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采用阴/阳极通流的热再生氨电池性能
1
作者
张永胜
张亮
+4 位作者
李俊
付乾
朱恂
廖强
石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74-3280,共7页
构建采用阴/阳极通流的穿透电极型热再生氨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based Battery,TRAB),并研究了电解液/氨流量比、氨浓度、电极孔隙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氨流量比过低会导致氨渗透,恶化...
构建采用阴/阳极通流的穿透电极型热再生氨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based Battery,TRAB),并研究了电解液/氨流量比、氨浓度、电极孔隙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氨流量比过低会导致氨渗透,恶化阴极性能,进而降低电池性能:通过增大流量比,可加强传质提升电池功率。一定流量比下,随氨浓度增加,电池性能逐渐提升,但过高浓度会引起氨渗透,恶化电池性能。电极孔隙密度越大,电极反应表面积越大,电池性能提升。随硫酸铵浓度增大,电解质电导率不断增大,电池性能逐渐提升,在高浓度(>2 mol·L^(-1))下,浓度增大对电池性能提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氨电池:通流
电化学
:
传质
:
渗透
多孔介质
原文传递
题名
采用阴/阳极通流的热再生氨电池性能
1
作者
张永胜
张亮
李俊
付乾
朱恂
廖强
石雨
机构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74-32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1976018)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项目(No.cstc2017jcyjAX0203)
+2 种基金
重庆市留学人员创业创新支持计划创新资助重点项目(No.cx2017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10611 2016CDJXY 145504)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科研基金资助(No.LLEUTS-2018005)
文摘
构建采用阴/阳极通流的穿透电极型热再生氨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based Battery,TRAB),并研究了电解液/氨流量比、氨浓度、电极孔隙和支持电解质浓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氨流量比过低会导致氨渗透,恶化阴极性能,进而降低电池性能:通过增大流量比,可加强传质提升电池功率。一定流量比下,随氨浓度增加,电池性能逐渐提升,但过高浓度会引起氨渗透,恶化电池性能。电极孔隙密度越大,电极反应表面积越大,电池性能提升。随硫酸铵浓度增大,电解质电导率不断增大,电池性能逐渐提升,在高浓度(>2 mol·L^(-1))下,浓度增大对电池性能提升不明显。
关键词
热再生氨电池:通流
电化学
:
传质
:
渗透
多孔介质
Keywords
thermally regenerative ammonia-based battery
flow-through
electrochemistry
mass transfer
crossover
porous media
分类号
TM911.3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采用阴/阳极通流的热再生氨电池性能
张永胜
张亮
李俊
付乾
朱恂
廖强
石雨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