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环境下弓网电场噪声时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凤仪 李茁恒 +2 位作者 唐爱霞 王智勇 周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5,共8页
为研究降雨环境对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特性的影响,利用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在电波暗室中开展降雨环境下的弓网电弧电场噪声实验.统计分析降雨环境下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的时域特性,获得了弓网电弧电场噪声时域波形的峰值、上升时间... 为研究降雨环境对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特性的影响,利用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在电波暗室中开展降雨环境下的弓网电弧电场噪声实验.统计分析降雨环境下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的时域特性,获得了弓网电弧电场噪声时域波形的峰值、上升时间、振荡周期及持续时间等特性参数随降雨量、接触压力及滑动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降雨环境下的弓网电弧电气特性及其与电场噪声特性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弓网电弧电场噪声强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强,在降雨环境下电场噪声强度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弱;与正常环境相比,降雨环境下的电场噪声波形的幅值更大、衰减更快.降雨会使电弧的燃弧时间缩短,零休时间增加,进而导致燃弧尖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噪声 降雨条件 弓网电弧 时域特性 滑动电接触
下载PDF
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特性影响因素
2
作者 张继华 郑志强 +2 位作者 薛一鸣 王智勇 郭凤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2-1097,共6页
为揭示工况参数对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特性的作用规律,利用自行研制的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改变供电电压、回路电流、功率因数、运行速度、接触压力等实验条件,开展了91组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实验.在30~60 MHz频段... 为揭示工况参数对弓网电弧电场噪声特性的作用规律,利用自行研制的弓网电弧电磁噪声实验系统,采用单因素实验法,改变供电电压、回路电流、功率因数、运行速度、接触压力等实验条件,开展了91组弓网电弧辐射电场噪声实验.在30~60 MHz频段内,弓网电弧电场噪声幅值较大,高于背景噪声及其它频段电场噪声.31~44 MHz频带内的电场噪声超过限值,会严重影响调频收发信机的正常工作.提高供电电压,电场噪声的等效场强呈现增大趋势;列车感性负载越少,功率因数越接近1,则电场噪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电弧 电场噪声 单因素实验法 滑动电接触 等效场强
下载PDF
抛物方程(PE)方法在风电场噪声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鑫波 朱卫军 +1 位作者 曾明伍 曹九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5,共6页
随着风力机的大型化和分散式布局的推进,风电场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不可忽视。依托建设在平坦地形的某风电场项目,选取某兆瓦级大型风电机组。首先采用噪声源计算软件,基于抛物方程(PE)方法,分析了声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性。然后,结合声传... 随着风力机的大型化和分散式布局的推进,风电场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不可忽视。依托建设在平坦地形的某风电场项目,选取某兆瓦级大型风电机组。首先采用噪声源计算软件,基于抛物方程(PE)方法,分析了声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特性。然后,结合声传播模型和声叠加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给出了噪声云图,分析了风电场噪声传播分布。最后,对比了WindPro软件与抛物方程(PE)方法的特点和计算结果,讨论了抛物方程(PE)方法的可靠性。结论表明,抛物方程方法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模拟风电场的噪声传播分布,可在将来风电场建设布局时,为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噪声传播 抛物方程(PE)方法 声衰减 声传播模型 对比验证
下载PDF
风电场运行期噪声影响范围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玲 蒋立荣 李凌云 《内燃机与配件》 2017年第4期88-89,共1页
本文分析风电场运行期噪声影响范围和防治措施,为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选址提供依据,避免建成后带来环境问题;提出已建项目噪声范围确定原则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 风机噪声 影响范围 新建项目 已建项目 措施 电场运行期噪声影响范围及防治措施
下载PDF
A seafloor electromagnetic receiver for marine magnetotellurics and 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sounding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凯 魏文博 +2 位作者 邓明 伍忠良 余刚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5年第3期317-326,466,共11页
I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seafloor electromagnetic receivers must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noise, clock drift, and power consumption. To design a receiver that perform... I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marine controlled-source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seafloor electromagnetic receivers must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noise, clock drift, and power consumption. To design a receiver that performs well and overcomes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we performed forward modeling of the E-field abnormal response and established the receiver's characteristics. We describe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the properties of each component, that is, low-noise induction coil sensor, low-noise Ag/AgCI electrode, low-noise chopper amplifier, digital temperature-compensated crystal oscillator module, acoustic telemetry modem, and burn wire system. Finally, we discuss the results of onshore and offshore field tests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veloped seafloor electromagnetic receiver and its performance: typical E-field noise of 0.12 nV/m/rt(Hz) at 0.5 Hz, dynamic range higher than 120 dB, clock drift lower than 1 ms/day, and continuous operation of at least 21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SEM seafloor EM receiver seafioor electric field sensor chopper amplifier acoustic telemetry mode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