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少数民族电影《刘三姐》的歌曲赏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佳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影片《刘三姐》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为它集音乐片和风光片的样式于一身,所以被称为我国第一部音乐风光片,曾被马来西亚评为世界十大影片之一。在影片中,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的三十多首歌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影片《刘三姐》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为它集音乐片和风光片的样式于一身,所以被称为我国第一部音乐风光片,曾被马来西亚评为世界十大影片之一。在影片中,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的三十多首歌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词曲珠联璧合,交映生辉,成为影片最重要的艺术表现点。本文结合影片,对片中歌曲所呈现出的艺术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刘三姐》 民族性 时代性
下载PDF
从电影《刘三姐》怼歌文化中看刘三姐女性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1
2
作者 覃春华 《艺术家》 2021年第9期152-153,共2页
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传唱不仅展现了民族歌文化的魅力,还体现了女性反抗强权的奋斗意识。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刘三姐女性意识的觉醒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电影《刘三姐》 歌文化 女性意识
下载PDF
电影《刘三姐》与壮族歌圩传播研究
3
作者 廖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56-58,共3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刘三姐》在创作过程中承继了壮族歌圩的特征,但受时代审美局限以及创作者的艺术创造等因素,壮族歌圩在《刘三姐》中影视传播出现了误读。在承继和误读的张力下,电影《刘三姐》获得了国内外的赞誉,让壮族歌圩在继承传...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刘三姐》在创作过程中承继了壮族歌圩的特征,但受时代审美局限以及创作者的艺术创造等因素,壮族歌圩在《刘三姐》中影视传播出现了误读。在承继和误读的张力下,电影《刘三姐》获得了国内外的赞誉,让壮族歌圩在继承传统与创造性误读中被多元化、多层次地传播。电影《刘三姐》始于壮族歌圩文化,有继承、有误读,也通过影视票房和口碑,反哺壮族歌圩,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壮族歌圩,壮族歌圩从民族聚居地走向当代化、大众化、多元传播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刘三姐》 壮族歌圩 影视传播
下载PDF
符号重构与文化认同:时代影像中的“刘三姐”民族文化符号研究——从《刘三姐》到《寻找刘三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文军 宋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94,共6页
电影《刘三姐》与《寻找刘三姐》代表了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电影艺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呈现不同的符号特征。电影《刘三姐》对口头传说中的"刘三姐"进行了具象化的呈现,在呈现中完成"刘三姐"人物形象的祛魅、增... 电影《刘三姐》与《寻找刘三姐》代表了两种不同时代背景下电影艺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再现,呈现不同的符号特征。电影《刘三姐》对口头传说中的"刘三姐"进行了具象化的呈现,在呈现中完成"刘三姐"人物形象的祛魅、增强了人物的斗争性和现代主体意识;而电影《寻找刘三姐》则对"刘三姐"形象进行了重构,并再现了原生态生活方式和山歌文化。前者由"他者"塑造了革命浪漫主义的"刘三姐"形象,切合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需要,最终实现政治认同;后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呈现则体现了刘三姐文化"自我"认同模式的回归。在前后转变过程中,现代性与政治因素及全球化与商业性是推动"刘三姐"符号进行重构以及认同模式变迁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刘三姐》 《寻找刘三姐 民族文化符号 文化认同
下载PDF
“科目三”火遍全球对武术有何启迪?
5
作者 王友唐 《中华武术》 2024年第3期27-27,共1页
最近最火的是什么?相信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科目三!”“科目三”是什么?本意是驾照考试的第三项。创始人是广西柳州人朱开红,有人问及他报考驾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随口而出:“科目三!”并展示了自己的舞蹈天赋。广西以民歌著称于世... 最近最火的是什么?相信人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科目三!”“科目三”是什么?本意是驾照考试的第三项。创始人是广西柳州人朱开红,有人问及他报考驾照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随口而出:“科目三!”并展示了自己的舞蹈天赋。广西以民歌著称于世,电影《刘三姐》就是其中的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柳州 武术 电影《刘三姐》 异口同声
下载PDF
仙女彩云间 山歌塑三姐——记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
6
作者 红雨 《当代音乐》 2021年第5期1-3,共3页
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过一篇散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人现在还能朗朗背诵,但很少人知道此文题目的出处。早在1201年,南宋诗人王正功以68岁的高龄初到桂林任职时,便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诗句。而几百年之后,将桂林的... 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过一篇散文《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人现在还能朗朗背诵,但很少人知道此文题目的出处。早在1201年,南宋诗人王正功以68岁的高龄初到桂林任职时,便写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的诗句。而几百年之后,将桂林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并使之名扬天下的,是20世纪60年代长影拍摄的电影《刘三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山水甲天下 黄婉秋 人文景观 王正功 南宋诗人 山歌 自然景观 电影《刘三姐》
下载PDF
歌声里的日子
7
作者 左丹(满族) 韦望林(瑶族) 《民族文学》 202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美丽南方,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曾生活的那个小村庄,是我眷恋的故乡。电影《刘三姐》演的就是我们广西这一带的故事,那里面的山歌对唱就是当地人最平常的对歌情景,一声清脆机智的盘歌:“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嘿撩撩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咧?嘿撩... 美丽南方,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曾生活的那个小村庄,是我眷恋的故乡。电影《刘三姐》演的就是我们广西这一带的故事,那里面的山歌对唱就是当地人最平常的对歌情景,一声清脆机智的盘歌:“什么水面打跟斗咧?嘿撩撩啰!什么水面起高楼咧?嘿撩撩啰!”众人帮和的“嘿撩撩啰!嘿撩撩啰——”犹如浪花拍岸一般,掀起一股又一股的和声热浪,把整个歌场不断推向高潮。这里的人们爱唱山歌,喜欢彩调和桂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剧 彩调 广西壮族 唱山歌 歌场 电影《刘三姐》
原文传递
坚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被引量:3
8
作者 闵言平 《中国民族》 2020年第8期18-19,共2页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家今有好茶饭,还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2018年12月9日晚,一首改编自电影《刘三姐》的民歌《多谢了》,拉开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的序幕。经过各民族文化世代交流浸润,刘三姐早已... "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家今有好茶饭,还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2018年12月9日晚,一首改编自电影《刘三姐》的民歌《多谢了》,拉开了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的序幕。经过各民族文化世代交流浸润,刘三姐早已不仅仅是壮族的刘三姐,而是成为广西乃至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刘三姐,成为中华各民族团结友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一个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刘三姐 文艺晚会 民族团结友爱 电影《刘三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原文传递
牛哥教我钓鲇鱼
9
作者 廖本惠 王永淳(图) 《中国钓鱼》 2020年第10期72-74,共3页
牛哥是我新认识的钓友,他自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业余时间就喜欢到野外钓鱼。因为他推崇电影《刘三姐》里的阿牛哥,平时也喜欢哼哼山歌,而且钓鱼经验丰富,钓技牛气冲天,因此我们就叫他牛哥。近年来,我也加入钓鱼的行列,在他的指导... 牛哥是我新认识的钓友,他自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业余时间就喜欢到野外钓鱼。因为他推崇电影《刘三姐》里的阿牛哥,平时也喜欢哼哼山歌,而且钓鱼经验丰富,钓技牛气冲天,因此我们就叫他牛哥。近年来,我也加入钓鱼的行列,在他的指导下,钓到了朝思暮想的鲇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时间 电影《刘三姐》 鲇鱼 钓鱼 经验丰富 20世纪90年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