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峡两岸新生代电影的地域空间叙事
1
作者 刘妍延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18期43-45,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初,受时代背景、社会变革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台湾地区电影和大陆电影开始进入一种新的宏观视野中,这也标志着新生代电影的崛起。这些新生代作品在传统电影美学上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建构,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空间特色。基... 20世纪90年代初,受时代背景、社会变革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台湾地区电影和大陆电影开始进入一种新的宏观视野中,这也标志着新生代电影的崛起。这些新生代作品在传统电影美学上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建构,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空间特色。基于此,本文从地域空间叙事的视角出发,探讨海峡两岸新生代电影在地域空间叙事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深入分析两岸电影中的空间表现、文化元素以及叙事方法,进一步探索人物与地域、空间的关系,揭示地域性如何深刻影响电影艺术的创作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空间叙事 海峡两岸电影 新生代电影
下载PDF
视觉文化视域下的三重“观看”:新生代电影中的人民性表达
2
作者 鲜于文灿 《东南传播》 2023年第6期111-113,共3页
视觉表征、视觉建构与视觉性,构成了当下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中国新生代电影作品通过对人民表现主体的“观看”形成视觉符号编码,为视觉表征进行所指的意义传达,再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观看”完成叙事空间和视觉空间... 视觉表征、视觉建构与视觉性,构成了当下中国视觉文化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中国新生代电影作品通过对人民表现主体的“观看”形成视觉符号编码,为视觉表征进行所指的意义传达,再对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观看”完成叙事空间和视觉空间的视觉建构,最后对人民文艺审美的“观看”,在视觉文化的三重“观看”下兼顾视觉性中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及精英文化等三个文化类型。视觉文化能为电影研究中的人民性表达提供一个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视觉性 人民性 新生代电影
下载PDF
从制片人中心制、电影作者论到完全导演论——对好莱坞、新浪潮和中国电影新生代的一个模型推演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天强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笔者通过对电影产业史和电影导演史的系统考察以及对电影实务全过程的逻辑梳理,经过对电影存在性的相关学习和深入思考,尝试从导演发起电影的角度理解电影的存在性和经济本质,力图通过理论模型从实证角度揭示导演与投资者关系,并探讨导... 笔者通过对电影产业史和电影导演史的系统考察以及对电影实务全过程的逻辑梳理,经过对电影存在性的相关学习和深入思考,尝试从导演发起电影的角度理解电影的存在性和经济本质,力图通过理论模型从实证角度揭示导演与投资者关系,并探讨导演处女作融资的规律及电影中权力和权利的来源和运行机制。笔者为了模拟导演与投资人谈判,在对电影作者论和制片人中心制的批判性发展的基础上,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工具,构造了完全导演模型。也就是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明星的职能统一,在完全导演条件下,导演研究成为电影研究的逻辑起点。完全导演可分解成为导演资本三要素:电影创意+组织能力+融资基础。从导演资本要素可以推演出电影融资契约的数学模型,并且获得从导演处女作到代表作可持续导演的递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于电影本质和电影当事人权利和权力相关性质的理解,并提出了导演资本制的应用原则。世纪之交,中国电影正面临转型,新电影是一种基于视听幻觉的虚拟仿真体验,新电影人将是完全导演在新媒体技术应用和风险投资模式下的升级版创业型电影人,而新电影将是新电影人主导下的电影创意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导演 导演资本 处女作融资 好莱坞 新浪潮 电影 电影新生代
原文传递
“韩国新电影”与中国电影“新生代”的平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峻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8,共9页
"韩国新电影"和中国电影"新生代"二者尽管外部形态迥异,但却具有相通的内在旨趣,即都呈现出边缘书写和主流皈依的分化态势。而大致相仿的社会文化语境及创作主体选择的个性化则是导致这种创作状况的主要因由。
关键词 “韩国新电影 中国电影新生代 边缘书写 主流皈依
下载PDF
新生代电影导演的新青春叙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晖 艾志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51,共9页
新生代电影导演在创作青春电影之时,与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青春叙事呈现出继承、改写与新变的关系,是一种"新青春叙事"。具体表现为:以纠结于青春的"西西弗斯"为对象,在继承对"残酷青春"状态的摹写中呈现&qu... 新生代电影导演在创作青春电影之时,与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青春叙事呈现出继承、改写与新变的关系,是一种"新青春叙事"。具体表现为:以纠结于青春的"西西弗斯"为对象,在继承对"残酷青春"状态的摹写中呈现"假定性失忆"和"替代性转移"的新气质;以"悬而未决"的仪式抵抗为故事情节内核,通过回答"怎么做?",对第六代导演反复探讨的"为什么?"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回应和改写;受商业语境、大众文化以及国际交流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叙事呈现出资本符号化、喜剧性表达和跨地域书写等时代特征,具有新变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导演 新青春叙事 继承 改写 新变
下载PDF
文化“解禁”与新生代电影的多重面向 被引量:3
6
作者 聂伟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7-82,共6页
回顾新生代导演"解禁"后的五年,置身于独特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与复杂的国际语境,新生代电影创作出现了新的、具有多元化面向的作品。新生代电影"主流化"之后采取奇观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与此同时,"先锋"... 回顾新生代导演"解禁"后的五年,置身于独特的中国电影工业体系与复杂的国际语境,新生代电影创作出现了新的、具有多元化面向的作品。新生代电影"主流化"之后采取奇观现实主义的叙事策略,与此同时,"先锋"艺术家代言"民间"的底层叙事冲动遭遇挑战。更重要的是,新生代电影的国际旅行面临"文化领养"的陷阱。"解禁"后新生代电影的国际营销策略应当对此种后殖民症候保持理性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奇观现实主义 先锋叙事 后殖民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中人道主义思潮的流变——兼论新生代电影中的人道主义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5-160,共6页
人道主义在其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是以"人的发现"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剧烈动荡,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曲折性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 人道主义在其发展历史中实现了三个阶段的跨越,是以"人的发现"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由于中国现代社会的剧烈动荡,人道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曲折性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潮既是新生代电影创作观念的理论基石,又对其具体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方法产生指导性作用。新生代的部分影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人道主义的误读、曲解,以致出现了伪人道,甚至反人道的创作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中国新生代电影 伪人道 反人道
下载PDF
论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晓林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8-73,共6页
中国新生代电影接受西方电影的影响,呈现出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对新生代电影产生重大影响的西方电影,从非理性现代派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到新好莱坞电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源自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美学... 中国新生代电影接受西方电影的影响,呈现出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对新生代电影产生重大影响的西方电影,从非理性现代派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到新好莱坞电影,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源自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纪实美学风格。它是新生代电影区别于中国传统电影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中国新纪录片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在贾樟柯的《小武》、娄烨的《苏州河》、《扁担·姑娘》、李杨《盲山》及许多新生代导演的电影中都有突出的表现。新生代电影是一种力图"等于生活"的客观化的现实主义,与新生代作家的新写实小说异曲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世界电影 纪实美学 风格 新纪录片运动
下载PDF
试论中国新生代电影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同构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盛龙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137,共4页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新生代电影在人物、主旨、叙事、电影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之极为相似的同构性,这是中国电影迈向"世界电影"的一次极富创造性的尝试和实践,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 在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深刻影响下,中国新生代电影在人物、主旨、叙事、电影语言形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之极为相似的同构性,这是中国电影迈向"世界电影"的一次极富创造性的尝试和实践,它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接轨与对话,拓展了电影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形式,促进了电影观念、电影语言的推陈出新和电影艺术的丰富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生代电影 法国新浪潮电影 同构性 世界电影
下载PDF
中国新生代电影后期创作转型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洁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5-139,156,共6页
1999至2005年,中国新生代电影后期创作在艺术立场、创作理念和表现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坚持聚焦社会底层人士生存世相的艺术视角,多侧面表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的精神风貌与心理诉求,并对文化价值、生死、信仰、贫困等问题作哲学... 1999至2005年,中国新生代电影后期创作在艺术立场、创作理念和表现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坚持聚焦社会底层人士生存世相的艺术视角,多侧面表现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的精神风貌与心理诉求,并对文化价值、生死、信仰、贫困等问题作哲学层面的深度思考,从而实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皈依。后期新生代电影创作努力在艺术个性和市场价值之间求得平衡,完成了由个人艺术形态向主流艺术形态的令人瞩目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新生代电影 个人艺术形态 主流艺术形态 转型
下载PDF
第五代电影与新生代电影美学风格的五大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鸿文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6期139-142,共4页
由于出生年代、成长背景及美学追求的不同,第五代电影与新生代电影的美学风格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差异;乡土母题与城市母题的差异;主流姿态、非主流姿态与新主流姿态的差异;表现风格与纪实风格的差异;市场效应与艺... 由于出生年代、成长背景及美学追求的不同,第五代电影与新生代电影的美学风格存在较大差异: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的差异;乡土母题与城市母题的差异;主流姿态、非主流姿态与新主流姿态的差异;表现风格与纪实风格的差异;市场效应与艺术效应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电影 新生代电影 美学风格
下载PDF
以平行研究角度比较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和新生代电影 被引量:1
12
作者 曲倩倩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偷自行车的人》、《马路天使》、《十七岁的单车》为例,从纵向和横向以平行研究的角度,分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和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创作风格,能够发现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相似和不同,有助于深入理解现实主义电... 以《偷自行车的人》、《马路天使》、《十七岁的单车》为例,从纵向和横向以平行研究的角度,分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和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创作风格,能够发现他们在艺术创作上的相似和不同,有助于深入理解现实主义电影传统在中西方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研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三四十年代电影 新生代电影
下载PDF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论新生代电影的纪实性特征
13
作者 黄献文 《长江学术》 2007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几年时间,新生代电影的风格从最初的"新感觉"转向"新写实",这种转化受制于新生代导演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生存环境和创作条件,更与国外电影史上的写实电影思潮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新写实主义"... 几年时间,新生代电影的风格从最初的"新感觉"转向"新写实",这种转化受制于新生代导演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生存环境和创作条件,更与国外电影史上的写实电影思潮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新写实主义"密切相关。新生代电影的纪实性将现实生活尤其是现代都市生活不加任何粉饰、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开掘了当代电影的题材领域,拓展了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但照像般的实录也使其作品缺乏思想之光的烛照和理性的穿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纪实性 贡献与局限
下载PDF
平行比较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和新生代电影
14
作者 曲倩倩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1-83,96,共4页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第二阶段是以美国学者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奥尔德里奇等为代表的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从平... 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第二阶段是以美国学者韦勒克、雷马克、韦斯坦因、奥尔德里奇等为代表的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对那些没有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比较其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有价值的结论。从平行研究的角度比较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中国三四十年代电影和新生代电影,分析其异同,探究其深层的内在原因,对深入理解现实主义电影传统在中西方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研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三四十年代电影 新生代电影
下载PDF
从马俪文的电影谈新生代电影发展趋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婧 赵世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年第15期116-117,共2页
马俪文作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一个代表,其电影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新生代电影的变化趋向。马俪文导演的作品,从艺术电影到商业电影的变化过程,尤其是商业元素的加入有其合理性;针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变化中其电影存在... 马俪文作为新生代电影导演的一个代表,其电影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新生代电影的变化趋向。马俪文导演的作品,从艺术电影到商业电影的变化过程,尤其是商业元素的加入有其合理性;针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变化中其电影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与商业元素融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艺术电影 商业电影 商业元素
下载PDF
黑色因素:自我的救赎与回归——比较新好莱坞电影与中国新生代电影中的异同
16
作者 马雪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4,共2页
新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第六代电影在继承各自的电影传统的基础上凸显了许多在旧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第五代电影中因受各种条件制约而很少关注与表现的"黑色因素"。《出租车司机》与《苏州河》在主题内容中的"黑色因素",... 新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第六代电影在继承各自的电影传统的基础上凸显了许多在旧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第五代电影中因受各种条件制约而很少关注与表现的"黑色因素"。《出租车司机》与《苏州河》在主题内容中的"黑色因素",既有客观黑色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有主观黑色因素——人物身份、性格、生活经历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还有表现手法的"黑色因素"。这些因素的运用与表达,在形式与意义上不尽相同,但其通过艺术的组合与建构完整地传达了影片要表达的思想,提出了与电影时代背景对应的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好莱坞电影 新生代电影 黑色因素
下载PDF
内蒙古新生代电影导演创作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鹤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4,共5页
近年来,以忻钰坤、德格娜、张大磊、周子阳为代表的内蒙古新生代电影导演,创作出《心迷宫》《告别》《八月》《老兽》《爆裂无声》等电影佳作。本文借助电影叙事学、福柯权力话语等研究理论,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经... 近年来,以忻钰坤、德格娜、张大磊、周子阳为代表的内蒙古新生代电影导演,创作出《心迷宫》《告别》《八月》《老兽》《爆裂无声》等电影佳作。本文借助电影叙事学、福柯权力话语等研究理论,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经济地位下滑带来的男性尊严陨落、依托地域又超越地域的叙事呈现、纪实主义风格下的主观表达三个层面,研究内蒙古新生代电影导演的创作路径,发现其擅于挖掘现实背后的共同规律,使影片能超越时代、地域的局限,形成隽永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新生代电影导演 创作路径 纪实主义风格 叙事呈现
下载PDF
伤花怒放——中国“新生代”电影概览
18
作者 晓枫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9-76,共8页
“新生代”电影主要指中国第六代和第七代电影人的作品。“新生代”电影是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期的文化产物。它们在主流电影的夹缝里生存。并逐渐形成气候。从艺术层面来看,这类电影与主流保持着一定距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 “新生代”电影主要指中国第六代和第七代电影人的作品。“新生代”电影是中国社会与文化转型期的文化产物。它们在主流电影的夹缝里生存。并逐渐形成气候。从艺术层面来看,这类电影与主流保持着一定距离,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和独特的审美追求,既直面惨淡的人生,又拒绝与世俗合流,因而常常被大众所忽视,处境较为尴尬。不过作为当代中国电影的新兴力量,“新生代”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新生代电影 纪实性 平民关怀 另类情感 城镇
下载PDF
探究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
19
作者 王琳琳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对于我国新生代电影来说,受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新生代电影本身拥有着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而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我国新生代电影的体量变得极为广大。在我国新生代电影的发展中,其本身受到了西方电影文化的极大影... 对于我国新生代电影来说,受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新生代电影本身拥有着一种“世界电影”的特征,而也正是这种特征使得我国新生代电影的体量变得极为广大。在我国新生代电影的发展中,其本身受到了西方电影文化的极大影响,而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显人性之复杂、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等属于对我国新生代电影影响最深的几个方面,而从贾樟柯的《小武》、娄烨的《苏州河》、李杨的《盲山》等著名新生代电影作品中,我们就能够很明显发现这些影响的影子,为此本文就中国新生代电影纪实美学风格的西方渊源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有助于更为深入了解我国新生代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纪实美学风格 西方渊源
下载PDF
评杨晓林新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
20
作者 贺昱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39,114,共2页
新生代电影是目前中国电影理论界较为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杨晓林新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以比较电影理论为经,以导演及其作品为纬,首次自觉构建“比较电影研究”的学科概念,并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 新生代电影是目前中国电影理论界较为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杨晓林新著《叛逆·困惑·回归: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以比较电影理论为经,以导演及其作品为纬,首次自觉构建“比较电影研究”的学科概念,并将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结合、整体把握与个体突出并重,实现建立“比较电影研究”理论体系的可贵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电影 比较电影理论 杨晓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