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8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以来新主流电影音乐的多元化传播
1
作者 杨宣华 闫芳惠 《视听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长期处于主旋律、商业片、艺术片的传统“三分法”常态框架中,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不断迅速发展、专业技术水平日益进步、观众的审美能力逐渐提升,传统“三分法”之间的界限也在日渐模糊,...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长期处于主旋律、商业片、艺术片的传统“三分法”常态框架中,并各自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不断迅速发展、专业技术水平日益进步、观众的审美能力逐渐提升,传统“三分法”之间的界限也在日渐模糊,直至“新主流电影”这一词应运而生,传统“三分法”的框架被完全打破。而电影音乐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影诞生之际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新主流电影的叙事手段、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等方面的创作变革,电影音乐的传播亦承担起传达主流价值观、呈现国家意识形态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主流 电影音乐 传播方式 内容 手段 多元化
下载PDF
迷因理论视域下的电影音乐传播机制探析
2
作者 王品择 郭玉真 《戏剧之家》 2024年第9期148-150,共3页
从电影产业层面对电影音乐审视,即不再将电影音乐单纯看作电影艺术的一种构成元素,而是将其视为推动电影营销、获取更多经济社会效益的手段。文章结合对迷因理论的梳理,论证运用迷因理论分析电影音乐传播的合理性。从作为迷因的电影音... 从电影产业层面对电影音乐审视,即不再将电影音乐单纯看作电影艺术的一种构成元素,而是将其视为推动电影营销、获取更多经济社会效益的手段。文章结合对迷因理论的梳理,论证运用迷因理论分析电影音乐传播的合理性。从作为迷因的电影音乐、作为迷因传播环境的媒介、作为迷因生产者和传播者的人三方面对融媒体语境下电影音乐的传播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迷因 流行音乐 电影音乐 传播机制 融媒体语境
下载PDF
论贺绿汀电影音乐的创新性——以《四季歌》和《春天里》为例
3
作者 岳靖轩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对于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电影音乐同质化明显,存在缺乏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等问题,因此研究贺绿汀的电影音乐的特点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贺绿汀电影音乐继承了黄自提出的“民族化新音乐”的理... 贺绿汀的电影音乐对于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下电影音乐同质化明显,存在缺乏对于人物性格的把握等问题,因此研究贺绿汀的电影音乐的特点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贺绿汀电影音乐继承了黄自提出的“民族化新音乐”的理念,将电影音乐作为开辟新音乐的重要领域。《四季歌》和《春天里》两首歌曲的旋律采用五声性旋律、伴奏采用交响乐与民族管弦乐,二者相互交融支撑、对于人物的性格善于通过音乐从侧面烘托。中西合璧是贺绿汀创作电影音乐的最大创新点,也为整个左翼电影的创作奠定了主要基调。希望本文对研究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音乐的创作以及贺绿汀在电影音乐方面作出的贡献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绿汀 电影音乐 左翼电影
下载PDF
论菲利普·格拉斯的简约主义电影音乐
4
作者 贾天雨 《当代音乐》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菲利普·格拉斯是美国简约主义流派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众多领域,其中电影音乐是格拉斯创作中富有广泛声誉的领域之一。他将自己在其他艺术音乐创作领域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了电影音乐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电影音乐... 菲利普·格拉斯是美国简约主义流派最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涉及众多领域,其中电影音乐是格拉斯创作中富有广泛声誉的领域之一。他将自己在其他艺术音乐创作领域所积累的经验运用到了电影音乐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电影音乐语言。在本文中,笔者以格拉斯为《失衡生活》和《时时刻刻》两部电影所做的配乐为例,对其电影音乐的风格特征、创作技法进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格拉斯 简约主义 电影音乐
下载PDF
中国电影音乐中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掺入与整合——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为研究对象
5
作者 沈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从电影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之一。无独有偶,从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之日起,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化进程业已起步。为此,中国的音乐家们为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进程,坚持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从电影艺术诞生之日起,音乐就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之一。无独有偶,从1930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之日起,中国电影音乐中的民族化进程业已起步。为此,中国的音乐家们为中国电影音乐民族化的进程,坚持创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音乐中,尤其是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渗入和整合的比重明显增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音乐中对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渗入吸纳与改编创新,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是它们当中的代表和典范。认真总结其创编经验,有助于今天对中华文化多元性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对于中华文化载体的全方位了解和诠释,才给予今天的创作者们更大、更广的发挥艺术创造力的空间,也展示出电影音乐在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整体进程中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民族音乐元素
下载PDF
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三部“海派”电影音乐作品
6
作者 项筱刚 《音乐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85-94,共10页
无论是对于中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音乐,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都是一个群星璀璨、佳作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个急剧动荡、变革、转型的特殊时代,将当时中国年轻、活跃、前瞻的黄自、贺绿汀、聂耳、冼星海、章彦、任光、黄贻钧等作曲家统统招致电... 无论是对于中国电影还是中国电影音乐,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都是一个群星璀璨、佳作辈出的时代。正是这个急剧动荡、变革、转型的特殊时代,将当时中国年轻、活跃、前瞻的黄自、贺绿汀、聂耳、冼星海、章彦、任光、黄贻钧等作曲家统统招致电影音乐创作的前沿,在将中国电影音乐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令人看到了电影音乐“海派”在萌动中催生,其中以《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三部电影音乐作品尤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上海 电影音乐 海派 作曲家
下载PDF
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
7
作者 雒婵玉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1期143-145,共3页
电影作为一种集合了视觉、听觉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音乐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电影中加强音乐艺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电影作品的诠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电影音乐中融入各种民... 电影作为一种集合了视觉、听觉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音乐在其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电影中加强音乐艺术的运用,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电影作品的诠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电影音乐中融入各种民族音乐元素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在电影作品中更多地应用民族音乐元素,不仅可以增强电影音乐的情感色彩,还能够为电影赋予独特的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影艺术和民族音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民族音乐元素 情感传达
下载PDF
好莱坞电影音乐的演变与更迭——20世纪与21世纪电影音乐风格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张印航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呈现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可以说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音乐本身是一种音乐艺术,但是因其服务于电影艺术,所以又能够很好地为电影的情感表达、主题表达贡献作用,... 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而呈现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可以说是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电影音乐本身是一种音乐艺术,但是因其服务于电影艺术,所以又能够很好地为电影的情感表达、主题表达贡献作用,因此研究电影音乐的发展也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方向。好莱坞是当代电影艺术的重要阵地,好莱坞电影制作中,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对好莱坞电影的氛围营造与情感表达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好莱坞电影音乐的主题与风格也不断地发生了演变。文章将对20世纪与21世纪好莱坞电影音乐风格的演变与更迭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 电影音乐 20世纪 21世纪 电影类型 音乐制作技术
下载PDF
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夏天的滋味》电影配乐为例
9
作者 陈鑫 《黄河之声》 2024年第3期40-43,共4页
本文主要关注法籍越南作曲家尊室节(Tôn-Thât Tiêt)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夏天的滋味为主)尊室节的音乐旨在通过情感丰富的旋律、多样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的情感共鸣来表达电影角的内心世界。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充满现代音乐的特... 本文主要关注法籍越南作曲家尊室节(Tôn-Thât Tiêt)的电影音乐创作,(以夏天的滋味为主)尊室节的音乐旨在通过情感丰富的旋律、多样的乐器运用和音乐的情感共鸣来表达电影角的内心世界。尊室节的电影音乐充满现代音乐的特点,包括不协和的和弦结构、不协和音程、无调性和泛调性,以及自由多变的节奏。通过这些音乐特点,尊室节为电影创造了复杂而独特的音乐质感,从而增强了电影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受。研究这些电影的音乐配乐有助于深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尊室节作为法籍越南作曲家的创作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室节 电影音乐 越南 现代音乐
下载PDF
论电影音乐与电影叙事的创新发展
10
作者 陈婷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03-107,共5页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进,电影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丰富、自成一体的形象语言。从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伊始,声音和画面逐步在电影艺术中并驾齐驱,打开了属于电影叙事的新世界。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电影...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演进,电影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丰富、自成一体的形象语言。从1927年上映的《爵士歌王》伊始,声音和画面逐步在电影艺术中并驾齐驱,打开了属于电影叙事的新世界。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电影叙事、主题表达以及电影传播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将音乐更为贴近地融入电影叙事之中,自然成为当下电影研究者所亟需关注的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电影传播 电影音乐 形象语言 发展演进 主题表达 新世界 并驾齐驱
下载PDF
中国早期电影音乐发展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76,共4页
电影艺术自诞生之初的无声状态发展到之后的有声电影,都和音乐有交互关系,这源于其综合艺术的发展特质。如果说西方电影音乐是始于早期为无声电影伴奏形式的话,中国电影对音乐的期待要来得更为直接。自京剧《定军山》搬上荧幕,中国电影... 电影艺术自诞生之初的无声状态发展到之后的有声电影,都和音乐有交互关系,这源于其综合艺术的发展特质。如果说西方电影音乐是始于早期为无声电影伴奏形式的话,中国电影对音乐的期待要来得更为直接。自京剧《定军山》搬上荧幕,中国电影的开端就离不开音乐。而此后数十年的发展证明,电影音乐人所持有的音乐思想不仅体现在音乐本身,还直接或间接地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相互影响。回看这段历史,会发现电影音乐发展的主趋势始终围绕在中华民族在世界领域的“发声”问题上。如何建立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电影音乐模式与体系,从中国电影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从未被忽视过。这种追求体现在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音乐创作 左翼音乐
下载PDF
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电影音乐的时代价值及有效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文珊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电影音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的时代价值,能有效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当前,实现红色电影音乐的时代价值仍面临一系列问题,诸... 文化强国背景下,红色电影音乐作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及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的时代价值,能有效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当前,实现红色电影音乐的时代价值仍面临一系列问题,诸如新发展形势的冲击、创作及传播落后、利用尚未深化及社会影响力不足等。为此,各文化机构及主体应强化文化强国的方向引领,从红色电影音乐的传承、创作及传播等角度入手,在继承与创新中强化其时代价值,对作品思想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借助新型创作传播模式,提升红色电影的社会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国 红色文化 红色电影音乐 时代价值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的民族性表达
13
作者 陈舒华 王叶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72,共11页
20世纪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借鉴经典好莱坞电影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起步,在如何融入民族性内核,以民族化的音乐元素激发共同体情感认同的思考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发展之路。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在“摇... 20世纪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借鉴经典好莱坞电影音乐表现手法的基础上起步,在如何融入民族性内核,以民族化的音乐元素激发共同体情感认同的思考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音乐发展之路。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在“摇篮时期”表现出对经典好莱坞电影音乐在形式与技巧方面的回应。进入“十七年”时期,民族性表达的创作手法以融入民族音乐元素为特点,并发展出具有中国艺术精神的音画关系。到“新时期”,民族性表达展现出丰富的艺术个性和创新性,展示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三个时期共同揭示了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在审美取向、创作手法和音乐功能定位等艺术理念中,民族性观念的发展与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原创交响性电影音乐 民族性表达 创作手法
下载PDF
抽象中的真实:电影音乐的文化认同功能研究
14
作者 罗章菡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20世纪20年代晚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图像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相关声音终于得以保存在统一的材质上,电影迎来了有声时代,音乐真正成为电影的内在元素,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电影成为了视听综合艺术。电影中的画面、光影、人... 20世纪20年代晚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图像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所有相关声音终于得以保存在统一的材质上,电影迎来了有声时代,音乐真正成为电影的内在元素,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音乐。电影成为了视听综合艺术。电影中的画面、光影、人物、情节等,与电影中的背景音轨、对白以及音乐等一系列元素一起进行组合表达,从视觉和听觉的维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音轨 20世纪20年代
下载PDF
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融入 被引量:1
15
作者 申坤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1期73-75,共3页
中国民族音乐是现代中国电影音乐的源头,是现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者的灵感源泉,中国民族音乐因素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文献法、调查法等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类别与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对电影音乐的发展与特征进行探究论述;最后... 中国民族音乐是现代中国电影音乐的源头,是现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者的灵感源泉,中国民族音乐因素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文献法、调查法等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类别与特征进行简要分析;对电影音乐的发展与特征进行探究论述;最后结合电影《白鹿原》中的音乐,详细论述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融入与运用,以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音乐 电影音乐 联系 元素融入
下载PDF
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在本土电影音乐中的继承与表达
16
作者 支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112,共7页
电影音乐是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对电影的叙事构成、剧情推进、人物塑造、情感表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音乐与镜头影像、台词语言一起共同建构了电影视听的立体表达和价值传递。自1930年中国开始拍摄有声电影开始,音... 电影音乐是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对电影的叙事构成、剧情推进、人物塑造、情感表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影音乐与镜头影像、台词语言一起共同建构了电影视听的立体表达和价值传递。自1930年中国开始拍摄有声电影开始,音乐便与本土电影结缘,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经近百年,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审美形态。电影作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艺术,虽含有大量由西方文化构建的话语形态,但中国电影亦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和民族性,主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电影 电影音乐 文化构建 本土特色 话语形态 价值传递 不可替代 审美形态
下载PDF
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崔天怡 《今传媒》 2023年第5期101-103,共3页
民族音乐是电影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电影音乐艺术的创作水平,让观众获得不同层次的视听体验,本文以电影音乐的构成和特点为切入点,围绕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明确了要... 民族音乐是电影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提高电影音乐艺术的创作水平,让观众获得不同层次的视听体验,本文以电影音乐的构成和特点为切入点,围绕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展开论述,明确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民歌、民间歌舞、器乐、戏曲等元素应用到电影音乐中,从而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在深化电影故事主题、烘托故事氛围以及塑造电影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电影音乐 应用
下载PDF
管弦乐团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蝙蝠侠电影音乐
18
作者 史佳豪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4,共7页
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与美国作曲家迈克·吉亚奇诺为当代电影音乐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作为电影音乐的革命者,拓宽了电影音乐的新形式与创作手法。本文述选汉斯·季默为《蝙蝠侠·黑暗骑士》与迈克·吉亚奇诺为... 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与美国作曲家迈克·吉亚奇诺为当代电影音乐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作为电影音乐的革命者,拓宽了电影音乐的新形式与创作手法。本文述选汉斯·季默为《蝙蝠侠·黑暗骑士》与迈克·吉亚奇诺为《新蝙蝠侠》所创作的原声音乐为研究对象,以实验性电子音乐作曲技术的融入与电子音乐效果为切入点,探寻其管弦乐团与电子音乐相结合的充满神秘感音乐的新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侠电影音乐 管弦乐团与电子音乐相结合 无限循环的音调升高技术 时钟技巧
下载PDF
浙江国际电影音乐节开幕式暨首场音乐会成功举办
19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5月15日,浙江国际电影音乐节开幕式暨首场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是2023青年电影周(浙江)的重要活动之一,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指导,浙江音乐学院主办。本届国际电影音乐节旨在突显电影音乐的独立性和艺术价值,感受音乐... 5月15日,浙江国际电影音乐节开幕式暨首场音乐会在浙江音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是2023青年电影周(浙江)的重要活动之一,由省委宣传部、省电影局指导,浙江音乐学院主办。本届国际电影音乐节旨在突显电影音乐的独立性和艺术价值,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魅力。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杰,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刁玉泉,浙江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干武东共同触动激光启动球,宣布国际电影音乐节正式开幕。音乐会演出了《红色娘子军》《辛德勒的名单》《卧虎藏龙》《加勒比海盗》等10多部经典电影音乐片段,电影《长津湖》配乐作者王之一专门为此次音乐会改编创作了《长津湖组曲》,并亲临现场,在这首英雄赞歌中,全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举办浙江国际电影音乐节,既是学校自身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服务浙江“两个先行”和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为全体电影音乐人和电影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研讨的平台,助力浙江影视产业的繁荣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电影 《卧虎藏龙》 音乐爱好者 电影音乐 英雄赞歌 音乐 影视产业
下载PDF
莫尔吉胡电影音乐的审美表意功能初探
20
作者 路广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1期148-150,共3页
莫尔吉胡是内蒙古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电影音乐的成功之处在于,立足于纯音乐创作技巧却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立足于民族风格却体现出中西合璧之美感;立足于传统音乐手法却彰显出西方现代音乐的风格,在电影中深刻... 莫尔吉胡是内蒙古当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电影音乐的成功之处在于,立足于纯音乐创作技巧却与电影情节丝丝入扣,立足于民族风格却体现出中西合璧之美感;立足于传统音乐手法却彰显出西方现代音乐的风格,在电影中深刻地将文化、社会以及历史等元素展露出来,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等内容进行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吉胡 电影音乐 审美 表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