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位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对飞机燃油抗氧剂膦化物的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高莉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304-1306,共3页
膦化物为高性能飞机燃油潜在的抗氧剂,研究表明,膦化物取代基的电位效应与空间位阻效应对其氧化反应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不同类型的反应中,两种效应的影响作用不同,强的吸电子电位效应及大的空间位阻效应均不利于膦化物的氧化反应。
关键词 飞机燃油 抗氧剂 膦化物氧化 电位效应 空间位阻效应
下载PDF
黄铜应力腐蚀开裂的电位前驱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乔利杰 肖纪美 林昌健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7-74,共8页
摘要将微区电位涮萤系统应用于应力腐蚀研究中.洲最了缺口前端的电位分布及其在开裂过程中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无应力时.缺口周围电位起伏较小.只隐约勾画出缺口的轮廓。施加应力后.缺口周围形成电位峰.但基本上是对称分布的。经过一... 摘要将微区电位涮萤系统应用于应力腐蚀研究中.洲最了缺口前端的电位分布及其在开裂过程中的变化。测量结果表明.无应力时.缺口周围电位起伏较小.只隐约勾画出缺口的轮廓。施加应力后.缺口周围形成电位峰.但基本上是对称分布的。经过一段时间后.电位分布发生不对称变化.在最大正应力方向出观活性点.继而形成一条活性通道.预示着裂纹即将形核。继续进行实验.则出现可见裂纹。在该应力腐蚀测最系统中可以测量裂纹形成的孕育劁和形陔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应力腐蚀 断裂 电位前驱效应
下载PDF
基于雷击分类体系的雷电电位差效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钟万强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8-761,共4页
鉴于雷击分类目前缺乏完整的体系,根据雷击危害方式对雷击进行了综合研究,将间接雷击分为两大类,由此提出了"雷电电位差效应"。对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等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单独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进行分... 鉴于雷击分类目前缺乏完整的体系,根据雷击危害方式对雷击进行了综合研究,将间接雷击分为两大类,由此提出了"雷电电位差效应"。对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等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单独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进行分析。介绍了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对安全距离做了说明。研究了雷电电位差效应与人身伤害的关系。分析表明:雷电电位差效应主要包括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以及与人身伤害有关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躲避、等电位连接和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体系 雷电电位效应 防护
下载PDF
沙尘暴电效应的实验观测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鸿发 王涛 +1 位作者 屈建军 言穆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3,I003,共8页
利用国内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模拟沙尘暴电现象 ,研究风沙起电机理 ,结果表明 ,不同风速下不同沙粒会产生不同极性的电场强度和电位效应 ,风沙电随风速增大而增强 ,且随沙粒度增大而减小 .在沙漠区的 16m ,8m ,4m和 1m高度上观测到 2 ... 利用国内大型风沙物理风洞实验模拟沙尘暴电现象 ,研究风沙起电机理 ,结果表明 ,不同风速下不同沙粒会产生不同极性的电场强度和电位效应 ,风沙电随风速增大而增强 ,且随沙粒度增大而减小 .在沙漠区的 16m ,8m ,4m和 1m高度上观测到 2 7次不同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电场和风速随时间变化 .结果表明 ,在晴天 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小正电场值 ,电场随高度降低而减小 ,最大电场强度在 5kV m以下 ,日风速变化对各层电场起伏没有较大影响 .有沙尘天气 ,各高度上的电场强度随风速变化而变化 .16m高度上电场均为负值 ,平均值为 - 2 0kV m ;中层8m电场一般为较高正电场值 ,达到 10~ 4 0kV m ,与 16m高度上电场呈反相关 ;下层 1m电场值变化一般很小 ,在1kV m以下 .在强沙尘暴天气 4个高度上的电场均为负电值 ,电场值随高度降低而减小 ,16m高度上最大平均电场强度达到 - 2 0 0kV m以上 ,瞬时值超过 - 2 5 0 0kV m ,与晴天电场矢量相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风洞实验 非对称摩擦 电场强度 电位效应
下载PDF
光伏组件PID效应与输出功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泽坤 唐培和 徐奕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第2Z期226-228,237,共4页
光伏组件在电位诱发衰减(PID)效应的影响下,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出现大幅衰减,致使光伏阵列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效率,针对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特性,通过PSIM平台对光伏电池进行建模,并分析出理想特性输出曲线。提出运用具有... 光伏组件在电位诱发衰减(PID)效应的影响下,太阳能电池组件功率出现大幅衰减,致使光伏阵列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效率,针对光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特性,通过PSIM平台对光伏电池进行建模,并分析出理想特性输出曲线。提出运用具有更高折射率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更好地阻止PID现象的发生,通过位于海南琼海光伏电站的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经过分析可知,拥有较高折射率的光伏组件能有效减小PID效应并且提高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电位诱发衰减效应(PID) 折射率
下载PDF
针刺大椎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周惠钧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9-651,共3页
目的:研究大椎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并探索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大椎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AEP变化情况。结果:治愈17... 目的:研究大椎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并探索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大椎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BAEP变化情况。结果:治愈17例,好转26例,未愈9例,有效率达82.7%。BAEP中ⅤPL、Ⅰ-ⅢIPL、Ⅲ-ⅤIPL在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有效组(治愈和好转)与无效组(未愈)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大椎穴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BAEP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针灸疗法 颈椎病/分类 椎动脉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针灸效应 大椎
下载PDF
针刺与运动疗法不同干预次序组合对卒中偏瘫患者即时SEP波幅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冬娥 吴强 +3 位作者 林忠荣 林栋 申芳芳 刘建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69-87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疗法间干预次序组合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分为先电针患侧曲池合谷、后Bobath握手上举运动组,先Bobath握手上举运动、后电针患侧曲池合谷组,记录并比较患侧半球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单... 目的:观察不同疗法间干预次序组合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分为先电针患侧曲池合谷、后Bobath握手上举运动组,先Bobath握手上举运动、后电针患侧曲池合谷组,记录并比较患侧半球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情况。结果:①单纯电针或运动都能提升患侧SEP波幅,与针刺或运动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且二者之间的升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先针刺后运动组或先运动后针刺组不仅与治疗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这两组间的波幅差值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电针及运动疗法均可即刻改善患侧SEP,但电针及运动疗法二者不同干预次序的组合对患侧SEP的影响不同,以先针刺后运动组合对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改善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治疗 诱发电位/针灸效应 运动疗法 剂量效应关系 针灸
下载PDF
电针不同穴位对单眼视神经离断家兔FVEP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华祥 刘文舟 +2 位作者 段俊国 江文珊 陈晓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影响视觉系统的效应及其机理,明确视神经中之离中纤维在针刺影响视觉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4只白兔随机分为“合谷”组与“太溪”组,每组12只,制作单眼视神经离断家兔模型,切断视网膜与中枢的联系,但不损伤视网膜血循环,... 目的探讨针灸影响视觉系统的效应及其机理,明确视神经中之离中纤维在针刺影响视觉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4只白兔随机分为“合谷”组与“太溪”组,每组12只,制作单眼视神经离断家兔模型,切断视网膜与中枢的联系,但不损伤视网膜血循环,观察电针对双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的影响。结果在切断视神经时下行调制视网膜的离中纤维也被切断,术眼FVEP熄灭。电针“合谷”与“太溪”穴各时期对FVEP之N1、P1、N2各波峰潜时、振幅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峰潜时延长,振幅明显降低,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穴位的差异性。结论离中纤维在电针影响家兔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及FVEP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针刺对FERG影响的主要途径不是通过中枢的下行性抑制,而是通过影响离中纤维在有限程度上对视网膜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视网膜/损伤 诱发电位 视觉/针灸效应
下载PDF
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海波 曾超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35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5例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1组45例单纯以靳三针疗法治疗,对照2组45例则以康复训练治疗...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35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5例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1组45例单纯以靳三针疗法治疗,对照2组45例则以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潜伏期(tPL)和波幅(VAMP)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的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对照1、2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纯靳三针疗法或康复训练。治疗组ERP 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1、2组(P<0.05或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针灸疗法 靳三针/治疗应用 康复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针灸效应 诱发电位/针灸效应
下载PDF
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胜 刘学禹 +1 位作者 于瑞玲 陈乐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2-39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理想方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针刺太冲、合谷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治疗组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进...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理想方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针刺太冲、合谷为主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氟哌啶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对治疗组治疗前后体感诱发电位(SEP)变化进行观察。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76·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治疗后SEP异常率下降了41·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且对SEP轻度异常的改变有一定的恢复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动秽语综合征/针灸疗法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针灸效应
下载PDF
抗PID工艺对多晶电池片表面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东林 周水生 沈方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35期39-39,共1页
PID现象和电池片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有关,提高反射层的折射率可以有效地降低PID现象的发生。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提高生产成本并且基本不降低效率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沉积时间与气体流量,来提升电池片的折射率至2.13,以达到抗PI... PID现象和电池片表面的减反射膜的折射率有关,提高反射层的折射率可以有效地降低PID现象的发生。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不提高生产成本并且基本不降低效率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沉积时间与气体流量,来提升电池片的折射率至2.13,以达到抗PID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诱发衰减、极性化(PID效应) 减反射膜 折射率 多晶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