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对策研究--基于被害人特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芷 陈峰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41-49,共9页
通过报案笔录分析、电话回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人口学特征、被害特征及接受防诈宣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被害群体男性略多,年龄以18~40岁为主,多为暂住人口、无业人员或企业务工人员,且诈骗类型不同,被害人人口学特... 通过报案笔录分析、电话回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人口学特征、被害特征及接受防诈宣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被害群体男性略多,年龄以18~40岁为主,多为暂住人口、无业人员或企业务工人员,且诈骗类型不同,被害人人口学特征也存在明显区别。目前的防诈宣传虽然范围广泛、形式多样但效果不佳,应优化宣传对象范围、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改变宣传场合和时机,以提高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宣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人特征 防范宣传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信息素养与学科差异:基于大学生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效果研究
2
作者 赵振涛 昌蕾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0-70,共11页
选取昆明市呈贡区36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当前针对大学生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效果及其在不同高校和学科门类间的普适性。结果显示,大学生防诈素养及信息素养较高;具有易获得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宣传形式更受欢迎;反诈宣传... 选取昆明市呈贡区36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究当前针对大学生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效果及其在不同高校和学科门类间的普适性。结果显示,大学生防诈素养及信息素养较高;具有易获得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宣传形式更受欢迎;反诈宣传在不同高校间普适性较好,在人文社科类高校及其学生群体中表现出相对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学科差异 电信网络诈骗 反诈宣传效果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基于协同治理理念的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策略——以常州科教城高校为例
3
作者 王大旭 陈旭宏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5期89-92,共4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日益凸显,以常州科教城的高校为对象,探讨了大学生面临的网络诈骗问题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诈骗受害情况较为严重,且存在主客观的原因,包括心理上易于信任他人、价值...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问题日益凸显,以常州科教城的高校为对象,探讨了大学生面临的网络诈骗问题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诈骗受害情况较为严重,且存在主客观的原因,包括心理上易于信任他人、价值观念缺失以及高校防范教育的不足。基于此,借鉴协同治理理论,提出了防范能力策略,旨在通过完善制度、搭建共享信息平台和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诈骗防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策略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角下青年群体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研究
4
作者 钟建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31-133,共3页
本研究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入手,针对青年群体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中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详细分析青年群体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受骗原因和特点,揭示了协同治理对于青年群体的防范意义。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分析,深入... 本研究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入手,针对青年群体在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中的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详细分析青年群体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的受骗原因和特点,揭示了协同治理对于青年群体的防范意义。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大数据分析,深入探讨了青年群体在电信网络诈骗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青年群体在电信网络诈骗中易受骗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信息获取渠道不当、对骗局缺乏辨识能力以及对危害后果的认识不足等方面。基于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青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措施和策略,旨在提升青年群体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通过协同治理的方式,将社会各方合力整合起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从而有效减少青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本研究为青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对于电信网络诈骗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青年群体 协同治理 防范策略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意识现状及诱发机制研究——以消费行为与心理状态为切入点
5
作者 赵倩玉 龚秀芳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4年第3期7-13,95,共8页
当青年大学生被消费主义虚幻的幸福感所引诱时,其消费观、价值观逐渐被禁锢于符号化的消费秩序中,此时防范意识较弱的他们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企图作案的锁定对象。通过交叉列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受骗经历与消费习惯、焦虑程度都存在显... 当青年大学生被消费主义虚幻的幸福感所引诱时,其消费观、价值观逐渐被禁锢于符号化的消费秩序中,此时防范意识较弱的他们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企图作案的锁定对象。通过交叉列联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受骗经历与消费习惯、焦虑程度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防骗宣讲接受态度与受骗经历并未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对受骗群体的深度访谈来探索大学生受骗行为的诱发机制:伴随信用杠杆的加持,财务困境、情感割裂带来的焦虑感迫使大学生急功近利、放松警惕,早已精准布局的骗子乘虚而入,将其风险防护墙一举攻破,完成了从“萌发”到“催化”再到诈骗“事实产生”的整个过程,而且诈骗行为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群体“传染性”与受害者焦虑加剧。为此,预防高校电信诈骗的根本在于改善青年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习惯,提高他们对心理状态与情绪调节的自主性与自控力,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阻断被害行为的发生和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电信诈骗 消费行为 焦虑感 防范意识 交叉列联分析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开展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策略研究
6
作者 杜小敏 陈勋玮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4年第11期176-179,共4页
高校辅导员开展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既能为其提供心理支持,还能与各部门协同构建校园防骗体系,预防和减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由于辅导员岗位职责的特殊性,虽然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但存在不... 高校辅导员开展防范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既能为其提供心理支持,还能与各部门协同构建校园防骗体系,预防和减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由于辅导员岗位职责的特殊性,虽然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但存在不精、不专等问题。基于此,文章在研究了电信诈骗的类型、成因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强化思想认知,充分认识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对大学生的危害性;加强规律研究,主动研究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发展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多方合力做好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提升专业素养,主动提升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能力四个方面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校园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意识
下载PDF
大学生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信息的行为和效果研究——以杭州21所高校为例
7
作者 王雨晴 王依晗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对反电信网络诈骗信息进行宣传是增强高校学生防范诈骗意识和认知的有效手段,提高其学习的行为意愿是直接目的。文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说服性传播效果理论搭建研究框架,结合现实情况,从信息接触、媒介接触广度、直间接... 对反电信网络诈骗信息进行宣传是增强高校学生防范诈骗意识和认知的有效手段,提高其学习的行为意愿是直接目的。文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和说服性传播效果理论搭建研究框架,结合现实情况,从信息接触、媒介接触广度、直间接经验、自我认知、服务满意度五个维度出发,以杭州21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展开实证研究,找出影响其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信息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对如今的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效果做出评估。由此得出结论:未接触过反诈宣传信息的大学生的信息学习行为意愿比接触过的大学生高;媒介接触广度对信息学习行为意愿无显著影响;直间接经验和服务满意度正向显著影响信息学习行为意愿;自我认知负向显著影响信息学习行为意愿,并且根据统计得知,杭州高校的学生对如今的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工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行为意愿 影响因素 效果评估
下载PDF
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8
作者 李菊菊 《华章》 202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大数据时代,传统诈骗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衍生出精准诈骗的特点,高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高发地,强化“宣传教育”是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和警惕性,帮助学生识别和避免受骗。本文分析了高校... 大数据时代,传统诈骗在大数据技术加持下衍生出精准诈骗的特点,高校成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高发地,强化“宣传教育”是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渠道,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和警惕性,帮助学生识别和避免受骗。本文分析了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困境及原因,提出高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 宣传教育 防范意识
下载PDF
中国与东南亚合作应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策略优化:结构性错位与现代化融合
9
作者 张杰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全新的高智商高科技型犯罪,当前各国犯罪侦破和司法审查仍处于经验积累阶段。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量骤增。中国公安机关会同海关总署等部门通过与缅甸等国家执... 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全新的高智商高科技型犯罪,当前各国犯罪侦破和司法审查仍处于经验积累阶段。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电信网络诈骗案发数量骤增。中国公安机关会同海关总署等部门通过与缅甸等国家执法部门开展大规模反电诈行动,在缅北等地区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电信诈骗犯罪活动仍有较大活动空间,且有向司法监管薄弱国家或地区转移的趋势,这种以境外第三国为犯罪源头,专门针对境内外中国公民财产为诈骗目标的新型网络犯罪亟需予以持续关注。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团伙对社会经济安全、公民财产安全产生持续系统性威胁。跨境电信诈骗犯罪组织具有高科技化、善变多变和反侦查意识强等特征,电信诈骗犯罪在各国间面临罪与非罪的差异、罪名与刑罚的差异,各国间法治差异、应对的不对称性和结构性错位问题给跨国电信诈骗治理带来障碍,同时也存在跨境证据收集原则差异与证据转化难问题。文章提出按照预防为先的应对思路,加快构建涉外法治体系为切入,共同推进国家间涉外法治现代化融合发展,深化跨境侦防一体化建设与完善跨境诉讼制度。通过跨境“侦查—防范”体系的涉外法治与国际法治保障相结合,立法上扩大跨境技术侦查的证据来源范畴,优化跨境证据转化和有效利用,统筹协调预防犯罪,密切双边法治合作基础,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大数据警务合作发展,共同提升跨境电信诈骗犯罪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电信网络诈骗 跨境侦查防范体系 涉外法治
下载PDF
高校电信网络诈骗案研究与启示――六所高校数据对比与分析
10
作者 阮佳蒂 叶欣楠 叶卫树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本文对华东地区某市6所高校2017~2021年发生的100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与2012~2016年发生在该6所学校的107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分析,发现近10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演变,既存在稳定特征,也发生了... 本文对华东地区某市6所高校2017~2021年发生的100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并与2012~2016年发生在该6所学校的1074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对比分析。从实证角度分析,发现近10年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演变,既存在稳定特征,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侦查瓶颈及防范路径研究
11
作者 张菲菲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20,共6页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但此类犯罪具有跨区域实施、非接触性、智能化、产业化、隐蔽化等客观表现样式,使得侦查机关在侦办此类案件过程中困难重重,侦查效果欠佳。为有效控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但此类犯罪具有跨区域实施、非接触性、智能化、产业化、隐蔽化等客观表现样式,使得侦查机关在侦办此类案件过程中困难重重,侦查效果欠佳。为有效控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此类犯罪应由“打击为主,预防为辅”向“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演变,联合公安、金融、通信及互联网等多部门,构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综合治理体系,从源头进行治理,有效预防及控制犯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困境 非接触性 防范路径
下载PDF
校园网络诈骗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研究
12
作者 董昕惠 李永静 +2 位作者 吴志颖 李璐琪 王洁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8期173-176,共4页
网络快速发展,虽然在物质与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由于网络内容良莠不齐,许多不法分子承虚而入,进行网络诈骗。此外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防范意识还有待加强,因此极易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主要通过探讨不法分子实施大学... 网络快速发展,虽然在物质与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由于网络内容良莠不齐,许多不法分子承虚而入,进行网络诈骗。此外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防范意识还有待加强,因此极易成为网络诈骗分子的目标。主要通过探讨不法分子实施大学校园网络诈骗的常用手段,并从高校大学生自身、父母、学校以及政府四大层面具体分析造成高校网络诈骗的根源,研究相关的防范措施,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而提升自身防范能力,加速校园防范网络诈骗活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大学校园 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措施 原因分析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中大学生受骗行为、心理、防范的质性分析
13
作者 王晓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7期98-102,共5页
青年群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者。在电信网络诈骗跨国追赃挽损难的情况下,以大学生受骗者为研究对象,从还原个案入手,分析揭示大学生受骗者行为过程和心理特征,展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研究,指出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环节... 青年群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受害者。在电信网络诈骗跨国追赃挽损难的情况下,以大学生受骗者为研究对象,从还原个案入手,分析揭示大学生受骗者行为过程和心理特征,展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研究,指出大学生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关键环节在于信任的构建和确立,认为有效应对电信网络诈骗,最关键的一环是提升青年大学生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大学生受骗者 受骗行为 受骗心理 诈骗防范
下载PDF
被害人心理视角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防控
14
作者 赵展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8-72,共5页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利用被害人的心理特征与被害性,精心设计诈骗话术对被害人进行头脑遥控和心理刺激,使其对预警干预产生“免疫力”,是“心理控制+骗术”的新型诈骗模式。在厘清电信网络诈骗话术心理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既然被害人...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利用被害人的心理特征与被害性,精心设计诈骗话术对被害人进行头脑遥控和心理刺激,使其对预警干预产生“免疫力”,是“心理控制+骗术”的新型诈骗模式。在厘清电信网络诈骗话术心理控制机制的基础上,分析既然被害人的心理特征和被害性,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对潜在被害人的预测分析。将心理干预融入被害现象发生的“前、中、后”全过程,循序渐进、精准发力,进而对潜在被害人实施“精准靶向宣传+精准预警劝阻”,切实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能力,为“中国之治”夯实法治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人 心理干预 精准靶向宣传 精准预警劝阻
下载PDF
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方式
15
《中国防伪报道》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刷单返利、冒充电商客服理赔、冒充公职人员等十种常见的诈骗类型,以让公众清楚不法分子的典型套路,提升甄别骗局的能力,增加防范意识。刷单返利类。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虚假广告信息。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公职人员 诈骗类型 返利 防范意识 网络社交平台 刷单 冒充
下载PDF
江苏高院发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16
《中国防伪报道》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1月24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该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例。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日趋专业化、产业化,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强,公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增强防范意识。陈某等人开发、利用交友软件实施诈骗案。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诈骗 防范意识 典型案例 打击治理 高级人民法院 专业化 产业化
下载PDF
基于PPRR的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能力评估模型研究
17
作者 赵文文 郑何敏 +2 位作者 朱淼 于淼 钱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29-33,共5页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业已全面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在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接触性新型犯罪也应时而生,并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自身心理弱点等...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业已全面融入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在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等非接触性新型犯罪也应时而生,并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思想单纯、自身心理弱点等原因成为了不法分子的重点目标群体,切实提升高校大学生防欺诈意识和能力目前已成为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事项。为准确把握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工作能力和水平,有的放矢地做到优化提升,本文基于PPRR理论构建了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依托某职业院校工作数据对二级学院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从权重分析结果来看,事前预防的比重最大,应首要考虑,特别需要强化日常管理中的防范宣传深度和准度,提升学生对新型诈骗的整体认知和防范意识;从加权关联度评价结果来看,被动式防诈骗安全教育效果不如主动式教育,应从“避免学生遭遇问题”转向“让学生遭遇问题”,做到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关口前移;该研究明确了高校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应对策略及改进方向,为提升大学生反诈骗意识和减少诈骗犯罪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电信网络诈骗 灰色关联度 评估模型 防范策略
下载PDF
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被害特征及精准防范对策研究
18
作者 黄泽宁 张芷 《计算机时代》 2023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刷单诈骗”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对891名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进行特征分析和报案笔录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刷单类电信诈骗被害群体的被害特征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据此,提出加大源头治理、创新宣传方式、健全预... “刷单诈骗”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对891名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进行特征分析和报案笔录文本分析,结果显示,刷单类电信诈骗被害群体的被害特征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据此,提出加大源头治理、创新宣传方式、健全预警模型、明确防范对象、推动群防群治等精准防范对策,以优化反诈方式,提升反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单 电信网络诈骗 被害特征 精准防范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特征与防范教育探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文明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对大学生受骗者的受骗类型、年龄特点和心理表征进行分析,提出应从教育者、保障机制、教育主体三方面进行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应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建立防骗教育长效育人机制、发挥学生教育主体作用等路径加强大学生网络电信诈... 对大学生受骗者的受骗类型、年龄特点和心理表征进行分析,提出应从教育者、保障机制、教育主体三方面进行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应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建立防骗教育长效育人机制、发挥学生教育主体作用等路径加强大学生网络电信诈骗的防范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电信诈骗 心理表征 防范教育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对策研究
20
作者 孙绍飞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6期71-74,共4页
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更迭升级,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见迭出,呈现出多发态势。新媒体环境下电信网络诈骗具有犯罪主体高隐蔽性、诈骗目标精准化、组织化特征突出、作案人离散程度高、诈骗手段高科技化等特征,由于悬殊的收支比,通信技... 随着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更迭升级,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见迭出,呈现出多发态势。新媒体环境下电信网络诈骗具有犯罪主体高隐蔽性、诈骗目标精准化、组织化特征突出、作案人离散程度高、诈骗手段高科技化等特征,由于悬殊的收支比,通信技术与设备存在漏洞,被害人防范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惩治难度较大。防范对策:(一)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力度;(二)提升新媒体社会道德素养;(三)加强监测预警及新媒体技术防范;(四)加强反诈宣传,提升群众防范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 防范对策 新媒体 犯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