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内镜超声检查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贺莉 任权 +2 位作者 陈颖萍 聂玲 李国华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74-475,共2页
目的 探讨电子内镜超声检查(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52例,进行电子EUS扫描,采用Olympus CF-UM2000型电子超声胃镜.分别用无气水水囊法,无气水充盈法或两法兼用进行扫... 目的 探讨电子内镜超声检查(EUS)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52例,进行电子EUS扫描,采用Olympus CF-UM2000型电子超声胃镜.分别用无气水水囊法,无气水充盈法或两法兼用进行扫描,酌情选用5~20MHz超声频率。结果 52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食管平滑肌瘤5例、食管囊肿2例、食管静脉瘤3例、食管腔外脏器压迫3例、食管腔外肿瘤压迫1例;胃囊肿5例、胃平滑肌瘤12例、胃平滑肌肉瘤2例、胃脂肪瘤2例、胃腔外脏器压迫5例、胃腔外肿瘤压迫1例、胃窦异位胰腺3例,胃底血管瘤2例;十二指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囊肿1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1例、十二指肠外肿瘤压迫3例。部分病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对上消化道外肿瘤压迫均与B超、CT或MRI检查吻合。结论 本文52倒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普通胃镜检查难以判断其性质,而应用电子EUS则均能明确诊断.表面EUS扫描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痛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诊断 电子内镜超声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玉刚 梁志兴 姜海川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迁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均行电子超声内镜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并以病理检验...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迁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均行电子超声内镜检查和电子胃镜检查,并以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诊断效能,分析电子超声内镜影像特征。结果:在诊断符合率上,电子超声内镜检查为84.26%,电子胃镜检查为66.67%,电子超声内镜检查高于电子胃镜检查(P<0.05)。在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上,电子超声内镜检查分别为84.62%、98.78%、95.37%、95.65%、95.29%,电子胃镜检查分别为57.69%、91.46%、83.33%、68.18%、87.21%,电子超声内镜检查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电子胃镜(P<0.05),电子超声内镜检查与电子胃镜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瘤超声内镜大多表现为低回声;平滑肌瘤超声内镜大多表现为匀质低回声;脂肪瘤超声内镜表现为匀质高回声;异位胰腺超声内镜表现为不均匀中高回声;血管瘤超声内镜表现为中低回声;囊肿超声内镜表现为无回声;肠胃道超声内镜多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淋巴瘤超声内镜表现为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低回声;血管外压力超声内镜多表现为血管壁外部有明显的血管壁及血管壁的不同层次的组织;早发肿瘤超声内镜多表现为病灶仅限于黏膜层,结构不清楚、不连续或消失,其下层结构清楚而完好。结论:与电子胃镜检查相比,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诊断效能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 电子超声内镜检查 电子胃镜检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在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鑫 陈瑶莉 张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4期2614-2617,共4页
目的 探讨与比较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在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5例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 目的 探讨与比较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在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85例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电子超声内镜和电子胃镜检查。记录患者病变部位性质与分布,记录电子超声内镜及电子胃镜检查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影像学特征,判断两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 在85例老年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中,其中间质瘤60例,异位胰腺9例,息肉6例,炎性增生4例,血管性病变4例,囊肿2例。病变部位分布:胃部51例,食管29例,十二指肠5例。良性病变81例,恶性病变4例。电子超声内镜检查时间为(34.19±5.18) min,长于电子胃镜[(30.43±6.0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超声内镜检查期间出现的咽喉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3%,明显低于对照组(1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瘤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病变,异位胰腺主要表现为低回声病变,息肉表现为黏膜层高回声区,炎性增生表现为各层结构完整,血管性病变表现为黏膜下层无回声结构,囊肿表现为均匀无回声区。电子超声内镜诊断正确率为98.82%,明显高于电子胃镜(8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电子胃镜,电子超声内镜检查虽然耗时较长,但是可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准确定位,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镜 电子超声内镜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 诊断正确率 不良反应 检查时间
下载PDF
电子超声内镜在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病变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珊珊 姜军梅 +5 位作者 刘吉勇 杨崇美 张俊勇 张安忠 王冠华 许诺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电子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结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 excavation,ESE)... 目的探讨电子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结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及外科手术在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常规电子内镜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层及黏膜下病变行EUS检查患者118例共120处病灶。将EUS拟诊诊断与内镜下手术及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包括病理类型、起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符合率。结果黏膜层病变术后病理与EUS拟诊符合率为100%(16/16),分层诊断准确率为93.75%(15/16);黏膜下病变术后病理与EUS拟诊符合率为88.5%(92/104),分层诊断准确率为97.1%(101/104);本研究中,所有病变术后病理与EUS拟诊的总体符合率为90%(108/120),总体分层诊断准确率为96.7%(116/120)。结论 EUS能准确地显示食管各层结构、判断肿瘤的起源,较准确地估计肿瘤的性质。对于食管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扩大内镜下手术治疗适应证、指导外科手术治疗,均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应在治疗前常规应用。对黏膜下病变,提倡在EUS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超声内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 食管肿瘤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联合电子胃镜和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达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6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超声内镜与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疑似GIST患者76例,按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电子胃镜×超声内镜组(甲组)和EUS-FNA...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超声内镜与超声内镜引导下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EUSFNA)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疑似GIST患者76例,按检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电子胃镜×超声内镜组(甲组)和EUS-FNA组(乙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后行手术治疗,同时活检。统计诊断结果、并发症和患者对检查满意度。结果甲组GIST检出率为63.2%,乙组为68.4%;甲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乙组为39.5%;甲组GIST准确率为70.6%,乙组为74.3%;甲组良性GIST准确率为80.0%,乙组为85.7%;甲组交界性GIST准确率为62.5%,乙组为78.6%;甲组恶性GIST准确率为76.9%,乙组为64.3%。两组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满意度为39.5%(15/38),乙组为63.2%(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胃镜+超声内镜检查与EUS-FNA诊断GIST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GIST分型诊断中和患者接受度方面,GUS-FNA优于电子胃镜+超声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胃镜联合超声内镜 胃肠间质瘤 超声内镜引导的多部位细针穿刺抽吸术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