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栗艳茹 韩冰莎 +5 位作者 赵敬河 李娇 冯光 岳新灿 张万宏 朱金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0,25,共6页
目的探讨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85例)及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3例)、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38例)、河南省... 目的探讨电磁扰动系数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85例)及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3例)、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38例)、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30例)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行机械开通术患者196例,经全脑血管DSA证实为颅底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根据机械开通术后是否出现出血转化,将196例患者分为出血转化组(40例)和无出血转化组(15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术前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发病至治疗时间、电磁扰动系数,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机械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机械开通术后行电磁扰动系数动态监测,采用24 h持续动态监测1~3 d,此后3次/d,15 min/次,共监测7 d。该研究以术后首次监测值为目标值。电磁扰动系数正常范围为125~145。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转化组心房颤动比例大于无出血转化组[27.5%(11/40)比12.8%(20/156)],入院时NIHSS评分[(15.2±2.6)分比(12.4±2.4)分]、电磁扰动系数水平高于无出血转化组[(153±23)比(128±19)],术前ASPECTS水平低于无出血转化组[(6.4±2.3)分比(7.4±1.5)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以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为因变量,将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由低到高)、术前ASPECTS(由低到高)、电磁扰动系数(由小到大)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OR=5.070,95%CI:1.800~14.277,P=0.002)、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198,95%CI:1.034~1.388,P=0.016)、电磁扰动系数增大(OR=1.061,95%CI:1.038~1.085,P<0.01)是发生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术前ASPECTS升高出血转化的保护因素(OR=0.671,95%CI:0.509~0.883,P=0.016)。(3)ROC曲线下面积以0.5作为参考界值,电磁扰动系数曲线下面积为0.797(P<0.01),电磁扰动系数的最佳预测值为143,其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78.8%。结论电磁扰动系数升高可尝试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开通术后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应结合头部CT检查结果进行明确,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机械开通 出血转化 电磁扰动系数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电磁扰动系数与颅内压的相关性及二者对实施去骨瓣减压术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瑞康 韩冰莎 +5 位作者 李娇 栗艳茹 王帝 张磊 赵敬河 冯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0-59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电磁扰动系数与颅内压(ICP)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对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DC)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血...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电磁扰动系数与颅内压(ICP)的相关性,探讨二者对患者实施去骨瓣减压术(DC)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治疗的43例AIS患者,术后均行24 h持续动态监测有创ICP和电磁扰动系数1~5 d,并根据第1天的ICP平均值将患者分为ICP正常(<15 mmHg)组、ICP轻度增高(15~22 mmHg)组、ICP中重度增高(>22 mmHg)组,根据是否实施DC将患者分为实施DC组和未实施DC组。比较不同ICP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患者电磁扰动系数与IC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患者电磁扰动系数对ICP中重度增高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实施DC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及采用ROC曲线分析ICP和电磁扰动系数对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实施DC的预测价值。结果43例患者中ICP正常组8例,ICP轻度增高组13例,ICP中重度增高组22例。3组患者间基线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SPECT)评分、实施DC者所占比例和电磁扰动系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电磁扰动系数与ICP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699,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患者的电磁扰动系数诊断ICP中重度增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0(95%CI:0.690~1.000,P=0.000),最佳截断值为1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IHSS评分、基线ASPECT评分、电磁扰动系数、ICP为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实施D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CP预测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实施DC的AUC为0.851(95%CI:0.728~0.973,P=0.000),最佳截断值为18.5 mmHg;电磁扰动系数预测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实施DC的AUC为0.764(95%CI:0.609~0.919,P=0.004),最佳截断值为137.5。结论电磁扰动系数与IC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均可作为预测AIS患者行血管内机械开通术后实施DC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机械开通术 电磁扰动系数 颅内压 去骨瓣减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