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玛才旦电影中的风景呈现与“真实”话语
1
作者 向洁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作为“藏地新浪潮”电影的中坚力量,万玛才旦的电影在与前人对话的场域中建构了对西藏的“真实”呈现,这一过程在其电影的风景呈现中得到了凝聚。不同于以往西藏题材电影中带有隐喻意义的西藏风景,万玛才旦对西藏风景进行了去隐喻化的... 作为“藏地新浪潮”电影的中坚力量,万玛才旦的电影在与前人对话的场域中建构了对西藏的“真实”呈现,这一过程在其电影的风景呈现中得到了凝聚。不同于以往西藏题材电影中带有隐喻意义的西藏风景,万玛才旦对西藏风景进行了去隐喻化的处理。然而,这种处理乃其对西藏风景进行过滤的结果,其影片对西藏风景之色彩的加工便是这一过滤的表现。经此,所谓的西藏真实让位于创作者个人理念的真实。对个体真实的诉求在使作品展现出颇具实验性的效果之后也使其面临着更大的困境。如何寻找一种方式打破“地方”的局限,呈现出在不拘泥于民族身份的同时又具有共同体意义的西藏风景,这将是包括万玛才旦在内的一代西藏影人共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玛才旦 西藏电影新浪潮 电影中的风景
下载PDF
借来的风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的风景想象与他者话语
2
作者 向洁茹 《艺苑》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根据相关理论,电影中的风景是一种超越于场景意义之外的文化概念,其为我们更好地发掘影片的深意提供了新的视野。当我们以这种视角观照冯小刚作品《我不是潘金莲》时,就会发现该影片中的风景呈现为导演本人根据刘震云原著小说而进行的... 根据相关理论,电影中的风景是一种超越于场景意义之外的文化概念,其为我们更好地发掘影片的深意提供了新的视野。当我们以这种视角观照冯小刚作品《我不是潘金莲》时,就会发现该影片中的风景呈现为导演本人根据刘震云原著小说而进行的一种个人化风景想象。本文将这种风景想象的特征概括为"冯氏如画美",进而分析这种想象背后反映出的导演本人在展现底层农村和处理女性形象时的他者化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我不是潘金莲》 电影中的风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