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文研究断想──为纪念于省吾先生百年诞辰而作 被引量:5
1
作者 饶宗颐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3,共3页
甲骨文研究断想──为纪念于省吾先生百年诞辰而作(香港)饶宗颐口述刘钊整理[编者按]今年正值于省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此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和吉林大学将联合在长春举办"纪念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暨国际中国古文字研讨会"。于省吾... 甲骨文研究断想──为纪念于省吾先生百年诞辰而作(香港)饶宗颐口述刘钊整理[编者按]今年正值于省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此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和吉林大学将联合在长春举办"纪念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暨国际中国古文字研讨会"。于省吾先生生前曾对本刊多予关注,本刊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甲骨文研究 于省吾 百年诞辰 甲骨学 为纪念 先秦典籍 文字考释 字形演变 饶宗颐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甲骨文研究之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炜湛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1-16,23,共7页
本文在一百多年来甲骨文研究成就的宏观概述的基础上,从“甲骨文字的本体研究”、“甲骨文字的应用研究”、“甲骨文字的相关研究”等三个主要方面,对21世纪甲骨文的研究作了既高瞻远瞩又实事求是的展望。
关键词 21世纪 甲骨文研究 远景 文字考释 分期断代 分类研究 文法 词汇 语音 金文
下载PDF
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宇信 《殷都学刊》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人民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表现在甲骨文和甲骨文研究定位更明确,研究规模、宣传和支持力度巨大,并与科技发展同步,多学科攻关等,这都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培养一批古文字优秀研究... 人民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研究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阶段的时代特色,表现在甲骨文和甲骨文研究定位更明确,研究规模、宣传和支持力度巨大,并与科技发展同步,多学科攻关等,这都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培养一批古文字优秀研究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新阶段 时代特色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续)
4
作者 范毓周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共3页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现状与未来 周原甲骨文 分期断代 甲骨学 古文字研究 商周关系 殷墟卜辞 考古工作 殷墟甲骨文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述评
5
作者 辛志凤 张萍 《理论观察》 1999年第5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甲骨文 甲骨文研究 古文字学 王国维 《铁云藏龟》 述评 罗振玉 殷墟甲骨文 郭沫若 甲骨文
下载PDF
甲骨学史的另一种写法——《殷墟考古发掘与甲骨文研究》读后
6
作者 王丁 《殷都学刊》 2014年第1期115-117,共3页
甲骨文发现已经100多年,科学的殷墟考古发掘也近百年。百余年来的甲骨文研究,不仅彻底改变了殷商史的面貌,推动了上古史研究的巨大发展,还使以甲骨和甲骨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甲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考古发掘 殷墟 写法 学史 古史研究 殷商史 大发展
下载PDF
王国维与甲骨文研究
7
作者 聂桂兰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26,共2页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哲学家。1898年,王懿荣偶然发现并认识了甲骨文[1]。甲骨文的发现,像璀璨的群星,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王国维 著名学者 近代中国 文艺理论 古文字 古器物 史地学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百年回顾与前瞻——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
8
作者 范毓周 《管子学刊》 1999年第4期81-84,共4页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甲骨文研究也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间,甲骨文研究已经取得哪些成就,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应当如何发展,这是中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也是我们在世界之交应当考虑并作出回答的。下面试就这些问...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甲骨文研究也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历程。在这一百年间,甲骨文研究已经取得哪些成就,目前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应当如何发展,这是中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也是我们在世界之交应当考虑并作出回答的。下面试就这些问题略陈一些远非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回顾与前瞻 分期断代 甲骨学 殷墟卜辞 罗振玉 文字考释 理论方法 历组卜辞 非王卜辞
下载PDF
叶玉森与甲骨文研究
9
作者 叶正渤 《镇江高专学报》 2008年第2期14-17,共4页
叶玉森于甲骨文研究,勤奋笃志,成果卓著,创见颇多,对后之甲骨文研究产生较大影响。其研究主要表现为文字考释和综合研究两个方面。
关键词 叶玉森 甲骨文研究 文字考释 综合研究
下载PDF
杨树达的甲骨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诚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64,共11页
杨树达在甲骨文研究中的文字考释、词义探求、方法创见等方面,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在甲骨文研究发展的历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值得重视。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文字考释 贡献 词义 方法
下载PDF
论甲骨文研究“新阶段”到来的前事与当代研究的大发展——谈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宇信 《殷都学刊》 2019年第2期1-7,共7页
1999年甲骨文发现100年来甲骨文不断有重大发现,细化整理与出版快速发展,研究和总结性论著陆续问世,为甲骨学发展的新100年奠定了基础。而甲骨文的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和教育部等单位的古文字专项课题的设立,标志着甲骨文研究“新阶段”的... 1999年甲骨文发现100年来甲骨文不断有重大发现,细化整理与出版快速发展,研究和总结性论著陆续问世,为甲骨学发展的新100年奠定了基础。而甲骨文的国家重大委托项目和教育部等单位的古文字专项课题的设立,标志着甲骨文研究“新阶段”的到来,即进入政府推动下的甲骨文全面深入发展与弘扬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新阶段 重大委托项目 古文字研究专项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新作——《甲骨文田猎刻辞》简介
12
作者 崔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共1页
甲骨文研究新作———《甲骨文田猎刻辞》简介继《甲骨文简论》之后,陈炜湛教授又一力作推出:《甲骨文田猎刻辞研究》由广西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30万字,是关于甲骨文田猎刻辞研究的专著,乃作者在分期断代的... 甲骨文研究新作———《甲骨文田猎刻辞》简介继《甲骨文简论》之后,陈炜湛教授又一力作推出:《甲骨文田猎刻辞研究》由广西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30万字,是关于甲骨文田猎刻辞研究的专著,乃作者在分期断代的基础上对甲骨文作分类研究的一个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田猎卜辞 甲骨刻辞 甲骨文书法 分类研究 分期断代 古代文物 学术著作 甲骨学 全面研究
下载PDF
林泰辅的甲骨文研究及早期甲骨学中日研究互动
13
作者 李安竹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5期70-77,157,共9页
20世纪初,日本学术界盛行疑古思潮,普遍否定甲骨文。林泰辅以其独到的学术目光,力证甲骨文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率先断定甲骨乃殷商卜人所掌之遗物。他长期从事甲骨文研究,写出一批精深的甲骨文研究论著,开启了日本甲骨学的先河。林泰辅... 20世纪初,日本学术界盛行疑古思潮,普遍否定甲骨文。林泰辅以其独到的学术目光,力证甲骨文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率先断定甲骨乃殷商卜人所掌之遗物。他长期从事甲骨文研究,写出一批精深的甲骨文研究论著,开启了日本甲骨学的先河。林泰辅运用多元实证方法研究甲骨文,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林泰辅的甲骨学成就受益于其深厚的汉学根基,也离不开与罗振玉、王国维等中国学者的学术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泰辅 甲骨文研究 学术互动 多元物证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甲骨文研究
14
作者 萧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安阳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在一八八九年福山王懿荣见到前,曾经以“龙骨”身份展转于药材掮客之手。王懿荣来不及进行攻究,就辞别人世。于是,甲骨文又作为“骨董”出让丹徒刘鹗。刘鹗从北京把这些“骨董”带到上海。上虞罗振玉一见即惊为“... 安阳殷虚出土的甲骨文,在一八八九年福山王懿荣见到前,曾经以“龙骨”身份展转于药材掮客之手。王懿荣来不及进行攻究,就辞别人世。于是,甲骨文又作为“骨董”出让丹徒刘鹗。刘鹗从北京把这些“骨董”带到上海。上虞罗振玉一见即惊为“奇宝”。尽力怂恿并协助刘氏拓墨出版。就这样,一九○三年,甲骨文第一部著录《铁云藏龟》问世了。 罗振玉自从刘鹗那里得见甲骨文,以后便一面不惜重金,广为搜购;一面多方打听甲骨文出土地,希望能够确定这到底是一些什么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甲骨文 罗振玉 马克思主义 王国维 殷卜辞 甲骨学 郭沫若 殷代 书契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全二十册)
15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0,共1页
甲骨文研究资料编委会编,精装16开,定价:9800.0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自甲骨文发现百馀年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或因年代久远,或因藏地分散,很多资料,尤其是早期的文献资料,普通读者已很难... 甲骨文研究资料编委会编,精装16开,定价:9800.0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自甲骨文发现百馀年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成果或因年代久远,或因藏地分散,很多资料,尤其是早期的文献资料,普通读者已很难得见。本书收录《铁云藏龟》、《殷墟书契》、《簧室殷契类纂》、《殷契粹编》、《卜辞通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资料汇编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书讯 《铁云藏龟》 研究资料 研究成果 文献资料
下载PDF
晚清以来的镇江籍甲骨文研究学者
16
作者 殷光中 《镇江高专学报》 2012年第2期4-6,共3页
晚清以降,镇江籍甲骨文整理研究的学者较多,刘鹗是甲骨文研究的创始者,叶玉森、鲍鼎、陈邦福、陈邦怀、陈直等人亦有颇多贡献。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镇江 刘鹗 叶玉森
下载PDF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简介
17
《汉字汉语研究》 202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中国古典文献暨古文字研究中心”。2014年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2021年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 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中国古典文献暨古文字研究中心”。2014年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核心协同单位,2021年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设单位,是国内为数不多专注于甲骨文研究的科研机构。中心的研究领域隶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二级学科,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历史文献学二级学科亦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文献学 古文字研究 二级学科 创新平台建设 汉语言文字学 科研机构
下载PDF
甲骨文研究三题
18
作者 谢济 《郭沫若学刊》 2000年第2期32-34,,87,,共4页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郭定帝乙卜辞 郭宝文丁卜辞
下载PDF
殷墟甲骨文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定云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60-168,共9页
一、序 上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899年的一天,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之事:一位古董商人从河南安阳携带一包“龙骨”来到北京王懿荣家中,让其观看。王懿荣“细为考订,始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乃畀以重金,... 一、序 上一个世纪的最后一年,即公元1899年的一天,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件意义非同寻常之事:一位古董商人从河南安阳携带一包“龙骨”来到北京王懿荣家中,让其观看。王懿荣“细为考订,始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乃畀以重金,嘱令悉数购归。”这便是让世人震惊的甲骨文的发现。此后第二年,王懿荣开始收购甲骨。刘鹗在《铁云藏龟·自序》中说:“庚子岁有范姓客,挟百余片走京师,福山王文敏公懿荣见之狂喜,以厚价留之。后有潍县赵君执斋得数百片,亦售归文敏。”在此之前,殷墟甲骨多是被村民当作“龙骨”卖给了中药店。而在此之后,则是当作宝物卖给了古董商人或直接卖给学者,挽救了甲骨的厄运,保存了这一重要历史文物,为甲骨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的学问,也是一门世界性的学问。 从1899年至今,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快一百年了。如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线,到本世纪末,正好前后各五十年。本文则以这两个时间跨度而分别叙述之。 二、解放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墟卜辞 甲骨文合集 殷墟甲骨文 甲骨学 帝辛卜辞 百年回顾 甲骨文研究 分期断代 文武丁 甲骨刻辞
原文传递
《甲骨文研究》序——缅怀伊藤道治先生
20
作者 王震中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18年第4期74-82,共9页
伊藤道治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年多了。对于先生的离世,我们这些学生晚辈在伤心悲痛之余,总想为纪念先生做些什么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先生的夫人——我们的师母,汇集整理了伊藤先生生前没有发表的遗稿,并取名为《甲骨文研究》,准备出版... 伊藤道治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年多了。对于先生的离世,我们这些学生晚辈在伤心悲痛之余,总想为纪念先生做些什么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先生的夫人——我们的师母,汇集整理了伊藤先生生前没有发表的遗稿,并取名为《甲骨文研究》,准备出版。伊藤先生的学生们推荐由我为先生的这部书写一个序。在这里,我想借此机会,通过对伊藤先生在学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回顾,来表达我们对先生的缅怀之情。伊藤教授是我的老师,那是从1989年我在伊藤先生的帮助下来到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留学开始的。那时,伊藤先生已经从神户大学文学部部长的职位上退休,转为关西外国语大学教授,并担任关西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研究所所长。当时,我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是研究生院一年级的博士研究生。1989年4月15日,在伊藤先生的帮助之下,我来到关西外国语大学留学,伊藤先生是我的指导教授。1990年4月,我留学一年后回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1992年,《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准备出版时,我请伊藤老师为该书写序,伊藤老师写了一个《跋》(该书1997年获得“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和“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2013年又出版增订本,收入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这些都是与我留学时伊藤先生悉心指导分不开的)。之后,1995—1996年,伊藤先生成功地为我申请了日本学术振兴会的“外国人特别研究员”项目,我在伊藤先生的身边又学习、研究了一年。1999年,我准备申请日本国际交流基金项目,伊藤先生向平势隆郎教授推荐了我,请他做我的接待教授。我的申请获得成功,1999—2000年,我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平势隆郎教授那里访问研究了一年。无论是伊藤先生对我留学的指导,还是多年对我的关怀帮助,伊藤先生都是我非常敬佩的恩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道治 胡绳青年学术奖 日本学术振兴会 外国语大学 中国文明起源 博士学位论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