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生理监测在42例植物人促醒中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小红 党红絮 +1 位作者 李辉 贾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30-331,共2页
目的:观察植物人治疗中用电生理监测动态的意识变化。方法:采用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诱发电位,定期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体感正中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测,直接反应植物人的醒觉变化,预示病人的苏醒。结论:电生理波形变化是观察... 目的:观察植物人治疗中用电生理监测动态的意识变化。方法:采用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诱发电位,定期进行监测。结果:通过体感正中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监测,直接反应植物人的醒觉变化,预示病人的苏醒。结论:电生理波形变化是观察植物人苏醒的手段之一,为苏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植物人状态 电生理学现象 促醒 诱发 躯体感觉
下载PDF
Lorenz散点图在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韩笑笑 吴晓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3-186,共4页
Lorenz散点图又称Lorenz-RR散点图,是采用非线性分析法,将海量心电数据分析并绘制在一可视的二维坐标系中,可直观地分析心率的变化范围、心律失常的有无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同时通过散点图的形态来判断心率变异性,挖掘出传统心电图不易分... Lorenz散点图又称Lorenz-RR散点图,是采用非线性分析法,将海量心电数据分析并绘制在一可视的二维坐标系中,可直观地分析心率的变化范围、心律失常的有无以及心律失常情况,同时通过散点图的形态来判断心率变异性,挖掘出传统心电图不易分析的病理及生理信息,在心电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率 电生理学现象
下载PDF
快速低温对癫痫患者致痫灶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差异性影响
3
作者 任国平 遇涛 +6 位作者 邢悦 程莉鹏 王娇阳 闫晓明 王群 张国君 杨小枫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9-188,共10页
目的 探讨快速低温对癫痫患者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局灶性耐药性癫痫患者皮质致痫灶组织标本共13份(13例),经人工脑脊液灌注使其温度呈阶梯... 目的 探讨快速低温对癫痫患者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局灶性耐药性癫痫患者皮质致痫灶组织标本共13份(13例),经人工脑脊液灌注使其温度呈阶梯式快速降至20℃,随后阶梯式复温至30℃并维持10 min(每10 min目标温度改变5℃);应用膜片钳技术记录温度变化过程中锥体神经元(18个)和中间神经元(6个)静息膜电位、突触活动和动作电位变化。结果 (1)静息膜电位:当温度降至20℃时,两种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呈轻微去极化,但不同温度以及同一温度下二者变化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突触活动:随着温度降低,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波幅更小(F=5.332,P=0.034);且两种神经元EPSC(F=8.811,P=0.000)和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F=9.843,P=0.000)波幅、EPSC事件间隔时间(F=7.065,P=0.001)、EPSC(F=6.281,P=0.002)和IPSC(F=8.266,P=0.000)峰面积标准化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动作电位:温度变化对两种神经元动作电位阈值、频率、波幅、半宽时间标准化百分比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不同温度下神经元动作电位频率(F=4.801,P=0.008)、波幅(F=3.680,P=0.015)、半宽时间(F=28.951,P=0.000)标准化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温度降至20℃时,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电生理活动被明显抑制,且对中间神经元突触活动EPSC波幅的抑制作用更强,提示快速低温对中间神经元电活动的强抑制作用可能是其预防癫痫发生、终止癫痫发作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低温 人工 锥体细胞 中间神经元 电生理学现象
下载PDF
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椎旁肌电生理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鸢 乔明 +1 位作者 唐金树 侯树勋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705-709,共5页
目的研究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多裂肌自发电位数量情况及其发生腰痛的原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按疼痛程度分为腰痛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针极肌电图测量其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位置,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自... 目的研究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多裂肌自发电位数量情况及其发生腰痛的原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后路融合术后患者按疼痛程度分为腰痛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采用针极肌电图测量其多裂肌中自发电位数量、位置,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自发电位数量方面的差异,以及自发电位分布和手术区域、内固定区域、椎板开窗的关系。结果(1)腰痛组多裂肌中的异常自发电位分数(12.87±2.34)分明显大于对照组(2.28±2.84)分(P<0.01);(2)所有自发电位均位于手术区域内,手术区域以外的多裂肌中未见自发电位分布;(3)腰痛组内固定区域内多裂肌自发电位分数(8.76±1.95)分显著高于内固定区域外(4.11±1.39)分(P<0.01);(4)开窗侧自发电位分数(2.38±0.70)分和未开窗侧(2.50±0.56)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腰椎后路融合术后多裂肌中的自发电位,主要是由于手术本身所致。(2)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腰痛患者脊神经背内侧支损伤程度较重,这可能是导致术后腰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现象 腰痛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