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纠错能力的PKC密码体制——CS码及其在电报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仲津 张先俊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7,共8页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纠错能力的 PKC 密码——CS码.这种密码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同时具有纠错能力,且加密纠错编码和解密纠错译码算法较简便.
关键词 保密通信 电报通信系统 密码 CS码
下载PDF
CS码应用于电报通信网时的系统设计
2
作者 陈仲津 仇玉章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9,共9页
本文叙述了保密和纠错编码在电报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介绍了系统的性能以及在公众电报网中的通信方式.
关键词 保密通信 电报通信系统 密码 CS码
下载PDF
关于我国公用电报通信的技术改造
3
作者 刘绍堂 《邮电设计技术》 1999年第6期13-14,共2页
我国的电报通信从80年代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电报通信是主要的通信手段之一,电报设备由原来的机械式撕断纸条的莫尔斯发报机改为国产程控自动转报设备或引进的国外设备;电报业务量以年平均15%~3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 我国的电报通信从80年代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电报通信是主要的通信手段之一,电报设备由原来的机械式撕断纸条的莫尔斯发报机改为国产程控自动转报设备或引进的国外设备;电报业务量以年平均15%~3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电报 电报通信 电报业务 中国
下载PDF
电报的发明与发展(九):中国电报通信的开创和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沈保南 《邮电设计技术》 1990年第6期48-53,共6页
关键词 电报 电报通信 中国
下载PDF
《汉语拼音方案》在公众电报通信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福元 《语文建设》 1983年第5期6-8,共3页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邮电部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大家普遍认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布和推行是我国文字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邮电部确定从三方面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使... 1958年2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邮电部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大家普遍认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公布和推行是我国文字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邮电部确定从三方面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使用范围,并及时组成三个小组,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第一、编一部《汉语拼音电信局名簿》,在国内公众电报通信中,拼写电报的发报局名和收报局名;第二、根据全国电信系统在电报电路上传递电报联系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电报通信 收报局 发报局 电信系统 实施方案 威妥玛式 单音节 地名标准化 国际电信联盟 名簿
下载PDF
铁路电报通信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乔桢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7年第2期46-49,共4页
分析既有铁路电报交换网存在的缺陷,从铁路局电报通信系统实际应用出发,对改造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报所组网及电报终端、局端与报所IP传输通道的实现、新的铁路电报通信系统与既有电报网的互联互通进行研究。对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改造有一... 分析既有铁路电报交换网存在的缺陷,从铁路局电报通信系统实际应用出发,对改造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报所组网及电报终端、局端与报所IP传输通道的实现、新的铁路电报通信系统与既有电报网的互联互通进行研究。对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电报通信系统 电报终端 改造
下载PDF
利用Internet承载公众电报通信业务的可行性分析及技术思路
7
作者 朱俊红 《电信交换》 2001年第2期26-29,共4页
文章从网络拓扑结构和业务实施两方面论述了用Internet承载公众电报通信业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INTERNET 分组交换网 邮政编码 公共电报通信业务
下载PDF
微机汉字终端将成为我国电报通信的主机型
8
作者 高海 《山西通信技术》 1991年第1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电报通信 微机 汉字终端
下载PDF
分组交换与电报通信──试论电报通信的发展前景
9
作者 黄芳 《湖北邮电技术》 1995年第4期49-50,共2页
分组交换与电报通信──试论电报通信的发展前景孝感市邮电局黄芳分组交换是一种以分组形式,将来自计算机和终端的数据信息,在分组交换机内进行各种交换处理,从而实现不同速率和不同规格的计算机和终端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分组交换机... 分组交换与电报通信──试论电报通信的发展前景孝感市邮电局黄芳分组交换是一种以分组形式,将来自计算机和终端的数据信息,在分组交换机内进行各种交换处理,从而实现不同速率和不同规格的计算机和终端间的数据通信。由于分组交换机能够把发信终端发送的电文变换成收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交换 电报通信 电报交换系统
下载PDF
市内公众电报通信网技术改造之我见
10
作者 廖继文 《湖南通信技术》 1995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电报通信 技术改造 电报分集器
下载PDF
日本电报通信采用直接交换制装用户电报机
11
《电信科学》 1956年第3期58-,共1页
四年以前,日本就根据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的资料,开始采用电报通信的局内自动接转制,作为电报发展的方向。原来,日本的电报通信质量不高,电路不稳定,而且设备费用大;这四年中,已经在十个大局实用了自动接转制,最近福岡及和歌山两大局,... 四年以前,日本就根据美国西方联合电报公司的资料,开始采用电报通信的局内自动接转制,作为电报发展的方向。原来,日本的电报通信质量不高,电路不稳定,而且设备费用大;这四年中,已经在十个大局实用了自动接转制,最近福岡及和歌山两大局,也将装妥投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通信 设备费用 雨人 起止式 交换局 信号形式 关国 收费方式 流方式 通信方式
下载PDF
近代化的“退”与“进”--近代上海电报通信权的交涉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晶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0-26,166,共8页
近代上海电报网络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租界电报线的架设、海线的铺设和海陆线的连接三个过程,清政府的消极防御反造成电信主权不断丧失。在设立津沪电报总局自主开展电报建设后,电报局领导者利用外洋电报公司的矛盾收回淞沪陆线,从而使上... 近代上海电报网络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租界电报线的架设、海线的铺设和海陆线的连接三个过程,清政府的消极防御反造成电信主权不断丧失。在设立津沪电报总局自主开展电报建设后,电报局领导者利用外洋电报公司的矛盾收回淞沪陆线,从而使上海陆地电报通信权得以维护。电报通信权的交涉过程促使清政府的观念逐步转变,反映出中国近代企业在推动近代化方面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通信 上海 近代化
原文传递
电报通信与清末“东南互保”研究——兼论晚清电报技术的政治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斌 王玲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8,共6页
"东南互保"是近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这场事件中,清廷、地方督抚、各国列强、义和团等多种力量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政治图景。通过电报技术,东南各省督抚形成了一个政治关系网络,促成了临时的政治结盟。... "东南互保"是近代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事件。这场事件中,清廷、地方督抚、各国列强、义和团等多种力量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政治图景。通过电报技术,东南各省督抚形成了一个政治关系网络,促成了临时的政治结盟。电报通信问题贯穿了整个"东南互保"的始终,各方的利益与筹谋都在电报通信问题上得到展示。将电报通信作为研究线索,可以考查"东南互保"期间的政治力量整合与政治秩序重构,进而分析电报技术与清末政治的内在联系与历史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通信 东南互保 清廷 督抚
原文传递
电报通信与辛亥革命再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东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9,共12页
电报能迅速传递信息,是近代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充分认识到电报的重要性,在与清政府的斗争中,会迅速占领电报通信机关,整顿电报局所及线路,拍电各方号召响应与支持,向清政府拍发"伪电",扰乱对... 电报能迅速传递信息,是近代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通讯工具。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充分认识到电报的重要性,在与清政府的斗争中,会迅速占领电报通信机关,整顿电报局所及线路,拍电各方号召响应与支持,向清政府拍发"伪电",扰乱对方人心等。与此同时,清政府也会加强所属区域内电报机关管理,严防涉及革命信息的电报传递。电报通信在辛亥革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革命参与者用以及时交流信息,推动革命迅速发展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电报通信 革命军 清政府
原文传递
适用于国际用户电报通信的新型电传机
15
《有线通信技术》 1989年第4期38-42,共5页
关键词 电报通信 电传机 国际电报
原文传递
我国用户电报网的发展前景和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星忠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4-18,共5页
本文概述了用户电报在电报通信和国际电报通信中所占的地位,介绍了国外与国内用户电报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文中还根据我国在发展用户电报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用户电报 中国 电报通信
下载PDF
电报进入晚清朝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露汶 《紫禁城》 2004年第6期81-84,共4页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磁式电报机,电报通信随即在近代工业国家推广开来。那么,这一西方的"奇技淫巧"是如何走进晚清朝廷的?这里,我们根据清宫档案的相关记载来进行一下追忆。
关键词 晚清朝廷 电报通信 中法战争 李鸿章 电线 档案 通信方式 军机处 总理衙门 直隶总督
下载PDF
程控用户电报交换机的选型原则及性能测量
18
作者 高星忠 《电信科学》 1985年第8期49-54,共6页
当前我国用户电报业务的需求量很大,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特区的待装用户很多。由于我国发展用户电报的起步较晚,迄今全国只有2000多个用户,而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用户数量很大,其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目前,在我国... 当前我国用户电报业务的需求量很大,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特区的待装用户很多。由于我国发展用户电报的起步较晚,迄今全国只有2000多个用户,而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用户数量很大,其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用户电报交换机有两种程式。一种是布控的电子交换机,容量为140线,属于小容量设备,可安装在中小城市;另一种是程控全电子交换机,属大容量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报交换机 用户电报 电子交换机 沿海开放城市 地区用户 性能测量 汇接局 缩位拨号 时间序列 电报通信
下载PDF
数字通信系统的相位抖动及其测试
19
作者 李名邦 《电信科学》 1985年第2期33-38,21,共7页
一、引言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在电报通信中就已提出信号畸变的概念(包括偏畸变、特性畸变及偶然性畸变),以后对电传起止信号又提出了MB、SB、ME、SE四种信号畸变。这些畸变的概念与当今数字通信中相位抖动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五十... 一、引言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在电报通信中就已提出信号畸变的概念(包括偏畸变、特性畸变及偶然性畸变),以后对电传起止信号又提出了MB、SB、ME、SE四种信号畸变。这些畸变的概念与当今数字通信中相位抖动的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在分析研究锁相环路的性能时,又提出了相位传递函数日H_J(s)以及相频特性H_J(jw)的概念,这与一般网络分析中的幅度传递函数H_A(s)及幅频特性H_A(jw)的概念是对应的,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通信系统 相位抖动 信号畸变 锁相环路 相位传递函数 起止信号 特性畸变 偏畸变 电报通信 四十年代
下载PDF
汉语拼音在海军视觉通信中的应用
20
作者 陈钢 《语文建设》 1984年第3期33-35,共3页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一经公布,即在海军视觉通信中得到了使用和推广。二十多年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海军视觉通信的一种工具,对保证海军视觉通信的高效率,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海军作战、巡逻警戒、护渔护航、值勤、训练时的通... 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一经公布,即在海军视觉通信中得到了使用和推广。二十多年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海军视觉通信的一种工具,对保证海军视觉通信的高效率,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海军作战、巡逻警戒、护渔护航、值勤、训练时的通信联络畅通,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视觉通信是依靠人的视觉接收信息而达成的通信。由于它有器材简单、使用方便、比较保密、不受干扰的优点,一直被各国海军广泛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通信 海军作战 护渔护航 灯光通信 通信工具 通信速度 乱码 通信任务 明语 莫尔斯电报通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