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辉 李文胜 +3 位作者 石德金 何海勇 梁朝峰 郭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1例位于侧脑室后部。C...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临床、病理、影像学表现,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影像学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4例肿瘤位于侧脑室内的前中部及室间孔附近,1例位于侧脑室后部。CT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肿块,其内有多个低密度小坏死灶,未见钙化;MR表现为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标记均为阳性;突触素(Syn)4例阳性,1例可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4例阴性,1例阳性。全部病例经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对2例残留的肿瘤进行放射治疗,随访3个月至4年,效果良好。结论CNC主要发生在脑室前部或近室间孔附近,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可有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术后放疗可减少本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 病理学 影像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甲状腺非典型腺瘤--225例形态学研究
2
作者 李涌 马乃绪 +5 位作者 李志红 蒋小春 张敏 黄学胜 娄海玲 张海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1年第z1期316-317,共2页
观察甲状腺非典型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分型.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特点并分型.225例巨检分为:孤立型168例,占75%,多结节型52例,占23%,隐慝型5例,占2%;光镜下组织学分为:腺泡状180例,占80%,弥漫型34例,占15%,小状型11例,占5%;细胞... 观察甲状腺非典型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分型.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特点并分型.225例巨检分为:孤立型168例,占75%,多结节型52例,占23%,隐慝型5例,占2%;光镜下组织学分为:腺泡状180例,占80%,弥漫型34例,占15%,小状型11例,占5%;细胞形态学以不规则型为主,占55%(124/225),梭形细胞型占30%(67/225),透明细胞型占10%(23/225),畸异型占5%(11/225).甲状腺非典型腺瘤组织学和细胞学均分为三型,生物学行为系原位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病理学 瘤/病型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原位细胞凋亡检测与PTEN表达研究
3
作者 钟宇华 梁华晟 +3 位作者 梁秀就 周少碧 黄宇 詹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3-874,883,共3页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I)及抑癌蛋白(PTEN)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分别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测定AI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表达情况。结果:AI及PTEN蛋白在各甲... 目的:研究原位细胞凋亡指数(AI)及抑癌蛋白(PTEN)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7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分别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试剂盒测定AI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表达情况。结果:AI及PTEN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均存在表达,AI在腺癌表达高于腺瘤,PTEN在乳头状癌及腺瘤表达显著高于滤泡性癌及未分化癌;AI及PTEN有正相关性。结论:AI及PTEN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检测AI及PTEN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滤泡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病理学 @PTEN基因 细胞凋亡/免疫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多参数MRI放射组学诺模图鉴别结节型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可行性
4
作者 柴顺 杨雅雯 +1 位作者 马传贤 马占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MRI多序列放射组学诺模图鉴别小肾脏肿块(直径≤4 cm)中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5例患者共78个肾脏肿块,其中56个肾... 目的探究基于MRI多序列放射组学诺模图鉴别小肾脏肿块(直径≤4 cm)中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75例患者共78个肾脏肿块,其中56个肾透明细胞癌、22个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按7∶3分为训练集55个和验证集23个。从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序列提取放射组学特征,采用t检验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放射组学模型,并计算放射组学评分。评估临床特点和MRI主观特征建立临床模型,并结合放射组学评分和临床特征构建放射组学诺模图,评估诺模图的校准、辨别和临床实用性。结果每例患者提取2632个放射组学特征,4个特征用于构建放射组学模型。放射组学模型在训练集[曲线下面积(AUC)=0.979,95%CI 0.937~1.000)]和验证集(AUC=0.833,95%CI 0.626~1.000)中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放射组学诺模图在训练集(AUC=0.988,95%CI 0.963~1.000)和验证集(AUC=0.867,95%CI 0.698~1.000)中具有良好的校准和辨别能力,较测试集中的临床模型(AUC=0.725,95%CI 0.478~0.972)和放射组学模型(AUC=0.833,95%CI 0.626~1.000)的辨别能力更好。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诺模图的临床实用性优于临床因素模型和放射组学特征。结论基于MRI的放射组学诺模图结合放射组学评分和临床因素,可在术前无创鉴别肾透明细胞癌与乏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脂 肾细胞 磁共振成像 放射组 列线图表 诊断 鉴别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
5
作者 彭娟 罗显丽 +2 位作者 范如雪 余虹 李邦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08-91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期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2023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例经病理确诊的GIST,包括低危组(极低、低危险)69例和高危组(中、高危险)131例,按照7∶3... 目的探讨基于双期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0月—2023年7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例经病理确诊的GIST,包括低危组(极低、低危险)69例和高危组(中、高危险)131例,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139例和验证集61例。对训练集中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临床-CT特征,构建临床-CT模型。从增强CT动脉期、静脉期、动脉期+静脉期3个数据集中分别提取、筛选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获得最优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CT特征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肿瘤直径是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0,P<0.001)。联合模型、动脉期+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CT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0.896、0.873,在验证集分别为0.886、0.825、0.870。联合模型与临床-CT模型、动脉期+静脉期影像组学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7、-2.316,P<0.05)。结论基于增强CT的影像组学特征对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有较好的价值。与临床-CT模型、影像组学模型比较,联合模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危险性评估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侵袭性
6
作者 刘雪成 吴树剑 +2 位作者 王娟 韦俊 袁权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4-102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组学列线图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侵袭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5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7∶3随机分训练集(n=108)及验证集(n=47...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组学列线图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侵袭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3年1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5例胸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按照7∶3随机分训练集(n=108)及验证集(n=47)。在静脉期图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降维,筛选最优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计算标签得分(Rad-score);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构建影像特征模型、Rad-score和影像组学-临床联合模型,并绘制联合模型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收益;比较模型间曲线下面积差异;使用校正曲线评价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经降维筛选出16个最优影像组学特征。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形态(OR=2.932,P=0.025)、周围组织侵犯(OR=11.461,P=0.005)及Rad-score(OR=255.27,P=0.002)为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分别为0.852、0.831;与影像特征模型及Rad-score在训练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607、2.270,P<0.05)。列线图模型训练集的阈值概率在0.08~0.88时临床获益。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结合临床特征的联合模型列线图能够有效预测胸腺上皮性肿瘤的侵袭性,可辅助临床术前制订精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上皮 胸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列线图表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神经外科医师的难解之题——酌定胶质瘤手术切除的边界 被引量:3
7
作者 邹西峰 程光 +3 位作者 王江 高海峰 尹华隆 费舟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5,共3页
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胶质瘤呈侵润性生长,病理学边界深远,目前的影像学方法仍然不能反映其病理学边界,加之有些胶质瘤紧邻脑功能区或生长在脑功能区。因此,在每一例胶质瘤的手术切除时酌定胶质瘤手术切除的... 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胶质瘤呈侵润性生长,病理学边界深远,目前的影像学方法仍然不能反映其病理学边界,加之有些胶质瘤紧邻脑功能区或生长在脑功能区。因此,在每一例胶质瘤的手术切除时酌定胶质瘤手术切除的边界成了神经外科医师的难解之题。本文结合胶质瘤的病理学边界、影像学表现和脑功能组织定位技术提出酌定胶质瘤手术切除边界的三原则,即最大程度切除胶质瘤并保留患者神经功能的原则、结合影像学表现的原则和结合胶质瘤位置的原则,供业界同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胶质 病理学边界 影像边界
下载PDF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化修 杨华 张灿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多属鳞癌I^II级;免...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标本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观察分析。结果: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多属鳞癌I^II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44V6、CK在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内肿瘤细胞均呈强阳性表达,而甲状腺球蛋白(TG)呈弱阳性表达。结论: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CD44V6的高表达与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TG标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病理学 @CD44V6 甲状腺球蛋白/免疫 免疫组织化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9
作者 杨燕初 陆竞艳 +2 位作者 卓建红 史琳 任传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4-335,343,共3页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良性甲状腺疾病及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K19mRNA和蛋白的...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19(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良性甲状腺疾病及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K19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CK19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一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与其他非癌组间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CK19mRNA在有淋巴转移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K19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明显增加且与转移有关,提示CK19可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并对肿瘤的肿瘤转移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病理学 角蛋白/免疫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增强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分级的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董婷宇 刘峰 +3 位作者 汤林梦 杨飞 马永青 崔书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22例,根据2008年改良...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22例,根据2008年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危、高危)69例及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53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高风险49例,低风险37例)和验证组(高风险20例,低风险16例)。使用MATLAB R2018b软件对训练组动脉期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应用Lasso算法对提取的特征信息降维并筛选。将筛选获得的特征参数纳入逻辑回归方程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联合患者一般资料建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影像组学标签(U=267.00)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生部位(χ^(2)=5.50)、Ki-67表达情况(χ^(2)=2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620、0.752。训练组预测模型的AUC最高为0.930(95%CI 0.876~0.9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9%、81.1%,较影像组学标签、患者一般资料各自独立鉴别风险分级的检验效能均显著提高。验证组预测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9(95%CI 0.825~1.000)、85.0%、87.5%。结论通过基于GIST增强CT图像获得的影像组学标签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对于术前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危险度分级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下载PDF
基于多期CT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基底细胞瘤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韵琳 刘欢 文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20-227,共8页
目的 探讨基于多期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A)及基底细胞瘤(BCA)CT优势期相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0例PA及50例BCA患者的术前CT多期影像及临床资料,将... 目的 探讨基于多期CT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PA)及基底细胞瘤(BCA)CT优势期相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20例PA及50例BCA患者的术前CT多期影像及临床资料,将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19例及验证组51例。图像预处理并提取组学特征,计算观察者间组内相关系数(ICC),经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 RMR)算法及LASSO回归分析降维、筛选后建立影像组学标签。用单因素分析筛选临床数据,将优势期相组学标签及临床资料建立联合模型,并用列线图评估其效能。结果 选取ICC≥0.9的组学特征共1 135个,筛选出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的特征总数为9个、9个、8个、5个,影像组学特征及模型最优为动脉期,其曲线下面积为0.968(95%CI 0.940~0.997)。将年龄、部位、同侧肿大淋巴结及动脉期组学标签纳入联合模型,其曲线下面积为0.973(95%CI 0.949~0.997),优于各期组学标签。结论 CT扫描动脉期的影像组学特征鉴别腮腺PA与BCA优于其他期相,动脉期组学标签及临床资料建立的联合模型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 多形性腺 基底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天童 尹平 +1 位作者 孙超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5-850,共6页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3年内复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组织学证实的95例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3∶1随机分为训练组71例和测试组24例。基于...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CT平扫影像组学特征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3年内复发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8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组织学证实的95例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3∶1随机分为训练组71例和测试组24例。基于术前CT平扫提取的影像组学特征,于训练组中使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算法进行降维后建立预测骨巨细胞瘤手术后3年内复发的影像组学标签。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算法、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回归及梯度提升迭代决策树进行特征降维。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随机森林纳入影像组学标签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组中的准确性,并通过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 提取术前CT平扫图像,共提取12个与骨巨细胞瘤术后3年内复发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成影像组学标签,使用Logistic回归显示在训练组和测试组中预测骨巨细胞瘤术后3年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和0.924,使用随机森林训练组及测试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和0.917。结论基于术前CT影像组学模型作为非侵入性量化工具,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具有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机器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T2-FLAIR影像组学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樊建坤 程勇 +2 位作者 王腾 胡龙翔凤 唐光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5-42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T2-FLAIR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的术前头颅MRI图像的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WHOⅡ~Ⅲ级)98例,其中1p/19q联合缺失45例(WHOⅡ...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T2-FLAIR图像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具有完整的术前头颅MRI图像的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WHOⅡ~Ⅲ级)98例,其中1p/19q联合缺失45例(WHOⅡ级31例,WHOⅢ级14例),1p/19q非联合缺失53例(WHOⅡ级27例,WHOⅢ级26例),以7∶3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使用3DSlicer软件在T2-FLAIR图像上对病灶所有轴向层面手动勾画3D-ROI,包含瘤体及周围水肿区。使用3DSlicer软件内Radiomics模块提取纹理特征,使用t检验或Welch t检验、LASSO进行特征筛选和降维,得到对预测1p/19q缺失状态最有价值的特征参数。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模型进行效能评价。结果最后筛选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预测模型在训练组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准确率为88.2%,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89.2%;在验证组中AUC为0.820,准确率为83.3%,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89.5%。结论基于术前T2-FLAIR图像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弥漫性较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 1p/19q 基因缺失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肺腺癌ALK突变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蕾 张在先 +3 位作者 国建林 史慧文 葛亚琼 张传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10例肺腺癌患者,在术前增强C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再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出与...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的预测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210例肺腺癌患者,在术前增强C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再用A.K.软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出与ALK突变高度相关的特征,构建影像组学特征预测模型。联合具有独立预测效能的一般特征构建诺模图模型,并分别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通过特征筛选后,最终选取19项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建立最佳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AUC值为0.8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和82%;在验证集AUC值为0.7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和85%。一般特征的加入未能显著提高影像组学特征模型的预测效能(P>0.05)。结论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模型对肺腺癌ALK基因突变状态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 间变性淋巴激酶 病理学 外科 预测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15
作者 郭卫刚 范虹 +3 位作者 张毅 张永星 王群 葛棣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外科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月—2012年1月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的6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男7例,女61例(89.7%),年龄17~74岁...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外科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999年1月—2012年1月已行手术且病理证实的68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中男7例,女61例(89.7%),年龄17~74岁,平均(43.4±12.3)岁。体检发现无症状的患者为38例(55.9%)。胸部X线示边缘光整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CT平扫表现为类圆形结节,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见明显强化,也可观察到血管贴边征和空气新月征。组织学上有实变、乳头状、硬化性和血管瘤样等4种结构,多为2~3种结构的混合型,肿瘤由圆形间质细胞和表面立方形细胞两种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肿瘤表达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细胞角蛋白7、上皮膜抗原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等。68例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10年,患者无复发、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术前诊断困难,其影像学和组织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提示肿瘤为上皮来源。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并能明确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胸腔镜行楔形切除和肺叶切除是此病目前首选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 影像 病理学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分析
16
作者 段伟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认识PSH提供更多的依据,丰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复发和...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认识PSH提供更多的依据,丰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特点、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死亡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无特异性,术前诊断较困难,CT增强及三维重建有助于提高P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病理可以确诊,手术也是肺硬化性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且术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 外科 病理学 影像
下载PDF
浸润气管的颈部炎症性成肌纤维细胞瘤
17
作者 Browne M. Abramson L.P. +2 位作者 Chou P.M. M.Reynolds 李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3期45-45,共1页
普遍认为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IMT)是一种炎性假瘤,实际上是一种缓慢生长的类似肿瘤的病变,具有明确的组织学改变和良性的临床过程。本篇报道了1例12岁女性患者,其颈部IMT已浸入气管,并导致哮喘样症状。气管和颈部的IMT均已有报道,但这... 普遍认为炎性成肌纤维细胞瘤(IMT)是一种炎性假瘤,实际上是一种缓慢生长的类似肿瘤的病变,具有明确的组织学改变和良性的临床过程。本篇报道了1例12岁女性患者,其颈部IMT已浸入气管,并导致哮喘样症状。气管和颈部的IMT均已有报道,但这种浸润形式以前未见报道。本篇讨论了IMT的相关文献综述、病因学、诊断、治疗及预后。IMT的鉴别诊断很重要,因很容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这种病变的特点决定了外科医生必须等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确定后,才能对患者实施根治术、放疗或者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肌纤维细胞 临床过程 外科医生 鉴别诊断 病因 根治术 病理学诊断 炎性假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长春 王汉东 +5 位作者 史继新 孙克华 杭春华 潘云曦 谢伟 孙康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总结 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治疗 11例 ,其中 8例全切除 ,3例大部分切除 ,手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 ,通过 6~ 3 1个月的随... 目的 探讨提高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总结 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式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手术治疗 11例 ,其中 8例全切除 ,3例大部分切除 ,手术后常规行放射治疗 ,通过 6~ 3 1个月的随访观察 ,效果良好。 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可有效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术后放疗可减少本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 影像检查 病理学检查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东 李昭杰 +3 位作者 林志俊 许作奎 詹升全 林晓风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总结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对32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组织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影像学中肿瘤呈... 目的总结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对32例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术中所见、组织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影像学中肿瘤呈三种类型,即囊性伴壁结节型(20例,62·5%)、假囊性伴壁结节型(10例,31·3%)和实质型(2例)。术中见肿瘤无包膜或有假包膜,大多与周围组织间有相对清楚的界限。镜下为双极毛发样或纤维状细胞,伴有Rosenthal纤维。肿瘤全切除28例,大部切除4例。结论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有比较典型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显微手术全切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 影像 病理学 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多中心骨巨细胞瘤9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成良 董军 +2 位作者 刘秀美 刘立成 李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9例20处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析肿瘤发生部位和特点,组织病理学确定组织学形态特点,临床资料及随访确定肿瘤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女性多于男... [目的]探讨多中心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和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9例20处肿瘤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析肿瘤发生部位和特点,组织病理学确定组织学形态特点,临床资料及随访确定肿瘤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女性多于男性,女∶男为2∶1。3例<20岁,平均21岁。大部分发生于长骨,膝关节上下最常见。位于长骨的肿瘤影像学上表现为干骺端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并延伸至骺端,3例病人3处局限于干骺端,不侵犯骨骺,1例出现成骨性肿瘤区。组织病理学上部分肿瘤区可出现纤维组织细胞、反应性骨形成及动脉瘤样骨囊肿。手术采用刮除植骨或广泛切除,3例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结论]多中心骨巨细胞瘤多发于年轻病人。常见于膝关节周围,部分肿瘤局限于干骺端。各处肿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而非由初次发生的肿瘤转移而来。肿瘤是否复发与外科手术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 影像 组织病理学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