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勇 徐文华 +2 位作者 陈继东 左新河 陈如泉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3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片联合活血消瘿片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2组,完成试验者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甲巯咪唑片联合活血消瘿片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甲巯咪唑片治疗。疗程3月。观察甲状... 目的:观察甲巯咪唑片联合活血消瘿片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按就诊序号随机分为2组,完成试验者60例,治疗组30例,采用甲巯咪唑片联合活血消瘿片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甲巯咪唑片治疗。疗程3月。观察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的变化,甲状腺彩超的变化,及安全性(血常规、肝肾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FT4、FT3、TSH、TPoAb、TgAb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最大结节直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发生药物性皮疹,1例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对照组1例白细胞减少。肝功能、肾功能均未发生显著改变。结论:甲巯咪唑片联合活血消瘿片治疗毒性结节性甲状腺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活血消瘿片 甲巯咪唑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血管瘤患者中应用及疗效观察
2
作者 郑新 邢壮杰 +1 位作者 郝国强 赵晖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血管瘤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20例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血管瘤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120例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紫癜及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色素异常、疤痕形成、局部组织坏死等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瘤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不良反应及副反应,促进皮肤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汝哲 《光明中医》 2014年第10期2146-2147,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0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6例,西药组36例,中西医结合组36例。中药组用自拟化瘿方治疗,西药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用化瘿方+左旋甲...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方法依据诊断标准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的10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6例,西药组36例,中西医结合组36例。中药组用自拟化瘿方治疗,西药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用化瘿方+左旋甲状腺素钠,疗程6个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愈6例,有效28例,无效2例;中药组治愈4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西药组治愈5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经统计学处理,治愈率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68例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国霞 《河北中医》 2014年第11期1651-165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瘿瘤消散汤。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及疗效指数;检测2组治...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瘿瘤消散汤。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及疗效指数;检测2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B超测量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大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7.75%)优于对照组(44.12%,P<0.05)。2组治疗后FT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TSH降低(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甲状腺结节明显缩小,症状评分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既减少了TSH对甲状腺的刺激,也达到了疏肝健脾、化痰散结缩小或控制甲状腺结节大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结节性 甲状腺功能试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20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为西医组患者使用银... 目的:分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将其作为本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为西医组患者使用银尔舒进行治疗,为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使用银尔舒进行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具有排毒、祛湿功效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结束后,与西医组患者相比,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宫颈人乳头病毒感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扶正抑瘤法治疗前列腺癌1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6
作者 吕立国 陈志强 +6 位作者 王树声 古炽明 白遵光 张策 王昭辉 代睿欣 潘明沃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扶正抑瘤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法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能机理。方法:对142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基本方:生黄芪、西洋参、龟板、全蝎、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白术、茯苓、甘草)治疗,统计分析总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扶正抑瘤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法治疗前列腺癌的可能机理。方法:对142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基本方:生黄芪、西洋参、龟板、全蝎、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白术、茯苓、甘草)治疗,统计分析总生存率、总体中位生存期、总体无进展生存期、骨转移灶数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细胞分析、QLQ-C30量表、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扶正抑瘤法对前列腺癌的实际临床疗效。结果:142例患者随访时间1~50月,观察期间死亡16例,总生存率88.73%;总体中位生存期27.7月;总体无进展中位时间25.2月。其中T3~4NxM1c期患者21例总体无进展生存期24.3月;去势后PSA最低值0,PSA复发时间(23.9±19.2)月,PSA倍增时间(24.1±20.4)月。T3~4NxM1b期110例患者总体无进展生存期24.3月;去势后PSA最低值0,PSA复发时间(20.1±15.2)月,PSA倍增时间(22.3±17.4)月。142例患者ECT转移灶数目治疗前为(7.6±4.7)个,治疗12月后为(3.4±1.7)个,24月后为(2.6±1.4)个,36月后为(4.8±2.1)个。其中T3~4NxM1b期110例,骨转移灶消失4例,缩小、变淡79例,无扩散、无增多18例,出现新的转移灶9例。治疗第24、36月,白细胞(WB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第12、24、36月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按QLQ-C30量表标准分统计,治疗12月,症状改善有效率81.0%,潮热症状发生率22.4%,骨质疏松发生率13.8%,乳房肿痛发生率11.7%。结论:扶正抑瘤法能延缓前列腺癌的进展,减少骨转移灶数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扶正抑
下载PDF
胶质瘤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洁 李竹庭 刘洁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4年第19期2638-2640,共3页
关键词 胶质 辨证论治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潘善余 徐安妗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11期839-839,共1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下称甲亢),是一种和遗传、精神因素和自身免疫均有关系的疾病。笔者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用中医辨证施治加口服西药的方法治疗该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浅谈中西医结合辨治恶性淋巴瘤 被引量:1
9
作者 关洁珊 叶小卫 陈玉琨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87,共1页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淋巴或组织细胞的恶变。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近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的一种恶性肿瘤,来源于淋巴或组织细胞的恶变。根据临床和病理特点分为两大类: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近年来,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无论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有了明显改善,并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一类可以治愈的疾病。对恶性淋巴瘤病人进行放、化疗治疗仍为目前主要治疗方案。但放、化疗对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损伤,虽能缓急,却不能阻止该病的复发,而且还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引起严重并发症。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发挥其整体调节作用,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多向调节的优势.对癌瘤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中西药同用,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浅谈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咏钟 《光明中医》 2011年第8期1660-1662,共3页
目的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方法将35例患者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口服治疗。结果 2周后症状有效好转率为8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显著。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玉才 唐由君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VAD化疗方案配合中药辨证施治治疗MM20例。结果: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MM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辨证分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1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亚葵 钟琼仙 李海英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化学治疗联合中医治疗,霍奇金病采用ABVD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化疗周期的第2天开始内服中药,同时用艾条灸双侧足三里穴位。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CR+PR为7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化学治疗联合中医治疗,霍奇金病采用ABVD方案,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化疗周期的第2天开始内服中药,同时用艾条灸双侧足三里穴位。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化疗,CR+PR为73.3%;7例患者完成6个周期化疗,平均生存期为1.5年;毒副反应较轻。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抑制及胃肠道毒副反应较轻,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疗效
下载PDF
胃MALT淋巴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毅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8期134-136,共3页
胃MALT淋巴瘤以脾胃气虚为发病之本,以湿热、浊毒、痰瘀互结为发病之标。病理因素可归结为"虚"、"湿"、"浊"、"毒"、"痰"、"瘀",其中"虚"为病理因素之本,"... 胃MALT淋巴瘤以脾胃气虚为发病之本,以湿热、浊毒、痰瘀互结为发病之标。病理因素可归结为"虚"、"湿"、"浊"、"毒"、"痰"、"瘀",其中"虚"为病理因素之本,"湿"、"浊"、"痰"、"毒"、"瘀"为病理因素之果。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气虚、湿热、浊毒、痰瘀交阻始终贯穿病变全程。故其治疗强调遵循健脾益气、化湿泄浊、解毒散结、化痰祛瘀的思路,在治疗过程中应时时注意调理气机,务使气机畅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MALT淋巴 气虚 湿热 浊毒 痰瘀 中西医结合疗法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转移瘤患者KPS评分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秦丹梅 《湖北中医杂志》 2013年第4期37-38,共2页
脑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肿瘤原发部位以肺、乳腺、消化道肿瘤、肾癌常见,患者除原发灶的各种临床表现外,常表现出颅内高压症状和神经定位症状以及癫痫的发作。其中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见头痛,呕吐。而神经定位症状则以肿瘤所... 脑转移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肿瘤原发部位以肺、乳腺、消化道肿瘤、肾癌常见,患者除原发灶的各种临床表现外,常表现出颅内高压症状和神经定位症状以及癫痫的发作。其中颅内高压症状主要见头痛,呕吐。而神经定位症状则以肿瘤所在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差异,癫痫并非每位脑部肿瘤患者均会发生。故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并随病情进展或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使患者Kam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简称KPS评分)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 中西医结合疗法 长氏评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伯基特淋巴瘤方案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昆 刘城林 于礼建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1期1623-1625,共3页
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发展快,病程短,恶性度高,预后差。伯基特淋巴瘤国内并不常见,缺乏系统报道,而且绝大部分病例为儿童病例。R-EPOCH方案及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药... 伯基特淋巴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形态学特征,发展快,病程短,恶性度高,预后差。伯基特淋巴瘤国内并不常见,缺乏系统报道,而且绝大部分病例为儿童病例。R-EPOCH方案及甲氨蝶呤+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药,对于伯基特淋巴瘤临床疗效好,治疗时间短,化疗后以附子汤为基础对患者予中药辨证施治能有效缓解化疗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淋巴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疗 中医肿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脑膜瘤3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沈帆霞 于文 《湖南中医杂志》 1998年第4期2-3,共2页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良性肿瘤。其复发率在11~20%左右。病理性质及肿瘤部位与复发有一定关系。再次复发其恶性程度增高,预后不良。再次手术其清除残余肿瘤组织的可能性减少。本文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立... 脑膜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良性肿瘤。其复发率在11~20%左右。病理性质及肿瘤部位与复发有一定关系。再次复发其恶性程度增高,预后不良。再次手术其清除残余肿瘤组织的可能性减少。本文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立足清热解毒,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中西医结合疗法 复发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4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铁汉 孟丹石 《湖南中医杂志》 2001年第5期8-9,共2页
采用消瘤解毒汤加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 44例 ,并与单纯用化疗治疗的 3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 44例中 ,完全缓解 39例 (88.6 4% ) ,部分缓解 4例 (9.0 9% ) ,无变化 1例 (2 .2 7% ) ;对照组 38例中 ,完全缓解 2 3例 (6 0 .5 3% ) ,... 采用消瘤解毒汤加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 44例 ,并与单纯用化疗治疗的 38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 44例中 ,完全缓解 39例 (88.6 4% ) ,部分缓解 4例 (9.0 9% ) ,无变化 1例 (2 .2 7% ) ;对照组 38例中 ,完全缓解 2 3例 (6 0 .5 3% ) ,部分缓解 9例 (2 3.6 8% ) ,无变化 6例 (15 .79%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即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疗效为优。本资料同时显示 :NHL 完全缓解后 ,再次合理地进行抗复发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中西医结合疗法 环磷酰胺 长春新硷 解毒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2例临床观察及其对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T细胞及红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翠苹 杨军 徐杰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12期718-719,共2页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2例,并与西医单纯化疗50例对比,以免疫学指标与临床证候变化等为动态观察项目,探讨其价值,观察其化疗毒副作用、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非何杰金氏淋巴 白细胞介素-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T细胞免疫 红细胞免疫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腱鞘巨细胞瘤应用分析
19
作者 徐险峰 樊粤光 +1 位作者 杨俊兴 张华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2期163-164,共2页
腱鞘巨细胞瘤,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命名,如良性滑膜瘤、黄色素瘤、结节性腱鞘炎、腱鞘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是一种临床少见病、疑难病。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经验,简要分析如下,以供大家参考。1疾病特点1.... 腱鞘巨细胞瘤,历史上曾有过多种命名,如良性滑膜瘤、黄色素瘤、结节性腱鞘炎、腱鞘纤维组织细胞瘤等,是一种临床少见病、疑难病。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些经验,简要分析如下,以供大家参考。1疾病特点1.1早期诊断较困难,容易延误诊断腱鞘巨细胞瘤其清晰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早期多仅可扪及无痛性包块,具有发病隐匿、生长缓慢的病情特点,临床上容易延误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 中西医结合疗法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30例
20
作者 杨群政 王光利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0期4446-4446,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发性骨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