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差速技术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靳立强 王庆年 +1 位作者 张缓缓 王军年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00-704,共5页
提出了电动轮旋转动力学方程和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及车轮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不同车轮半径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 提出了电动轮旋转动力学方程和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及车轮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不同车轮半径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具有自适应差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子差速 自适应差速 试验
下载PDF
电动轮驱动汽车差速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靳立强 王庆年 张缓缓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632-2636,共5页
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开发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 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开发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及行驶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具有自适应差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子差速 自适应差速
下载PDF
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最优PD控制仿真 被引量:10
3
作者 靳立强 王庆年 宋传学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64-2268,共5页
由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本身特点使其动力学控制系统大大简化。提出了采用最优PD控制的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向角与车速信号由汽车线性动力学模型产生理想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通过实时检测汽车横摆角速度... 由于电动轮驱动汽车的本身特点使其动力学控制系统大大简化。提出了采用最优PD控制的电动轮驱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转向角与车速信号由汽车线性动力学模型产生理想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侧偏角,通过实时检测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质心偏角并根据其与理想值的差值产生PD反馈控制。PD增益系数采用最优控制方法整定。仿真表明该控制器可在各种行驶路面及工况下实时调整各驱动轮的驱动转矩从而调整汽车运动状态,保持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尤其是低附着路面上的稳定行驶的能力,使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动汽车 最优PD控制 动力学控制
下载PDF
开关磁阻电机电动轮驱动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建武 詹琼华 +1 位作者 马志源 王双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2,共3页
基于汽车动力学的分析,提出了电动轮驱动系统应遵循的控制原则即输出转矩闭环控制;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开关磁阻电机转矩控制策略,并提出了新的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放置辅助检测绕组和采用硬件积分器,对电机绕组磁链进行实时检测;结合绕组... 基于汽车动力学的分析,提出了电动轮驱动系统应遵循的控制原则即输出转矩闭环控制;比较了目前常用的开关磁阻电机转矩控制策略,并提出了新的控制方案.该方案通过放置辅助检测绕组和采用硬件积分器,对电机绕组磁链进行实时检测;结合绕组电流进行转矩估算,经过转矩误差PID反馈控制,实现电机输出转矩对转矩给定指令的跟踪.建立了实际的转矩闭环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测得到的电机输出特性证明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稳定性 开关磁阻 转矩控制
下载PDF
电动轮驱动汽车差速性能试验研究
5
作者 李佳民 《今日科苑》 2008年第16期93-94,共2页
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开发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 对电动轮驱动汽车的差速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开发了电动轮驱动试验车。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车轮半径不等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行驶路面及行驶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具有自适应差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子差速 自适应差速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动轮驱动系统开发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9
6
作者 顾云青 张立军 《汽车工程学报》 2004年第12期27-30,共4页
介绍了电动轮驱动系统(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构成、特点以及电动轮驱动系统的 开发现状,并指出了电动轮驱动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动汽车 电动轮驱动系统
下载PDF
220 t矿用自卸车电动轮驱动电机风摩损耗研究
7
作者 刘维维 宫海龙 王亮 《上海大中型电机》 2022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220 t矿用自卸车电动轮驱动电机为研究对象,对电机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经过处理得到电机风摩损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此外,通过计算研究了转速和壁面粗糙度对风摩损耗的影响,验证了文中风摩损耗计算方法,为后续设计... 以220 t矿用自卸车电动轮驱动电机为研究对象,对电机内部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经过处理得到电机风摩损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此外,通过计算研究了转速和壁面粗糙度对风摩损耗的影响,验证了文中风摩损耗计算方法,为后续设计阶段风摩损耗及电机效率的确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风摩损耗 轴向通风 粗糙度
下载PDF
高原重载牵引汽车电动轮驱动系统减速装置优化设计
8
作者 张艺伟 伊成山 +3 位作者 刘大智 王云龙 汪永姣 苏妃 《青海科技》 2023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文章从对重型牵引汽车电动轮减速装置优化角度出发,分析减速装置的载荷条件以及工作状况等因素,将NGW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体积、效率以及齿轮重合度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可靠性理论对减速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把齿轮的轮齿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文章从对重型牵引汽车电动轮减速装置优化角度出发,分析减速装置的载荷条件以及工作状况等因素,将NGW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体积、效率以及齿轮重合度作为目标函数,根据可靠性理论对减速装置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把齿轮的轮齿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结合可靠性理论使用到优化设计中的约束条件中,计算减速装置零部件参数的最优解,使得在质量最轻、体积最小的同时传动效率依旧可靠。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设计,使得减速装置可以满足牵引汽车电动轮模块的特殊要求,也为今后重型牵引汽车电动化设计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助力创建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系统 NGW行星齿轮减速器 重型牵引汽车 可靠性优化设计
下载PDF
电动轮驱动车辆电子差速技术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斌 吴森 曹正策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138,共5页
电动轮驱动式电动汽车是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型式,电子差速是其一项关键的技术。针对两前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在利用Ackermann&Jeantand转向模型对其转向时的两前轮差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 电动轮驱动式电动汽车是一种新的电动汽车型式,电子差速是其一项关键的技术。针对两前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轮汽车,在利用Ackermann&Jeantand转向模型对其转向时的两前轮差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确定了不同方向盘转角时的两前轮差速关系,据此设计了两前轮电子差速模拟试验台架,并采用一驱动电机力矩控制,另一驱动电机速度控制的PID闭环控制模式实现两前轮的电子差速。台架模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的两前轮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子差速 PID控制 模拟试验台架
原文传递
基于电动轮的多轴全轮转向汽车驱动控制研究
10
作者 张海源 朱永强 张平霞 《自动化信息》 2012年第8期38-40,47,共4页
本文就一种基于电动轮控制的多轴车的全轮转向系统的优点进行了概述。所介绍的这种多轴车的特点是:采用电动轮驱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全轮转向系统。电动轮驱动有效地提高了多轴车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有效地改善了... 本文就一种基于电动轮控制的多轴车的全轮转向系统的优点进行了概述。所介绍的这种多轴车的特点是:采用电动轮驱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全轮转向系统。电动轮驱动有效地提高了多轴车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则有效地改善了驾驶空间的布置,为汽车的轻量化、电子化和经济性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全轮转向系统的双相位转向有效地改善了多轴车的转向问题,提高了汽车转向的通过性和平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动助力转向系统 全轮转向系统 多轴车
下载PDF
基于模糊扩展卡尔曼滤波的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纵向速度估计算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志福 刘明春 周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4-1099,共6页
为了获取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纵向速度,设计了基于轮速信号和车身加速度信号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的估计算法,建立了研究对象的离散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并采取不同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测量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处理和车辆纵向速度估算.通过模糊... 为了获取轮毂电机驱动车辆的纵向速度,设计了基于轮速信号和车身加速度信号的扩展卡尔曼滤波的估计算法,建立了研究对象的离散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并采取不同的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测量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处理和车辆纵向速度估算.通过模糊控制器,对车速估计滤波器的估算参数进行实时动态调节,实现了估计算法的自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路面附着系数为1.00的良好路面上,估算得到的车速和动力学模型输出的实际车速误差小于2%;在路面附着系数为0.25的路面上,最大估算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速度估计 扩展卡尔曼滤波 模糊控制 自适应控制 电动轮驱动车辆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式微型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远 王涛 +2 位作者 张庆培 李贺 赵岩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2-426,共5页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式微型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控制,考虑滑转率和轴荷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以驱动轮转矩为控制量,以电动汽车内外侧驱动轮滑转率均衡为控制目标,并考虑汽车转弯时轴荷转移的差速控制策略,进行了差速控制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针对轮毂电机驱动式微型电动汽车的电子差速控制,考虑滑转率和轴荷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以驱动轮转矩为控制量,以电动汽车内外侧驱动轮滑转率均衡为控制目标,并考虑汽车转弯时轴荷转移的差速控制策略,进行了差速控制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策略合理,控制器能够较好地协调2后驱动轮转矩,实现了汽车电子差速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汽车 电动轮驱动 子差速 控制策略
下载PDF
电动轮汽车主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宝华 《天津汽车》 2008年第7期46-49,共4页
电动轮驱动车辆的驱动主动控制技术是电动车领域一项富有特色的关键技术,文章在综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动轮驱动技术的特点,重点对电动轮驱动的主动控制技术中的电子差速技术、驱动防滑技术、动力学控制及参数估算的研究现状... 电动轮驱动车辆的驱动主动控制技术是电动车领域一项富有特色的关键技术,文章在综合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动轮驱动技术的特点,重点对电动轮驱动的主动控制技术中的电子差速技术、驱动防滑技术、动力学控制及参数估算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动车 主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电动车电子差速器设计 被引量:17
14
作者 唐文武 陈世元 郭建龙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7-440,共4页
针对双电机独立轮式驱动电动汽车,介绍了一种汽车行驶数据测量系统;考虑汽车转向行驶时内、外侧车轮转速与转向角和车体速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的电子差速方案;设计了训练和在线计算算法,并编写了... 针对双电机独立轮式驱动电动汽车,介绍了一种汽车行驶数据测量系统;考虑汽车转向行驶时内、外侧车轮转速与转向角和车体速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基于BP神经网络原理的电子差速方案;设计了训练和在线计算算法,并编写了C语言计算机程序;仿真验证了该差速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汽车 BP神经网络 子差速器 电动轮驱动
下载PDF
混合动力工程机械轮边电力驱动控制策略
15
作者 卞永明 朱利静 +1 位作者 金晓林 徐新明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2年第6期875-879,共5页
根据工程机械行走系统运行特点,建立其轮边电力驱动方式,满足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在低速大转矩和高速恒功率状态,确定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算法。研究基于弱磁控制的速度和转差率相结合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协调驱动电机牵引时的差速。最... 根据工程机械行走系统运行特点,建立其轮边电力驱动方式,满足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在低速大转矩和高速恒功率状态,确定永磁同步电机的弱磁控制算法。研究基于弱磁控制的速度和转差率相结合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协调驱动电机牵引时的差速。最后建立前轮轮边电力驱动装载机试验台架,永磁同步电机提供的最大牵引力为29KN,实际测得最大牵引力为26 KN,电动轮效率达到89.7%,且转向平稳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轮驱动 永磁同步 弱磁 子差速
原文传递
矿用设备智能有载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玮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27-129,143,共4页
针对矿用设备发电机、电动机等多种被试对象,设计了一种综合性的智能有载试验台。该试验台设置了3个试验工位,分别为电动轮驱动电动机试验工位、主发电机试验工位、电铲电动机双试验工位,可进行负载试验、空载试验、超速试验、机械强度... 针对矿用设备发电机、电动机等多种被试对象,设计了一种综合性的智能有载试验台。该试验台设置了3个试验工位,分别为电动轮驱动电动机试验工位、主发电机试验工位、电铲电动机双试验工位,可进行负载试验、空载试验、超速试验、机械强度试验、堵转试验、铁损试验等。对SF33900型矿用卡车电动轮驱动电动机、495HR型电铲电动机及830E型矿用卡车主发电机进行了现场有载试验,验证了该试验台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铲运设备 有载试验台 电动轮驱动动机 动机 主发
下载PDF
A new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trategy for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continuity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廉宇峰 田彦涛 +1 位作者 胡蕾蕾 尹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81-3489,共9页
Regenerative braking was 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which were stored in the vehicle body when vehicle braked or went downhil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storing it into batter... Regenerative braking was 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the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which were stored in the vehicle body when vehicle braked or went downhill, into electrical energy and storing it into battery. The problem on how to distribute braking forces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our-wheel drive was more complex than that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ront-wheel drive or rear-wheel drive. In this work, the frictional braking forces distribution curve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is determined by optimizing th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curve of hydraulic proportional-adjustable valve, and then the safety brake range is obtained correspondingly. A new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trategy based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continuity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probl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our-wheel drive. Highway fuel economy test(HWFET) driving condition is used to provide the speed signals, the braking force equations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are expressed with linear equations. The feasi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new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trategy based on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continuity are verified by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 simulation curve and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curves of front wheel and rear wheel.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be implemented and worthy being spr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king force distribution regenerative braking electric vehicle four-wheel drive regenerative braking strengthcontinu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