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亚胺/SiO_2杂化材料的硅核磁共振波谱和电光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凤仙 周钰明 +1 位作者 刘举正 张旭苹 《感光科学与光化学》 EI CSCD 2006年第1期55-60,共6页
以含氟的二胺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6FHP)及二酐4, 4’-(六氟异丙基)-苯二酸酐(6FDA)或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单体,以分散红 1(DR1)为活性生色分子合成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含氟聚酰亚胺,并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 以含氟的二胺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6FHP)及二酐4, 4’-(六氟异丙基)-苯二酸酐(6FDA)或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单体,以分散红 1(DR1)为活性生色分子合成具有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含氟聚酰亚胺,并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相应的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采用固态29 Si MAS NMR谱研究了含氟聚酰亚胺/SiO2杂化材料的交联结构,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是以T3、Q3、Q4结构为主,说明在杂化材料中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采用衰减全反射(ATR)测定了聚酰亚胺和杂化材料在832 nm处的电光系数,其值分别为 32、28、34和29 pm/V,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电光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杂化材料 ^29Si NMR 电光性质
下载PDF
CdS_(0.1)Se_(0.9)纳米晶体的电光性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萍 王引书 +1 位作者 王若桢 林永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对嵌埋于玻璃基体中的CdS0.1Sc0.9纳米晶体进行了室温电调制透射谱测量,观察到较强的共振和非共振电光响应倚号(10-4~10-3).共振电光响应具有如下特征:同一组分的纳米晶体其倩号的峰位随着尺寸减小向高能方向... 对嵌埋于玻璃基体中的CdS0.1Sc0.9纳米晶体进行了室温电调制透射谱测量,观察到较强的共振和非共振电光响应倚号(10-4~10-3).共振电光响应具有如下特征:同一组分的纳米晶体其倩号的峰位随着尺寸减小向高能方向移动;同一样品谱线形状不随外电场强度而变;信号幅度与外电场强度的平方成线性关系,并且随调制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共振电光效应的物理机制是量子受限的Stark效应.非共振电光响应信号呈与波长有关的振荡线形;外电场强度增加,非共振电光响应信号幅度也增加;用介电受限的局域场增强理论解释了非共振电光效应的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调制透射谱 纳米晶体 电光效应 电光性质
下载PDF
利用液晶盒电光性质测量进行启发式实验教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铮 张娟 曹学伟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提高近代物理实验授课质量,作者基于现有条件开展启发式实验教学.在注重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兼顾研究能力的形成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本文以液晶电光性质测量实验为例介绍了开展启发式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同时对教学心得做... 为了提高近代物理实验授课质量,作者基于现有条件开展启发式实验教学.在注重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兼顾研究能力的形成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本文以液晶电光性质测量实验为例介绍了开展启发式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法,同时对教学心得做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电光性质 启发式实验教学
下载PDF
硅酸镓镧单晶的生长、性质及电光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继扬 尹鑫 +2 位作者 张少军 张怀金 蒋民华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360,共17页
硅酸镓镧(La3Ga5SiO14,langasite,简称LGS)是一种多功能晶体。LGS和石英同属32点群,具有良好的压电和电光性质,本文在综述LGS晶体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总结了我们对这种晶体生长和性质的研究工作,测量了LGS晶体电光性质,采取措施消除旋光... 硅酸镓镧(La3Ga5SiO14,langasite,简称LGS)是一种多功能晶体。LGS和石英同属32点群,具有良好的压电和电光性质,本文在综述LGS晶体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总结了我们对这种晶体生长和性质的研究工作,测量了LGS晶体电光性质,采取措施消除旋光性影响,首次用其设计制作了电光Q开关,结果表明其效果与DKDP晶体电光Q开关相当;进而开发了高功率高重复频率Q开关,双端面泵浦模式,激光重复频率为50 KHz时,最高输出可以达到12.5瓦,脉宽为46 ns。通过改进晶体生长条件,可获得直径约50 mm,长度为100 mm,重约1000 g的光学级LGS晶体,基本满足晶体电光Q开关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镓镧晶体 电光性质 电光Q开关 光学级单晶生长
下载PDF
聚合物分散液晶PMMA-5CB的制备及电光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小玲 刘卫国 刘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以聚合引发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对不同液晶5CB(4-氰基-4′-戊基联苯)含量的PDLC热力学行为和液晶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在电压为0~30 ... 以聚合引发相分离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通过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偏光显微镜(POM)对不同液晶5CB(4-氰基-4′-戊基联苯)含量的PDLC热力学行为和液晶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在电压为0~30 V、波长为633 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PDLC的电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w(5CB)达到20%以上时,PDLC发生相分离现象;当w(5CB)=30%时,液晶的分散状态最佳,电光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 聚合引发相分离 电光性质
下载PDF
浅谈晶体物理性质的对称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少林 华保盈 《大学物理》 1998年第3期23-24,共2页
指出了晶体物理性质对称性学习中的两点误解,着重讨论了晶体物理性质的隐蔽对称性.
关键词 晶体 物理性质 对称性 隐蔽对称性 电光性质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基体的聚合物分散液晶的制备和电光性能
7
作者 潘翠红 潘希 +2 位作者 夏天 房玉庆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11,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小分子液晶为原料,采用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其电光性能的因素。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液晶微滴粒径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PDLC膜的...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小分子液晶为原料,采用光引发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薄膜,并详细研究了影响其电光性能的因素。研究发现,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液晶微滴粒径随着液晶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引发剂含量的增加,PDLC膜的阈值电压和记忆效应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合的转化率对PDLC薄膜的电光性能影响不明显。实验制得的PDLC膜能实现较好的电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相分离 电光性质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网络稳定铁电液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牛小玲 刘卫国 蔡长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1-33,共3页
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网络稳定铁电液晶(PNSFLC)材料。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由不同含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的PNSFLC样品的网络织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0~30V的电压条件下研究了PNSFLC样品的电光性能... 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网络稳定铁电液晶(PNSFLC)材料。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由不同含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的PNSFLC样品的网络织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0~30V的电压条件下研究了PNSFLC样品的电光性能。采用阿贝折射仪在0~70℃范围内,研究了PSFLC的折射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MMA)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网络结构由稀疏至致密。当MMA含量为7%时,所制备的PNSFLC样品的电光响应比小分子液晶的电光性能成线性好,且该MMA含量的PNSFLC样品的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网络稳定铁电液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热光性质 电光性质
下载PDF
环氧基聚合物分散液晶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洪流 赵婷 +3 位作者 程欲晓 庞月红 施国跃 金利通 《化学传感器》 CAS 2006年第3期18-23,共6页
采用聚合相分离方法制备环氧树脂基PDLC膜。通过对液晶含量、固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上述条件对PDLC膜性能的影响;使用UV-Vis、AFM、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物理特性和PDLC膜的光电性质做了深入探讨。PDLC膜在传感器、光电开关... 采用聚合相分离方法制备环氧树脂基PDLC膜。通过对液晶含量、固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上述条件对PDLC膜性能的影响;使用UV-Vis、AFM、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物理特性和PDLC膜的光电性质做了深入探讨。PDLC膜在传感器、光电开关、光栅以及新型分析仪器元器件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双酚A环氧树脂 向列型液晶 电光性质
下载PDF
BaTiO3/SrTiO3超晶格界面应变驰豫的研究
10
作者 崔树范 吕惠宾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0年第1期179-183,共5页
我们用全外反向掠入射衍射,研究了BaTiO3/SrTiO3(BTO/STO)超晶格(SLs)的界面应变和应变驰豫行为。在总厚度超过临界厚度的情况下,应变驰豫机制依赖于SLs中的单层厚度。当其小于临界厚度时,SLs整体驰豫;大于临界厚度时,SLs在其... 我们用全外反向掠入射衍射,研究了BaTiO3/SrTiO3(BTO/STO)超晶格(SLs)的界面应变和应变驰豫行为。在总厚度超过临界厚度的情况下,应变驰豫机制依赖于SLs中的单层厚度。当其小于临界厚度时,SLs整体驰豫;大于临界厚度时,SLs在其两组元界面上分层驰豫。但SLs总水平应变量均随着单层厚度的减小而增大。最小能量原理计算已支持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SrTiO3超晶格 界面 钛酸钡 钛酸锶 铁电体 电光性质 全外反向掠入射衍射 界面应变 应变驰豫
下载PDF
膜厚对AZO∶Si薄膜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周杨 江美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9-534,597,共7页
近年来,Si基ZnO∶Al透明导电薄膜界面处Si的渗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和Si衬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的Al、Si弱掺杂(1wt.%)的ZnO薄膜(AZO∶Si),系统研究了膜厚(等价于Si的渗透深度)对薄膜电学... 近年来,Si基ZnO∶Al透明导电薄膜界面处Si的渗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石英和Si衬底上沉积了不同厚度的Al、Si弱掺杂(1wt.%)的ZnO薄膜(AZO∶Si),系统研究了膜厚(等价于Si的渗透深度)对薄膜电学、光学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膜厚在几十nm时,薄膜的电阻率、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都强烈地依赖于膜厚,在膜厚为19nm时,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接近最小,电阻率较大,且呈现p型导电特性。随着膜厚增加,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都变大,电阻率减小并趋于稳定,膜厚在396nm附近时电阻率最小是7×10-3Ωc#m,此时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分别是1.54×1020cm-3和5.66cm2 V-1s-1。膜厚达300nm以上时,Si的影响已可忽略。结合薄膜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UV-Vis)透射光谱探讨了膜厚(Si的渗透深度或过渡层厚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O∶Si 磁控溅射 膜厚 电光性质
下载PDF
新型含苯并呋喃的非线性光学发色团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国伟 徐钧 +6 位作者 禹云枫 杨帆 王洁雪 韩涛 张琦 李仲辉 张小玲 《合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198,共5页
以基于久洛尼定的苯并呋喃衍生物为电子给体,三氰基呋喃衍生物为电子受体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苯并呋喃的非线性光学发色团(JBF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分析、理论计... 以基于久洛尼定的苯并呋喃衍生物为电子给体,三氰基呋喃衍生物为电子受体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含苯并呋喃的非线性光学发色团(JBFC),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热重分析、理论计算和电光性能测试对非线性光学发色团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BFC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T_d值(质量减少5%时)为214℃,将JBFC制得的极化电光聚合物薄膜的电光系数为30 pm·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发色团 苯并呋喃 三氰基呋喃 合成 电光性质 光学材料
下载PDF
新型液晶高分子膜的制备及其电光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洪流 赵婷 +4 位作者 程欲晓 庞月红 许贺 施国跃 金利通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5-360,共6页
采用聚合相分离原理制备了一种电光性能优良的新型液晶高分子膜——PDLC膜.从应用角度出发,创新性地使用白光而非可见光区某一波长的光表征PDLC膜的性能参数,如对比度、工作电压、响应视角等,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工作电压为20V、响应视角15... 采用聚合相分离原理制备了一种电光性能优良的新型液晶高分子膜——PDLC膜.从应用角度出发,创新性地使用白光而非可见光区某一波长的光表征PDLC膜的性能参数,如对比度、工作电压、响应视角等,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工作电压为20V、响应视角150°以上、寿命达105数量级且性能稳定,同时比较了基片材质的影响,发现塑料ITO基片制备的PDLC膜对比度性能更优越,且容易制成大面积、可折叠的显示器件,有着更广泛的应用价值.该膜在传感器以及分析仪器元器件如新型光栅等方面已显示出其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膜 双酚A环氧树脂 向列型液晶 电光性质
原文传递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four-coordinate organoboron compounds based on diketopyrrolopyrrole derivativ
14
作者 XING Lihua JIN Ruifa 《分子科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53-159,共7页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efficiency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organic solar cells,a series of DPP-based four-coordinate organoboron compounds have been designed for photoelectric functional materials.The eff...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efficiency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organic solar cells,a series of DPP-based four-coordinate organoboron compounds have been designed for photoelectric functional materials.The effects of electron-donating and-withdrawing substituent on th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and time-dependent DFT(TD-DFT)approaches systematically.It turned out that electron-donating and-withdrawing groups can tune effectively the frontier molecular orbital(FMO)energy level,energy gap,and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The introduction of electron-withdrawing groups for the parent molecule HBDPP(2,5-bis(diphenylboryl)-3,6-bis(pyridin-2-yl)pyrrolo[3,4-c]pyrrole-1,4(2H,5H)-dione)favors the decrease for the FMO energy(E_(LUMO)and E_(HOMO)),HOMO-LUMO gaps(E_(g)),and the downhill energetic driving force(ΔEL-L),while the electron-donating groups can increase E_(LUMO),E_(HOMO),E_(g),andΔEL-L compared with that of HBDPP,respectively.Th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electron-withdrawing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exhibit bathochromic shifts,while the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electrondonating substituted derivatives show hypsochromic shifts compared with the parent molecule HBDPP,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stronger the electron-withdrawing/donating ability of group is,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effect in the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KETOPYRROLOPYRROLE four-coordinate organoboron compou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optical property organic solar cell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