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建筑空间”中的意境建构与隐喻表征
1
作者 祖鑫宇 陈丹丹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2期77-79,共3页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设计风格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这种建筑风格更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注重空间的平衡之美和流动布局。木结构建筑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作为重要的电影意象,其本身的艺... 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设计风格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这种建筑风格更强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注重空间的平衡之美和流动布局。木结构建筑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建筑作为重要的电影意象,其本身的艺术价值对电影意境的深化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对从建筑场景的角度思考电影的视觉隐喻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电影意象 视觉隐喻 建筑风格 平衡之美 电影意境 和谐共生
下载PDF
从道家文化谈电影《道士下山》的意境营造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利天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3-86,共4页
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道士下山》大腕云集、宣传造势有力,但是剧情凌乱、缺少点睛之笔,尽管该片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然而影片中所呈现出的美学意境,却值得细细琢磨与慢慢品味。文章从该片的武打场面、台词设计、空镜头运用等方面,去... 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道士下山》大腕云集、宣传造势有力,但是剧情凌乱、缺少点睛之笔,尽管该片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然而影片中所呈现出的美学意境,却值得细细琢磨与慢慢品味。文章从该片的武打场面、台词设计、空镜头运用等方面,去探究道家文化与电影意境之间的关系渊源,以揭示出道家文化对于营造电影意境所起到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文化 电影意境 老庄哲学 天人合一 空镜头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意境美的创造
3
作者 刘云兰 贺海花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67-70,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处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许多中国电影人本着开掘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在电影中借鉴与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注重意境创造,使之具有独特神秘的东方神韵,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民族...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处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策略,许多中国电影人本着开掘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在电影中借鉴与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注重意境创造,使之具有独特神秘的东方神韵,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性。从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味外之旨三方面探讨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创造意境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意境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味外之旨
下载PDF
电影意境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借鉴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蕤红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39-46,共8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有关意境理论的分析研究,结合电影创作实例,探讨如何借鉴传统美学思想,营造电影意境的问题。
关键词 意境 电影意境 审美意象 情境交融 境生象外
下载PDF
电影音乐对电影意境有效建构分析
5
作者 徐冬梅 许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44-145,共2页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需要恰当的"弦外之音"来表达,音乐的音符和旋律延展了电影中台词和场景无法表达的"象外之象",电影的文本意图得到了完整的表达,把观众引向深层次的意境。音...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中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需要恰当的"弦外之音"来表达,音乐的音符和旋律延展了电影中台词和场景无法表达的"象外之象",电影的文本意图得到了完整的表达,把观众引向深层次的意境。音乐对电影剧情的升华、人物心理状态起伏描写、气氛的渲染、感情的抒发、情节叙事、主体拓展,对电影意境有效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电影意境 建构与呈现
下载PDF
论电影中语言的意境特性——诗意的画外音 被引量:2
6
作者 魏陆 《艺术科技》 2017年第4期113-113,110,143,共2页
电影的有声语言主要分为对白和画外音两个部分。画外音不仅拓展了画面内容,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因为它能够与画面中的形象和声音相互补充、相互衬托,造成别有天地的表现力和诗感的流动,对建构影片的意境有着不可替代... 电影的有声语言主要分为对白和画外音两个部分。画外音不仅拓展了画面内容,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因为它能够与画面中的形象和声音相互补充、相互衬托,造成别有天地的表现力和诗感的流动,对建构影片的意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意境 旁白 独白 诗意
下载PDF
诗化小说改编电影中的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强 田雨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编和叙事理论在电影中的相互渗透,不为传统电影所接纳的诗化小说进入了改编视野,在非线性叙事、韵律化语言及抒情性主题方面,同脱离了戏剧拐杖、寻求自身语言发展的电影媒介产生了契合。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考察此类...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编和叙事理论在电影中的相互渗透,不为传统电影所接纳的诗化小说进入了改编视野,在非线性叙事、韵律化语言及抒情性主题方面,同脱离了戏剧拐杖、寻求自身语言发展的电影媒介产生了契合。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考察此类(不以故事为中心的)文本向电影转化过程中的叙事策略,认为在故事内容方面,变情节结构为情感结构,由主观性鲜明的叙述者现身主导叙事的走向;在叙事话语方面,化现实空间为内心空间,以现代化的电影语言打造如诗般的影像意境。改编后的影片以其鲜明的叙事抒情化和影像写意化,树立了属于诗化电影的独特风格,为中国电影拓展了富有东方审美意趣的影像类型,为中国电影意境论的理论建设丰富了案例,也为当代融媒体背景下的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小说 改编理论 电影叙事 电影意境 诗的电影
下载PDF
电影音乐如何在电影中体现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鑫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5-116,共2页
电影艺术催生并促进了电影音乐,电影音乐是具有多方位艺术功能的,而且其在影片中的功能是越来越凸显的。电影是通过我们各种方式感知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强感受型艺术,而音乐恰恰就是利用这种奇特的感觉艺术和突出的表现形式提升了... 电影艺术催生并促进了电影音乐,电影音乐是具有多方位艺术功能的,而且其在影片中的功能是越来越凸显的。电影是通过我们各种方式感知的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强感受型艺术,而音乐恰恰就是利用这种奇特的感觉艺术和突出的表现形式提升了电影的艺术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电影意境
下载PDF
电影音乐《琵琶语》在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运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雪蕊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0期119-119,共1页
电影音乐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琵琶语》的运用不仅使剧中演员的思想情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达,还让观众感受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高... 电影音乐对于一部影片来说,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刻画人物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琵琶语》的运用不仅使剧中演员的思想情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表达,还让观众感受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高超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琵琶语》 电影意境
下载PDF
论蔡楚生电影的艺术特色
10
作者 金响龙 《剧影月报》 2021年第1期14-15,共2页
作为中国电影民族化探索的先驱和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将古典美学与影像美学融于一体,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底层民众真实生活影像,营造出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优美意境,赋予电影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质的同时,也让影片在思想性、艺... 作为中国电影民族化探索的先驱和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将古典美学与影像美学融于一体,以现实主义笔触描绘底层民众真实生活影像,营造出饱含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优美意境,赋予电影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质的同时,也让影片在思想性、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达成平衡。蔡楚生又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汲取养分,借鉴与拓展卓别林的喜剧电影观念,以多样化的喜剧元素和喜剧形式构建电影情景,使电影形成了"社会悲喜剧"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楚生 电影意境 喜剧情景 蒙太奇
下载PDF
意境一种:诗化小说的影像习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铭韬 田雨萌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0,共5页
1980年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促成了一种诗化电影现象。它生发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兼收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化电影语言影响。在由文字向影像转化的过程中,这一系列影片承袭了民族文化中内敛含蓄的精神内核,实现了较高... 1980年以来,中国诗化小说的电影改编促成了一种诗化电影现象。它生发于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兼收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化电影语言影响。在由文字向影像转化的过程中,这一系列影片承袭了民族文化中内敛含蓄的精神内核,实现了较高品质的叙事抒情化和影像写意化。考察诗化小说的影像习得,重点研究"意境"在影像中的创造,观察其虚实相生的镜头景语、抒情手段的声音探索以及情景空间的多元蒙太奇重构等方式,为主流叙事增添了一种非常规的可能,拓展了现实主义的电影类型并形成"意境论"的体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化小说 电影 影像意境 电影意境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