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植入3.0 T磁共振兼容脑深部电刺激系统术后早期的脑影像学改变及其对电极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赤 陈鹏 +2 位作者 蒋曼丽 常博文 牛朝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7期3809-3815,共7页
目的分析3.0 T磁共振(MRI)兼容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刺激术后早期的影像学改变及其对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3.0 T MRI兼... 目的分析3.0 T磁共振(MRI)兼容脑深部电刺激(DBS)系统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刺激术后早期的影像学改变及其对电极阻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进行3.0 T MRI兼容DBS系统STN-DBS手术治疗的43例PD患者资料,男27例,女16例,年龄43~68(56±5)岁。所有患者进行了术后1周头部3.0 T MRI、头部CT扫描和阻抗测定,15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进行了头部3.0 T MRI和阻抗测定,比较3.0 T MRI扫描前后电极触点阻抗值的差异,并且分析患者术后电极周边水肿(PLE)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成像在PLE检出率的差别;比较不同微电极记录(MER)次数、不同时间节点的PLE差异;并分析电极阻抗与核团周边水肿(SE)体积的相关性。结果4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共植入86根电极,术后1周和1个月行3.0 T MRI检查前后的电极阻抗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 T MRI的PLE的检出率为95.12%(39/43),显著高于CT成像的17.07%(7/43)(χ^(2)=50.705,P<0.001);术后1周,与单次MER组相比,多次MER组PLE的发生率和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PLE体积[M(Q_(1),Q_(3)),0(0,1.211)cm^(3)]与1周[0.243(0,2.914)cm^(3)]相比显著缩小(Z=-3.408,P=0.001);术后1个月内电极触点阻抗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与SE体积呈负相关(r=-0.317,P=0.014)。结论3.0 T MRI兼容DBS设备应用于PD患者的DBS手术治疗,提升了患者术后早期的影像评估准确性;术后1个月时随着核团周边水肿的消退电极阻抗更稳定,适合首次程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3.0 T核磁兼容 电极周边水肿 电极阻抗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