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介电函数探讨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冰 徐蔚青 +2 位作者 王魁香 谢玉涛 赵冰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能够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效应的典型金属银出发 ,讨论其在光频段的介电函数及与此介电函数相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 ,进而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讨论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介电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ERS效应 电磁增强机理 光频段
下载PDF
钴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电磁增强因子计算
2
作者 杨志林 周海光 +4 位作者 姚建林 吴德印 胡建强 任斌 田中群 《光散射学报》 2001年第4期195-198,共4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钴电极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采用二维阵列理论模型在 0 .5~ 4.0eV的光子能量范围对钴纳米椭球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有关计算表明 ,经过合适的表面粗糙化的钴金属电极能产生较弱的表面... 本文初步探讨了钴电极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机理。采用二维阵列理论模型在 0 .5~ 4.0eV的光子能量范围对钴纳米椭球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有关计算表明 ,经过合适的表面粗糙化的钴金属电极能产生较弱的表面增强效应 (SERS增强因子约 1 0 2 ~ 1 0 4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电磁增强因子 计算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有序纳米结构
下载PDF
由ε探讨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永明 吴师 王莉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6-279,285,共5页
从能够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典型金属——银出发,讨论其在光频段的介电函数及与此介电函数相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进而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讨论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关键词 SERS效应 电磁增强机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介电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基于VMD-OptShrink的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炮口电压噪声压制及应用
4
作者 闫杰 李菊香 +2 位作者 陈毅 王毅 叶蔚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6-172,共7页
利用电磁轨道炮炮口电压测量信号可以计算出发射过程中滑动电枢与铜轨道表面的接触电阻以分析接触特性。由于发射器增强轨道的特殊结构会产生幅值很大的反向感应电动势,且存在脉冲形成网络的放电时序问题,导致检测到的炮口电压波形会受... 利用电磁轨道炮炮口电压测量信号可以计算出发射过程中滑动电枢与铜轨道表面的接触电阻以分析接触特性。由于发射器增强轨道的特殊结构会产生幅值很大的反向感应电动势,且存在脉冲形成网络的放电时序问题,导致检测到的炮口电压波形会受到系统噪声的干扰,难以准确计算出接触电阻。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VMD-OptShrink的炮口电压系统噪声压制方法去除炮口电压中的锯齿状噪声,该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可实现依据频率特性进行信号时域分解的特点,对炮口电压信号进行时频域的模态分解,然后在时频分解域内利用OptShrink对分解信号进行低秩成分提取,得到去噪后的炮口电压,最终解算出接触电阻用于分析轨道炮枢轨接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压制炮口电压系统噪声,计算出的枢轨接触电阻波形光滑,有利于分析枢轨接触特性;枢轨接触电阻在发射初期变化剧烈,迅速降低,之后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特点,直至电枢滑动出炮口接触电阻骤增。该分析方法对工程中电磁轨道炮发射状态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轨道炮 炮口电压 枢轨接触电阻 变分模态分解
下载PDF
SERS活性体系中光吸收带电磁和化学增强机制归属的认证研究
5
作者 方炎 王四海 《光散射学报》 1997年第2期266-267,共2页
SERS活性体系中光吸收带电磁和化学增强机制归属的认证研究方炎王四海(首都师范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37)AssignmentofEMandCTEnhancementsonOpticalAbsorption... SERS活性体系中光吸收带电磁和化学增强机制归属的认证研究方炎王四海(首都师范大学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37)AssignmentofEMandCTEnhancementsonOpticalAbsorptionSpectraofColoid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 拉曼散射 光吸收 电磁增强 化学增强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电枢轨道接触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振春 鲍志勇 +3 位作者 曹海要 刘福才 战再吉 王大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1-456,共6页
为研究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电枢轨道接触特性,通过实际发射试验得到炮口电压、轨道电流、电枢速度和位移等数据以及发射器机械结构的实际参数。在分析电枢在膛内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接触电阻与炮口电压、轨道电流、电枢速度、电枢位移... 为研究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电枢轨道接触特性,通过实际发射试验得到炮口电压、轨道电流、电枢速度和位移等数据以及发射器机械结构的实际参数。在分析电枢在膛内运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接触电阻与炮口电压、轨道电流、电枢速度、电枢位移等物理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在互感系数不同情况下电枢的接触电阻变化规律。将该变化曲线与试验轨道三维建模模型损伤图形和实际发射试验后轨道图像进行比较,发现轨道烧蚀和摩擦损伤情况随着电枢位移和接触电阻变化呈现烧损、滑动和磨损等典型特征,为预测轨道损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轨道炮 电枢 接触电阻 数学模型 轨道损伤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电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徐蓉 袁伟群 +2 位作者 成文凭 严萍 李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5-1070,共6页
为了分析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电磁场分布和电感梯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2对导轨结构的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3维电磁场仿真模型,利用ANSOFT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几何参数轨道炮的电磁场... 为了分析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电磁场分布和电感梯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基本原理,建立了2对导轨结构的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3维电磁场仿真模型,利用ANSOFT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几何参数轨道炮的电磁场进行了仿真,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磁场和电流密度分布图,对其电感梯度进行了计算,并总结了几何参数对电感梯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导轨的机械和热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内外导轨间距越小,电感梯度越大;导轨的厚度越小,电感梯度越大。与单对结构相比,该结构能够提高轨道电磁发射器的电感梯度1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增强电磁轨道炮 电感梯度 有限元 电磁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袁晓明 吴鹏 +1 位作者 陈晓阳 张立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共6页
以增强型电磁轨道炮为研究对象,利用Ansoft Maxwell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轨道炮的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Ansoft 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电枢和导轨的电磁力分布情况,把电磁力作为载荷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对轨道... 以增强型电磁轨道炮为研究对象,利用Ansoft Maxwell和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轨道炮的电磁结构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Ansoft 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得到了电枢和导轨的电磁力分布情况,把电磁力作为载荷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对轨道炮的主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结构的等效应力和变形分布情况。基于正交试验优化方法,对轨道炮的结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优化后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轨道炮 电磁结构耦合 动力学分析 正交试验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基于电磁场作用增强的超材料吸收体太赫兹微流传感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涛 黄锋宇 +2 位作者 钟鑫 蒋未杰 张大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41,共11页
为解决因分析物与局部增强电磁场弱相互作用而导致传感器灵敏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引入微流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场作用增强的超材料吸收体太赫兹微流传感器。传感器与太赫兹波相互作用产生磁偶极子共振,在0.4~1.4 THz频段内可产生两个... 为解决因分析物与局部增强电磁场弱相互作用而导致传感器灵敏度偏低的问题,通过引入微流控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场作用增强的超材料吸收体太赫兹微流传感器。传感器与太赫兹波相互作用产生磁偶极子共振,在0.4~1.4 THz频段内可产生两个吸收率高于98%的谐振峰。同时,通过集成微流通道,极大促进了分析物与位于法布里-珀罗谐振腔内局部增强电磁场的相互作用,传感器灵敏度可达537 GHz/RIU。另外,结构单元设计为四重旋转对称结构,传感器具备良好的极化不敏感和宽入射角度不敏感特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和偏振不敏感等特性,在无标记微量物质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吸收体 传感器 微流通道 电磁场作用增强
下载PDF
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与电磁场增强共振波长的关系
10
作者 宋友林 刘刚森 +2 位作者 赵会仙 贾瑜 胡行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3-76,共4页
基于Mie理论的T-矩阵方法,研究了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对其自身电磁场增强的影响,并结合偶极子场耦合理论进一步讨论了二聚体阵列的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调控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可以强烈地影响到二聚体和二聚体阵... 基于Mie理论的T-矩阵方法,研究了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对其自身电磁场增强的影响,并结合偶极子场耦合理论进一步讨论了二聚体阵列的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调控银纳米球壳二聚体的几何结构可以强烈地影响到二聚体和二聚体阵列的光学性质.同时发现二聚体对电磁场增强的共振波长可以随着二聚体几何结构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理论 电磁增强 二聚体阵列 共振波长
下载PDF
串联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分析与仿真
11
作者 舒涛 薛新鹏 +2 位作者 刘明 杨志勇 梅朝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8,共5页
在文中设计中,串联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可获得高的电感梯度和良好的磁屏蔽效应,这些性能在新型电磁发射器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电感梯度是影响超高速发射和降低大电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文中设计了一款新型电磁发射器并研究了电感... 在文中设计中,串联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可获得高的电感梯度和良好的磁屏蔽效应,这些性能在新型电磁发射器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电感梯度是影响超高速发射和降低大电流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文中设计了一款新型电磁发射器并研究了电感梯度在双抛体运动区域的分布问题。在文中研究中,将提出3种典型串联增强型六极轨道的连接方式,并采用有限元模拟进行比较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A构型的磁屏蔽和电感梯度性能优于其它两种构型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 电感梯度 磁屏蔽 双抛体
下载PDF
基于炮尾电压的串联增强型电磁轨道炮滑动电接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春燕 王军 +3 位作者 马富强 倪琰杰 唐波 栗保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80-1287,共8页
为研究局部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的滑动电接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炮尾电压的计算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接触电阻、炮尾电压、炮尾感应电压以及轨道电流间的数学模型,定量表征电枢与轨道间的滑动接触电阻。根据接触电阻的波形特征,将电枢与轨道... 为研究局部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的滑动电接触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炮尾电压的计算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接触电阻、炮尾电压、炮尾感应电压以及轨道电流间的数学模型,定量表征电枢与轨道间的滑动接触电阻。根据接触电阻的波形特征,将电枢与轨道间的接触状态分为启动阶段、接触电阻稳步下降阶段、电阻增长阶段和单轨阶段4个阶段。计算了系统的发射效率与接触电阻焦耳热能耗率。结果表明:在电枢启动阶段枢轨间的接触主要为固体-固体接触,接触电阻偏大;逐渐形成的铝熔膜会使实际接触面积增大,改善接触状态;接触电阻与电枢所受到的磁压力呈负相关;接触电阻是影响发射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局部增强型电磁轨道炮滑动电接触特性的分析工作为轨道炮的机理研究与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增强电磁轨道炮 接触电阻 炮尾电压 接触电阻焦耳热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导轨的多场耦合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烝 赵南南 +2 位作者 苏子舟 王栋 白天羽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3,共9页
为了研究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在发射过程中的电磁场分布、温度变化以及形变的动态过程,对轨道炮双轨进行了电磁-温度-结构三维耦合仿真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了焦耳热、接触电阻热和摩擦热的瞬态特性,通过电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对导轨进行... 为了研究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在发射过程中的电磁场分布、温度变化以及形变的动态过程,对轨道炮双轨进行了电磁-温度-结构三维耦合仿真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了焦耳热、接触电阻热和摩擦热的瞬态特性,通过电枢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对导轨进行分段建模,计算了导轨在不同热载荷下的瞬态温升分布以及瞬态扩张量分布。结果表明:主轨表面温度主要是由焦耳热引起的,接触电阻热和摩擦热对主轨温升分布有一定影响,炮尾处温升最大;相同冷却时间下增强型轨道炮导轨比简单轨道炮导轨温度梯度低;导轨扩张量主要是由电磁力引起的,电流焦耳热对扩张量略有影响。该多场耦合分析过程可为电磁轨道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轨道炮 导轨 接触电阻 瞬态摩擦 多场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平面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新鹏 舒涛 +2 位作者 刘明 刘少伟 杨志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6,共4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平面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平面增强型六极轨道可获得高的电感梯度和优良的磁屏蔽效应,平面增强型六极环向磁场与抛体的正交环向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进力,其磁场屏蔽思想是平面增强六极轨道在运动区域磁场互...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平面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器,平面增强型六极轨道可获得高的电感梯度和优良的磁屏蔽效应,平面增强型六极环向磁场与抛体的正交环向电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进力,其磁场屏蔽思想是平面增强六极轨道在运动区域磁场互相抵消的结果。根据轨道电流流入方式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磁场屏蔽效果和电磁推进力,文中提出3种典型电流流入构型,并对3种典型构型进行详细仿真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增强型六极轨道电磁发射 磁屏蔽 电磁推进 六极环向磁场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轨道炮瞬态温升时空分布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薇 苏子舟 +3 位作者 张涛 刘勇 国伟 金文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346-3354,共9页
轨道瞬态温升时空分布特性对于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发射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接触电阻瞬态特性、枢轨接触压力瞬态特性的角度,对轨道电阻焦耳热与摩擦热共同影响轨道瞬态时空温升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发射试验得到的炮口电... 轨道瞬态温升时空分布特性对于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发射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接触电阻瞬态特性、枢轨接触压力瞬态特性的角度,对轨道电阻焦耳热与摩擦热共同影响轨道瞬态时空温升的分布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发射试验得到的炮口电压、轨道电流、电枢位移等数据建立这几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增强型电磁轨道炮枢轨接触电阻瞬态特性,获得了轨道接触电阻焦耳热分布;应用瞬态接触压力计算方法模拟枢轨接触压力的瞬态特性,获得了轨道摩擦热分布。为研究轨道瞬态温升时空分布特性,通过电枢运动位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对轨道进行分段建立瞬态温度场计算模型并采用电-磁-热耦合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以电阻焦耳热与摩擦热为热载荷共同作用下的轨道温升时空分布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电枢高速运动,摩擦热随之逐渐上升,接触电阻热较小;发射过程中临近炮尾的轨道温升较大,表明了炮尾轨道为热管理的关键部位,为电磁轨道炮的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轨道炮 接触电阻 瞬态接触压力 温升时空分布 多场耦合
下载PDF
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结构中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电磁场增强研究
16
作者 李梦君 方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8-1103,共6页
表面等离激元自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位于金属纳米结构中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产生非常显著的近表面电场增强,并成功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当中,而对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外界入射... 表面等离激元自诞生以来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位于金属纳米结构中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可产生非常显著的近表面电场增强,并成功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当中,而对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与外界入射光中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该研究在前期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模拟计算了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结构间隙处的近表面电、磁场增强,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单束紧聚焦径向偏振光束的激发下,金属纳米圆盘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呼吸模式和上下表面处的电偶极矩模式,该模式使圆盘中心纵向表面电场得到增强。由于金属纳米圆盘与金属纳米球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电偶极矩的耦合共振相互作用,可以形成纵向电场得到有效增强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间隙模式。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证明该金属纳米结构间隙模式的纵向电场分量相对于径向偏振入射光的有效激发横向电场分量即近表面电场的增强因子高达250倍;而近表面磁场的增强因子高达170倍。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出这种新型金属纳米结构的光谱特性以及近表面电、磁场分布特征,还展示出了该金属纳米结构的近表面电场增强分布、近表面磁场振幅分布以及近表面电、磁场共振波长的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结构具有明显的局域近表面电、磁场增强优势以及较宽的频谱波段。由于本文提出的金属纳米结构具有电、磁场增强优势,希望计算结果能应用到更多的研究领域当中,尤其是生物医学等领域,为人们抗击疫情提供一点点参考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学 金属纳米球-纳米圆盘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 电磁增强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重要参数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景瑞 李小将 李志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研究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性能参数的影响并且预测发射器性能,建立了基于脉冲电源仿真模型、磁扩散方程有限元模型和运动学方程的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计算模型。分析了轨道参数、电气参数和载荷质量对发射器出口动能和系统效率的影响... 为研究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性能参数的影响并且预测发射器性能,建立了基于脉冲电源仿真模型、磁扩散方程有限元模型和运动学方程的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计算模型。分析了轨道参数、电气参数和载荷质量对发射器出口动能和系统效率的影响;同时考虑出口动能和系统效率作为双目标,通过NSGA-Ⅱ优化算法对发射器的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轨道长度、电容值和载荷质量对性能指标的影响是非单调的。优化模型能够有效求解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重要参数的Pareto最优解集,为增强型电磁轨道发射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轨道发射器 有限元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机理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佳佳 徐大鹏 +1 位作者 王子雄 张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0-1350,共11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无损检测及不需要预处理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可以实现定性定量分子检测的有力工具,使目标分析物信号放大的痕量检测技术,甚至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虽然SERS增强机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无损检测及不需要预处理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可以实现定性定量分子检测的有力工具,使目标分析物信号放大的痕量检测技术,甚至能够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虽然SERS增强机理一直存在争议,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增强机理包括物理增强(电磁场增强)和化学增强(主要为电荷转移的贡献)。随着近年来金属、非金属等诸多材料应用于SERS领域,诸多学者对于影响SERS基底的增强因素产生广泛兴趣,对于SERS增强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中主要从SERS电磁增强机理、化学增强机理及两者的协同机理三个方面对SERS增强机理进行阐述,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基底增强效应,为SERS增强机理的分析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提出不同基底结构在增强机理分析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在电磁增强机理中,单一贵金属基底因其“热点”分布不均匀、不可控因素导致SERS灵敏度和重复性差等因素,对SERS电磁增强机理影响效果较大;(2)在化学增强机理中,单一半导体材料由于价格实惠、材料性能较稳定、表面易于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SERS基底、由于增强能力较低等因素、对SERS化学增强效果不明显;(3)SERS基底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更多是金属-非金属两者的结合,既能够弥补贵金属的缺点,也能利用非金属的优点,通过电磁增强机理和化学增强机理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SERS增强能力。对于SERS增强机理的分析,有助于制备均一性强、重复性高的SERS基底,为SERS基底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电磁增强机理 化学增强机理 SERS基底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天线电磁辐射特性的数值研究
19
作者 李国强 孔繁荣 李琳 《黑龙江电力》 CAS 2019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电磁辐射增强技术是发展远距离高可靠性电磁通信、探测和控制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在商业、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利用等离子体调制增强天线电磁辐射是一项前沿性技术,文章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关键参数对于增强天线... 电磁辐射增强技术是发展远距离高可靠性电磁通信、探测和控制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在商业、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利用等离子体调制增强天线电磁辐射是一项前沿性技术,文章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等离子体关键参数对于增强天线远场电磁辐射的影响及规律,分析了天线远场电磁能量的空间辐射特性,并进一步从天线近场电磁场空间分布特性和电磁场相位特性,解析了等离子体调制增强天线辐射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恰当参数的等离子体可以增强天线近场的平均辐射能量密度,使得天线获得的全向辐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电磁辐射增强 电磁场分布
下载PDF
增强型电磁驱动器建模及参数的确定
20
作者 王福胜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2年第16期9-10,共2页
通过分析增强型电磁轨道驱动过程中电枢所受电磁力、摩擦力及空气阻力等接触力,建立电枢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电磁驱动原理确定驱动器电阻梯度、电感梯度等主要参数,获得电磁轨道驱动系统模型。将驱动系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驱动试验... 通过分析增强型电磁轨道驱动过程中电枢所受电磁力、摩擦力及空气阻力等接触力,建立电枢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结合电磁驱动原理确定驱动器电阻梯度、电感梯度等主要参数,获得电磁轨道驱动系统模型。将驱动系统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际驱动试验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解决实际电磁驱动试验中参数选择及驱动器设计等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电磁驱动器 数学模型 仿真分析 驱动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