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级分辨率的成像表征对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可以实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图像表征,但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受限于...原子级分辨率的成像表征对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可以实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图像表征,但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受限于辐照引起的结构损伤,无法用常规辐照剂量进行HRTEM成像表征。将出射波重构(exit wave reconstruction,EWR)技术应用于辐照敏感材料,一方面可以解决HRTEM图像中衬度反转的问题并提高图像分辨率至信息极限;另一方面,通过算法实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适合于从低剂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采用低剂量EWR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束敏感材料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为研究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使针对出射波重构技术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与科学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为4类的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目的探讨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为4类的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并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果比较。方法前瞻性纳入乳腺BI-RADS分级4类、最大径≤1 cm,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65例乳腺微小结节患者共165例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25例、恶性病灶40例,每例病灶均进行CDFI、SMI及CEUS检查,分析其声像图资料。采用Adler半定量法进行血流分级评价,比较CDFI和SMI显示微小结节内血流情况的差异。制定了CDFI、CDFI+SMI联合两种方式预测结节性质的诊断标准,分析了CDFI、CDFI和SMI联合及CEUS三种血流显像方法对乳腺微小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乳腺微小结节患者患病年龄大于良性患者,CDFI及SMI对乳腺微小结节血流检出能力不同,CDFI血流显示率为47.3%(78/165)、SMI为83.6%(138/16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DFI、联合CDFI和SMI、CEUS三种方法诊断乳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72.5%、87.5%、72.5%,特异度分别为60.8%、59.2%、82.4%,准确性分别为63.6%、66.1%、80.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65、0.771、0.772,且三种方式对微小结节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应用CDFI和SMI的方式优于单独使用CDFI。结论对于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微小结节,联合应用CDFI和SMI,可有助于提高判断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并减少有创性检查超声造影的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获取MCD饮食小鼠不同时间点(0、4、8、12、16、20和24周)的肝组织标本,行HE、Masson和天狼猩红(SR)染色,并计算胶原蛋白比例面积(CPA)和羟脯氨酸(HYP)。使用SHG/TPEF纤维成像技术分析100个胶原参数。以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纤维化分期(S0~S4)为标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模型分析胶原参数,并对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同时与CPA、HYP进行比较。结果 在MCD小鼠模型中,HE和SR染色后可以观察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小叶内脂肪变形成,纤维化逐渐加重。分别基于造模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选出26和27个参数;进一步采用SVM模型分析筛选出7个共同参数(#StrCV、#ShortStrCV、#ThickStrCV、#StrPTAgg、#StrPSAgg、#LongStrPSAgg和StrLengthPSAgg)并进行论证,7个参数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0.923, P <0.05,与不同时间点相关的AUC为:0.823~0.976, P <0.05。进一步比较7个参数和CPA及HYP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分期0 vs 1~4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其他分期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同样在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造模早期0 vs 4周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造模4周后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结论 7个与纤维化阶段和不同时间点相关的参数组合,可以准确反映MCD诱导的NAFLD模型不同分期和不同时间点的肝纤维化变化,可用于该模型中以定量的方式具体、准确地监测肝纤维化进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为4类的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并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结果比较。方法前瞻性纳入乳腺BI-RADS分级4类、最大径≤1 cm,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165例乳腺微小结节患者共165例病灶,其中良性病灶125例、恶性病灶40例,每例病灶均进行CDFI、SMI及CEUS检查,分析其声像图资料。采用Adler半定量法进行血流分级评价,比较CDFI和SMI显示微小结节内血流情况的差异。制定了CDFI、CDFI+SMI联合两种方式预测结节性质的诊断标准,分析了CDFI、CDFI和SMI联合及CEUS三种血流显像方法对乳腺微小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乳腺微小结节患者患病年龄大于良性患者,CDFI及SMI对乳腺微小结节血流检出能力不同,CDFI血流显示率为47.3%(78/165)、SMI为83.6%(138/16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DFI、联合CDFI和SMI、CEUS三种方法诊断乳腺微小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72.5%、87.5%、72.5%,特异度分别为60.8%、59.2%、82.4%,准确性分别为63.6%、66.1%、80.0%,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65、0.771、0.772,且三种方式对微小结节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应用CDFI和SMI的方式优于单独使用CDFI。结论对于诊断为BI-RADS 4类的乳腺微小结节,联合应用CDFI和SMI,可有助于提高判断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并减少有创性检查超声造影的使用。
文摘目的通过二次谐波(SHG)和双光子激发荧光(TPEF)显微成像技术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模型胶原参数动态变化,找出并建立适合蛋氨酸胆碱缺乏饲料(MCD)诱导的NAFLD小鼠的自动化定量评估参数,为SHG/TPEF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获取MCD饮食小鼠不同时间点(0、4、8、12、16、20和24周)的肝组织标本,行HE、Masson和天狼猩红(SR)染色,并计算胶原蛋白比例面积(CPA)和羟脯氨酸(HYP)。使用SHG/TPEF纤维成像技术分析100个胶原参数。以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纤维化分期(S0~S4)为标准,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模型分析胶原参数,并对参数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同时与CPA、HYP进行比较。结果 在MCD小鼠模型中,HE和SR染色后可以观察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小叶内脂肪变形成,纤维化逐渐加重。分别基于造模不同时间点和不同肝纤维化分期,选出26和27个参数;进一步采用SVM模型分析筛选出7个共同参数(#StrCV、#ShortStrCV、#ThickStrCV、#StrPTAgg、#StrPSAgg、#LongStrPSAgg和StrLengthPSAgg)并进行论证,7个参数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相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7~0.923, P <0.05,与不同时间点相关的AUC为:0.823~0.976, P <0.05。进一步比较7个参数和CPA及HYP对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分期0 vs 1~4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其他分期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同样在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发现7个参数的AUC在造模早期0 vs 4周时,与CPA和HYP的AUC值接近,造模4周后比较,7个参数的AUC值均高于CPA和HPA。结论 7个与纤维化阶段和不同时间点相关的参数组合,可以准确反映MCD诱导的NAFLD模型不同分期和不同时间点的肝纤维化变化,可用于该模型中以定量的方式具体、准确地监测肝纤维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