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需求理论下的人物性格塑造——以《浓情巧克力》为例
1
作者 邹博 张蓝心 黄倩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2期160-162,共3页
人生来就是向往幸福与美好的,而巧克力这种甜食往往是美好的象征。正如《浓情巧克力》中所说“它能释放人的内心,表达人的需求。”纵观全片,镇长对小镇的束缚,从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到对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被束缚的人性以及对爱和美... 人生来就是向往幸福与美好的,而巧克力这种甜食往往是美好的象征。正如《浓情巧克力》中所说“它能释放人的内心,表达人的需求。”纵观全片,镇长对小镇的束缚,从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到对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被束缚的人性以及对爱和美好的追逐的倡导,这些都反映出欧洲社会对人性的忽略、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语言暴力以及自由恋爱权利被剥夺等社会问题。而巧克力正是影片中代表解放心灵的物体,也是在呼吁政府与社会关注人民大众的需求,对幸福美好的追求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变。本文试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的需求,从而“解放”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斯洛需求理论 《浓情巧克力》 电影物性 电影叙事研究
下载PDF
从艺术物性论看贾樟柯的影像美学
2
作者 刘昌奇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5-122,共8页
在现实主义风格背后,是贾樟柯清醒的电影物性论自觉与材料语言的创新意识,后者是他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关键因素。贾樟柯反对造型形式主导的视觉美,故意暴露影像材料,凸显了电影作为物质的触觉美。影像现成品的挪用,凸显了... 在现实主义风格背后,是贾樟柯清醒的电影物性论自觉与材料语言的创新意识,后者是他在中国当代电影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关键因素。贾樟柯反对造型形式主导的视觉美,故意暴露影像材料,凸显了电影作为物质的触觉美。影像现成品的挪用,凸显了电影自身的物质媒介属性,也使其电影成了具有自我指涉与自我反思的元电影。长镜头对日常生活物品的凝视抑制了虚幻的视觉欲望快感,凸显了物品的触觉深度与社会语义。演员的非职业化使用去除了表演性,凸显了底层社会群体的物质化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艺术物性 电影物性 影像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