模量值均有助于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鉴别诊断,其中Emax-2约登指数最佳,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超声 弹性模量值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 感兴趣区
下载PDF
血液炎症指标与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2
作者 肖雨 齐洪志 +1 位作者 努尔比耶·米吉提 李玉莹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62-268,共7页
目的分析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与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临床特征与血液炎症指标对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将418例术前影像学检查为cN_(0)期的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无淋巴结... 目的分析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与cN_(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临床特征与血液炎症指标对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将418例术前影像学检查为cN_(0)期的PTC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液炎症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液炎症指标对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并分析血液炎症指标与cN_(0)期PTC患者肿瘤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直径、SII均是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以上述影响因素为基础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0.743,95%CI:0.686~0.799,P﹤0.01,最佳截断值为0.197时,灵敏度为0.755,特异度为0.648。NLR、SIRI、SII预测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644、0.660、0.67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05、0.815、419.405,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63.8%、51.1%、59.6%,特异度分别为57.7%、75.6%、68.2%。低NLR组与高NLR组患者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SIRI组与高SIRI组患者肿瘤直径、T分期、腺外侵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血液炎症指标与cN_(0)期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根据年龄、肿瘤直径、SII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一定程度上为评估影像学检查阴性的PTC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状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相关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13
作者 陈英 曾梅青 +2 位作者 刘畅 陈杨 钟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1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相关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分析,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3例PTMC患者,根据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观察组(有转移者,39例...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患者相关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本文为回顾性分析,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13例PTMC患者,根据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观察组(有转移者,39例)与对照组(无转移者,74例)。统计两组临床特征、超声特征,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性别比例、有无合并良性病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年龄<45岁、多发病灶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肿瘤形态、肿瘤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位置位于下段、肿瘤直径≥0.5cm、被膜接触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灶数量、被膜接触是PTMC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TMC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45岁)、超声特征(病灶多发和被膜接触)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息息相关,可以此为参考完成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 淋巴结转移 临床特征 超声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刘克毅 梁广芃 +1 位作者 柴芳 刘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收治入院并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93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将病理所获得淋巴结数目分为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和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判断获得淋巴结数目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此外,通过术后并发症分析获得淋巴结数目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获得淋巴结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r=0.240,P<0.05)和淋巴结转移率(r=0.161,P<0.05)分别呈线性正相关,控制转移淋巴结数目不变,淋巴结转移率随获得淋巴结数的上升而降低(r=-0.444,P<0.05)。两组获得淋巴结数目单因素分析比较,性别、年龄、手术时长、BMI、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位置、被膜侵犯、对侧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移植、BRAF基因V600E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纳米碳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应用纳米碳是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应用纳米碳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0~0.735,P<0.05),桥本甲状腺炎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584(95%CI:0.504~0.665,P<0.05)。此外,术后患者声带麻痹和淋巴漏的发生在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变,获得淋巴结数目越多,淋巴结转移率越低,应用纳米碳及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提高获得淋巴结数目,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桥本甲状腺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纳米碳 获得淋巴结数目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杨新蕾 韦效松 +1 位作者 姜苏苏 景斐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71-75,共5页
目的 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甲状腺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PT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术前均被定义为cN0期。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目的 探讨cN0期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行甲状腺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321例PTC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术前均被定义为cN0期。根据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321例PTC患者,共96例发生淋巴结转移,校正混杂因素后分析发现,年龄≤45岁(OR=2.057,P<0.05)、BRAF基因型(OR=3.060,P<0.05)、结节直径大(OR=4.340,P<0.05)、ACR TI-RADS评分高(OR=1.241,P<0.05)、结节内有钙化灶(OR=2.596,P<0.05)是发生隐匿性CLNM的危险因素,HDL-C高(OR=0.397,P<0.05)是保护因素。构建BRAF基因型与其他因素的相加交互模型,发现BRAF基因与结节直径之间存在协同交互作用,而年龄、性别、超声表现等因素的变化对结局无显著影响。结论 BRAF基因型、年龄、癌灶直径、ACR TI-RADS评分、HDL-C水平可用于预测cN0期PT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隐匿性淋巴结转移 BRAF基因突变 交互作用 主动监测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
16
作者 张海荣 李劲松 杨秋敏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形态与血流特征,并以手术病理检查做为分组标准,按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 目的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形态与血流特征,并以手术病理检查做为分组标准,按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其分为转移组(32例,占比31.4%)和非转移组(70例,占比68.6%),对比两组相关数据,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价值。结果转移组的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微钙化、纵横比<2、皮质增厚、淋巴结融合等占比都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的颈部淋巴结分区评分明显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转移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非转移组高,阻力指数较非转移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搏动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31例,超声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6.9%(31/32)和100.0%(70/7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应用能有效反映病灶特征与血流特征,对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头甲状腺 血流特征 部转移淋巴结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莫海畲 陈丙烽 +2 位作者 邓钰琳 叶晖 蔡燕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687-689,694,共4页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易早期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颈部淋巴结评估对指导外科手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 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易早期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颈部淋巴结评估对指导外科手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超声资料,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对可能影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子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比较,病灶大小、结节大小、结节纵横比、结节内钙化、结节位置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纵横比、结节内钙化和FT4是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Y=-3.597-1.295×纵横比+2.098×钙化+0.295×FT4。结论甲状腺结节纵横比、结节内钙化和FT4是预测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 淋巴结转移 临床危险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及清扫意义
18
作者 刘经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17-21,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及清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9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是否存在多发病灶、是否存在包膜侵犯、是否存在桥本甲状腺炎和中... 目的 分析影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及清扫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97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是否存在多发病灶、是否存在包膜侵犯、是否存在桥本甲状腺炎和中心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597例患者均行病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转移161例,占比26.97%;无转移436例,占比73.03%。年龄≤45岁236例,占比39.53%;>45岁361例,占比60.47%。肿瘤直径≤0.5 cm 322例,占比53.94%;>0.5 cm 275例,占比46.06%。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患者的年龄≤45岁占比57.14%、男性占比22.36%、肿瘤直径>0.5 cm占比62.73%、有包膜侵犯占比56.52%、多灶性占比38.51%均高于无转移患者的33.03%、13.76%、39.91%、42.89%、2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和转移患者的有无桥本甲状腺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 cm、多灶性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无关,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 cm、多灶性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多因素 清扫意义
下载PDF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指数联合血清SIL-2R、MMP-2水平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陈虹 戚凯 +2 位作者 何柳 雷建卫 李康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8-662,674,共6页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指数联合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PTM...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弹性指数联合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外科收治的PTMC患者98例为PTMC组,根据术后病理提示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将患者分为转移亚组(32例)和未转移亚组(66例),另选择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5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SWE检查最大值(Emax)、最小值(Emin)和平均值(Emean);检测血清sIL-2R和MMP-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E参数和sIL-2R、MMP-2预测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转移亚组年龄低于未转移亚组,多发病灶比例、包膜侵犯比例、肿瘤直径大于未转移亚组(t/χ^(2)/P=8.867/<0.001、6.329/0.012、5.669/0.017、10.080/<0.001);转移亚组Emax、Emin、Emean高于未转移亚组和对照组(F/P=100.582/<0.001、289.716/<0.001、183.654/<0.001),但未转移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亚组血清sIL-2R、MMP-2水平高于未转移亚组高于对照组(F/P=367.973/<0.001、414.371/<0.001);包膜侵犯、较大肿瘤直径、高Emax、高sIL-2R、高MMP-2是PTM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95%CI)=3.459(1.534~7.802)、2.321(1.144~4.709)、1.902(1.088~3.325)、1.702(1.066~2.719)、1.748(1.078~2.838)];Emax、sIL-2R、MMP-2及三者联合预测PTMC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2、0.794、0.795、0.931,三者联合的AUC大于单独预测(Z=1.953、2.940、2.674,P=0.023、<0.001、0.005)。结论PTMC患者SWE参数Emax值和血清sIL-2R、MMP-2水平增高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Emax和sIL-2R、MMP-2可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 淋巴结转移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健 孙伟 +1 位作者 胡启鸿 刘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2-96,共5页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多灶性PTC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全甲状腺切除...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多灶性PTC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全甲状腺切除,观察组给予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甲状腺球蛋白(Tg)、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前后iPTH、血钙、Tg、CEA、HIF-1α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喉返神经短暂性麻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无复发转移,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灶性PTC有一定效果,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低,但其存在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灶性甲状腺乳头 甲状腺切除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