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外膜脂肪组织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苏比努尔·阿布都如苏里 阿丽米热·亚森 姚娟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3-648,共6页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一种位于心脏表面的活跃的内分泌组织,不仅为心脏提供能量,而且还参与炎症反应和代谢调节。心外膜脂肪量的增加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率升高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促进心脏局部炎症、增加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心肌细... 心外膜脂肪组织是一种位于心脏表面的活跃的内分泌组织,不仅为心脏提供能量,而且还参与炎症反应和代谢调节。心外膜脂肪量的增加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率升高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促进心脏局部炎症、增加氧化应激或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来促进房颤的发生和持续。本文综述了心外膜脂肪组织与房颤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二者的关联机制,并针对心外膜脂肪组织在房颤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外膜脂肪组织 炎症反应 电生理调节
下载PDF
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玉辉 杨雪 马虎升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80-185,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针刺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漏尿次数、每次排...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及针刺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24 h漏尿次数、每次排尿量、24 h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膀胱顺应性、最大尿道闭合压、腹部漏尿点压、最大膀胱容量、胫前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静息运动阈值(RMT)、单核趋化蛋白-1(MCP-1)、核因子-κB(NF-κB)、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87%,常规组为82.9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每次排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24 h漏尿次数、残余尿量、24 h排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针刺组每次排尿量大于常规组(P<0.05),24 h漏尿次数、残余尿量、24 h排尿次数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ICI-Q-SF、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I-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刺组ICI-Q-SF、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I-QOL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膀胱顺应性、最大尿道闭合压、腹部漏尿点压、最大膀胱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针刺组上述4项指标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MEP波幅均治疗前增加(P<0.05),RM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针刺组MEP波幅高于常规组(P<0.05),RMT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组MCP-1、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SP7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刺组MCP-1、NF-κB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HSP70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疗效较好,可调节尿流动力学及神经电生理指标值,改善患者急迫性尿失禁、神经性疼痛状态,抑制机体微环境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针刺 急迫性尿失禁 神经性疼痛状态 调节神经生理 微环境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