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申伯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
1
作者
学贤
《四川统一战线》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1954年,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申伯纯当选政协委员并被任命为副秘书长。自那时起直至1979年7月13日病逝,申伯纯都没有离开过全国政协。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申伯纯的突出之处是自1959年4月起开展人民政协文史资料收集撰写工...
1954年,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申伯纯当选政协委员并被任命为副秘书长。自那时起直至1979年7月13日病逝,申伯纯都没有离开过全国政协。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申伯纯的突出之处是自1959年4月起开展人民政协文史资料收集撰写工作。此后六七年间,他不仅著述丰硕,还影响了一批历史名人,从而成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周恩来
申伯纯
政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学良是否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与荣维木、赵刚商榷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建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57-61,共5页
张学良是否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与荣维木、赵刚商榷张建芳张学良在1936年4月9日延安会谈时,究竟是否明确向我党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对于这个问题,荣维木、赵刚二位在《中共“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形成》一文①...
张学良是否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与荣维木、赵刚商榷张建芳张学良在1936年4月9日延安会谈时,究竟是否明确向我党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对于这个问题,荣维木、赵刚二位在《中共“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形成》一文①中提出了否定的意见。他们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集团
周恩来同志
策略方针
申伯纯
阎锡山
抗日救国
副总司令
西北军
戴镜元
日本帝国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物专访的疏漏
3
作者
张宿东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45,共1页
近读几篇人物专访,受益之余,发现其中有如下疏漏: “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新闻知识》1990年第10期《沿着长江的足迹——访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四人帮”的结成是在1973年党的“十大”使王洪文当...
近读几篇人物专访,受益之余,发现其中有如下疏漏: “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新闻知识》1990年第10期《沿着长江的足迹——访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四人帮”的结成是在1973年党的“十大”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尚无这种特定含义的“四人帮”,故1970年范长江之死,应称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致死,不宜提“四人帮”。“张学良卫队团团长孙铭久”(同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著)一书中有“张的卫士营营长孙铭九”之说(p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伯纯
人物专访
党中央副主席
王洪文
特定含义
采访者
吉林人民出版社
《新华日报》
方汉奇
谈古说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博采之窗
4
《党史博采(上)》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毛泽东支持姚雪垠写《李自成》姚雪垠以他的长篇小说《李自成》而闻名于世。小说问世后,深受读者喜爱,《李自成》第二卷还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但有谁知道,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支持,也许《李自成》就不会顺利完成。
关键词
《李自成》
姚雪垠
茅盾文学奖
陈景润
李肇
冯骥才
谢葆真
浦化人
申伯纯
领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接收中南海亲历记
5
作者
夏杰
龚喜跃
《天津政协公报》
2010年第12期43-44,共2页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同志从西柏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中南海里第一夜1949年2月3日凌晨,我们到达北平,喘息未定,便接到了周恩来的电报。周副主席指示...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同志从西柏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中南海里第一夜1949年2月3日凌晨,我们到达北平,喘息未定,便接到了周恩来的电报。周副主席指示齐燕铭先把中南海和北京饭店接收下来。中南海后来成为新政协筹备会议和正式会议的会址,而北京饭店则是参加会议的代表们下榻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和平解放
申伯纯
周子健
中央机关
新政协筹备会议
勤政殿
国民党军
国民党当局
解放军战士
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何应钦研究述略
6
作者
李仲明
《北京党史研究》
CSSCI
1993年第5期44-47,共4页
何应钦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助手,国民党军界的重要人物。他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北伐军东路总指挥、国民党军政部长、参谋总长、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及行政院长等要职。何应钦一生跨越清朝末年...
何应钦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助手,国民党军界的重要人物。他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北伐军东路总指挥、国民党军政部长、参谋总长、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及行政院长等要职。何应钦一生跨越清朝末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研究分析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浮沉及国民党军政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现将何氏研究情况略述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应钦
国民党军
行政院长
中国战区
何梅协定
宋美龄
李宗仁
参谋总长
历史时代
申伯纯
原文传递
杨虎城与蒋介石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长翼
《文史春秋》
1994年第4期4-7,共4页
杨虎城与蒋介石吴长翼放"虎"归山与借水行船蒋介石本不想放"虎"归山,为什么一度将西北军政大权交给杨虎城?这是因为当时冯玉祥在西北的势力未被彻底摧毁;蒋培养的嫡系陕籍将领还没有适当人选;地方情况复杂;尤其是他正忙于筹划...
杨虎城与蒋介石吴长翼放"虎"归山与借水行船蒋介石本不想放"虎"归山,为什么一度将西北军政大权交给杨虎城?这是因为当时冯玉祥在西北的势力未被彻底摧毁;蒋培养的嫡系陕籍将领还没有适当人选;地方情况复杂;尤其是他正忙于筹划进攻中央苏区,无暇西顾,于是利用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将领
蒋培
陈继承
申伯纯
攘外必先安内
进军新疆
帝国主义侵略
童陆生
日本帝国主义
蒋光鼐
原文传递
《我的前半生》出版始末
被引量:
1
8
作者
孟向荣
《纵横》
2006年第8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我的前半生》
李文达
申伯纯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国共十年对峙”中的“十年”
9
作者
王晓方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年第5X期71-71,共1页
'国共十年对峙'在岳麓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及,在人教版教材中也只是作为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的标题出现。至于'国共十年对峙'的时间这样的细节问题,教科书更是只字未提,教师参考用书中也无只言片语。...
'国共十年对峙'在岳麓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及,在人教版教材中也只是作为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的标题出现。至于'国共十年对峙'的时间这样的细节问题,教科书更是只字未提,教师参考用书中也无只言片语。'国共十年对峙'中的'十年'到底是哪十年呢?这给一些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年
高中历史
人教版教材
参考用书
起止时间
周恩来同志
农村革命根据地
申伯纯
岳麓
武装反抗
原文传递
抗日一家人——五枚纪念章和十一个老八路
被引量:
1
10
作者
申晓亭
《纵横》
2006年第3期42-50,共9页
关键词
申伯纯
南汉宸
杨虎城
情报部
八路军总部
西安事变
陕北公学
北京电影学院
原文传递
忆与杨虎城同时遇害的宋绮云
11
作者
马节松
《世纪》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作为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的杨虎城将军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对于与杨同时遇害的杨的机要秘书宋绮云同志,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宋的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更为人们所熟知。作为宋绮云的故友,我愿将我所知道的宋绮云加以记述,...
作为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的杨虎城将军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对于与杨同时遇害的杨的机要秘书宋绮云同志,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宋的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更为人们所熟知。作为宋绮云的故友,我愿将我所知道的宋绮云加以记述,用以表示我对他的无限思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绮云
杨虎城
申伯纯
鹿钟麟
西安事变
原文传递
申仲义与中国雷达
12
作者
申晓亭
《中华魂》
2021年第10期57-63,共7页
一申仲义,1922年生于河北宛平县。其父申伯纯,1899年生,1934年参加革命。其兄申仲仁(又名申铭鸿),1916年生,1935年参加革命,是地下党秘密电台的报务员,1940年牺牲在延安,革命烈士。申仲义受父亲和其兄的影响,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申仲义,1922年生于河北宛平县。其父申伯纯,1899年生,1934年参加革命。其兄申仲仁(又名申铭鸿),1916年生,1935年参加革命,是地下党秘密电台的报务员,1940年牺牲在延安,革命烈士。申仲义受父亲和其兄的影响,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初中时用攒下来的午餐钱去读业余无线电学校,并拿到了毕业证书。1937年10月,父亲送他去延安学习无线电,那年他1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宛平县
业余无线电
申伯纯
革命烈士
爱国情怀
申仲
毕业证书
原文传递
东北暖风吹宝岛——忆先翁高崇民
13
作者
白竟凡
《党史纵横》
1993年第1期34-35,共2页
1956年“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周总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会上,将发动西安事变的张、杨两将军誉为“千古功臣”,作为直接参与“西安事变”的张将军部下的先翁,感到共产党始终不忘患难与共的朋友,真是感人至深.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两将军
张将军
张学良将军
纪念会
张学铭
申伯纯
杨拯民
阎宝
台湾人
原文传递
张治中审阅《我的前半生》
14
作者
孟向荣
《纵横》
2006年第1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张治中
《我的前半生》
修改意见
申伯纯
原文传递
《我的前半生》是这样写成的
15
作者
焦阳
隋洋
《东北之窗》
2007年第7期74-74,共1页
在当代出版史上《,我的前半生》问世以来,已印刷21次,累计印数186.3万余册,影响很大。但是,关于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关键词
《我的前半生》
出版社
申伯纯
原文传递
杨东莼审阅《我的前半生》
16
作者
孟向荣
《纵横》
2007年第11期53-55,1,共4页
杨东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大学教育家、文化活动家、民主党派领导来概括,翻译出版过外国哲学、历史著作。1962年,杨东莼作为溥仪所在单位的领导,代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对《我的前半生》二稿本进行审读,并写出很有见地的审读意见。...
杨东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大学教育家、文化活动家、民主党派领导来概括,翻译出版过外国哲学、历史著作。1962年,杨东莼作为溥仪所在单位的领导,代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对《我的前半生》二稿本进行审读,并写出很有见地的审读意见。审读意见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并对溥仪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东莼
《我的前半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申伯纯
原文传递
接收中南海
17
作者
刘岩
白振刚
《炎黄纵横》
2013年第5期64-64,共1页
1月31日,周子健一行到达保定。吃过晚饭,休息了两个小时,一行继续前进。当走到琢县时,发现傅作义的部队正在往南开,而我方的部队正往前挺进。因为当时比较混乱,周老一行只好暂缓前进。到2月3日清晨4时左右,一行进入燕京大学,找到张东荪...
1月31日,周子健一行到达保定。吃过晚饭,休息了两个小时,一行继续前进。当走到琢县时,发现傅作义的部队正在往南开,而我方的部队正往前挺进。因为当时比较混乱,周老一行只好暂缓前进。到2月3日清晨4时左右,一行进入燕京大学,找到张东荪,并给叶剑英同志打了电话。联系后,周老一行随即赶赴东交民巷德国饭店,在那里见到了叶剑英同志。吃完早饭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交民巷
燕京大学
周子健
继续前进
新政协筹备会议
申伯纯
徐世昌
余心清
警戒任务
机关事务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申伯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
1
作者
学贤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文摘
1954年,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申伯纯当选政协委员并被任命为副秘书长。自那时起直至1979年7月13日病逝,申伯纯都没有离开过全国政协。在人民政协工作中,申伯纯的突出之处是自1959年4月起开展人民政协文史资料收集撰写工作。此后六七年间,他不仅著述丰硕,还影响了一批历史名人,从而成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之一。
关键词
文史资料
周恩来
申伯纯
政协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学良是否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与荣维木、赵刚商榷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建芳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57-61,共5页
文摘
张学良是否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与荣维木、赵刚商榷张建芳张学良在1936年4月9日延安会谈时,究竟是否明确向我党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对于这个问题,荣维木、赵刚二位在《中共“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形成》一文①中提出了否定的意见。他们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蒋介石集团
周恩来同志
策略方针
申伯纯
阎锡山
抗日救国
副总司令
西北军
戴镜元
日本帝国主义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物专访的疏漏
3
作者
张宿东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45,共1页
文摘
近读几篇人物专访,受益之余,发现其中有如下疏漏: “告诉我们:长江1970年冬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新闻知识》1990年第10期《沿着长江的足迹——访范长江的胞弟范长城》)。“四人帮”的结成是在1973年党的“十大”使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以后的事。在此以前尚无这种特定含义的“四人帮”,故1970年范长江之死,应称被林彪、江青一伙迫害致死,不宜提“四人帮”。“张学良卫队团团长孙铭久”(同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西安事变纪实》(申伯纯著)一书中有“张的卫士营营长孙铭九”之说(p105、
关键词
申伯纯
人物专访
党中央副主席
王洪文
特定含义
采访者
吉林人民出版社
《新华日报》
方汉奇
谈古说今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博采之窗
4
出处
《党史博采(上)》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文摘
毛泽东支持姚雪垠写《李自成》姚雪垠以他的长篇小说《李自成》而闻名于世。小说问世后,深受读者喜爱,《李自成》第二卷还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但有谁知道,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支持,也许《李自成》就不会顺利完成。
关键词
《李自成》
姚雪垠
茅盾文学奖
陈景润
李肇
冯骥才
谢葆真
浦化人
申伯纯
领字
分类号
A75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收中南海亲历记
5
作者
夏杰
龚喜跃
出处
《天津政协公报》
2010年第12期43-44,共2页
文摘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我随齐燕铭、申伯纯、金城、周子健等同志从西柏坡赶赴北平,为中央机关进驻北平打前站,参与了接收中南海的工作。中南海里第一夜1949年2月3日凌晨,我们到达北平,喘息未定,便接到了周恩来的电报。周副主席指示齐燕铭先把中南海和北京饭店接收下来。中南海后来成为新政协筹备会议和正式会议的会址,而北京饭店则是参加会议的代表们下榻之地。
关键词
北平和平解放
申伯纯
周子健
中央机关
新政协筹备会议
勤政殿
国民党军
国民党当局
解放军战士
新
分类号
K266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何应钦研究述略
6
作者
李仲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北京党史研究》
CSSCI
1993年第5期44-47,共4页
文摘
何应钦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助手,国民党军界的重要人物。他曾任黄埔军校军事总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北伐军东路总指挥、国民党军政部长、参谋总长、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及行政院长等要职。何应钦一生跨越清朝末年、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代,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研究分析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浮沉及国民党军政内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现将何氏研究情况略述如下:一。
关键词
何应钦
国民党军
行政院长
中国战区
何梅协定
宋美龄
李宗仁
参谋总长
历史时代
申伯纯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杨虎城与蒋介石
被引量:
1
7
作者
吴长翼
出处
《文史春秋》
1994年第4期4-7,共4页
文摘
杨虎城与蒋介石吴长翼放"虎"归山与借水行船蒋介石本不想放"虎"归山,为什么一度将西北军政大权交给杨虎城?这是因为当时冯玉祥在西北的势力未被彻底摧毁;蒋培养的嫡系陕籍将领还没有适当人选;地方情况复杂;尤其是他正忙于筹划进攻中央苏区,无暇西顾,于是利用杨...
关键词
国民党将领
蒋培
陈继承
申伯纯
攘外必先安内
进军新疆
帝国主义侵略
童陆生
日本帝国主义
蒋光鼐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前半生》出版始末
被引量:
1
8
作者
孟向荣
出处
《纵横》
2006年第8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我的前半生》
李文达
申伯纯
分类号
G239.29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理解“国共十年对峙”中的“十年”
9
作者
王晓方
机构
江苏省海门中学
出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年第5X期71-71,共1页
文摘
'国共十年对峙'在岳麓版和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根本没有提及,在人教版教材中也只是作为必修1第四单元第15课的标题出现。至于'国共十年对峙'的时间这样的细节问题,教科书更是只字未提,教师参考用书中也无只言片语。'国共十年对峙'中的'十年'到底是哪十年呢?这给一些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不解。
关键词
十年
高中历史
人教版教材
参考用书
起止时间
周恩来同志
农村革命根据地
申伯纯
岳麓
武装反抗
分类号
G634.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抗日一家人——五枚纪念章和十一个老八路
被引量:
1
10
作者
申晓亭
出处
《纵横》
2006年第3期42-50,共9页
关键词
申伯纯
南汉宸
杨虎城
情报部
八路军总部
西安事变
陕北公学
北京电影学院
分类号
D239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忆与杨虎城同时遇害的宋绮云
11
作者
马节松
机构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
出处
《世纪》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作为西安事变发动者之一的杨虎城将军早已家喻户晓,可是对于与杨同时遇害的杨的机要秘书宋绮云同志,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还不如宋的儿子"小萝卜头"宋振中更为人们所熟知。作为宋绮云的故友,我愿将我所知道的宋绮云加以记述,用以表示我对他的无限思念。
关键词
宋绮云
杨虎城
申伯纯
鹿钟麟
西安事变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申仲义与中国雷达
12
作者
申晓亭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魂》
2021年第10期57-63,共7页
文摘
一申仲义,1922年生于河北宛平县。其父申伯纯,1899年生,1934年参加革命。其兄申仲仁(又名申铭鸿),1916年生,1935年参加革命,是地下党秘密电台的报务员,1940年牺牲在延安,革命烈士。申仲义受父亲和其兄的影响,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初中时用攒下来的午餐钱去读业余无线电学校,并拿到了毕业证书。1937年10月,父亲送他去延安学习无线电,那年他15岁。
关键词
宛平县
业余无线电
申伯纯
革命烈士
爱国情怀
申仲
毕业证书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北暖风吹宝岛——忆先翁高崇民
13
作者
白竟凡
出处
《党史纵横》
1993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1956年“西安事变”二十周年,周总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会上,将发动西安事变的张、杨两将军誉为“千古功臣”,作为直接参与“西安事变”的张将军部下的先翁,感到共产党始终不忘患难与共的朋友,真是感人至深.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两将军
张将军
张学良将军
纪念会
张学铭
申伯纯
杨拯民
阎宝
台湾人
分类号
D23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张治中审阅《我的前半生》
14
作者
孟向荣
出处
《纵横》
2006年第1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张治中
《我的前半生》
修改意见
申伯纯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前半生》是这样写成的
15
作者
焦阳
隋洋
出处
《东北之窗》
2007年第7期74-74,共1页
文摘
在当代出版史上《,我的前半生》问世以来,已印刷21次,累计印数186.3万余册,影响很大。但是,关于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关键词
《我的前半生》
出版社
申伯纯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杨东莼审阅《我的前半生》
16
作者
孟向荣
出处
《纵横》
2007年第11期53-55,1,共4页
文摘
杨东莼一生的经历,可以用大学教育家、文化活动家、民主党派领导来概括,翻译出版过外国哲学、历史著作。1962年,杨东莼作为溥仪所在单位的领导,代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对《我的前半生》二稿本进行审读,并写出很有见地的审读意见。审读意见中不乏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并对溥仪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杨东莼
《我的前半生》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申伯纯
分类号
K825.4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接收中南海
17
作者
刘岩
白振刚
出处
《炎黄纵横》
2013年第5期64-64,共1页
文摘
1月31日,周子健一行到达保定。吃过晚饭,休息了两个小时,一行继续前进。当走到琢县时,发现傅作义的部队正在往南开,而我方的部队正往前挺进。因为当时比较混乱,周老一行只好暂缓前进。到2月3日清晨4时左右,一行进入燕京大学,找到张东荪,并给叶剑英同志打了电话。联系后,周老一行随即赶赴东交民巷德国饭店,在那里见到了叶剑英同志。吃完早饭后。
关键词
东交民巷
燕京大学
周子健
继续前进
新政协筹备会议
申伯纯
徐世昌
余心清
警戒任务
机关事务管理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申伯纯: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开拓者
学贤
《四川统一战线》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张学良是否提出过“逼蒋抗日”的主张──与荣维木、赵刚商榷
张建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物专访的疏漏
张宿东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博采之窗
《党史博采(上)》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接收中南海亲历记
夏杰
龚喜跃
《天津政协公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何应钦研究述略
李仲明
《北京党史研究》
CSSCI
1993
0
原文传递
7
杨虎城与蒋介石
吴长翼
《文史春秋》
1994
1
原文传递
8
《我的前半生》出版始末
孟向荣
《纵横》
2006
1
原文传递
9
如何理解“国共十年对峙”中的“十年”
王晓方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
0
原文传递
10
抗日一家人——五枚纪念章和十一个老八路
申晓亭
《纵横》
2006
1
原文传递
11
忆与杨虎城同时遇害的宋绮云
马节松
《世纪》
2002
0
原文传递
12
申仲义与中国雷达
申晓亭
《中华魂》
2021
0
原文传递
13
东北暖风吹宝岛——忆先翁高崇民
白竟凡
《党史纵横》
1993
0
原文传递
14
张治中审阅《我的前半生》
孟向荣
《纵横》
2006
0
原文传递
15
《我的前半生》是这样写成的
焦阳
隋洋
《东北之窗》
2007
0
原文传递
16
杨东莼审阅《我的前半生》
孟向荣
《纵横》
2007
0
原文传递
17
接收中南海
刘岩
白振刚
《炎黄纵横》
201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