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录电影中的多元艺术性:模仿论、再现论及两者的关系
1
作者 李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9-82,共4页
在关于电影的诸多理论探讨中,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展现现实的方式一直是电影艺术性讨论中的重点。尤其是在纪录电影的领域中,一部分学者力主纪录电影是对现实的模仿。即使不是完全对现实的复制或仿造,也是受到了现实条件限制的... 在关于电影的诸多理论探讨中,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影展现现实的方式一直是电影艺术性讨论中的重点。尤其是在纪录电影的领域中,一部分学者力主纪录电影是对现实的模仿。即使不是完全对现实的复制或仿造,也是受到了现实条件限制的;另一部分则认为纪录电影是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是一种与象征意义毫无关系的、再生产性的再次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电影 模仿论 电影艺术性 理论探讨 象征意义 两者的关系 再现 再生产
下载PDF
武侠电影:商品还是艺术品
2
作者 石征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97-98,共2页
中国武侠电影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中国的武侠电影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要实现武侠电影的持续发展,武侠电影应该追求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呢?武侠电影的魅力,最终还体现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 中国武侠电影是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近年来更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中国的武侠电影在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要实现武侠电影的持续发展,武侠电影应该追求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呢?武侠电影的魅力,最终还体现在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侠义精神上.丢弃了这个根本,形式上再如何的华丽,也只是一件没有价值的摆设.本文试图通过对武侠电影本性的分析以及对当代中国武侠电影在40年发展中商业性与艺术性关系的研究,来求得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商业性 电影艺术性 武侠电影
下载PDF
现象学视阈中的电影审美价值辨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57-60,61-62,共6页
从现象学视阈出发来审视电影的审美价值,其表层审美效果和深层审美效果的差异决定了电影娱乐性内涵的不同。娱乐性电影和电影娱乐性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电影娱乐性中的深层审美效果决定了艺术电影的审美品质。在电影审美经验中呈现出来... 从现象学视阈出发来审视电影的审美价值,其表层审美效果和深层审美效果的差异决定了电影娱乐性内涵的不同。娱乐性电影和电影娱乐性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电影娱乐性中的深层审美效果决定了艺术电影的审美品质。在电影审美经验中呈现出来的审美对象,其深层审美效果具有增强审美主体性、抵制大众审美文化中的负面效应,从存在本体论意义上丰富生存的诗意空间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审美效果 深层审美效果 审美对象 娱乐性电影 艺术性电影
下载PDF
历史与文艺的互动考察:重读红色电影人贾霁
4
作者 陈犀禾 王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7,共15页
电影批评家贾霁的文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的戏剧活动、“十七年”的电影批评与创作以及新时期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贾霁形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又因其对《武训传》的批判而... 电影批评家贾霁的文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1949年以前的戏剧活动、“十七年”的电影批评与创作以及新时期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贾霁形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文艺思想,并且这一思想又因其对《武训传》的批判而得到强化。新时期,贾霁跳出国家理论的批评视野,反思电影作为艺术的表现方式。他的文艺思想折射了时代主流价值和文艺思想的光谱。需要结合具体时代语境和对当下问题的回应之双重历史视角来确定贾霁文艺思想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霁生平 文艺思想 宣传工具 服务新政权 电影艺术性
下载PDF
Negotiations of the "Female Gaze": Fil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lish Women's Art and Cinema*
5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013年第8期532-540,共9页
The paper discusses selected works of Polish women artists and directors who employ various forms of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film, video art, and new media. The author wrot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ilm schola... The paper discusses selected works of Polish women artists and directors who employ various forms of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film, video art, and new media. The author wrot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ilm scholar whose interests focus on women directors and problems of cultural and gender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cinema. Nevertheless, she decided to expand her research area to include works of Polish female artists who utilise the media and these means of expression that can be analysed in regard to modern film studies. She adopted the theoretical, feminist, and gender perspective, also applying the methodology of cultural studies in their broadest definition. This enables the author to situate the movies under discussion in diverse contexts and theoretical concepts.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hus not to offer a comprehensive or historical discussion of women's input into audiovisual arts of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Countries, but to emphasise complexity and demonstrate dynamics of their artistic creativity in Poland particularly. In her analysis, Radkiewicz considers four diffe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historical, theoretical (which refers to film and media studies), artistic, and identity related on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she investigates filmmakers' and artists' strategies of using the cinematic field, film conventions, and means of representations, which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ir narrative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s cinema and arts gender identity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s
下载PDF
电影的形成时期(1895—1927)——世界电影史第一分期回顾 被引量:4
6
作者 峻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8,共5页
因应世界电影与电影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在重新考察世界电影迄今为止(截止于2000年)的发展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即把世界电影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1895-1927)、成熟时期(1927-1945)、变革时期(1945-1967)和... 因应世界电影与电影史学的新发展,我们在重新考察世界电影迄今为止(截止于2000年)的发展历史的前提下,提出世界电影史的“四分期说”,即把世界电影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形成时期(1895-1927)、成熟时期(1927-1945)、变革时期(1945-1967)和振兴时期(1967年以来)。本文以新的视角,系统、客观地梳理了世界电影形成时期的重要创作实验及思潮,分析了早期电影艺术探索的脉络及其之于今日电影实践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电影 第一分期 形成时期 电影艺术性 电影工业性 电影艺术流派
原文传递
故事的构建——《改编剧本》
7
作者 王鑫豪 《明日风尚》 2017年第6期302-302,301,共2页
《改编剧本》是一部解构复杂但不愿意用通俗方式表现的电影,通过'电影'这一门艺术形式,用大量戏中戏、臆想与现实的交叉,来引发观众对电影艺术本身的思考。观影的时候不难发现导演和编剧的一些哲思,诸如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主... 《改编剧本》是一部解构复杂但不愿意用通俗方式表现的电影,通过'电影'这一门艺术形式,用大量戏中戏、臆想与现实的交叉,来引发观众对电影艺术本身的思考。观影的时候不难发现导演和编剧的一些哲思,诸如电影叙事方式的创新、主人公本心与社会大众需求的权衡、业界对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无休的讨论等等。本文将从三个部分,通过影视理论、心理学等角度,对《改编》剧本的故事构建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剧本》 故事构建 电影艺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