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血清蛋白对手性物质的毛细管电泳拆分 被引量:11
1
作者 韦寿莲 莫金垣 李凤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72-975,共4页
采用聚氧乙烯涂层毛细管柱 ,以牛血清蛋白 (BSA)为手性添加剂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对手性药物沙丁胺醇和多沙唑嗪以及DL 组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进行拆分。考察了涂层柱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 :缓冲溶液的浓... 采用聚氧乙烯涂层毛细管柱 ,以牛血清蛋白 (BSA)为手性添加剂 ,运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对手性药物沙丁胺醇和多沙唑嗪以及DL 组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进行拆分。考察了涂层柱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对影响手性分离的主要因素 :缓冲溶液的浓度和酸度、BSA的浓度、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分离电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 ,各对映异构体在 2 2min内得到基线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手性物质 毛细管电泳拆分 药物 热固化涂层柱 手性药物 DL-氨基酸
下载PDF
若干手性药物的环糊精系统毛细管区带电泳拆分 被引量:3
2
作者 季一兵 陈玉英 林炳承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0-234,共5页
在β-环糊精(β-CD)系统毛细管电泳(CE)中,成功地实现了一组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对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系统产生手性识别的内在原因是由疏水包结和氢键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络合作用差异,而β-CD浓度和有... 在β-环糊精(β-CD)系统毛细管电泳(CE)中,成功地实现了一组常用药物的手性拆分。对实验结果和文献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系统产生手性识别的内在原因是由疏水包结和氢键的综合效应所造成的络合作用差异,而β-CD浓度和有机添加剂则通过上述内在原因对手性拆分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包结 环糊精系统 手性药物 毛细管 电泳拆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