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培美曲塞二钠起始原料中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
1
作者 刘泽荣 李雪辉 +2 位作者 曾巧 陈皓 张道林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8期21-25,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培美曲塞二钠起始原料中的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方法采用GCMS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m×0.32 mm,1.8μm),以高纯氦气为流动相,流速为3.0... 目的建立测定培美曲塞二钠起始原料中的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方法采用GCMS法,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用Agilent 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m×0.32 mm,1.8μm),以高纯氦气为流动相,流速为3.0 m L/min(线速度为65 cm/s),柱温为120℃维持2 min,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165℃;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离比为10∶1,进样口温度为150℃;离子源采用Electron Impact(EI)电子轰击源,扫描方式为选择离子扫描模式(SIM);检测器电压(相对值)为0 k V;接口温度为200℃,离子源温度为230℃;溶剂切除时间为2.5 min;进样量为2μL。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结果甲磺酸乙酯测定的专属性强,检测限为0.11μg/g(S/N=3),定量限为0.38μg/g(S/N=10);其质量浓度在7.99~159.84 n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94%,RSD为3.85%(n=9);精密度的RSD为8.52%(n=6),重复性的RSD为1.09%(n=6)。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适用于培美曲塞二钠起始原料中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培美曲塞二钠起始原料 遗传毒性杂质 甲磺酸乙酯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中甲磺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侯金凤 李珉 +3 位作者 齐麟 李文东 车宝泉 王俊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目的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中甲磺酸乙酯的含量。方法采用柱前NaI-H_2O碘化衍生,甲磺酸乙酯和内标化合物甲磺酸正丁酯分别经衍生化反应后得到碘乙烷和碘丁烷,经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0.32 m... 目的建立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中甲磺酸乙酯的含量。方法采用柱前NaI-H_2O碘化衍生,甲磺酸乙酯和内标化合物甲磺酸正丁酯分别经衍生化反应后得到碘乙烷和碘丁烷,经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0.32 mm×60 m,0.25μm)分离,质谱法SIM模式下检测衍生化产物碘乙烷和碘丁烷,以碘乙烷和碘丁烷的峰面积比值计算甲磺酸乙酯的含量。结果方法在2.5~150 ng/mL范围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9);检测限为0.5 ng/mL,回收率为100.5%(RSD=1.2%),重复性RSD为0.6%(n=6),方法耐用性好,1批原料和3批样品中均未检出甲磺酸乙酯。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快速,能够用于测定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合成和制剂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甲磺酸乙酯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 甲磺酸乙酯 基因毒性杂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2-脱氧-D-核糖中的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含量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成 尹璐 +3 位作者 王媛 尹红珍 李波波 王飞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95-698,共4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检测2-脱氧-D-核糖中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方法。方法选用C18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分... 目的建立LC-MS/MS法检测2-脱氧-D-核糖中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方法。方法选用C18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1,分流比为30%,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采用APCI离子源检测扫描方式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质量浓度在20~200μg·L-1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检测限为4μg·L-1,定量限为10μg·L-1,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回收率分别为104.8%(RSD=7.93%,n=9)和101.0%(RSD=5.97%,n=9)。结论本方法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2-脱氧-D-核糖中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D-核糖 LC-MS/MS 基因毒性杂质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衍生化测定伊马替尼中甲磺酸乙酯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康林 孙月婷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20期210-211,共2页
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甲磺酸乙酯在水解条件下,与2-巯基吡啶反应生成2-巯基吡啶乙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与水... 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的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甲磺酸乙酯在水解条件下,与2-巯基吡啶反应生成2-巯基吡啶乙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法测定,使用Agilent Zorbax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与水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以电喷雾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选择离子检测(SIM)模式,质荷比m/z为140.1。结果:甲磺酸乙酯在4.69~14.06 ng/m L范围内(杂质限度的50%~150%,R2=0.9994)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1.4 ng/m L,定量限为4.7 ng/m L(相当于0.9 ppm);加样平均回收率(n=9)为98.0%,RSD为1.6%;实验检测3批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磺酸乙酯均未检出。建立的方法经方法验证,适用于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磺酸乙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甲磺酸伊马替尼 甲磺酸乙酯 基因毒性杂质 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体内碱性彗星试验与微核试验联合测定甲磺酸乙酯遗传毒性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韩天娇 周长慧 常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建立彗星试验与微核试验结合的检测方法,应用其评价甲磺酸乙酯(EMS)对大鼠的遗传毒性。方法:试验设置阴性对照组(0.9%的生理盐水)及EMS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共4组,每组5只雄性SD大鼠,分别在0、24、48... 目的:建立彗星试验与微核试验结合的检测方法,应用其评价甲磺酸乙酯(EMS)对大鼠的遗传毒性。方法:试验设置阴性对照组(0.9%的生理盐水)及EMS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共4组,每组5只雄性SD大鼠,分别在0、24、48和69 h经口灌胃1次性给予受试物,在末次给药后3 h进行外周血采样,外周血经固定、洗脱、荧光染色后进行微核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然后处死动物进行肝脏、肾脏和胃组织的取样,样品经单细胞悬液制备、制片、裂解、解旋电泳及染色后,应用Comet Assay IV软件进行彗星试验数据的收集。结果:彗星试验中,50、100和200 mg/kg EMS染毒组肝脏、肾脏和胃的尾DNA百分含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且呈剂量反应关系(r=0.93,P<0.05);微核试验中,EMS高剂量组骨髓毒性太大未收集到足够的细胞用于检测,仅EMS中剂量组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大鼠多靶器官彗星试验方法;在同一试验中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联合可节省动物数量,提高试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乙酯 体内彗星试验 微核试验 多终点
下载PDF
衍生化GC-MS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甲磺酸甲酯与甲磺酸乙酯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强 丁建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建立衍生化GC-MS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甲磺酸甲酯与甲磺酸乙酯。方法采用柱前衍生技术、程序升温法,以氦气为载气,以甲磺酸丁酯为内标,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含量。结果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线... 目的建立衍生化GC-MS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甲磺酸甲酯与甲磺酸乙酯。方法采用柱前衍生技术、程序升温法,以氦气为载气,以甲磺酸丁酯为内标,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含量。结果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线性范围均为3.0~200.0ng·mL^(-1),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 5和0.999 9;检测限分别为0.964 3和1.007 8ng·mL^(-1);定量限分别为2.892 8和3.022 3ng·mL^(-1);进样精密度的RSD值分别为0.9%和1.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RSD=2.9%)和106%(RSD=1.2%)。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快速易行,可作为控制甲磺酸萘莫司他中甲磺酸甲酯与甲磺酸乙酯含量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GC-MS
下载PDF
奈非那韦中致癌物甲磺酸乙酯含量超标 被引量:2
7
作者 季雪飞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甲磺酸乙酯 奈非那韦 致癌物 超标 美国FDA 欧盟委员会 重新使用 HIV
下载PDF
GC-MS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中的甲磺酸甲酯与甲磺酸乙酯 被引量:5
8
作者 曹卫 郭彦飞 黄志勇 《山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53-54,59,共3页
建立同时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潜在的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甲磺酸异丙酯为内标物质,使用二氯甲烷进行提取。色谱柱为HP-5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40℃,流速... 建立同时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潜在的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测定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甲磺酸异丙酯为内标物质,使用二氯甲烷进行提取。色谱柱为HP-5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40℃,流速为1.5 mL/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检测器为MS检测器,离子源温度为230℃,接口温度为260℃,溶剂延迟时间为2.5min,检测器电压为调谐电压,扫描(检测)方式为选择性离子检测(SIM),电子能量70eV,进样量为1μL。2种杂质之间良好分离,在0.01~0.4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2%和97.0%,检测限分别为5 ng/mL和3 ng/mL,定量限分别为14.8 ng/mL和7.5 ng/mL。该方法简便、灵敏且准确,可用于甲磺酸萘莫司他中潜在的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 遗传毒性杂质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GC-MS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拉洛他赛原料中三氟甲磺酸乙酯基因毒杂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潞娜 王红芳 +3 位作者 张志成 柴青叶 宋小飞 张辉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拉洛他赛原料中基因毒杂质三氟甲磺酸乙酯。方法采用6%氰丙基苯基和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DB-624,30 m×0.25 mm×1.4μm),EI源,以起始温度为50℃,维持6 min,以30℃/min的速率...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拉洛他赛原料中基因毒杂质三氟甲磺酸乙酯。方法采用6%氰丙基苯基和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DB-624,30 m×0.25 mm×1.4μm),EI源,以起始温度为50℃,维持6 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30℃,250℃下运行3 min;流速为1.0 mL·min^(-1)。结果三氟甲磺酸乙酯检测限为1.81ppb,定量限为6.15ppb,三氟甲磺酸乙酯在3.65~584.62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方法回收率(n=9)均在95.4%~111.4%范围内,RSD<5.6%。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拉洛他赛原料中三氟甲磺酸乙酯基因毒杂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拉洛他赛 三氟甲磺酸乙酯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加雷沙星中的甲磺酸乙酯残留
10
作者 张奕恂 韦永爱 +4 位作者 王华 郭瑾 梅超 罗刚 王志凤 《天津药学》 2015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建立甲磺酸加雷沙星中甲磺酸乙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色谱系统采用AT-1000(30 m×0.53mm,1μm)气相色谱柱,ECD检测器,分流比为20∶1。结果:甲磺酸乙酯在37.56~338.04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 目的:建立甲磺酸加雷沙星中甲磺酸乙酯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色谱系统采用AT-1000(30 m×0.53mm,1μm)气相色谱柱,ECD检测器,分流比为20∶1。结果:甲磺酸乙酯在37.56~338.04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回收率为99.5%,最低检测浓度为2.5 n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且专属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甲磺酸加雷沙星 甲磺酸乙酯
下载PDF
三氟甲磺酸乙酯的合成
11
作者 徐晓强 赵世勇 +2 位作者 闻立新 何永刚 张锁庆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1期85-86,共2页
采用硫酸二乙酯和三氟甲磺酸为原料一步反应合成三氟甲磺酸乙酯,反应相产物经过常压精馏即可得到高纯度的三氟甲磺酸乙酯。该法合成步骤简单、无副反应,产品纯度高达99.5%以上,收率高达90%以上。
关键词 硫酸二乙酯 三氟甲磺酸 三氟甲磺酸乙酯
下载PDF
盐酸决奈达隆中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GC-MS法测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丁逸梅 吴娟 +2 位作者 陆春晓 崔萍 王德才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9-1071,共3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盐酸决奈达隆中的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采用TR-5MS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电子轰击离子化(E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在0.7~1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21%...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盐酸决奈达隆中的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采用TR-5MS毛细管柱,载气为氦气,电子轰击离子化(E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检测.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在0.7~1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21%和95.35%,RSD为3.79%和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决奈达隆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气相色谱-质谱 测定
原文传递
盐酸达泊西汀中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及甲磺酸异丙酯的顶空毛细管GC-ECD法测定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萌萌 潘红娟 +1 位作者 陈佳 刘晓慧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建立了衍生化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法测定盐酸达泊西汀中的甲磺酸甲酯(MMS)、甲磺酸乙酯(EMS)和甲磺酸异丙酯(IMS)。应用碘化钠衍生技术,使用PW-5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ECD检测,程序升温。MMS、EMS和IMS... 建立了衍生化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法测定盐酸达泊西汀中的甲磺酸甲酯(MMS)、甲磺酸乙酯(EMS)和甲磺酸异丙酯(IMS)。应用碘化钠衍生技术,使用PW-5毛细管柱,载气为氮气,ECD检测,程序升温。MMS、EMS和IMS分别在0.03~0.30、0.05~0.50和0.05~0.50g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3.5%、100-3%和96.2%,最低检测限分别为0.30、0.50和0.50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达泊西汀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甲磺酸异丙酯 衍生化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检测器 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检测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中的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萌萌 姚晓华 +1 位作者 蒋元森 潘红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8-1112,共5页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中的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对比研究了不同检测器,即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质谱检测器(MS),主要从灵敏度、空白干扰性和样品测定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与评价...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测定甲磺酸达比加群酯中的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对比研究了不同检测器,即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和质谱检测器(MS),主要从灵敏度、空白干扰性和样品测定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与评价,以期为不同品种药物活性成分(APIs)中甲磺酸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达比加群酯 甲磺酸乙酯 甲磺酸异丙酯 顶空气相色谱 测定
原文传递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泥鳅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韩光明 毕建花 +5 位作者 张家宏 寇祥明 朱凌宇 徐荣 王桂良 王守红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7-23,共7页
根据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对20 - 140 mg/L 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分别把麻醉程度和复苏过程分为6 和4 个时期,研究140 - 340 mg/L的麻醉剂MS-222 在12 ℃和22... 根据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对20 - 140 mg/L 麻醉剂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分别把麻醉程度和复苏过程分为6 和4 个时期,研究140 - 340 mg/L的麻醉剂MS-222 在12 ℃和22 ℃条件下对泥鳅的麻醉效果,比较180 mg/L 的MS-222 对不同规格(5.1、11.6、28.1 g)泥鳅的麻醉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当MS-222 溶液浓度为80 mg/L 时,泥鳅达到麻醉3 期,可以作为泥鳅长途运输的参考剂量;泥鳅呼吸频率受麻醉程度的影响,在麻醉3 期之前无显著变化,但是4 期之后出现显著下降(P 〈 0.05);在MS-222 质量浓度为140 - 340 mg/L 时,水温12 ℃条件下的鱼体至麻醉4 期的时间(下称入麻时间)小于22 ℃,水温12 ℃条件下麻醉6 期的鱼体至复苏2 期的时间(下称复苏时间)亦小于22 ℃;在水温12 ℃和22 ℃时,MS-222 对泥鳅有效麻醉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80 mg/L 和220 mg/L;体质量小的泥鳅入麻时间短,复苏时间长(P 〈 0.05).MS-222 对泥鳅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在麻醉操作时,需综合考虑水温、个体规格等因素,使用合理的麻醉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麻醉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志明 刘东超 +1 位作者 丁慧萍 姜志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6,共6页
水温18-20℃,测定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用鱼体长12-15cm,体质量30-40g。试验设置4个麻醉组(80mg/L、12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0mg/L、60mg/L的丁香油)及一个对照组... 水温18-20℃,测定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锦鲤血液生化指标及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用鱼体长12-15cm,体质量30-40g。试验设置4个麻醉组(80mg/L、120mg/L的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0mg/L、60mg/L的丁香油)及一个对照组。对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锦鲤麻醉后的血糖质量浓度高于复苏后,而复苏后血糖质量浓度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显著(P〈0.05);麻醉后和复苏后锦鲤的尿素氮质量浓度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显著(P〈0.05);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差异显著(P〈0.05);低质量浓度组麻醉后锦鲤溶菌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而高质量浓度组麻醉后溶菌酶活力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对丁香油组锦鲤进行血液分析结果表明,麻醉后锦鲤谷丙转氨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和复苏后(P〈0.05);高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锦鲤谷草转氨酶活力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低质量浓度丁香油组麻醉后及复苏后锦鲤的溶菌酶活力均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及丁香油对以上各种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麻醉剂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大,但这些抑制作用均为可逆,在解除麻醉作用后,酶活性即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 丁香油 生化指标 酶活性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麻醉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曲焕韬 刘勇 +4 位作者 郭文韬 肖衎 管敏 李莎 鲁雪报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74-378,共5页
24~25℃,研究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的麻醉效果。根据厚颌鲂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将其麻醉过程分为5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试验结果表明,厚颌鲂幼鱼的入麻时间随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缩短(F=430... 24~25℃,研究了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对厚颌鲂幼鱼的麻醉效果。根据厚颌鲂幼鱼在麻醉和复苏过程的行为特征,将其麻醉过程分为5期,复苏过程分为4期。试验结果表明,厚颌鲂幼鱼的入麻时间随麻醉剂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缩短(F=430.263,P<0.01),在该试验条件下,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麻醉厚颌鲂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70~120 mg/L ;麻醉过程中厚颌鲂幼鱼的呼吸频率先急剧升高(应激期~镇静期),然后缓慢下降(镇静期~深度麻醉期),直至过度麻醉停止呼吸(死亡期);深度麻醉状态下,试验鱼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与复苏时间呈正相关(F=145.416,P<0.01),除短时间暴露的2个试验组(3 min和4 min)复苏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暴露时间在5 min以内,复苏率100%,超过5 min ,只有部分试验鱼可以复苏,当暴露时间达到12 m in时,厚颌鲂幼鱼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颌鲂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 麻醉 有效质量浓度
下载PDF
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在大菱鲆模拟保活运输中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杰 谢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37-244,共8页
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aminobenzoic acid ethyl ester methanesulfonate,MS-222)对大菱鲆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模拟运输实验,研究大菱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麻醉液、运输水温及鱼水质量比(简称鱼水比)中的存活率,筛选出大菱... 研究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3-aminobenzoic acid ethyl ester methanesulfonate,MS-222)对大菱鲆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模拟运输实验,研究大菱鲆在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麻醉液、运输水温及鱼水质量比(简称鱼水比)中的存活率,筛选出大菱鲆麻醉保活运输的最优条件,为大菱鲆的保活运输提供参考。在静水条件下,研究MS-222质量浓度(20、40、60、80、100 mg/L和120 mg/L)对大菱鲆行为的影响,测定其麻醉效果、复苏时间及复苏存活率,确定MS-222对大菱鲆的有效麻醉质量浓度。在此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质量浓度的MS-222(20、40、60、80 mg/L)麻醉液、不同的水温(2、8、13、20℃)以及不同鱼水比(2∶1、1∶1、1∶3、1∶5)进行模拟运输,记录大菱鲆的存活率,在运输不同时间段,对运输水体及大菱鲆进行取样,检测运输过程中水体氨氮和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大菱鲆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水温为8℃、MS-222质量浓度为40 mg/L、鱼水比为1∶3时,大菱鲆保活运输时间长,适合大菱鲆长时间(24 h)运输;随运输时间延长,水中氨氮质量浓度升高,溶解氧水平降低;在鱼体肌肉指标中,随运输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上升,糖原含量、pH值呈下降趋势;在大菱鲆血清生化指标中,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血糖、尿素、肌酐水平在运输24 h过程中均变化显著(P<0.05),这表明大菱鲆肝脏、肾功能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一定损伤,麻醉组鱼体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综上,适当使用MS-222可以提高大菱鲆保活运输的存活率,延长保活运输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 大菱鲆 保活运输 麻醉效果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GC-MS/SIM法测定盐酸鲁拉西酮片中甲磺酸酯类物质残留量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冲 勾新磊 +3 位作者 胡光辉 史迎杰 董海峰 刘伟丽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1期199-203,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GC-MS/SIM),检测盐酸鲁拉西酮片中甲磺酸酯类物质残留量。使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1.8μm)实现了甲磺酸酯的分离,对提取溶剂、起始柱温、分流比等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在选择...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GC-MS/SIM),检测盐酸鲁拉西酮片中甲磺酸酯类物质残留量。使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1.8μm)实现了甲磺酸酯的分离,对提取溶剂、起始柱温、分流比等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下,选取适宜的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标物在0.01~0.4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定量限均分别为0.003mg/L、0.01mg/L;在0.16、0.20、0.24mg/L三个加标浓度下,平均回收率为88.43%~104.15%,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82%。该方法精密度良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盐酸鲁拉西酮片中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鲁拉西酮片 气相色谱-质谱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甲磺酸异丙酯
下载PDF
GC-MS法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的遗传毒性杂质 被引量:10
20
作者 毛颐晴 李纬 朱丽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555-2557,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使用二氯甲烷进行提取。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40℃,柱流量为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遗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甲磺酸异丙酯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使用二氯甲烷进行提取。色谱柱为DB-5毛细管柱,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为240℃,柱流量为3.0 ml/min,吹扫流量为6.0 ml/min,进样方式为不分流进样,载气为高纯氦气,检测器为质谱检测器,离子源温度为230℃,接口温度为230℃,溶剂延迟时间为2.5 min,离子化模式为电子轰击离子化模式,检测器电压为相对于调谐结果,扫描(检测)方式为选择性离子检测,电子能量为70 eV,进样量为1.0μl。结果:3种杂质成分之间的分离度均>2.0;3种杂质成分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均为0.10~20μg/ml(r≥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104.8%、102.5%~110.7%、103.0%~107.6%,RSD分别为2.8%、2.6%、1.6%(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迅速,可用于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中3种遗传毒性杂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萘莫司他原料药 遗传毒性杂质 甲磺酸甲酯 甲磺酸乙酯 甲磺酸异丙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