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骨皮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
作者 王路路 胡巍 +2 位作者 黎浩 许耶 柳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0-1545,共6页
目的研究地骨皮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地骨皮70%甲醇部位采用各种现代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 目的研究地骨皮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地骨皮70%甲醇部位采用各种现代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汉黄芩素(1)、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2)、汉黄芩素7-O-β-D-甲基葡萄糖醛酸苷(3)、(-)-丁香树脂酚(4)、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丁香酸葡萄糖苷(6)、3-(2-羟苯基)-丙酸甲酯(7)、3-(2-羟苯基)-丙酸乙酯(8)、丁香醛(9)、邻苯二酚(10)、(E)-3-(3,4-dimethoxyphenyl)-N-phenethylacrylamide(11)。相较于模型组,化合物1~3和11给药后,NO生成量降低(P<0.05,P<0.01)。结论化合物2~5、7~8和11为首次从枸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和11具有显著抗炎活性,化合物2的抗炎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甲醇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下载PDF
金缕半枫荷甲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卢海啸 吕思颖 +2 位作者 姚水莲 李彦媚 罗春羽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6-610,共5页
目的:对金缕半枫荷根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金缕半枫荷根用6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甲醇洗脱,得到浸膏。浸膏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并根据其理化性... 目的:对金缕半枫荷根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金缕半枫荷根用65%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甲醇洗脱,得到浸膏。浸膏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缕半枫荷根甲醇洗脱部位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酸(1)、moronic aldehyde(2)、2,6-二甲氧基-1,4-苯醌(3)、(-)-3,5-二甲氧基-4-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5)、丁香酸-β-D-吡喃葡萄糖酯(6)、橙皮苷(7)、羟异栀子苷(8)、(+)-lyoniresinol-3α-O-β-D-glucopyranoside(9)、lyoniside(10)、鞣花酸-3,3′-二甲醚-4-O-α-L-鼠李糖苷(11)、鞣花酸-3,3′-二甲醚-4-O-β-D-葡萄糖苷(12)、3,4,5-三甲醚-苯基-1-O-β-D-葡萄糖苷(13)、反式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14)、3,4,5-trimethoxyphenyl-6-O-syringoyl-β-D-glucopyranoside(15)、3,4,5-trimethoxyphenyl-(6′-O-galloyl)-O-β-D-glucopyranoside(16)。结论: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半枫荷 甲醇部位 化学成分 苷类
下载PDF
战骨叶甲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3
作者 贺非凡 赵宁涛 +5 位作者 颜小捷 卢凤来 蒋小华 李和平 李典鹏 陈月圆 《中成药》 CAS 2024年第6期1894-1899,共6页
目的研究战骨叶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战骨叶甲醇部位采用薄层色谱、柱色谱和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 目的研究战骨叶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战骨叶甲醇部位采用薄层色谱、柱色谱和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鉴定为牡荆素(1)、balanophonin(2)、桦褐孔菌二糖(3)、4-allyl-2,6-dimethoxyphenol-β-D-glucopyranoside(4)、去氢催吐萝芙木醇(5)、地芰普内酯(6)、(E)-4-((1S,3R,4R)-1-hydroxy-4,5,5-trimethyl-7-oxabicyclo[4.1.0]heptan-1-yl)but-1-en-3-o-ne(7)、(E)-4-hydroxyphenylprop-7-ene 4-O-β-D-glucopyranoside(8)、4-羟基苯甲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vicenin(10)、齐墩果酸(11)、芝麻素(12)。化合物1、2、5、7、10、12对NO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IC 50值分别为(26.42±2.5)、(21.24±2.2)、(25.88±1.9)、(29.72±2.1)、(8.90±1.1)、(9.73±0.7)μmol/L。结论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豆腐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10、12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骨叶 甲醇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下载PDF
不同产地姜黄甲醇和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方旖旎 王雅丽 +2 位作者 陈惠琴 戴好富 关亚丽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89-1995,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姜黄甲醇和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7个不同产地(S1~S7)姜黄并萃取得甲醇和石油醚部位,计算其得率。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甲醇部位中的姜黄素类化合物;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石油醚部位中的化学成分...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姜黄甲醇和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7个不同产地(S1~S7)姜黄并萃取得甲醇和石油醚部位,计算其得率。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甲醇部位中的姜黄素类化合物;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石油醚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通过与NIST 2005、Wiley275标准质谱图进行对比确定其结构,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不同产地姜黄石油醚部位中共有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分析不同产地所在纬度对总姜黄酮(以芳香-姜黄酮和姜黄酮计)含量的影响。结果:7个不同产地姜黄中甲醇部位的得率为1.35%~8.90%,石油醚部位的得率为0.81%~4.90%,最高均为福建龙岩。S1、S3~S7等地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参考峰面积)无显著差异,且含量均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S2产姜黄中姜黄素类化合物略有不同,主要表现为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比其他产地更高。不同产地姜黄石油醚部位共鉴定出47种化学成分,主要为倍半萜和单萜类化合物,其中S1~S7姜黄中分别鉴定出23、10、15、18、11、14、15种,总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94.49%、96.09%、95.66%、98.98%、99.24%、89.05%、97.27%;不同产地有4种共有成分,为姜黄酮(17.90%~43.07%)、芳香-姜黄酮(6.97%~33.66%)、(6R,7R)-红没药烯(1.60%~4.28%)、姜黄新酮(6.80%~20.6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姜黄中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100%;聚类分析结果显示,S1、S2、S6各聚为一类,其他聚为一类。总姜黄酮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且以四川绵阳最高(64.28%)、福建漳州最低(26.92%)。结论:不同产地姜黄甲醇部位姜黄素类成分及含量、石油醚部位成分及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产地 液质联用法 气质联用法 甲醇部位 石油醚部位 成分 含量
下载PDF
红茴香甲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贺兰云 黄海疆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7-859,共3页
研究红茴香茎部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运用HP-20、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对甲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甲醇部位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醇-O... 研究红茴香茎部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运用HP-20、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高效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对甲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MS)、波谱数据分析(1H,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从甲醇部位分离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羟基-苯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2),3-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3),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4),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属 红茴香 甲醇部位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