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以中外经典电影分析课程为例
1
作者 左亚男 宋慧宁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3年第15期36-38,共3页
高等院校教育历来重视美育与通识教育,注重同时将教育理念与美育诉求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外经典电影分析课程既契合中国教育改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三位一体”“四阶的美育”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又强调以通... 高等院校教育历来重视美育与通识教育,注重同时将教育理念与美育诉求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外经典电影分析课程既契合中国教育改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三位一体”“四阶的美育”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又强调以通识教育为课程核心,促成学科共享的“文化理解”,搭建圈层互通的“知识体系”,最终将这门课程建设为融“艺术美育”“学科交叉”“社会美育”等于一体的优质课程,通过学生复合层级审美感受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经典电影分析 通识教育 美育
下载PDF
论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的价值性
2
作者 张文豪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7期157-159,共3页
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不同,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主张主动积极的审美行为与陌生化、自动化的知觉假定。在电影分析中,它不仅具备受众对象广泛、分析工具多元的特点,而且对影片的技巧手法、历史语境等都采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以... 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不同,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理论主张主动积极的审美行为与陌生化、自动化的知觉假定。在电影分析中,它不仅具备受众对象广泛、分析工具多元的特点,而且对影片的技巧手法、历史语境等都采用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以免落入俗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式主义电影分析 陌生化 知觉自动化 钝化延迟
下载PDF
电影分析:《傲慢与偏见》
3
作者 巩蕴斐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136-137,共2页
著名导演乔怀特以擅长营造"影像"之美而闻名,其中对《傲慢与偏见》的改编更为出众,使得当年乔怀特在众多年轻导演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于这部电影中剧作、人物、摄影、声音等分析,剖析2005版《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特点与张... 著名导演乔怀特以擅长营造"影像"之美而闻名,其中对《傲慢与偏见》的改编更为出众,使得当年乔怀特在众多年轻导演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对于这部电影中剧作、人物、摄影、声音等分析,剖析2005版《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特点与张力以及这部作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分析 《傲慢与偏见》 乔怀特
下载PDF
《多模态电影分析:电影的意义表达》评述
4
作者 郭蕾 王蕾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8期93-95,共3页
John A.Bateman和Karl-Heinrich Schmidt提出了多模态电影分析模型,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电影文本的分析之中。该模型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和电影符号学等理论,对电影文本进行标注、描写和分析,为分析复杂模态构成的语... John A.Bateman和Karl-Heinrich Schmidt提出了多模态电影分析模型,将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电影文本的分析之中。该模型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语言学和电影符号学等理论,对电影文本进行标注、描写和分析,为分析复杂模态构成的语篇提供了实践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电影分析 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
下载PDF
格塞尔的电影分析法
5
作者 王金奎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8-90,共3页
格塞尔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以研究婴幼儿的行为发展而闻名于世。出于对儿童行为发展的模式化和形变的规律的研究,他选择了电影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工具,并首创了使用电影的方法研究儿童行为——电影分析法。本... 格塞尔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以研究婴幼儿的行为发展而闻名于世。出于对儿童行为发展的模式化和形变的规律的研究,他选择了电影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工具,并首创了使用电影的方法研究儿童行为——电影分析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格塞尔使用电影作为研究手段的目标、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 形态学 电影分析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电影分析中的应用综述
6
作者 田丰 陈琛 +1 位作者 黄超 褚灵伟 《现代电影技术》 2019年第1期9-16,共8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影视领域,将电影作品与信息可视化结合起来是近年来一个新颖的研究方向。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总结归纳了信息可视化在电影分析中的前沿应用,可分为观影行为可视化和电影...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影视领域,将电影作品与信息可视化结合起来是近年来一个新颖的研究方向。基于相关研究成果,本文总结归纳了信息可视化在电影分析中的前沿应用,可分为观影行为可视化和电影内容可视化两大类。将算法融入电影分析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有前沿成果可分为电影制作辅助和电影效果预测。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电影分析中的应用现状,阐述了信息技术在电影分析中的应用类别,结合有关成果和趋势,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未来电影领域的应用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分析 信息计算 可视化 观影
下载PDF
从邪恶之源到善良之花:电影《狗神》中的道德困境与人性转变
7
作者 李纳米 《武汉广播影视》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电影《狗神》通过展现主人公道格拉斯在悲惨童年背景下的成长经历,深入探讨了恶与善的二元对立与交融。道格拉斯在狗的治愈力量、女性角色的引导以及自身的自爱中,逐渐从邪恶之泥中绽放出善良之花。影片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还对道... 电影《狗神》通过展现主人公道格拉斯在悲惨童年背景下的成长经历,深入探讨了恶与善的二元对立与交融。道格拉斯在狗的治愈力量、女性角色的引导以及自身的自爱中,逐渐从邪恶之泥中绽放出善良之花。影片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还对道德困境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突显了爱在人性转变和道德抉择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观众提供了一次关于人性、道德和治愈的深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分析 恶与善 二元对立 道德困境 人性 《狗神》
下载PDF
实验的魔术:小国纪录电影初探--以《多瑙河逃亡记》和《48》为例
8
作者 李拉奇 《剧影月报》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影像史学(Historiography)的边缘化概念“痕迹”(Trace)探讨了实验纪录片的历史重塑作用。雅克·朗西埃和玛琳·沃尔伯格的记忆序列论和消失的存在概念可以解释实验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进而通过个体符号和影像真空的... 影像史学(Historiography)的边缘化概念“痕迹”(Trace)探讨了实验纪录片的历史重塑作用。雅克·朗西埃和玛琳·沃尔伯格的记忆序列论和消失的存在概念可以解释实验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的不同之处,进而通过个体符号和影像真空的角度分析欧洲小国实验纪录片《多瑙河逃亡记》(The Danube Exodus,皮特·福尔加茨,匈牙利,1999)和《48》(48,苏珊娜·德索萨·迪亚斯,葡萄牙,2010)以评估实验纪录片作为影像史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潜力。电影分析发现,实验纪录片所采用的留痕技巧各不相同;个人符号留下了痕迹,痕迹又是历史影像消失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电影 历史影像 电影分析 纪录片 雅克·朗西埃 影像史学 苏珊娜 迪亚斯
下载PDF
克尔凯郭尔理论下西方电影的个体与层级解码——《饥饿站台》中的心理镜鉴与社会隐喻
9
作者 甘卉 叶辉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3期57-60,共4页
第33届欧洲电影节获奖作品《饥饿站台》是一部“异化”于传统西方科幻片的作品,以独特的架空世界观和层级场域展现了荒诞却极具哲学思辨的故事,在人性镜鉴、社会空间、心理秩序方面注入深邃隐喻与“符号”象征。以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理论... 第33届欧洲电影节获奖作品《饥饿站台》是一部“异化”于传统西方科幻片的作品,以独特的架空世界观和层级场域展现了荒诞却极具哲学思辨的故事,在人性镜鉴、社会空间、心理秩序方面注入深邃隐喻与“符号”象征。以克尔凯郭尔的哲学理论介入分析电影中的角色心理导向、社会层级隐喻,探讨个体在“认知绝望之笼”到“摆脱绝望之困”,最终到“对抗绝望之局”的三个阶段,阐释角色个体救赎之路与影像符号的特殊寓意,解构西方社会资本“趋利化”的层级投射,并启示个体在环境中需要保持热忱与建构正向的内心秩序,追寻生活本真之源以走出困境与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饿站台》 克尔凯郭尔 西方电影 电影角色分析 艺术心理学
下载PDF
基于Hadoop和Python的多角度电影数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豪 吴健 《现代信息科技》 2017年第5期11-13,共3页
本文利用Hadoop大数据平台和Python语言工具,从网页中提取电影相关数据,对票房、导演和影片类型等入手进行分析,经过大数据的采集、存储、抽取、转换和装载(ETL)过程,简要论述清洗过程,着重从多重角度完成电影分析报告,同时进行分析结... 本文利用Hadoop大数据平台和Python语言工具,从网页中提取电影相关数据,对票房、导演和影片类型等入手进行分析,经过大数据的采集、存储、抽取、转换和装载(ETL)过程,简要论述清洗过程,着重从多重角度完成电影分析报告,同时进行分析结果的图表绘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OOP平台 PYTHON语言 数据清洗 电影分析报告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超越比较:数字人文研究方法对电影分析的重要启示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令旗 刘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7-75,共9页
数字人文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的交叉前沿学科领域。在过去的40年,该学科发展迅猛,从最初关注数字工具的开发、数字档案和数据库的创建,到现在为学界提供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通过开发和使用新的计算机技术,数字人文使新... 数字人文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文学科的交叉前沿学科领域。在过去的40年,该学科发展迅猛,从最初关注数字工具的开发、数字档案和数据库的创建,到现在为学界提供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通过开发和使用新的计算机技术,数字人文使新型的人文教育和研究成为可能。本文将从本体层面——图像即数据、整体层面——洞察趋势、互联层面——变量互联三个方面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进行剖析,指出数字量化分析与传统定性分析的相互结合能够帮助学术研究人员一窥电影艺术的“整体”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电影分析 图像数据 可视化分析 定性定量
原文传递
电影《建国大业》对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敏 《视听》 2017年第4期61-62,共2页
电影对白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元素,也是电影人物之间或人物与观众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载体。本文借以通过对电影《建国大业》中典型片段的对白分析来探讨其在电影当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电影分析 《建国大业》 对白
下载PDF
中国的科幻的“流浪”——以《流浪地球》分析中国科幻电影现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偲婕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4期118-118,共1页
2019年,一部号称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贺岁片饱受观众期待,《流浪地球》以中国人自己的特效、自己的主题、自己的价值观,与好莱坞科幻片进行了一场正面碰撞。这样一部科幻电影以其独到的民族特性带给了观众和市场惊喜,填补了... 2019年,一部号称开启"中国科幻元年"的贺岁片饱受观众期待,《流浪地球》以中国人自己的特效、自己的主题、自己的价值观,与好莱坞科幻片进行了一场正面碰撞。这样一部科幻电影以其独到的民族特性带给了观众和市场惊喜,填补了国产硬科幻这一电影领域的空白。本文主要着眼于对《流浪地球》积极因素的分析,探寻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期对中国科幻电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 电影分析
下载PDF
“想象的能指”与“在场的缺席”——对电影精神分析学的现象学透视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48-149,152,共3页
在现象学及弗洛依德、拉康理论的支持下,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集中阐释了两个核心命题,即电影是"想象的能指"、"在场的缺席"。以此二种极具现象学色彩的论点为基础,麦茨在电影理论史上第一次指出了电影的本性乃... 在现象学及弗洛依德、拉康理论的支持下,麦茨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集中阐释了两个核心命题,即电影是"想象的能指"、"在场的缺席"。以此二种极具现象学色彩的论点为基础,麦茨在电影理论史上第一次指出了电影的本性乃是一种既非真实又非虚幻、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现实印象"。"非真非幻、亦真亦幻"这一结论是对电影本性的独特洞见,为后世的电影研究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的能指” “在场的缺席” 电影精神分析 现象学
下载PDF
电影《建国大业》镜头语言分析
15
作者 徐敏 《视听》 2020年第10期69-70,共2页
镜头语言可以使电影作品的表现力更强,把人物的性格刻画得更为细腻。本文对电影《建国大业》中的典型镜头进行语言分析,探讨其在人物塑造、思想表达、情感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镜头语言 电影分析 《建国大业》
下载PDF
质量等于票房——2018中国电影市场分析
16
作者 罗韵声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1期90-90,92,共2页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2018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已成功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大关。相关电影分析机构更是对2019年的国内电影总票房做出了650亿~700亿元人民币的预测。本文基于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以及电影理论分析,对2018年中国电...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2018年国内电影总票房已成功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大关。相关电影分析机构更是对2019年的国内电影总票房做出了650亿~700亿元人民币的预测。本文基于权威机构发布的相关数据以及电影理论分析,对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和典型影片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电影市场"寒冬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市场 票房 电影分析
下载PDF
后理论语境下的精神分析电影理论:困境与前景
17
作者 赵剑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6期112-119,共8页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竞争此消彼长的又一案例,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一方面在后理论的重建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被看作“过时”的理论;另一方面,随着后拉康派电影理论和神经精神分析的崛起,以及意识形态批评的需要,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仍是电影研... 作为经验论与唯理论竞争此消彼长的又一案例,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一方面在后理论的重建格局中逐渐被边缘化,被看作“过时”的理论;另一方面,随着后拉康派电影理论和神经精神分析的崛起,以及意识形态批评的需要,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仍是电影研究中萦绕不散的幽灵。解析精神分析电影研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进而探讨精神分析本身作为方法存在的问题,可对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发展前景作出更客观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理论 精神分析电影理论 神经精神分析
下载PDF
基于LDA⁃BiLSTM模型和知识图谱的电影影评文本挖掘研究
18
作者 杨秀璋 武帅 +4 位作者 廖文婧 项美玉 于小民 周既松 赵小明 《现代计算机》 2023年第8期12-19,共8页
针对传统方法仅从宏观层面对电影产业和影评进行计量统计和文字描述研究,无法有效挖掘高质量电影的主题和观众的评价,缺乏深层次的语义知识挖掘,提出一种基于LDA⁃BiLSTM模型和知识图谱的电影影评文本挖掘方法。首先,采集《你好,李焕英... 针对传统方法仅从宏观层面对电影产业和影评进行计量统计和文字描述研究,无法有效挖掘高质量电影的主题和观众的评价,缺乏深层次的语义知识挖掘,提出一种基于LDA⁃BiLSTM模型和知识图谱的电影影评文本挖掘方法。首先,采集《你好,李焕英》电影的影评文本并进行预处理;其次,抽取影评的共现特征词,利用知识图谱挖掘电影质量及口碑相关特征词的关联关系,深入分析高质量电影的影响因素;最后,构建LDA⁃BiLSTM模型实现影评的情感分析,通过LDA模型提取影评的关键特征词,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从而精准预测影评情感类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挖掘电影影评的情感特征词和关联关系,所提出LDA⁃BiLSTM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F1值和准确率依次为0.9839、0.9805、0.9822和0.9805,其结果优于其它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为我国高质量电影挖掘提供学术思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挖掘 LDA⁃BiLSTM模型 知识图谱 电影分析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浅谈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研究
19
作者 严芳芳 《戏剧之家》 2018年第2期68-68,79,共2页
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是电影理论现代转型之后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电影理论从经典镜头叙事理论向文本符码分析、文化分析转向的一个结果。本文试图简单地勾勒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理论脉络。
关键词 精神分析电影理论 理论转向
下载PDF
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电影艺术的诗意
20
作者 张鑫 《传媒论坛》 2021年第15期109-110,共2页
视听语言是通过合理安排视听刺激来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狭义的视听语言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广义的视听语言还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 视听语言是通过合理安排视听刺激来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影像、声音、剪辑等方面内容。狭义的视听语言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广义的视听语言还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通过视听语言来表达的。本文主要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分析黑泽明经典电影《乱》,通过具体的电影作品分析,来抽象归纳电影艺术和戏剧舞台的区别,在电影中,视听语言艺术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达手段,能够营造氛围,准确地向观众传达电影所要传达主题和内涵,并且极富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语言 语言符号 电影分析 戏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