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3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脑电监测专用床在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的应用
1
作者 田鑫 王惠娟 +3 位作者 倪兵 史燕薇 徐冬 遇涛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脑电监测专用床在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使用普通医用床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的135例癫痫患者为对照组,选...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脑电监测专用床在癫痫患者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使用普通医用床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的135例癫痫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使用改良脑电监测专用床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的150例癫痫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监测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身体损伤发生情况以及发作期间的标记及时率、标记延误率、漏报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监测期间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身体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作期间的标记及时率高于对照组,标记延误率、漏报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脑电图电极植入术后采用改良脑电监测专用床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有效减少监测期间不良事件、身体损伤的发生,提高发作期间的标记及时率,降低标记延误率与漏报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脑电监测专用床 癫痫 立体定向脑电图 电极植入术 视频脑电图监测
下载PDF
AnxA1、ADAMTS13联合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刘儒 张菲斐 李新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 in type-1 domain 13,ADAMTS13)联合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目的探究血清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 disintegrin-like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 in type-1 domain 13,ADAMTS13)联合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280例因胸痛入院,疑似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分为AMI组(145例)和非AMI组(135例),比较两组血清AnxA1、ADAMTS 13水平;根据AMI患者冠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53例)和重度组(37例),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不同冠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AnxA1、ADAMTS1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AnxA1、ADAMTS13联合心电图对AMI重度冠脉病变以及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MI组比较,AMI组患者血清AnxA1、QTc、TP-Tec水平升高[(0.97±0.26)vs(1.31±0.38)μg/mL][(417.56±29.11)vs(456.88±28.62)ms][(106.53±15.28)vs(120.48±14.91)ms],ADAMTS13水平降低[(1.22±0.39)vs(0.86±0.29)ng/L](P<0.05)。与单支组比较,双支和多支组血清AnxA1、QTc、TP-Tec水平升高[(1.08±0.15)vs(1.36±0.21)vs(1.60±0.25)μg/mL][(439.84±19.73)vs(459.73±19.80)vs(479.74±20.11)ms][(114.82±11.40)vs(121.89±10.96)vs(127.41±10.57)ms],ADAMTS13水平降低[(1.05±0.27)vs(0.82±0.19)vs(0.61±0.13)ng/L](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nxA1、QTc、TP-Tec水平升高[(1.11±0.14)vs(1.35±0.20)vs(1.55±0.27)μg/mL][(438.96±20.37)vs(459.44±21.19)vs(479.84±22.42)ms][(113.43±11.58)vs(121.88±11.39)vs(128.96±11.16)ms],ADAMTS13水平降低[(1.03±0.23)vs(0.88±0.17)vs(0.58±0.12)ng/L](P<0.05)。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不稳定斑块组血清AnxA1、QTc、TP-Tec水平升高[(1.15±0.24)vs(1.46±0.31)μg/mL][(440.37±29.11)vs(472.29±28.62)ms][(112.44±15.63)vs(127.98±15.17)ms],ADAMTS13水平降低[(0.97±0.18)vs(0.76±0.0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联合心电图参数预测AMI重度冠脉病变的AUC为0.948,均显著优于单独检测指标(P<0.05)。四者联合预测AMI斑块稳定性的AUC为0.925,均显著优于各自单独检测指标(P<0.05)。结论血清AnxA1、ADAMTS13联合心电图参数对AMI患者重度冠脉病变以及斑块稳定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断AM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膜联蛋白A1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电图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行走过程中下肢表面肌电图实时分析
3
作者 朱晓磊 计敏 +3 位作者 史东艳 孙慧敏 王丽娜 张克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55,共7页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在直线行走过程中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13例帕金森病不伴冻结步态患者和1... 目的:探索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在直线行走过程中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的改变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12例帕金森病伴冻结步态患者、13例帕金森病不伴冻结步态患者和11例健康对照受试者接受临床特征、步态时空参数和直线行走sEMG评估。分析步态周期各时段中重症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内侧头的sEMG信号特征改变,指标选用标准化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值和共激活比值。同时,探索sEMG改变与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受试者和非冻结步态患者相比,冻结步态患者的步速减慢、步幅缩短、摆动相减少、步态变异性增加(P<0.05)。在步态周期的单支撑相阶段,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健康对照降低(P<0.05);在摆动前期,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非冻结步态患者显著下降(P<0.01),但非冻结步态患者胫骨前肌标准化RMS较健康对照增加(P<0.01)。对于腓肠肌标准化RMS,冻结步态患者在摆动前期较非冻结步态患者和健康对照均显著降低(P<0.05)。此外,冻结步态患者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共激活比值在摆动相较非冻结步态患者降低(P<0.05)。冻结步态患者摆动前期腓肠肌标准化RMS与冻结步态严重程度(r=-0.758,P=0.007)、摆动相共激活比值和步幅变异性(r=0.716,P=0.013)显著相关。结论:直线行走步态周期中摆动前期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sEMG活动下降、摆动相胫骨前肌-腓肠肌共激活比值降低是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患者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指标及miR-145、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许淑彦 徐志伟 +1 位作者 赵爱红 袁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5(miR-145)、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在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该结果为金标准,将确诊冠心病病人纳入冠心病组,将非冠心病病人纳入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病人均接受PCI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动态心电图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miR-145、NT-proBNP水平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高度疑似冠心病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83例(69.17%),冠心病组动态心电图指标NN间期标准差(SDNN)、24 h每5 min NN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 h内每5 min一般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平均值(SDNNI)、血清miR-145水平较非冠心病组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非冠心病组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NN、SDANN、SDNNI、miR-145、NT-proBNP及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随访12个月,预后不良21例(25.30%),预后不良组合并高脂血症病人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SDNN、SDANN、SDNNI、miR-145较预后良好组低,血清NT-proBNP水平较预后良好组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DNN、SDANN、SDNNI、miR-145、NT-proBNP及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良预后的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动态心电图指标及血清NT-proBNP、miR-145水平能够有效诊断冠心病,同时与冠心病病人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能够有效预测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微小核糖核酸-145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李丽丽 杨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7例确诊为T2DM且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患者作为CAS组,选取确诊为T2DM但颈动脉未发现粥样硬化的95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7例确诊为T2DM且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患者作为CAS组,选取确诊为T2DM但颈动脉未发现粥样硬化的9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PR、QT、QTc间期测定值、血糖血脂等,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关系。结果:CAS组患者的PR、QT、QTc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于对照组患者,CAS组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S组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敏感度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R延长(OR=1.833)、QT延长(OR=1.718)、QTc延长(OR=1.487)、TG增高(OR=1.833)、hs-CRP增高(OR=2.081)、糖尿病病程延长(OR=2.036)是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2DM患者心电图PR、QT、QTc间期延长与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早期监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图 PR间期 QT间期 QTC间期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脑电图在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重症脑损伤昏迷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维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重症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重症脑损伤昏迷患者2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9分,入院均接受重复经颅磁刺...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重症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疗效中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择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接收的重症脑损伤昏迷患者2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9分,入院均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脑电图相关参数变化,对比不同通道上的平均功率、慢波比(DTR)指标水平,评价脑电图在评估疗效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本组患者经rTMS治疗后83.33%的恢复至Ⅰ级、Ⅱ级,另有4例处于Ⅲ、Ⅳ级,但无Ⅴ级患者,大部分患者基本恢复良好。治疗前后脑电图反应性分级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经rTMS治疗后患者F p1、F3、C3、F7和T3通道上的平均功率和DTR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意义(P<0.05)。另外,纳入的24例重症脑损伤昏迷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脑电图异常,图像主要表现为中高幅慢波和θ阵发型,分别占比25%(6/24)、41.67%(10/24),而经过rTMS治疗后上述异常均有明显减少,波形分化得到改善,结论脑电图在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促醒重症脑损伤昏迷患者临床疗效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重复经颅磁刺激也值得作为症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图 重复经颅磁刺激 促醒 重症脑损伤 昏迷
下载PDF
火针联合艾灸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调控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7
作者 史林 孙明明 郭丽娜 《新中医》 202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艾灸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调控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及...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艾灸通过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对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中枢神经调控及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5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及联合组各49例。2组均给予现代医学治疗,艾灸组在现代医学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联合组在艾灸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Ashworth肌张力(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躯干损伤量表(TIS)、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表面肌电图[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肌电信号值均方根(RMS)]、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TLR4、血清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艾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半身不遂、感觉减退、不语、口舌歪斜、自汗、面色㿠白、气短乏力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上述7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后,2组CSI、M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CSI、MAS评分均低于艾灸组,FMA评分高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C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IS评分高于艾灸组,CSS评分低于艾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肱二头肌RMS、iEMG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肱二头肌RMS、iEMG均低于艾灸组(P<0.05)。治疗后,2组Lp-PLA2、TLR4、α-sy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联合组Lp-PLA2、TLR4、α-syn水平均低于艾灸组(P<0.05)。结论:火针联合艾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疗效较好,可通过TLR4信号通路调控中枢神经,减少炎症反应及神经损伤,改善痉挛状态、肌张力水平及表面肌电图,缓解病情,提升机体躯干控制能力、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痉挛性肌张力障碍 火针 艾灸 TLR4信号通路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8
作者 温宏燕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 目的研究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短期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69例,恢复良好,无复发、再住院、并发症等情况)和短期预后不良组[21例,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复发、心血管性再住院(或就诊)、再次血运重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电图指标联合凝血指标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短期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多支病变占比、QRS时限值、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高于短期预后良好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短期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QRS时限INR升高、PT延长均为影响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RS时限值、PT、IN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12、0.691、0.939,敏感度为0.714、0.762、0.667、0.857,特异度为0.797、0.754、0.696、0.870(均P<0.05)。结论多支病变、QRS时限值、PT、INR升高与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关,检测以上指标对于预测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电图 凝血指标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院前心电图对STEMI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价值
9
作者 宋诚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院前心电图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杞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4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前均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有无QR... 目的探究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院前心电图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杞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14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前均行心电图检查,根据有无QRS波终末改变分为改变组(n=88)和未改变组(n=52)。再根据心肌梗死溶栓风险评分(TIMI)将140例患者分为高分组(TIMI评分≥2分)91例,低分组(TIMI评分≤1分)49例。分别对比改变组和未改变组、高分组和低分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发生和高TIMI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改变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型尿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TIMI风险评分和MHR均高于未改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未改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余项目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组患者单核细胞、MHR、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低分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组患者单核细胞、MHR、WBC、中性粒细胞水平高于低分组,HDL-C水平低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MHR、cTnI、CK-MB、BNP、LVEF和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是影响患者高TIM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MHR和QRS波群终末部分改变对STEMI患者高TIMI评分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13和0.877(P<0.05);cTnI、LVEF、BNP的AUC值分别为0.740、0.736、0.729对STEMI患者高TIMI评分有预测价值,可作为次要参考(P<0.05)。结论可将MHR及QRS波终末改变作为STEMI患者风险评估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电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诊断癫痫的早期效能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晓燕 刘艳华 闫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视频脑电图(VEEG)与常规脑电图(REEG)诊断癫痫的早期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拟诊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VEEG与REEG监测,比较VEEG与REEG监测效果、检出情况及分型、定... 目的比较视频脑电图(VEEG)与常规脑电图(REEG)诊断癫痫的早期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拟诊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VEEG与REEG监测,比较VEEG与REEG监测效果、检出情况及分型、定位诊断。以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VEEG与REEG诊断癫痫的早期效能。结果VEEG监测到的痫样放电率、临床发作率均高于RE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EG癫痫、非癫痫发作检出率均高于REEG,暂不诊断癫痫检出率低于RE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癫痫患者中,强直阵挛性发作8例,肌阵挛发作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全面性发作5例,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失神发作7例;睡眠期出现异常放电24例,清醒期出现异常放电7例,睡眠期和清醒期均出现异常放电10例;明确痫样放电部位32例,包括颞区发作8例,额区发作7例,额颞区发作6例,中央区发作4例,枕区发作4例,颞枕后区发作3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诊断,104例拟诊癫痫患者中,确诊癫痫患者58例,非癫痫患者46例,VEEG早期诊断癫痫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RE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EG可提高痫样放电和临床发作检出率,还能用于癫痫分型和痫灶定位,在癫痫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准确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常规脑电图 癫痫 诊断
下载PDF
CR导联心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景永明 申继红 +2 位作者 黄训华 李世锋 樊好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目的探讨CR导联心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方法CR导联系统是有共同负极的双极胸导联系统,其共同负极是右上肢(R),正极是胸部某点(C),多选V导联各点。获取CR导联心电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常规心电图机实采,四个肢体电极全接右上肢,胸... 目的探讨CR导联心电图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方法CR导联系统是有共同负极的双极胸导联系统,其共同负极是右上肢(R),正极是胸部某点(C),多选V导联各点。获取CR导联心电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常规心电图机实采,四个肢体电极全接右上肢,胸导联电极正常连结;二是基于常规心电图数据通过导联转换获取,首先调取aVR、V_(1)-V_(6)、V_(3R)-V_(5R)、V_(7)-V_(9)等导联的原始数据,再利用固定的转换系数CR-V_(i)=V_(i)-2/3 aVR计算目标导联(使用Python语言在Pycharm编译环境下实现算法),最终转换完成后画图。结果实采法与转换法获取了相同的CR导联心电图,但与相应的Wilson导联心电图相比,左胸导联的CR导联心电图形态类似而波幅略大,右胸导联CR导联心电图与Wilson导联心电图波幅相近但形态截然不同:前者P波清晰,QRS波群主波向上、无宽深的Q波,T波直立;后者P波较低,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出现非梗死性宽深Q波及非缺血性T波倒置,即所谓的右心室盲区。结论CR导联心电图开放了右心室盲区,实现了对左、右心室的平等探测,为临床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心电学形态信息,弥补了Wilson胸导联系统的不足,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图 投影学说 电偶学说 导联向量 WILSON导联 CR导联心电图 导联转换 右心室盲区
下载PDF
60岁以上及60岁以下成人脑震荡脑电图分析
12
作者 李穗生 金红 《中国临床新医学》 199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临床把头部外伤后表现有短暂意识障碍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客观异常者称为脑震荡。由于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脑功能的紊乱而非脑实质的大体解剖上的改变,故脑电图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院近年共对250名成人脑震荡者... 临床把头部外伤后表现有短暂意识障碍而神经系统检查无客观异常者称为脑震荡。由于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脑功能的紊乱而非脑实质的大体解剖上的改变,故脑电图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院近年共对250名成人脑震荡者进行脑电图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电图分析 60岁以上 电图检查 电图异常 头部外伤 年龄组 成人脑电图 异常脑电图 临床与脑电图
下载PDF
便携式心电图仪在疗养保健查体中检测应用
13
作者 刘家寿 雷玉峰 +1 位作者 姜愈慧 陈谷 《中国疗养医学》 2002年第4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便携式 电图 电图记录 电图 异常心电图 疗养院 保健 资料整理 电图诊断 电图描记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鱼钩样心电图表现1例
14
作者 孟晓雪 张丽霞 +2 位作者 药素毓 韩冰 张璐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当梗死相关动脉为旋支时,心电图表现多不典型,没有明显特异性,所以易导致临床延误诊断。本文报道1例NSTE-ACS患者心电图出现类似鱼钩... 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中,当梗死相关动脉为旋支时,心电图表现多不典型,没有明显特异性,所以易导致临床延误诊断。本文报道1例NSTE-ACS患者心电图出现类似鱼钩样改变,其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旋支病变,有助于对犯罪靶血管的识别和诊断,从而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鱼钩样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电图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研究
15
作者 焦琼 许笑宜 +1 位作者 温雯 陈肖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5例,以1∶1配比选取同期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5例。记录室性早搏严重程度、心律失常检出率、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检出率及诊断效... 目的:探讨两种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5例,以1∶1配比选取同期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65例。记录室性早搏严重程度、心律失常检出率、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结果: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中,Ⅰ级12例,构成比18.46%(12/65),Ⅱ级15例,构成比23.08%(15/65),Ⅲ级15例,构成比32.61%(15/65),Ⅳ-B级10例,构成比15.38%(10/65),Ⅴ级13例,构成比20.00%(13/65);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中,心房颤动8例,构成比12.31%(8/65),房性早搏38例,构成比58.46%(38/65),心房扑动7例,构成比10.77%(7/65);本组65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和65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出真阳性为61例,真阴性为62例;采用运动心电图诊断出真阳性62例,真阴性6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度94.62%(123/130)、敏感度93.85%(61/65)、特异度95.38%(62/65)、误诊率4.62%(3/65)、漏诊率6.15%(4/65)与运动心电图94.62%(123/130)、95.38%(62/65)、93.85%(61/65)、6.15%(4/65)、4.62%(3/6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将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各项临床特征较好显示出来,且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合并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性心脏病 室性早搏 运动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等位性Q波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瑞琳 陈彩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年第1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等位性Q波(即不典型坏死型QRS波)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从而提高对心肌梗死时不典型坏死QRS波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但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呈等位性Q... 目的探讨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等位性Q波(即不典型坏死型QRS波)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从而提高对心肌梗死时不典型坏死QRS波心电图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对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但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呈等位性Q波32例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32例中见非典型Q波改变(临界性Q波或小q波,进展型Q波,q波顺序异常)14例(43.75%),不典型坏死型QRS改变(R波丢失,对应性R波增高,R波逆向递增,QRS波群起始部切迹、顿挫)18例(56.25%)。结论等位性Q波心电图改变受疾病本身因素、描记部位、时间及梗死的范围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但等位性Q波与典型病理性Q波对诊断心肌梗死具有同样意义。体会对可疑的不典型坏死型QRS波改变应密切观察其发生的导联,进行系列的心电图描记,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表现及心肌酶学改变等综合分析,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等位性Q波 电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电图分析 R波逆向递增 QRS波群 电图改变 电图表现 电图描记
下载PDF
大学生体检心电图特征分析
17
作者 冯艳 王芳丽 穆耶赛尔·麦麦提明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脏电活动表现,分析其心电图异常的检出情况及特征,为识别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的人群及心电图高危人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入学行健康体检的1003名高校大学生的心电图,按不同性别及民族对心电图的人群...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心脏电活动表现,分析其心电图异常的检出情况及特征,为识别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的人群及心电图高危人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入学行健康体检的1003名高校大学生的心电图,按不同性别及民族对心电图的人群分布特征和心电图参数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心电图459例(45.8%),异常心电图544例(54.2%)。异常心电图检出情况:窦性心律不齐36.7%,窦性心动过速2.2%,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5.5%,早搏1.8%,束支阻滞1.7%,ST-T改变2.5%。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男性和女性大学生中,心电图相关参数P波时限,QRS波时限,QT间期及R_(V5)、S_(V1)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大学生体检心电图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较高,其心电图变化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心电图参数的界值设定相关,故在体检心电图的诊断中需仔细判断其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改变,以免误诊,造成对受检者家庭成员的压力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心电图相关参数在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差异较小,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体检 电图 电图参数 大学生 少数民族
下载PDF
常规心电图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彭南燕 黄重云 袁文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分析不同心电图检查在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疑似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1例,均接受常规心电图、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剂综合诊断确诊(金标准),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1... 目的 分析不同心电图检查在阵发性心房颤动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疑似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1例,均接受常规心电图、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经冠状动脉造影剂综合诊断确诊(金标准),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31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30例,分析不同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不同疾病的房速前窦性频率、房速频率情况。结果 12导联动态心电图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93%、93%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的68%、73%、70%(P<0.05);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见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房速前窦性频率、房速频率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效果显著,可准确鉴别阵发性心房颤动与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差异,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对患者病情改善、治疗方案拟定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12导联 心房颤动
下载PDF
长程视频脑电图和普通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李娜 张涛 +1 位作者 屈婵娟 蒋艳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55-0158,共4页
研究长程视频脑电图和普通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疑似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普通脑电图监测以及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 长程视频脑电图组异常放电检出率高于... 研究长程视频脑电图和普通脑电图在小儿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疑似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普通脑电图监测以及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 长程视频脑电图组异常放电检出率高于普通脑电图组(P<0.05);长程视频脑电图组临床发作检出率高于普通脑电图组(P<0.05);长程视频脑电图组敏感度、准确率均高于普通脑电图组(P<0.05);两组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小儿癫痫的诊断中应用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诊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长程视频脑电图 普通脑电图 诊断
下载PDF
脑电图检测对癫痫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研究
20
作者 徐文兰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6期127-129,共3页
目的:在癫痫疾病早期诊断中不同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癫痫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 目的:在癫痫疾病早期诊断中不同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癫痫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常规脑电图及视频脑电图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脑电图对痫样放电、非特异性异常检出情况,分析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视频脑电图总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P=0.041)。38例疑似癫痫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出异常30例,正常8例。视频脑电图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常规脑电图(P<0.05);两种脑电图特异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癫痫患者早期诊断中,视频脑电图的诊断价值要优于常规脑电图,可有效提高痫样放电、非特异性异常检出率,诊断效能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常规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