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3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与甲襞微循环状态的关系
1
作者 韩雨萌 袁诗沁 +1 位作者 胡蕴 许岚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甲襞微循环特征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6例T2DM患者,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己糖激酶终点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C肽(FCP),根据FPG、FINS、FC...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甲襞微循环特征及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6例T2DM患者,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己糖激酶终点法检测空腹血糖(FPG),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和空腹C肽(FCP),根据FPG、FINS、FCP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2-%B)。根据HOMA2-%B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HOMA2-%B组和低HOMA2-%B组。使用甲襞毛细血管镜(NFC)采集毛细血管图像,检测毛细血管密度和毛细血管直径,观察甲襞毛细血管异常情况并对其进行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HOMA指数与甲襞微循环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HOMA2-%B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高HOMA2-%B组相比,低HOMA2-%B组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分支毛细血管减少(P均<0.05),两组毛细血管直径及NF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患者分支毛细血管与HOMA2-%B呈正相关(r=0.206,P<0.05),毛细血管密度、奇异毛细血管与HOMA2-%B呈负相关(r分别为-0.252,-0.234,P<0.01)。分支毛细血管形态减少、毛细血管密度增加与T2DM患者HOMA2-%B降低有关(P均<0.05)。结论T2DM患者甲襞微循环与胰岛β细胞功能存在相关性,其中分支毛细血管形态减少与密度增加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微循环 毛细血管镜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糖、纤维蛋白原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娜 陆连生 +3 位作者 宋巧 杨香敏 卢海丽 史万英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纤维蛋白原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2组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纤维蛋白原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2组均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对照组加用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纤维蛋白原(F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1.6%vs 78.8%,P<0.05)。2组NIHSS评分均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2组Fg、hs-CRP、FPG及微循环指标均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均明显好转(P<0.05,P<0.01)。结论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其神经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脑梗死 腔隙性 糖尿病 微循环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素荣 陈志刚 +5 位作者 吕风华 张永春 李红军 袁宇 黄陆力 张卫国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机制。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机制。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服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连服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甲襞微循环积分值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6.67%,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达80.00%,与对照组(78.85%和69.2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治疗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逆转心电图缺血变化,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心绞痛 微循环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与病情活动度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磊 高照猛 +2 位作者 徐建 于春艳 张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21-1028,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性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早期RA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酶联免疫法测定其25(OH)D浓度,运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RA患者骨密度,详细记录RA患者临... 目的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性及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0例早期RA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测定甲襞微循环积分,酶联免疫法测定其25(OH)D浓度,运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RA患者骨密度,详细记录RA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计算疾病活动性。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RA患者甲襞微循环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3±1.92)与(4.70±1.54),t=3.174,P=0.018];(2)甲襞微循环积分分别与RA患者DAS28积分、ESR、CRP、抗CCP抗体滴度相关(r=0.515、0.579、0.422、0.473,P均<0.05)同时,甲襞微循环积分在不同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线性回归分析提示RA患者血清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是疾病活动性的危险因素(β=0.376,P=0.013);(4)VEGF水平随25(OH)D减低表现出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甲襞微循环积分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r=-0.593,P<0.001);(5)34例维生素D缺乏的患者均给予2周的阿法骨化醇补充治疗,血清25(OH)D水平从(14.0±3.4)ng/m L增加到(18.0±4.2)ng/m L,同时甲襞微循环评分由(6.68±2.06)下降到(4.62±1.69)。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3,P<0.001和t=14.742,P<0.001);(6)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甲襞微循环、年龄和DAS28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32、1.257和1.506;P分别为0.003、0.015、0.047),而25(OH)D是RA患者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OR=0.65,95%CI 0.44~0.96,P=0.032)。结论早期RA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与病情活动度相关;甲襞微循环积分增高是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维生素D不足的RA患者,补充维生素D或许有助于微循环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微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5羟基维生素D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甲襞微循环、心室重塑及sCD40L、ET、CGRP、VEGF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星球 唐方明 +1 位作者 陈冠鹏 黄雪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67-169,173,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甲襞微循环、心室重塑及sCD40L、ET、CGRP、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3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甲襞微循环、心室重塑及sCD40L、ET、CGRP、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常规治疗的53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53例患者为观察组,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甲襞微循环、心室重塑指标及血清sCD40L、ET、CGRP、VEG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甲襞微循环、心室重塑指标及血清sCD40L、ET、CGRP、VEGF水平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甲襞微循环、心室重塑及sCD40L、ET、CGRP、VEGF的影响较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综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慢性心衰 微循环 心室重塑 SCD40L ET CGRP VEGF
下载PDF
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甲襞微循环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管遵惠 徐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共3页
通过治疗前后观察表明,34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热针对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P<0.01)。本文从微循环角度,阐述和探讨了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微循环 电热针 电针疗法
下载PDF
针药合用治疗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贺金 李仲平 +3 位作者 熊爱莲 史满金 王莹 郅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9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及少腹逐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用90例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及少腹逐瘀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胶囊口服,并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治疗组病例45例,痊愈32例,总有效率91.11%;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各项积分均增高,经过针灸加药物治疗积分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针药合用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障碍。结论:针药合用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不仅临床疗效可靠,而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微循环 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作用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桢 侯亚利 +2 位作者 梁海峰 赵自刚 牛春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微循环机制。方法 冠 心病患者50例,应用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健康体验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 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探讨红花注射液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微循环机制。方法 冠 心病患者50例,应用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健康体验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 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 果冠心病组治疗前均出现甲襞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异常。治疗后甲襞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 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总积分值由治疗前的(3.55±0.89)降为(1.59±0.73),P<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 对冠心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冠心病 微循环 治疗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人甲襞微循环改变与眼底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斌 李瑜乐 +1 位作者 姜学忠 戎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2年第5期250-251,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 (2DM)病人甲襞微循环改变及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40例老年 2DM病人 (DM组 )及 3 0例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行甲襞微循环观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CDFI)检测其双眼底动脉...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 (2DM)病人甲襞微循环改变及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 40例老年 2DM病人 (DM组 )及 3 0例健康老年人 (对照组 )行甲襞微循环观测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CDFI)检测其双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  DM组的管袢变细 ,畸形增多 ,其数目、形态、血液流态及袢周状态的分值及总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而血液流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DM组眼底血流的脉搏指数 (PI)及阻力指数 (RI)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老年DM病人微循环明显障碍 ,可作为诊治其并发症及判断疗效的筛选指标 ;老年DM病人眼底血流PI及RI与眼底病变有极高相关性 ,可作为早期发现眼底微血管病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循环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眼底动脉 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
下载PDF
黄芪维胺酯联合应用对银屑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炎夏 周起云 +3 位作者 王景学 孙立 王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5-346,共2页
我们于1995年7月以来应用黄芪,维胺酯治疗银屑病34例,观察了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观察组34例,平均年龄33.47±3.18岁,平均病程62.50±14.56月。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 我们于1995年7月以来应用黄芪,维胺酯治疗银屑病34例,观察了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观察组34例,平均年龄33.47±3.18岁,平均病程62.50±14.56月。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1.76±4.46岁,平均病程5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黄芪 维胺酯 治疗 微循环
下载PDF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成全 薛秀琼 +3 位作者 陈宝田 谢炜 朱小虎 钟先阳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正天丸 偏头痛 血瘀证 球结膜 微循环
下载PDF
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治疗中风病80例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管遵惠 易荣 +3 位作者 张曼丽 丁丽玲 郭翠萍 叶建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10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治疗中风病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治疗中风病人80例,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子午流注针法治疗80例中风患者总有效率96.25%...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治疗中风病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变化,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开穴治疗中风病人80例,检测分析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子午流注针法治疗80例中风患者总有效率96.25%,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均好转,积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差异(P<0.001)。结论:子午流注配合灵龟八法治疗中风疗效较好,其作用机理与改善中风病人的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针灸疗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微循环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血液流变性和甲襞微循环检测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永红 赖先阳 +1 位作者 杨芙蓉 黄光英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AS 强直性脊柱炎 血液流变性 微循环 检测
下载PDF
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谌晓安 胡扬 +1 位作者 王琳 田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及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让8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晚上在低氧房暴露居住10 h。低氧房中氧含量为15.3%(相当于海拨2500 m)。分别于低氧暴露前1天、急性低氧暴露10 h... 目的观察急性低氧暴露对足球运动员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及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让8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系男子足球专项运动员晚上在低氧房暴露居住10 h。低氧房中氧含量为15.3%(相当于海拨2500 m)。分别于低氧暴露前1天、急性低氧暴露10 h后测试安静时和定量运动负荷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急性低氧暴露后,(1)安静时形态积分较高,运动后10 min、15 min的形态积分均比安静时明显降低(P<0.05);(2)运动后即刻的流态积分、总积分均显著高于安静时(P<0.05);(3)运动后5 min、10 min及15 min时,血流速逐渐加快,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积分值降低(P<0.05)。结论急性低氧暴露后,甲襞微循环出现明显的代偿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低氧暴露 微循环 定量运动
下载PDF
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汉卿 黄召谊 +1 位作者 杨芙蓉 石金发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Ⅱ期高血压病例 80例 ,治疗组 (松龄血脉康组 ) 45例 ,对照组 (得高宁组 ) 3 5例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改变... 目的 :观察中药松龄血脉康对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Ⅰ、Ⅱ期高血压病例 80例 ,治疗组 (松龄血脉康组 ) 45例 ,对照组 (得高宁组 ) 3 5例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血压、血液流变性及甲皱微循环的改变。结果 :治疗一疗程 ( 3 0天 )后 ,主要临床症状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5.1%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全血粘度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 ) ,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5~ 0 .0 1)。结论 :中药松龄血脉康治疗高血压病 (Ⅰ、Ⅱ期 ) ,疗效确切 ,能有效改善主要临床症状 ,降低血液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松龄血脉康 高血压 血液流变性 微循环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襞微循环与临床表现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小强 赵小玲 +2 位作者 黄联继 郭树清 陈岗梅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21-824,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甲襞微循环与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SLE患者5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比较2组甲襞微循环...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甲襞微循环与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SLE患者53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入选对象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比较2组甲襞微循环积分差异;记录SLE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伴与不伴肺间质病变(ILD)、肺动脉高压(PAH)、雷诺现象(RP)以及皮疹患者间甲襞微循环积分差异,分析其与SLE患者甲襞微循环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和总积分均显著升高(t=12.992、11.410、7.926、12.233,P<0.05);伴ILD和PAH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和总积分与不伴ILD和PAH的SLE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RP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和总积分显著高于不伴RP的SLE患者(£=4.602、3.981、4.244、3.099,P<0.05);伴皮疹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显著高于不伴皮疹的SLE患者(t=3.794、2.865,P<0.05),流态积分和袢周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3、0.617,P>0.05);SLE患者甲襞微循环总积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0.852,P<0.05),与C_3、C4、CRP、ESR、PLT、WBC、IgG和尿蛋白等均无相关性。结论 SLE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甲襞微循环异常,伴发ILD、PAH、RP和皮疹等可能加重甲襞微循环异常程度,因此临床上对SLE患者行甲襞微循环检查有助于病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循环 临床表现 临床指标
下载PDF
体检人群甲襞微循环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爱萍 吴立红 +1 位作者 罗峰 徐晓峰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2期49-50,54,共3页
目的:观测体检人群的甲襞微循环,分析其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徐州产WX-753B型微循环多参数测量仪,对3430例体检者的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流状态、管袢周围状态等三类16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异常结果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和... 目的:观测体检人群的甲襞微循环,分析其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徐州产WX-753B型微循环多参数测量仪,对3430例体检者的甲襞微循环管袢形态、血流状态、管袢周围状态等三类16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异常结果人群的年龄、性别分布和吸烟对微循环的影响。结果:甲襞微循环检测异常者占总检测例数的31.55%,其异常结果中不同性别间、各年龄组间以及吸烟和未吸烟组间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有明显差异(P<0.05~0.01),且与增龄有明显正相关(r=0.99)。结论:甲襞微循环检测对辅助疾病诊断和临床用药、疗效判断等提供有一定临床意义的相关信息,为疾病的防治,健康宣教提供较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检测 检测结果 体检人群 病理生理基础 微循环障碍 健康状态 统计分析 检测数据
下载PDF
通心络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怀宇 顾承志 +1 位作者 黄志东 赵晓晖 《微循环学杂志》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通心络治疗组 ,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通心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甲襞微循环及全血粘度、血浆粘...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通心络治疗组 ,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通心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甲襞微循环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 ,能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微循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脑梗塞 血液流变性 微循环 副作用
下载PDF
中药薰蒸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康新 包力 韩明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191-7191,共1页
目的通过中药薰蒸法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AS患者46例,采用中药薰蒸治疗。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做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改变。结果治疗1疗程后,微循环有显著的改善,血流速度增快,红细... 目的通过中药薰蒸法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AS患者46例,采用中药薰蒸治疗。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做对照。观察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改变。结果治疗1疗程后,微循环有显著的改善,血流速度增快,红细胞聚集减轻,畸形管袢数下降,甲襞微血管渗出减轻。其总积分与分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0.001)。结论中药薰蒸治疗AS疗效确切,其甲襞微循环的“瘀血”状态得以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薰蒸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微循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912胶囊及其不同组分对急性感染患者甲襞微循环影响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薄世宁 梁琪 +1 位作者 张淑文 王宝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从微循环角度探讨 912胶囊及其不同组分对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作用 ,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作用靶位。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 ,选取 97例急性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 912胶囊组 (912全方由黄芪和祛瘀类药物组成 )、黄... 目的 从微循环角度探讨 912胶囊及其不同组分对急性感染患者的治疗作用 ,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及作用靶位。方法 采取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 ,选取 97例急性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 912胶囊组 (912全方由黄芪和祛瘀类药物组成 )、黄芪组、祛瘀组以及安慰剂组 ,四组入选病例数依次为 2 5例、 2 4例、 2 3例、 2 5例。将口服药物制备成胶囊 ,胶囊颜色、重量、口服剂量各组一致。各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 48小时及第七天行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和结论 急性感染患者治疗前微循环血流速度减慢、具有红细胞中度或重度聚集现象 ;黄芪对改善血流速度明显 ,而祛瘀类药物则具有降低红细胞聚集性的作用 ,912组疗效优于黄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912胶囊 急性感染 微循环 作用机理 活血化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