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巴赞电影纪实主义美学对纪录片《老头》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嫣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4期81-82,共2页
巴赞的电影纪实主义美学有三大支柱.即电影影像本体论、真实美学的依据和语言的进化观.其中电影影像本体论对中国纪录电影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本文作者以自己对杨天乙的纪录片《老头》的观感为例,分析了巴赞的电影纪实主义美学... 巴赞的电影纪实主义美学有三大支柱.即电影影像本体论、真实美学的依据和语言的进化观.其中电影影像本体论对中国纪录电影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本文作者以自己对杨天乙的纪录片《老头》的观感为例,分析了巴赞的电影纪实主义美学对《老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纪实主义美学 《老头》影响
下载PDF
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电影纪实美学特征探析
2
作者 艾文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3期236-238,共3页
贾樟柯与是枝裕和是中日两国纪实电影的代表,他们分别用不同时代的语言展现中日两国的平民生活,用镜头传递思想,其电影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特色。文章采用特征分类的方法,分析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电影的纪实性特征,以具体的电影为例,厘清电... 贾樟柯与是枝裕和是中日两国纪实电影的代表,他们分别用不同时代的语言展现中日两国的平民生活,用镜头传递思想,其电影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特色。文章采用特征分类的方法,分析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电影的纪实性特征,以具体的电影为例,厘清电影中出现的纪实语言,最终得出结论: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电影的纪实语言表现为视觉元素的纪实性、电影题材的虚实融合、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其中视觉元素的纪实性表现为边缘人物、个体映射群体、声音的真实性,电影题材的虚实融合表现为真实新闻的改编与导演自身经历的融合,长镜头的拍摄手法表现为固定长镜头、运动长镜头及景深长镜头拍摄。分析发现,贾樟柯与是枝裕和拍摄的纪实电影,无论是在视觉元素、题材还是在镜头的使用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相似性。他们的电影都运用了相同或相似的视听语言,保留了许多真实世界中的元素,且频繁使用长镜头,以达到纪实、客观的效果。文章旨在通过对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电影的分析,厘清贾樟柯与是枝裕和电影中的纪实美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是枝裕和 纪实美学电影 纪实美学特征 纪实美学
下载PDF
再现现实:现象学现实主义——电影纪实学派理论评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胡星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5-131,共7页
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强调纪实美学的电影现实主义。在巴赞和克拉考尔看来,电影的艺术特性就是纪实。他们对以蒙太奇为代表的传统电影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和对电影审美特性的重新思考,深入地开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创... 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强调纪实美学的电影现实主义。在巴赞和克拉考尔看来,电影的艺术特性就是纪实。他们对以蒙太奇为代表的传统电影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和对电影审美特性的重新思考,深入地开掘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创造和发展了电影的艺术语言,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理论与美学,并对此后的世界电影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纪实 纪录与揭示 镜头段落—景深镜头 现象学现实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纪实电影跨类型化成因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广振 王洋 《文化产业》 2020年第4期62-65,共4页
中国纪实电影起源于新闻纪实电影,带有浓厚的政治属性,建国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纪实电影逐步摆脱其单一的“纪实性”,涌现出一批受市场欢迎的跨类型影片。从纪实电影转向类型片的角度出发,并从中国电影诞生后的现实主义传统入手,对... 中国纪实电影起源于新闻纪实电影,带有浓厚的政治属性,建国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纪实电影逐步摆脱其单一的“纪实性”,涌现出一批受市场欢迎的跨类型影片。从纪实电影转向类型片的角度出发,并从中国电影诞生后的现实主义传统入手,对纪实电影跨类型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内容、媒介、市场三方面寻找纪实电影跨类型化的成因,结合以上论述,总结出纪实电影的发展趋势,阐释文本的探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 跨类型化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再谈抗战时期的孙明经与纪实电影
5
作者 钟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一、孙明经其人其事孙明经祖籍山东,1911年出生于南京莫愁路,他的父亲孙喜圣和母亲隋心慈双双毕业于山东登州文会馆,这是当时中国国内一流的学堂,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开设有代数、格致、音乐、天文、测量等先进科目。孙明经从小在... 一、孙明经其人其事孙明经祖籍山东,1911年出生于南京莫愁路,他的父亲孙喜圣和母亲隋心慈双双毕业于山东登州文会馆,这是当时中国国内一流的学堂,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开设有代数、格致、音乐、天文、测量等先进科目。孙明经从小在这样的书香世家成长,接触到的先进思想和知识要远远超过同龄人,家里还收藏着传教士送的彩色幻灯片圣经故事、镜影灯等等"西洋玩意"。10岁那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明经 纪实电影 登州文会馆 圣经故事 长老会 书香世家 其人其事 艺术电影 魏学仁 金陵大学
下载PDF
华莱坞纪实电影中的“他者”表征——以《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小武》为例
6
作者 丁旭 《东南传播》 2016年第5期32-36,共5页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 本文主要是以华莱坞为语境,讨论纪实电影中对边缘化的异质群体中的"他者"的建构。首先对华莱坞、纪实电影和"他者"进行界定;然后选取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和《小武》两部电影作为分析对象或者文本;用表征的视角来讨论纪实电影中建构的"他者"的意义以及相应的知识/权力问题。本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于,用批判的视角,从符号学和话语理论出发,将电影、纪实电影看做一个表征体系,讨论纪实电影作为一种文本,在华莱坞语境中是怎样建构关于"他者"的形象的。本文认为纪实电影作为一个表征体系,在建构"他者"时主要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即使电影对于"他者"形象的建构。一方面,符号学层面即诗学层面,主要运用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分析纪实电影中怎样使用纪实电影中的实景拍摄、非专业演员以及地方方言几个层面的文本和具体语境来表现符号权力。另一方面,从话语层面即政治学层面,主要运用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纪实电影在建构"他者"的意义时,这个意义包含了怎样的权力问题,并从电影制作者、影评人和观众几个层面的权力机构展开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莱坞 纪实电影 他者 表征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的韩国纪实电影类型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翀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3-26,共4页
21世纪以来的韩国电影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本土化、国际化倾向。其中,一批善用类型策略的纪实电影突围发展,在题材选择与改编观念上,创作者侧重挖掘兼具类型潜质和本土特色的真实事件;在戏剧冲突与人物呈现上,积极探索反类型叙事模式;... 21世纪以来的韩国电影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本土化、国际化倾向。其中,一批善用类型策略的纪实电影突围发展,在题材选择与改编观念上,创作者侧重挖掘兼具类型潜质和本土特色的真实事件;在戏剧冲突与人物呈现上,积极探索反类型叙事模式;在影像风格与美学价值上,通过杂糅视听元素和跨文化交流实现类型融合。这种成功的差异化实践,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电影 纪实电影 类型策略
下载PDF
小人物、镜头语法和叙事美学:贾樟柯纪实电影的三个面向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晚君 《视听》 2021年第10期12-13,共2页
贾樟柯运用纪实性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当代中国的社会样貌,他的影片关注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变革的宏观历史背景下的个体记忆。本文从小人物、镜头语法和叙事美学三个方面阐释贾樟柯纪实电影的特征。影片拍摄运用纪实性的镜头语法将历史时空... 贾樟柯运用纪实性的创作手法来表现当代中国的社会样貌,他的影片关注底层小人物在社会变革的宏观历史背景下的个体记忆。本文从小人物、镜头语法和叙事美学三个方面阐释贾樟柯纪实电影的特征。影片拍摄运用纪实性的镜头语法将历史时空中的小人物个体记忆具象化,通过长镜头和纪实电影独特的采风机制,实现影片表达的时空完整性和现场感。贾樟柯纪实影片叙事最终呈现出历史纪实与艺术真实统一的特殊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 贾樟柯 小人物 长镜头
下载PDF
解析中国纪实电影的空间、叙事与人物表达方式--以《文朝荣》和《天渠》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田旻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40,共4页
当电影与现实碰撞,会激发出令人深省的思想火花。纪实电影就是与现实碰撞后最真实的呈现,既饱含了艺术升华的电影表现形式,更突出了现实社会的价值所在。如今,社会愈发需要以主流价值表现形式激发社会认同感,因此纪实电影所体现出的理... 当电影与现实碰撞,会激发出令人深省的思想火花。纪实电影就是与现实碰撞后最真实的呈现,既饱含了艺术升华的电影表现形式,更突出了现实社会的价值所在。如今,社会愈发需要以主流价值表现形式激发社会认同感,因此纪实电影所体现出的理念、精神和价值体系,会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和发展。[1]从理念上来讲,它主要是通过自身特殊方法与视角进行描述、观察以及记录[2],不仅会关注社会当中的典型群体,也会关注与记录社会的变迁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 社会认同感 艺术升华 思想火花 价值体系 表现形式 变迁与发展 变化和发展
下载PDF
纪实电影人物形象塑造如何坚持辩证法--基于电影《文朝荣》的评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茂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3-45,共3页
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彰显故事情节,以曲折故事来诠释人物形象,进而深刻地阐释影视作品主题与主旨,这是电影艺术形成的宝贵经验。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是否能够坚持辩证法,则是直接决定整部电影作品特别是纪实电影的成败。2018年6月21日,... 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彰显故事情节,以曲折故事来诠释人物形象,进而深刻地阐释影视作品主题与主旨,这是电影艺术形成的宝贵经验。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是否能够坚持辩证法,则是直接决定整部电影作品特别是纪实电影的成败。2018年6月21日,纪实电影《文朝荣》举行首映式,数百名干部群众饱含热泪地观看了电影,认为这是一部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礼赞英雄的力作,也是一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作品,具有很高的彰扬正能量影片的艺术水准,展现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塑造 纪实电影 辩证法 主旋律电影 故事情节 作品主题 艺术形成 干部群众
下载PDF
电影《神探亨特张》纪实故事的实验性结构
11
作者 李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0,共3页
《神探亨特张》是根据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的一部纪实性影片,它围绕典型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展开,却又脱离传统的类型化模式,用一种浓厚的纪实手段、零碎化的叙事结构以及非典型性的角色塑造,来演绎写实主义电影的风格,不仅还原了人物原型... 《神探亨特张》是根据真实故事进行改编的一部纪实性影片,它围绕典型的警察与小偷的故事展开,却又脱离传统的类型化模式,用一种浓厚的纪实手段、零碎化的叙事结构以及非典型性的角色塑造,来演绎写实主义电影的风格,不仅还原了人物原型的生活状态,最主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实验性的结构方式向人们传达出一种人文的价值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 写实主义电影 角色塑造 人物原型 实验电影 非典型性 资金投入 高群书 日常化 碎化
下载PDF
中国纪实电影的发展嬗变及艺术风格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彦帅 《视听》 2019年第4期55-56,共2页
中国纪实电影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搬上银幕,表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经历,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和真实感。本文对中国纪实电影的发展道路展开论述,并从叙事方式、影片内涵、镜头语言、演员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影... 中国纪实电影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搬上银幕,表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经历,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和真实感。本文对中国纪实电影的发展道路展开论述,并从叙事方式、影片内涵、镜头语言、演员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影片的艺术风格,展现了纪实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纪实电影 第六代导演 现实主义 长镜头 风格特征
下载PDF
纪实电影美学与交互性媒体的融合——以电影平台游戏(Cinematic Platformer)为中心的考察
13
作者 张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电影平台游戏(Cinematic Platformer)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横版卷轴视角平台游戏的衍生子类,早期代表作是1989年的《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和1991年的《逃离旧世界》(Another World)。近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属2016年发行... 电影平台游戏(Cinematic Platformer)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横版卷轴视角平台游戏的衍生子类,早期代表作是1989年的《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和1991年的《逃离旧世界》(Another World)。近年来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属2016年发行的《深处》(Inside)与2022年问世的《萨默维尔》(Somerville)等。它继承了早期横版过关游戏的部分要素,依然要求玩家在2D平台间跳跃、解谜、战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 萨默维尔 交互性 游戏
下载PDF
《浊水漂流》的纪实电影叙事风格表现
14
作者 饶菁 《戏剧之家》 2023年第5期160-162,共3页
注重真实性,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是纪实电影的特点之一,由于香港政治、文化、经济等与内地不同,其人物传记电影关注的角度与内地也不同。《浊水漂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导演从客观角度描绘了边缘群体的生存现状,让观众更多地关注香港的民... 注重真实性,突出人物性格特征是纪实电影的特点之一,由于香港政治、文化、经济等与内地不同,其人物传记电影关注的角度与内地也不同。《浊水漂流》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导演从客观角度描绘了边缘群体的生存现状,让观众更多地关注香港的民生问题,思考对社会的责任。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电影中的纪实风格如何传递真实的情感,让观众产生共鸣,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此电影的叙事结构、叙事风格和蕴含的人文关怀,以引起观众深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 香港 叙事 边缘群体
下载PDF
纪实性电影美学的意大利模式(上)
15
作者 罗慧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72-74,共3页
意大利电影最先把纪实性电影美学从纪实电影推广到艺术电影,并加以深化与扩展,先后确立了新现实主义电影与“政治电影”。 新现实主义阶段 纪实性电影美学实质上是纪录电影与艺术电影的洋式综合。这种综合以纪录电影为主体,引入艺... 意大利电影最先把纪实性电影美学从纪实电影推广到艺术电影,并加以深化与扩展,先后确立了新现实主义电影与“政治电影”。 新现实主义阶段 纪实性电影美学实质上是纪录电影与艺术电影的洋式综合。这种综合以纪录电影为主体,引入艺术电影因素,采取从艺术电影到纪录电影的综合方向。在新现实主义阶段,样式综合采取了相反方向,即从纪录电影到艺术电影,以艺术电影为主体,引入纪录电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学 纪实 意大利 艺术电影 纪录电影 新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电影 纪实电影
下载PDF
再读巴赞——关于纪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再思考
16
作者 胡芷语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23期177-180,共4页
本文以巴赞的理论元典《电影是什么?》为分析素材,以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小说与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这三组关系为讨论基点,以比较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结合相关影视与文学的具体案例,尝试对巴赞的纪实主义... 本文以巴赞的理论元典《电影是什么?》为分析素材,以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小说与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这三组关系为讨论基点,以比较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结合相关影视与文学的具体案例,尝试对巴赞的纪实主义美学理论体系进行再解读与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主义电影美学 电影是什么?》 安德烈·巴赞
下载PDF
运用纪实电影理论浅析涉案题材纪录片如何讲故事
17
作者 张虎 《传播力研究》 2020年第2期71-72,74,共3页
作为纪实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本性是复原物质世界,电影的职责是探索"物质世界",纪录和揭示现实,让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感性状态,更加接近客观世界。然而视听元素本身并没有揭示现实的能力,最终还是需要纪... 作为纪实电影理论的代表人物,克拉考尔认为,电影的本性是复原物质世界,电影的职责是探索"物质世界",纪录和揭示现实,让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感性状态,更加接近客观世界。然而视听元素本身并没有揭示现实的能力,最终还是需要纪录片创作者通过创作来呈现出现实世界的原貌。这个创作和呈现的过程,通俗来说就是纪录片创作者,利用真实客观纪录的视听元素讲故事的过程。故事讲得好,观众才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客观现实。在创作涉案题材纪录片时,也需要把握好讲故事的方式。本文试图通过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选题、策划、拍摄和剪辑几个环节,探讨如何讲好涉案题材纪录片中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电影理论 克拉考尔 格里尔逊 涉案题材纪录片
下载PDF
2016年中国纪录电影市场透视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飞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1,共3页
根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过审的纪录电影一共有32部,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6部。纪录电影生产占国产电影总量为3.3%;进入院线的纪录电影占院线电影发行总量的1.3%。两项数... 根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过审的纪录电影一共有32部,进入院线放映的中外纪录片6部。纪录电影生产占国产电影总量为3.3%;进入院线的纪录电影占院线电影发行总量的1.3%。两项数据较2015年均略有降低,这反映了当前环境下市场对纪录电影的保守审慎态度。2016年,纪录电影全年总票房为2.05亿元,其中真人秀纪实电影1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电影 纪实电影 总票房 院线 中国纪录片 合拍片 电视纪录片 商业大片 生门 类型电影
下载PDF
贾樟柯多变的纪实手法
19
作者 姚温丽 韩坪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6,共2页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电影通过采用不同的纪实手法表现普通人沉重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一些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他的电影为了表达本真的纪实内容,除了固守传统的多种纪实手法外,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电影通过采用不同的纪实手法表现普通人沉重的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从而揭示一些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他的电影为了表达本真的纪实内容,除了固守传统的多种纪实手法外,又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的纪实手法分别是叙事结构的多变性、画面由粗糙走向精致、新元素的不断尝试。本文试图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他多变的纪实手法进行细致分析,从而使读者获得一个更新颖和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樟柯 纪实电影 多变的手法
下载PDF
中国“散文化”电影的发展及文学性表现——兼析本土散文化电影与相关风格影片的区别
20
作者 陈鸿秀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8-64,共7页
中国散文化电影是在借鉴西方有关电影样式的同时,受到传统诗文艺术滋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则呈现出选材多样化的特征。较之其他类型的影片,散文化电影的文学性最为浓郁,具体表现... 中国散文化电影是在借鉴西方有关电影样式的同时,受到传统诗文艺术滋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则呈现出选材多样化的特征。较之其他类型的影片,散文化电影的文学性最为浓郁,具体表现在人文情怀的传达、画外音的运用,细节描写与心理刻画等方面。本土散文化电影与纪实性电影、小品化电影分别有某种层面上的相似或交集,但不宜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化电影 文学性 纪实电影 小品化电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