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4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晓博 高宏凯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2019-01至2021-12收治的193例甲状腺疾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和非甲状腺癌组;受试者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达峰时间(T...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参数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丰台医院2019-01至2021-12收治的193例甲状腺疾病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甲状腺癌组和非甲状腺癌组;受试者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平均通过时间(MTT);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对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甲状腺癌组PI、TTP及MTT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甲状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TTP及MTT预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AUC均明显高于0.90,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利用超声造影参数可有效预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参数 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联合诊断 被引量:2
2
作者 梅艳 王乔 +2 位作者 武鸿文 徐蓉生 赵力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治疗的8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共筛查出124枚...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清扫术治疗的8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共筛查出124枚可疑淋巴结,其中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转移性淋巴结76枚(转移淋巴结组),非转移性淋巴结48枚(非转移淋巴结组)。所有患者均行FNA-C、FNA-Tg检查。以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FNA-C、FNA-Tg、FNA-C联合FNA-Tg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转移淋巴结组FNA-Tg浓度为(232.45±41.32)μg/L,高于非转移淋巴结组的(14.67±3.2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联合FNA-Tg诊断的灵敏度为96.05%,准确度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93.62%,均高于FNA-C的76.32%、83.87%、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C联合FNA-Tg诊断的灵敏度高于FNA-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A-C联合FNA-Tg检查有助于提高DTC侧颈淋巴结转移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淋巴结转移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
下载PDF
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发生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程剑峰 周琰 +1 位作者 汤铖 黄政坤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 目的探讨伴同侧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附属江原医院收治的LLNM-PTC患者127例,根据其是否发生Cont-CLNs转移,分成转移组(n=68)和非转移组(n=59)。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回声、血流信号、有无微钙化、肿瘤数量、病变腺叶、结节性甲状腺囊肿、被膜侵犯、有无桥本甲状腺炎以及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与喉前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转移组男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占比分别为75.00%(51/68)、47.06%(32/68)、55.88%(38/68)、47.06%(32/68),高于非转移组的37.29%(22/59)、16.95%(10/59)、18.64%(11/59)、15.25%(9/59),且转移组肿瘤最大径大于非转移组(P<0.05)。转移组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1.47%(35/68)、44.12%(30/68)、50.00%(34/68),高于非转移组的20.34%(12/59)、15.25%(9/59)、16.95%(1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肿瘤太大、微钙化、多发性肿瘤、被膜侵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气管前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转移是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NM-PTC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肿瘤大小、微钙化、肿瘤数量、被膜侵犯以及患侧中央区、气管前、喉前的淋巴结转移,日后诊疗中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侧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马艳飞 石铁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侧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458例单侧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中央区... 目的 探讨单侧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458例单侧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颈部中央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在肿瘤直径和、腺体外侵袭和桥本氏甲状腺炎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直径和以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肿瘤直径和以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单侧多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桥本氏甲状腺炎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和以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多灶性 淋巴结转移 预测因素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中线淋巴结分区预测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徐国建 邹岚 王威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估颈中线淋巴结(Mid-CLNs)分区在识别Cont-CLNs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双侧中央...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对侧中央区淋巴结(Cont-CLNs)转移的相关因素,评估颈中线淋巴结(Mid-CLNs)分区在识别Cont-CLNs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双侧中央区颈淋巴清扫术(CND)治疗PTC的125例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被膜侵犯、腺外浸润、桥本氏甲状腺炎、淋巴结转移分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ont-CLNs转移的危险因素,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析对侧Mid-CLNs转移对Cont-CLNs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125例PTC患者中,107(85.60%)例患者发生Mid-CLNs转移,57.60%(72/125)的患者发生患侧Mid-CLNs转移,28.80%(36/125)的患者发生对侧Mid-CLNs转移。在单因素分析中,多灶性(P=0.004)、被膜侵犯(P=0.002)、腺外浸润(P=0.048)、对侧Mid-CLNs转移(P<0.01)和Ipis-CLNs转移(P=0.043)与Cont-CLNs转移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而Mid-CLNs转移(P=0.422)、患侧Mid-CLNs转移(P=0.856)与Cont-CLNs转移的发生则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pis-CLNs转移(P=0.013,OR=2.065)和对侧Mid-CLNs转移(P=0.008,OR=2.072)发生越多,Cont-CLNs转移发生的概率越大。且对侧Mid-CLNs转移阳性对Cont-CLNs转移预测的AUC为0.664(95%CI=0.554~0.774,P=0.006),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56.60%。结论对侧Mid-CLNs转移是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预测Cont-CLNs转移具有较为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淋巴结 分区 甲状腺全切除术 相关性
下载PDF
FNAC联合FNA-Tg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孟岩 王英 +4 位作者 许崇文 刘俊松 白艳霞 邵渊 李宏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评估颈侧区有可疑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联合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的20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超声评估颈侧区有可疑转移淋巴结236枚,术后病理证实转移性淋巴结178枚,非转移性淋巴结58枚,所有患者均行FNAC、FNA-Tg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NAC、FNA-Tg、FNAC联合FNA-Tg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FNAC联合FNA-Tg诊断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诊断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AC与FNA-Tg检测方法在临床中能够用于诊断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两者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 淋巴结 转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侧颈区和中央区转移性淋巴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孟书玉 阎琳 +1 位作者 张艳 罗渝昆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4-348,共5页
背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侧颈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cervical lymph nodes metastasis,CLNM)疗效的对比研究较少。目的评估RFA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侧颈区和中央区CLNM的治疗效果和并... 背景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侧颈区与中央区的转移性淋巴结(cervical lymph nodes metastasis,CLNM)疗效的对比研究较少。目的评估RFA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侧颈区和中央区CLNM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超声诊断科行RFA治疗甲状腺癌全切术后发生侧颈区和中央区CLNM的患者,随访截至2023年1月1日,对比两组患者消融前后的CLNM体积和消融后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VRR)以及消融时和随访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52例患者(96枚CLNM)纳入研究。侧颈区38例(74枚CLNM),男性10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3.1±8.3)岁;中央区14例(22枚CLNM),男性4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4.4±16.3)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侧颈区和中央区的CLNM在消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体积逐渐减小且VRR逐渐增加,随访2年内CLNM完全消失,且各随访节点两组间的CLNM体积和V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时6例有颈部疼痛(侧颈区2例,中央区4例),无其他轻微不良反应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8例(15.4%)出现消融区域外的复发(侧颈区3例,中央区5例),均成功完成二次RFA。结论RFA对甲状腺癌全切术后颈部侧颈区和中央区的CLNM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 甲状腺术后 转移淋巴结 超声检查 并发症
下载PDF
双能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尚婷 许泳康 +4 位作者 周燕 苏国义 斯岩 吴飞云 许晓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LLNM组174例,非LLNM组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DECT影像资料。比较两组间DECT定量参数差异,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定量参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LLNM组174例,非LLNM组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DECT影像资料。比较两组间DECT定量参数差异,包括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碘浓度(IC)、有效原子序数(Zeff)、能谱曲线斜率(λHU)、标准化IC(NIC)和标准化Zeff(NZeff)。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LLNM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独立预测因子及其联合对LLNM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LLNM组比较,LLNM组具有更低的平扫NIC(Z=-2.279,P=0.023),更高的动脉期IC、NIC、NZeff、λHU和更高的静脉期IC、NIC、Zeff、λHU(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扫NIC(P=0.006)和静脉期NIC(P=0.002)是LLNM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672(95%CI:0.605~0.734),敏感度63.79%,特异度66.67%;其次是静脉期NIC(AUC=0.634)和平扫NIC(AUC=0.613)模型。结论DECT定量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预测PTC患者有无LL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双能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参数
下载PDF
基于超声造影特征构建列线图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风险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姣姣 韩伟 +1 位作者 高军喜 宋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9-45,50,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资料、结节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建立预测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合理规范的... 目的通过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临床资料、结节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特征建立预测颈淋巴结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合理规范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404个结节临床资料,应用随机函数按照7∶3分为建模组(n=282)与验证组(n=122)。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MC颈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以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应用验证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结果构建模型显示结节边缘、声晕、多灶性、包膜下生长或侵犯包膜、消退模式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AUC为0.747(0.690~0.804),最佳cut-off值为0.430,灵敏度0.65,特异度0.73;验证组AUC为0.778(0.697~0.860),最佳cut-off值为0.419,灵敏度0.64,特异度0.8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可个体化预测PTMC颈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超声和超声造影特征有助于指导高风险人群的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下载PDF
超声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同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10
作者 周煜皓 黄丽华 文戈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4-303,共10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同侧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1年1~7月137例经病理证实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甲状腺超声二维影像,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联合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同侧中央区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21年1~7月137例经病理证实的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甲状腺超声二维影像,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65例,非转移组72例。所有患者均淋巴结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在超声影像中手动勾画病变,从处理后的超声图像中导出了纹理特征。然后使用ICC、统计筛选、相关系数筛选以及LASSO方法,最终将LASSO筛选的非0特征作为输入,进行影像特征模型建模。将137例患者的临床有效信息构建与影像特征模型相同的临床特征模型。将影像特征与临床特征相结合,构建联合模型。结果 在影像特征模型中,ExtraTrees模型表现最佳,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和0.836。临床特征的最优模型也是ExtraTrees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和0.701。而联合模型的预测能力最好,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和0.854。结论 结合影像特征和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对PTC同侧CLNM的预测能力较好,可为临床决策提供一种无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影像组学 纹理分析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在评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宁 司志雯 +2 位作者 于明秀 蒋雪梅 张远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评估多模态超声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10例PTMC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多模态超声特征,并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2岁、男性PTM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 目的:评估多模态超声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10例PTMC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多模态超声特征,并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2岁、男性PTM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P<0.05);结节最大截面横径≥0.52 cm或纵径≥0.66 cm是PTMC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均P<0.01);微钙化和弹性评分≥4分的PTMC患者更易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均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仅微钙化是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结节内伴微钙化的PTMC患者,应加强颈部中央区淋巴结的术前评估和术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中央区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
12
作者 张梦夏 赵玮 +4 位作者 郭雪冉 史良平 夏梦华 毕丽琴 程义壮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PTC患者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预测PTC患者发生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以帮助制订合理的手术计划。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中央淋巴结清扫术(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加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LLND)的209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PT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相关检查指标的关系。寻找年龄和超声下优势结节直径的最佳临界值,并绘制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结果: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为12.9%(27/209)。临床病理及术前检查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与年龄、肿瘤病灶位置、肿瘤直径、中央淋巴结清扫数目、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目、超声下优势结节直径大小、超声提示肿瘤边缘粗糙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P=0.003)、超声下结节直径大小(OR=0.874,P=0.003)、肿瘤位于上部位置(OR=2.874,P=0.035)、超声提示肿瘤边缘粗糙(OR=0.118,P=0.044)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OR=0.287,P=0.013)是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为38.5岁、超声下结节直径<9.5 mm对预测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具有最大的预测价值。结论:年龄>38.5岁、肿瘤位于上部位置、超声下结节直径<9.5 mm、超声提示结节边缘粗糙及超声提示甲状腺外侵犯的PTC患者易出现侧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本研究根据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PTC患者发生跳跃性转移风险的列线图,可有效帮助临床医生术前评估PTC发生跳跃性转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跳跃性转移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苑冬旭 时天意 +1 位作者 蔡文卿 刘晓莉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较低,但其早期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是PTC发生淋巴转移的首要表现。当前对PTC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原发灶的切除以及中央区淋巴结(CLN)的预防性清扫,对侧颈淋巴结(LLN)的处置策略多采用治...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恶性程度较低,但其早期易发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颈部淋巴结肿大常是PTC发生淋巴转移的首要表现。当前对PTC的治疗方式主要为原发灶的切除以及中央区淋巴结(CLN)的预防性清扫,对侧颈淋巴结(LLN)的处置策略多采用治疗性清扫,因此准确识别LLN的转移状态对于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PTC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多首先发生于CLN,CLN的转移状态可能影响LLN转移,当PTC患者同时合并LLN转移危险因素时常有LLN转移倾向。因此临床医师通过评估CLN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可进一步确定LLN的手术决策,为PTC患者提供个体化临床诊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征象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被膜侵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春晖 李培英 +2 位作者 罗永科 赵君智 马爱荣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07-712,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征象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比(SWE-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3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87例共93个癌结节。根据术后病理分为...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征象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比(SWE-E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被膜侵犯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风险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6月~2024年3月在宝鸡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PTC患者87例共93个癌结节。根据术后病理分为CLNM组和未发生CLNM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结节与被膜关系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癌结节与被膜接触情况、被膜连续性情况、被膜侵犯范围)及SWE-ER值,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SWE-ER、结节与被膜关系不同界值下的ROC曲线,比较不同界值下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生CLNM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CLNM组癌结节经线高于未发生C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CLNM组的被膜接触情况、被膜连续性及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与未发生CLNM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CLNM组的SWE-ER低于未发生CLN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不同截断值下评估CLNM风险的ROC曲线,其中以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4为截断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0.652~0.859),诊断效能最高。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甲状腺被膜中断、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4~1/2、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2均为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WE-ER和癌结节被膜是否接触不能作为PT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结节与被膜的关系,尤其是对甲状腺癌结节被膜侵犯范围在超声预测CLNM中有较高诊断价值;被膜中断、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4~1/2、被膜侵犯范围占癌结节周长≥1/2均为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而SWE-ER和癌结节是否与被膜接触不能作为PTC发生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被膜侵犯 淋巴结转移 常规超声 剪切波弹性成像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秀娟 蔡金华 +2 位作者 王蕾 张建武 罗志宇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7月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及其他合作医院就诊的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二维... 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7月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及其他合作医院就诊的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另分析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多模态超声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60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明确发生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共13例,检出率为21.67%(13/60)。多模态超声诊断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各准确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与“金标准”一致性不佳(kappa值=0.349,P=0.007),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均与“金标准”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42、0.592,P=0.001、0.000),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金标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57,P=0.000)。结论: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明确侧颈区淋巴转移的具体情况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且与“金标准”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分化型 多模态超声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甲状腺髓样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张铖 吴贤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8期1056-1059,共4页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1]。MTC恶性程度较高,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MTC预后较差,部分原因是未能在早期对淋巴转移风险做出评估干预...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2%[1]。MTC恶性程度较高,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MTC预后较差,部分原因是未能在早期对淋巴转移风险做出评估干预[3];此外,由于内分泌抑制治疗和碘-131放射治疗等辅助疗法对MTC无效,目前仅可通过手术治愈MTC。因此,手术规范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对降低术后复发、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手术方案,尤其是针对是否需要预防性清扫侧颈区淋巴结仍未达成共识。本研究对2016年11月至2022年3月宁波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MT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影响侧颈淋巴结(N1b)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降钙素和癌胚抗原水平预测N1b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 N1b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ircRNA_000121在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17
作者 白超 杨雯雯 +3 位作者 祁光伟 杨柳雨 罗军 刘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 研究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中circRNA_000121表达情况。方法 以2022年1-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TMC伴有颈部... 目的 研究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中circRNA_000121表达情况。方法 以2022年1-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住院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TMC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央区)[PTMC(L)组]患者30例,PTMC不伴有淋巴结转移(PTMC组)患者30例。收集所有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术中甲状腺癌组织及一般资料。通过qRT-PCR检测2组患者血液和组织标本circRNA_000121、miR-146b-3p和MMP2的表达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ircRNA_00012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ircRNA-000121与miR-146b-3p、miR-146b-3p与MMP2在PTMC外周血标本、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qRT-PCR结果显示,与PTMC组患者比较,PTMC(L)组患者的外周血和组织标本中circRNA_000121、MMP2呈高表达,miRNA-146b-3p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曲线下面积(AUC)为0.964,置信区间(95%CI)0.915~1.000,灵敏度0.933,特异度1.000;组织标本AUC为0.943,置信区间(95%CI)0.874~1.000,灵敏度0.900,特异度0.96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rcRNA_000121、miRNA-146b-3p、MMP2在外周血和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rcRNA_000121在PTMC(L)患者甲状腺癌组织标本中呈高表达,与外周血表达一致,circRNA_000121在PTMC发生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有一定作用,其有望成为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circRNA_000121
下载PDF
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8
作者 伍宏兵 李保启 +2 位作者 王琴 李燕 王金萍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PTMC病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19例PTMC病人中,无颈部淋... 目的:探讨影响单发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发PTMC病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分析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119例PTMC病人中,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6例(72.3%),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3例(27.7%)。观察组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TMC结节的超声特征中,2组癌结节最大径、血流丰富、突破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癌结节最大径、突破包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截点为43.5岁,AUC为0.769(95%CI:0.669~0.869),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0.2%;癌结节最大径预测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截点为6.5 mm,AUC为0.801(95%CI:0.719~0.882),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66.3%。结论:PTMC病人的年龄、部分超声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相关性,对PTMC的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部增强CT在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建军 史瑞剑 王凤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颈部增强CT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50例,对患者实施颈部增强CT扫描,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颈部增强CT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2023年5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150例,对患者实施颈部增强CT扫描,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颈部增强CT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50例疑似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转移78例,未转移72例;颈部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转移75例,未转移75例。颈部增强CT扫描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145/150)、灵敏度94.87%(74/78)、特异度98.61%(71/75),Kappa值=0.933,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结论:在甲状腺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实施颈部增强CT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增强CT 甲状腺 淋巴结转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超声和临床指标的复合模型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
20
作者 何磊 熊炳 +1 位作者 罗银丽 陈顺平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58-464,共7页
目的:探索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二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3例,作为转移组... 目的:探索术前超声图像特征结合临床指标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二次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3例,作为转移组。同时,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自首次PTC手术起随访至少8年,未出现颈部淋巴结复发的患者作为未转移组。按照7:3的比例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训练集(n=92)和验证集(n=40),在训练集中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模型可视化,使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ROC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对模型效能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间手术方法、术中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结节部位、回声特性、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线、超声提示淋巴结肿大、淋巴结长径/短径比值以及淋巴结血流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全切vs.部分切除,OR=0.332,95%CI=0.134~0.828,P=0.018)、术中淋巴结转移(转移vs.未转移,OR=2.978,95%CI=1.112~7.953,P=0.030)、甲状腺结节部位(中部vs.下极,OR=6.624,95%CI=1.986~22.095,P=0.002)及甲状腺结节最大径线(OR=1.064,95%CI=1.002~1.130,P=0.042)为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为0.872(95%CI=0.795~0.949),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63(95%CI=0.749~0.976),DCA显示阈值概率在0.1~0.7时该模型预测术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风险净收益高。结论:本研究基于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PTC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于临床决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术后淋巴结转移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