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肺栓塞治疗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展鸿 戴汝平 +3 位作者 柳志红 曹程 何建国 程显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栓塞患者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及单纯抗凝治疗前后的疗效(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采用ImatronC-150XP... 目的:探讨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在肺动脉栓塞(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前后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栓塞患者经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以及单纯抗凝治疗前后的疗效(其中2例改为手术治疗)。采用ImatronC-150XP型EBCT机,连续容积扫描方式,层厚1.5-3 mm。分析63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天、4-7天、8-30天和>30天远期肺栓塞EBCT增强容积扫描图像上血栓形态和大小及其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动脉直径的改变及右心功能的变化。结果:51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后有效率81.2%,10例单纯抗凝治疗后有效率51.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1-3天内有13例复查;4-7天有24例复查;8-30天内复查11例;>30天复查15例。本组EBCT复查中,中央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43.57%,4-7天溶解率68.2%,8-30天溶解率85.06%,>30天溶解率100%;附壁型血栓栓子1-3天溶解率18.84%,4-7天溶解率12.99%,8-30溶解率84.41%,>30天溶解率28.93%;表现为闭塞型的血栓栓子中,1-3天22.45%的栓子溶解,4-7天30.52%栓子溶解,8-30天68.66%栓子溶解,>30天23.28%栓子溶解。中心肺动脉治疗后40.21%的栓子溶解,左肺动脉较右肺动脉溶解率高。右心功能治疗后较前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为0.32±0.11 VS 0.45±0.10(P<0.01);主肺动脉管径治疗后较前缩小,为(34.0±5.3)mm VS(32.2±5.8)mm,(P<0.01)。结论:EBCT增强扫描可以无创、客观、准确地评价肺栓塞患者临床治疗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以中央型栓子为主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附壁型或闭塞型栓子为主的患者,中远期疗效显著。右心功能检查可客观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陆萍 韩玲 +3 位作者 郑可 戴汝平 金梅 罗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1年第4期201-206,共6页
目的 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CT)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78例患儿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为小儿心脏病 ,其中 7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 63例 ,非先天性心脏病变 4例 ,同时做EBCT增强单层容... 目的 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EBCT)在小儿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78例患儿经胸常规超声心动图 (TTE)诊断为小儿心脏病 ,其中 74例为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占 63例 ,非先天性心脏病变 4例 ,同时做EBCT增强单层容积扫描 ,并由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图像三维重建。其中 2 5例行常规心血管造影 ,4 3例经外科手术 ,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全组 2 0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共 176处畸形 ,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16种。心内畸形共65处 ,TTE漏诊 1处 (三尖瓣闭锁 ) ,TTE诊断准确率 98 5 %。而心外大血管畸形及心室 -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中两者有明显差别 ,EBCT诊断准确率为 96 4 % ( 10 7/ 111) ,TTE诊断准确率 86 5 % ( 96/ 111)。EB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差异非常显著 ( χ2 =6.964,P <0 .0 1)。手术纠治心脏病变共 10 9处 ,EBCT确诊 10 5处 ,诊断准确率 96 3 % ( 10 5 / 10 9)。TTE确诊 97处 ,诊断准确率 89 0 % ( 97/ 10 9)。EBCT与TTE诊断的准确率有显著差异 ( χ2 =4 .3 18,P <0 .0 5 )。TTE、EBCT对 4例非先天性心脏病均作出正确诊断。TTE与EBCT结合使诊断的总准确率提高到 99 4 % ( 175 / 176)。结论 E BCT对小儿心脏病变的检出优于TTE。EBCT血管造影与TTE及心血管造影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三维成像 小儿心脏病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鲁锦国 曹程 +6 位作者 戴汝平 吕滨 白桦 王浩 刘延玲 沈向东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 目的:评价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EBCT)在小儿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先天性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小儿患者60例,平均年龄1.64岁(28天-6岁)。所有患者均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和EBCT检查,其中39例行手术治疗。结果:60例中,每1例至少合并1种心血管畸形,合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分别为40、26、12例, 法乐四联症1例,右心室双出口2例。平均狭窄率(管腔最窄处与近心端正常主动脉内径比值)R=0.42±0.13(0.18- 0.75)。经手术治疗的39例中,38例证实为CoA,其中R≤1/2占84%(32/38),1例EBCT诊断无血液动力学意义,检出率为97.4%(38/39);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漏诊11例,检出率为69.2%(27/39)。结论:EB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能清楚显示小儿CoA的大小、形态,检出率高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由于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检出心内畸形有着优势,两者联合应用是小儿复杂型主动脉缩窄无创性检查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先天性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镜面右位心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的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
5
作者 周渊 戴汝平 吴清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镜面右位心 主动脉瓣下隔膜型狭窄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诊断
下载PDF
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效果
6
作者 郭岩 吴清玉 +1 位作者 戴汝平 杨有优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 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 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 EBCT技术 ,并辅以三维重建 ,对比手术前、后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改变。根据术后... 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 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 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 EBCT技术 ,并辅以三维重建 ,对比手术前、后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改变。根据术后的 EB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疏通良好者和疏通不良者 ,通过对比两者间的右 /左心室收缩峰压比 ( PRV/LV)来验证采用 EBCT进行术后评价的可行性。 结果 无手术死亡。右心室流出道疏通良好者 ( n=16)的 PRV/L V为 0 .5 7± 0 .17,而流出道疏通不良者 ( n=4 )的 PRV/L V为 0 .78± 0 .0 1,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2 )。三维重建的图象可以直观地显示两者间的差异。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法洛四联症 根治术 EBCT
下载PDF
复杂型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弓离断的e-Speed电子束CT诊断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清荣 戚跃勇 +2 位作者 邹利光 文利 李龙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9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束CT在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和主动脉离断(I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影像学表现。方法:9例COA和6例IAA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对比剂容积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 目的:探讨电子束CT在复杂型主动脉缩窄(COA)和主动脉离断(I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影像学表现。方法:9例COA和6例IAA的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对比剂容积扫描,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薄层VR重组和电影模式,并经DSA造影和手术证实。结果:EBCTA清晰显示COA和IAA的解剖细节,可对此二种疾病进行分型及诊断,正确诊断率为96.1%。结论:EBCTA作为一种无创性血管造影技术,对COA和IAA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弓离断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电子束CT及其在心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汝平 《当代医学》 1997年第2期71-80,共10页
电子束 CT(EBCT)即超高速 CT,是 CT 的一种特殊类型。于1983年由美国的 Douglas Boyd 博士首先应用于临床。EBCT 与常规 CT的主要区别在于 X 线源:常规 CT 是用一个 X 线管球来发射 X 线,将此 X球管装入扫描架,由扫描架环绕患者做机械... 电子束 CT(EBCT)即超高速 CT,是 CT 的一种特殊类型。于1983年由美国的 Douglas Boyd 博士首先应用于临床。EBCT 与常规 CT的主要区别在于 X 线源:常规 CT 是用一个 X 线管球来发射 X 线,将此 X球管装入扫描架,由扫描架环绕患者做机械性的往复运动采实现 X 线对患者的扫描;而 EBCT 则是由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再由电子束轰击扫描架上的钨靶环,由钨靶环发出 X 线,通过电子枪内的偏转线圈使电子束扫描钨靶,被扫描的钨靶产生往返运动的 X 线,以对患者进行扫描。由于 EBCT 电子束扫描钨靶的速度远远高于普通 CT 机中扫描架的机械扫描运动,所以 EBCT 的扫描速度要远远高于普通 CT,使成像时间大大缩短。因而用 EBCT 检查运动着的器官(如心脏大血管等)能得到清晰的图像,实现了电影 CT,带来了 CT 技术的又一次革命。EBCT 设备由电子枪、扫描架、扫描床、控制台及计算机系统组成。电子枪发出电子束,再由电子束扫描位于扫描架上的钨靶环以产生扫描 X 线。扫描架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上环和下环,扫描床位于两环之间。扫描架面对电子枪环绕着扫描床。上环也叫检测环,又由2个分环(环1,环2)组成,呈水平平行排列;下环又称阳极靶环,位于检查床的下方,由5个与检查床左右方向呈平行排列的靶环(4个工作靶,1个调试靶)组成。检查时,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经偏转后轰击扫描床下方的阳极靶(钨靶),阳极靶发出的 X 线垂直穿过扫描床并进入被检查的人体组织器官,经不同密度的组织衰减后,由床上方的上环(即检测器)接收信号,然后,通过光纤系统将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经成像处理显示于荧光屏。在控制台和计算机系统的操纵处理下,EBCT 可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扫描床可取不同的位置和不同的移动方法,从而获得不同断面的图像,以满足临床应用的不同需求。EBCT 有两种基本扫描方式,即单层扫描和多层扫描。单层扫描(single slice mode.SSM)时,电子束仅轰击五个钨靶环(下环)中的一个环(9次/秒),来产生 X 线,并只用上环检测器中的一个环进行探测,因此,扫描一次只获得一帧断面图像,共需0.1秒的时间。多层扫描(multi slice mode,MSM)时,电子束可依次轰击四个钨靶环(17次/秒),上环(即检测器环)的两个分环同时检测信号。如果,一个钨靶环产生的 X 线,穿过人体后,由两个检测器环同时接收,则可分别产生两个不同的断面图而得到两帧图像。而多层扫描时将四个钨靶环依次扫描,由两个检测器环接收,即可产生八帧图像,共需要0.224秒的时间。扫描的启动方式有手动、动态、定时及心电4种,其中心电触发是 EBCT 的特点之一。EBCT 的两种基本扫描方式结合造影技术可进行多种扫描检查,极大地扩展了常规 CT 的临床应用。E-BCT 可提供高空间、时间分辨力的图像,能清楚显示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及左、右心房、室结构;并可获得器官、组织的灌注及血流动力学资料,有助于评价心脏功能,为精确诊断得到更详尽的心血管病理材料;并实现了实时电影对心脏大血管的检查。因此,对先天性、后得性心血管疾患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且只用一次屏气就可以完成检查,扫描时间短对小儿、老年和急症病例有重要价值。目前,美国 Imatron 公司生产的 EBCT 设备(最新版本12.3)在全世界有七八十台,我国已有三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 心血管病
下载PDF
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肿瘤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8 位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牟峰 张岩 韦云青 王诚 戴汝平 赵红 王红月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非粘液瘤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方法:搜集1979年1月至2004年3月来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肿瘤65例, 其中接受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非粘液瘤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几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主要优势及局限性。方法:搜集1979年1月至2004年3月来有完整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证实的原发性非粘液瘤性心脏肿瘤65例, 其中接受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检查23例,磁共振成像(MRI)检查19例。结果:X线胸片示异常50例,超声心动图(UCG)诊断敏感性86.15%(56/65),EBCT和MRI所有肿瘤均检出,部分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结论:X线胸片适合做常规检查,UCG可做首选初查且对心腔或心包腔内的肿瘤诊断准确率高;EBCT或(和)MRI 能从肿瘤大小、形态甚至组织学特征如脂肪、纤维、出血、囊肿、钙化等全面评价肿瘤,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非粘液瘤性 心脏肿瘤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
下载PDF
亚临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示不同级别高血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10
作者 房雨杨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333,共1页
正常高值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然而,正常高值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靶器官损害的一部分)的关系尚不清楚。人选4181例来自HeinzNixdorfRecall研究的参与者,调查血压分级和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atherosclerosiscalcif... 正常高值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然而,正常高值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靶器官损害的一部分)的关系尚不清楚。人选4181例来自HeinzNixdorfRecall研究的参与者,调查血压分级和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atherosclerosiscalcification,CAC)的横断面关系及纵向转归,通过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检测CAC。基础资料显示,随着血压级别的升高,钙化积分也随之持续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疾病风险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亚临床 正常高值血压 预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