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印制电路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方树森 周波 +2 位作者 李星星 吴俊明 何骁 《印制电路信息》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在印制电路板(PCB)的品质检测和失效分析等过程中,大量高价值样品需优先对缺陷点进行精准的无损定位,确认缺陷现象和失效模式,经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开展破坏性分析。工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在不接... 在印制电路板(PCB)的品质检测和失效分析等过程中,大量高价值样品需优先对缺陷点进行精准的无损定位,确认缺陷现象和失效模式,经评估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开展破坏性分析。工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可在不接触和不破坏PCB样品的前提下,以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形式,清晰获取PCB内部结构、缺损状况等信息,无损地完成PCB开路、短路、爆板分层等缺陷分析及内层图形尺寸测量,对PCB的失效分析、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印制电路板 失效分析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价值
2
作者 黄飞扬 商雪林 《大医生》 2023年第23期118-121,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4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收治的4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X线检查及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以手术骨折分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检查及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的图像清晰度、诊断结果,分析X线检查及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价值。结果 MSCT联合三维重建图像的整体清晰度优于X线检查,且图像清晰度的总优良率高于X线检查(P<0.05)。44例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手术骨折分型结果检查后确诊患者有38例,诊出率为86.36%;X线检查后确诊患者有30例,诊出率为68.18%;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后确诊患者有37例,诊出率为84.09%。X线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骨折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敏感度分别为66.67%、81.81%、88.89%、83.33%、66.67%、66.67%,特异度分别为89.47%、84.85%、85.71%、84.21%、92.68%、90.24%,Kappa值分别为0.492、0.611、0.640、0.500、0.453、0.389;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测诊断胫骨平台骨折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Ⅵ型敏感度分别为83.33%、100.00%、100.00%、100.00%、66.67%、66.67%,特异度分别为92.11%、96.97%、97.14%、89.47%、97.56%、95.12%,Kappa值分别为0.662、0.941、0.933、0.699、0.642、0.532。结论 与X线检查比较,MSCT联合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用于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敏感度高,与手术骨折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 X线检查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两种肺结核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图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超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608-260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图像的差异,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择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2011年1~8月住院及门诊的单纯性肺结核患者40例及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40例做胸...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单纯性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图像的差异,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选择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医院2011年1~8月住院及门诊的单纯性肺结核患者40例及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40例做胸部CT检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影像学差异。结果两者的CT影像图对比分析发现,在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和病变累及范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判读CT表现时应抓住这两种疾病的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结核并糖尿病 影像学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舒泽 王旭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76-880,共5页
随着精准外科概念的提出,如何精确平衡病灶切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这3个外科要素受到广泛重视。而术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ICT)的应用为精准外科的实现提供了便利。该文总结了ICT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 随着精准外科概念的提出,如何精确平衡病灶切除、脏器保护和损伤控制这3个外科要素受到广泛重视。而术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ICT)的应用为精准外科的实现提供了便利。该文总结了ICT的起源、发展以及在神经外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虽然ICT仍然有很多急需改善的不足,如高辐射剂量和高价格的问题,但ICT对于提高治疗的精确性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O型臂 手术导航 辐射剂量 精准外科
下载PDF
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敬文斌 郭小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2期2048-2050,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其中42例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的患者,4...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简称"CT")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本院住院和门诊的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其中42例确诊为单纯性肺结核的患者,41例确诊为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设为对照组。均进行CT图像检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的CT图像在病变累及范围、病变部位和类型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性肺结核组患者比较,肺结核并糖尿病患者的CT图像在病变累及范围、病变部位和类型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图像技术不仅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还对于区分单纯性肺结核和肺结核并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临床诊治时抓住这两者间的明显区别,能够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结核并糖尿病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对比剂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涓 徐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CT增强扫描病例103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CT增强扫描9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干预试验组CT增强扫描中的对比剂用药指导,对照组给...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用药指导的效果。方法选取CT增强扫描病例1036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CT增强扫描9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药师干预试验组CT增强扫描中的对比剂用药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对比剂用药指导,比较2组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8%(P<0.05)。轻度反应表现为恶心、头痛、局部荨麻疹;中度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胸闷、气促;重度反应主要是急诊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放射科医师CT增强对比剂用药指导,为医师、患者双方提供安全、有效的对比剂用药方案,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对比剂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民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8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肺隔离症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肺隔离症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下肺19例(63.33%)、右下肺11例(37.6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肺隔离症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肺隔离症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左下肺19例(63.33%)、右下肺11例(37.67%);6例为肺叶外型(20.00%)、24例为肺叶内型(80.00%)。单纯平扫及增强诊断准确率73.33%;单纯平扫、增强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6.67%;1例误诊为支气管肺癌。囊性肿块12例、实性肿块14例和表现为炎症样斑片影4例。图像后处理均显示病灶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异常供血动脉。结论 MSCT常规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肺隔离症正确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 图像后处理技术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患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任远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CVST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结果及血栓位置。结果 46例CVST患者,2例同时位于上矢状窦及横窦、乙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与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在脑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6例CVST患者,均进行CT及MRI检查,分析CT及MRI检查结果及血栓位置。结果 46例CVST患者,2例同时位于上矢状窦及横窦、乙状窦,3例位于直窦,21例位于上矢状窦,9例位于乙状窦,11例位于横窦。结论 CT和MRI平扫可作为CVST形成初选检查方法,CT对急性和亚急性患者有较高临床价值,MRI对亚急性期CVST应用价值较高,但临床诊断方法选取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原文传递
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中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探讨
9
作者 鞠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4期190-192,196,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中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南京梅山医院收治的69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技术扫...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中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南京梅山医院收治的69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T技术扫描,观察组患者给予CT三维重建技术扫描进行手术,两组均于术后观察7 d。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功能、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椎体中心高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再次行PVP占比、定位错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VAS、椎体中心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Barthel、Fugl-Myer及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定位准确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骨折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在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祉涵 张新 郑东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42-145,共4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诊断AE的敏感...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各异,早期诊断难度较大。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是诊断A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能优于头部MRI检查。本文结合既往研究对不同类型AE的异常脑代谢模式和^(18)F-FDG PET在AE诊断中的优势及问题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横轴位结合MPR技术在老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云婷 金东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2期47-4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老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老年肠梗阻患者,均施行CT横轴位扫描和对兴趣区MPR处理,分析MPR前后对肠梗阻部位诊断和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MPR前对梗阻部位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老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老年肠梗阻患者,均施行CT横轴位扫描和对兴趣区MPR处理,分析MPR前后对肠梗阻部位诊断和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MPR前对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80.0%(36/45),MPR后为88.9%(40/45),P>0.05。MPR前诊断信心(3.06±0.65)分,MPR后为(2.80±0.84)分,P<0.01。MPR前对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75.6%(34/45),MPR后为86.7%(39/45),P<0.05。结论 MSCT横轴位结合MPR技术有助于老年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老年人 多平面重建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下载PDF
低剂量128层CT扫描诊断小儿气道非金属异物40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云龙 马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128层CT诊断小儿气道非金属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内镜检取异物的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者的128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128层CT低剂量扫描选用个体化方案,记录每位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mGy),... 目的探讨应用低剂量128层CT诊断小儿气道非金属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内镜检取异物的4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患者的128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128层CT低剂量扫描选用个体化方案,记录每位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mGy),将容积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并将CT与内镜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128层CT发现异物26例位于隆突上方;位于右侧主支气管及远端8例;左侧主支气管及远端4例;2例患儿左右支气管均发现异物,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100%、90%。结论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128层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诊断,准确评估异物大小、位置、形态及肺部并发症,能减少不必要的支气管镜检及弥补X线平片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异物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幼儿
下载PDF
冠脉CTA成像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阳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08~2019-08接收的冠心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时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冠脉CTA成像与CAG检查。记录两种检...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08~2019-08接收的冠心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时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冠脉CTA成像与CAG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对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冠主支病变的检查结果,并分析冠脉CTA成像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63例冠心病患者的4个主要冠脉共272支,其中冠脉CTA成像检查阳性91支,阴性161支;CAG检查阳性94支,阴性158支;冠脉CTA成像与CAG结果均为阳性88支,阴性155支;冠脉CTA成像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6.43%、93.62%、98.10%;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极好(K=0.923)。结论: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脉CTA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诊断效能高,为病情诊断、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狭窄患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晓婧 提拉柯孜·图尔荪 +1 位作者 冯伟 杨和银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7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70%)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为FFR-CT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67例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70%)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为FFR-CT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67例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根据FFR值评估心肌缺血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A影像数据算出FFR-CT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FFR值和FFR-CT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评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诊断的效能。结果67例患者中FFR值≤0.8的有35例,FFR-CT值≤0.8的有26例。FFR值与FFR-CT值呈正相关(r=0.6668,P<0.01)。共评估血管83支,FFR-CT用于心肌缺血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38(95%CI 0.890~0.985,P<0.01),诊断界值为0.8时,其对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87.5%、特异度95.24%、阳性预测值85.29%、阴性预测值79.63%。结论FFR-CT值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血管造影
下载PDF
铁死亡基因风险评分和PET代谢参数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婧姼 杨俊泉 高伊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探讨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评估的肿瘤代谢负荷结合... 目的:探讨联合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铁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评估的肿瘤代谢负荷结合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市肿瘤医院)的101例Ⅲ~Ⅳ期NSCLC患者,通过PET/CT定量评估代谢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和糖酵解的总病变(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分离患者外周血中CTCs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ALOX5、TFRC、PHKG2、FADS2、NOX1)表达,构建风险评分。结果:根据风险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风险评分低组(评分≤0.70,n=51)和风险评分高组(评分>0.70,n=50)。与风险评分低的患者相比,风险评分高的患者表现出明显更高的MTV和TLG水平(P<0.05)。风险评分和MTV、TLG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618、0.462,均P<0.001)。低MTV和低风险评分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高于低MTV和高风险评分的患者(P<0.001)。低TLG和低风险评分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高于低TLG和高风险评分的患者(P<0.001)。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低风险评分组相比,高风险评分组OS的风险比(HR)显著增加(HR=3.22,P=0.001)。在多变量分析中调整MTV和TLG后,NSCLC患者中高风险评分的HR相似(P<0.01)。结论:低风险评分和低MTV或低TLG显示出比低风险评分和高MTV或高TLG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铁死亡途径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预后
下载PDF
脊柱结核患者DR、CT、MRI影像表现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匡永才 陈娟 +3 位作者 薛丹丹 艾林峰 胡廷旻 余竹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0期52-5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结核的数字X线平片(DR)、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脊柱结核的影像认识水平。方法 16例脊柱结核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均先后行DR、CT和MRI检查。结果 16例中,8例DR显示骨质病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CT则... 目的对比分析脊柱结核的数字X线平片(DR)、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脊柱结核的影像认识水平。方法 16例脊柱结核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均先后行DR、CT和MRI检查。结果 16例中,8例DR显示骨质病变及椎间隙狭窄或消失,CT则更清晰显示了椎体骨质病变,破坏程度及范围均较平片明显,12例CT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椎旁软组织密度影。16例MRI检查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改变,其中9例椎间隙狭窄或者消失;3例平片及CT骨质破坏不明显,MRI示骨质明显信号异常。结论 DR为脊柱结核的基本检查方法,CT较好的显示了结核的破坏范围及细微钙化,MRI显示结核的侵犯范围、软组织异常及椎间盘异常有明显的优势,三者相结合优势互补,有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X线平片 磁共振 电子计算机X射线扫描技术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明志 董光 +4 位作者 耿海 褚玉静 葛敏 于艳妮 张强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0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合并DM者48例(DM组)、不合并DM者120例(非DM组),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检查两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合并DM者48例(DM组)、不合并DM者120例(非DM组),采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A)检查两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结果 DM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34.6%,高于非DM组的17.9%(P<0.01)。DM组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1%、14.1%、6.9%、10.5%,非DM组分别为2.1%、7.8%、3.5%、4.5%;两组LAD、LCx、RCA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P均<0.01。DM组Ⅰ群(LM及LAD、LCx、RCA近段)、Ⅱ群(LAD、RCA中远段、LCx远段及主要分支)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分别为14.7%、19.8%,Ⅰ、Ⅱ群比值为0.74;对照组分别为9.4%、8.0%及1.09;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冠心病合并D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非DM患者严重且范围更加广泛;DM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各冠状动脉的中远段,而非DM患者则近段与中远段大致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腰椎侧隐窝的断层影像和断面解剖学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林宏 钱学华 +5 位作者 周庭永 李彦彦 徐伟 张慧 刘智华 吕发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讨断面和CT腰椎侧隐窝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标本及50例活体CT扫描,观测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结果:断面标本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分别为(7.43±0.52)、(7.34±0.77)、(6.78±0.58... 目的:探讨断面和CT腰椎侧隐窝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利用30例横断面标本及50例活体CT扫描,观测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结果:断面标本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分别为(7.43±0.52)、(7.34±0.77)、(6.78±0.58)mm,无性差;CT扫描第3~5腰椎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存在性差,男性分别为(7.05±1.19)、(6.25±0.94)、(6.98±1.30)mm;女性为(7.53±1.37)、(7.05±1.14)、(7.35±1.39)mm;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的数值在断面及CT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在断面和CT上,侧隐窝矢径(经椎间盘)与黄韧带厚度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但与椎间盘横径、矢径均呈负相关.结论:侧隐窝及其相关结构的数值在断面解剖及CT上表现趋势基本一致,即CT可较好地反映侧隐窝相关结构的情况;侧隐窝毗邻结构的病理变化均可能导致侧隐窝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 断面解剖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腰椎管狭窄
下载PDF
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世宾 杨华 +4 位作者 陈益民 韩锋 徐卡娅 汪春红 刘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前320排3D-CTA的影像资料。所有原始数据均传送至工作站,采用3D后处理技术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的3D关系... 目的探讨多排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在颅内肿瘤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4例颅内肿瘤患者术前320排3D-CTA的影像资料。所有原始数据均传送至工作站,采用3D后处理技术观察肿瘤及其相邻血管、血窦、骨性解剖标志的3D关系。以术中所见为评价标准,评估3D-CTA对制定手术入路、确定切除范围及重要毗邻血管保护的指导作用。结果 3D-CTA清晰显示了9例突破鞍隔生长的巨大垂体腺瘤和5例鞍结节脑膜瘤与相邻的大脑前动脉、前床突之间的空间关系;7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及9例窦旁脑膜瘤与静脉窦、回流静脉、蝶骨嵴的3D关系;对4例脑叶胶质瘤在区分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上存在困难。结论 3D-CTA能充分显示颅内大部分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相邻血管、颅骨的立体空间结构;在评估手术入路、术中保护肿瘤相邻动静脉、减少医源性神经功能损害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脑血管造影 多排三维螺旋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的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盛才 丁义 +4 位作者 秦朝军 章忠明 龙耀斌 马加强 颜李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并探讨^(18)F-FDG PET/CT对DLBCL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经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化疗前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ET/CT融合...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并探讨^(18)F-FDG PET/CT对DLBCL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经病理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化疗前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ET/CT融合图像及同机CT图像诊断淋巴结和结外组织、器官受累的敏感性。结果DLBCL肿大淋巴结在PET/CT融合图像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部分淋巴结内见钙化点,边界清楚,部分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成形状不规则的肿块时,边界欠清楚;累及的结外组织器官大多数结构改变较为隐秘或无明显改变;病灶摄取^(18)F-FDG明显增高,呈结节样或团块样放射性浓聚;淋巴结或结外受累病灶内部出现坏死时,坏死部位形成圆圈样的^(18)F-FDG摄取增高灶。PET/CT融合图像与同机CT图像诊断DLBCL淋巴结受累敏感性分别为94.85%、82.35%;诊断结外组织器官受累敏感性分别为95.23%、21.43%,两者比较P均<0.05。结论DLBCL^(18)F-FDG PET/CT显像典型的影像特征是:淋巴结显示为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并摄取^(18)F-FDG明显增高,肿大的淋巴结相互融合或呈融合趋势,部分形成不规则的肿块,少数肿大淋巴结内可见钙化点;受累结外组织器官出现或不出现结构改变,但摄取^(18)F-FDG明显升高。PET/CT融合图像较同机CT图像诊断DLBCL累及的淋巴结或结外组织器官更加敏感,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 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标准摄取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