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致荧光成像表征串联电阻分布
1
作者 叶舟 韩培德 +3 位作者 邢宇鹏 梁鹏 范玉洁 胡少旭 《现代科学仪器》 2013年第4期126-128,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电致荧光成像表征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分布的方法。太阳能电池的电致荧光强度Фi与外加电压U呈现指数关系,而U-n·(1+Rsi/Rpi)·UT·ln(Фi)和Фi呈现直线关系,其斜率与串联电阻值相关,我们通过拟合二者...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电致荧光成像表征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分布的方法。太阳能电池的电致荧光强度Фi与外加电压U呈现指数关系,而U-n·(1+Rsi/Rpi)·UT·ln(Фi)和Фi呈现直线关系,其斜率与串联电阻值相关,我们通过拟合二者的直线关系和一些计算得到了串联电阻的分布,我们在一片单晶硅电池上测试并拟合,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此外,我们的拟合结果中还包含了复合分布以及漏电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荧光 串联 外加偏压
下载PDF
有机——无机异质结电致荧光器件
2
作者 云长 《电子材料快报》 1995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电致荧光器件 异质结 有机异质结 无机异质结
下载PDF
高In组分In_xGa_(1-x)N/GaN多量子阱材料电致荧光谱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嘉平 胡卉 +4 位作者 郭文平 汪莱 罗毅 孙长征 郝智彪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05-3909,共5页
研究了高In组分InxGa1-xN/GaN(x≈30%)多量子阱(MQWs)结构发光二极管样品在不同注入电流下的电致荧光(EL)谱及反常的双峰现象.结果表明:有源区内建电场在外界电流注入条件下逐渐受屏蔽,这一效应在高In组分InxGa1-xN/GaNMQWs材料的发光... 研究了高In组分InxGa1-xN/GaN(x≈30%)多量子阱(MQWs)结构发光二极管样品在不同注入电流下的电致荧光(EL)谱及反常的双峰现象.结果表明:有源区内建电场在外界电流注入条件下逐渐受屏蔽,这一效应在高In组分InxGa1-xN/GaNMQWs材料的发光复合机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组分 多量子阱材料 GAN 荧光 发光二极管 注入条件 内建 双峰现象 电致荧光 复合机理 MQWs 有源区 反常
原文传递
电致荧光变色材料的主要分类及变色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杜瑾 廖睿 +2 位作者 张幸林 孙会彬 黄维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6-294,共9页
电致荧光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压作用下材料的发光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荧光的开/关或颜色变换的切换过程。近几年因其在离子传感器、信息显示、生物分析以及光学成像和信息存储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电致... 电致荧光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压作用下材料的发光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荧光的开/关或颜色变换的切换过程。近几年因其在离子传感器、信息显示、生物分析以及光学成像和信息存储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可以将电化学信号转变为直接可见的视觉信号,所以也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本文阐述了近年来电致荧光变色材料的主要研究进展,专注于介绍电致荧光变色材料的分类(包括双官能团分子、荧光团和聚合物)及其变色机理,并着重讨论了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特定的应用。同时提出这类材料具有高的发光对比度、快的响应速度、长期稳定性、多色变化的优点以及在有机光电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概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电致荧光变色 传感 共轭聚合物 有机光材料
原文传递
单分子尺度的光量子态调控与单分子电致发光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尧 张杨 董振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71-83,共13页
分子尺度上的光电相互作用研究可以为发展未来信息和能源技术提供科学基础.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可以用来观察和操纵纳米世界中的原子和分子,而且其高度局域化的隧穿电流还可以被用来激发隧道结中的分子,使之发光,以研究局域场下的分子光... 分子尺度上的光电相互作用研究可以为发展未来信息和能源技术提供科学基础.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可以用来观察和操纵纳米世界中的原子和分子,而且其高度局域化的隧穿电流还可以被用来激发隧道结中的分子,使之发光,以研究局域场下的分子光电特性.本文综述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光电研究组近期在锌酞菁分子电致发光方面取得的科学进展,包括:1)利用有效的电子脱耦合与纳腔等离激元调控技术,实现了隧穿电子激发下的单个锌酞菁分子的电致荧光,并通过发展相关的光子发射统计测量方法,表征了单个分子在隧穿电子激发下的电致荧光具有单光子发射特性; 2)发展了具有亚纳米空间分辨的荧光光谱成像技术,实现了对酞菁分子间相干偶极相互作用特征的实空间观察; 3)对分子与纳腔等离激元之间的相干耦合作用进行了亚纳米精度的操控,在单分子水平上观察到了法诺共振和兰姆位移效应.这些研究结果不仅为研发基于有机分子的电泵纳米光源与单光子光源等分子光电器件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为在单分子尺度上研究分子光电特性、分子间能量转移以及场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等提供了新的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电致荧光 单光子源 偶极耦合 Fano共振效应
下载PDF
有机EL与无机EL和LCD的比较及其未来前景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文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通过比较有机EL与无机EL、LCD在平板显示应用方面的差异 ,展示了OELD的美好应用前景。由于无机薄膜EL缺乏高亮度蓝基色成分以及驱动电压是 1 0 0V左右的交流 ,难于制成低压彩色超薄显示器 ;无机分散型EL屏采用的是十几微米厚的粉末材料 ... 通过比较有机EL与无机EL、LCD在平板显示应用方面的差异 ,展示了OELD的美好应用前景。由于无机薄膜EL缺乏高亮度蓝基色成分以及驱动电压是 1 0 0V左右的交流 ,难于制成低压彩色超薄显示器 ;无机分散型EL屏采用的是十几微米厚的粉末材料 ,也难于制成高分辨率超薄显示器 ,因此它们都无法与OELD相比。OELD显示器体积可以是LCD的 1 /2 ,功耗也大大低于LCD ,所以OELD将有望取代LCD。评述了当前OELD的最新发展趋势 :采用荧光染料掺杂式的模糊界面结构的电致荧光器件和采用荧光染料掺杂式的电致磷光器件是当前OELD发展的主要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电致磷光 发光平板显示 超薄显示 LCD 无机EL 有机EL 电致荧光
下载PDF
红外波长上转换器件中载流子阻挡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健彬 郝智彪 +11 位作者 王磊 刘志林 罗毅 汪莱 王健 熊兵 孙长征 韩彦军 李洪涛 王禄 王文新 陈弘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98-405,共8页
复杂半导体材料结构中的载流子分布特性对器件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的波长上转换红外探测器,研究了载流子阻挡结构对载流子分布和器件特性的影响.论文通过自洽求解薛定谔方程、泊松方程、电流连续性方程和载流子速率方程分... 复杂半导体材料结构中的载流子分布特性对器件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一种新型的波长上转换红外探测器,研究了载流子阻挡结构对载流子分布和器件特性的影响.论文通过自洽求解薛定谔方程、泊松方程、电流连续性方程和载流子速率方程分析了不同器件结构中的空穴分布.同时,生长了相应结构的外延材料,并通过电致荧光谱分析了载流子阻挡结构对器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 nm厚的AlAs势垒层既能有效阻挡空穴又不影响电子输运,有利于制作波长上转换红外探测器.此外,论文分析了阻挡势垒层的厚度和高度以及工作温度对载流子分布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亦可应用于其他载流子非均匀分布的半导体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上转换 载流子分布 阻挡结构 电致荧光
下载PDF
InGaN蓝光LED内量子效率的评测
8
作者 汪莱 邢雨辰 +6 位作者 郝智彪 罗毅 孙长征 韩彦军 熊兵 王健 李洪涛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58,共7页
LED的内量子效率是评价LED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针对Ga N基LED内量子效率的多种评测方法,包括:变温光致荧光方法、变激发功率光致荧光方法、变温电致荧光方法、效率-电流曲线拟合方法,并结合对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指出了他... LED的内量子效率是评价LED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针对Ga N基LED内量子效率的多种评测方法,包括:变温光致荧光方法、变激发功率光致荧光方法、变温电致荧光方法、效率-电流曲线拟合方法,并结合对实际样品的测试结果指出了他们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其中,变温光致荧光方法和变激发功率光致荧光方法适用于测量材料的辐射复合效率且在结果上是一致的;而变温电致荧光方法从原理上就不可靠;效率-电流曲线拟合方法原理上可靠,但是依赖对样品参数的假设,在足够了解样品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量子效率 发光二极管 氮化镓 致荧光 电致荧光
原文传递
Si Ge量子阱和超晶格的光发射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均铭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9-374,共6页
系统地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SiGe量子阱及短周期超晶格光发射的研究现状.由于Si,Ge材料及器件在微电子学领域内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超过 90%的芯片技术是Si基的,然而,由于Si,Ge是间接带隙,载流子跃迁... 系统地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SiGe量子阱及短周期超晶格光发射的研究现状.由于Si,Ge材料及器件在微电子学领域内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超过 90%的芯片技术是Si基的,然而,由于Si,Ge是间接带隙,载流子跃迁几率小,其光电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人们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荧光 电致荧光 量子阱 超晶格
原文传递
Red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ased on a novel host material with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properties 被引量:2
10
作者 Yilang Li Dongdong Zhang +2 位作者 Yunge Zhang Minghan Cai Lian Dua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84-691,共8页
High cost of phosphors and significant efficiency roll-off at high brightness are the two main factors that limit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PHOLEDs). Efforts have been pai... High cost of phosphors and significant efficiency roll-off at high brightness are the two main factors that limit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PHOLEDs). Efforts have been paid to find ways to reduce the phosphors' concentration and efficiency roll-off of PHOLEDs. In this work, we reported red emission PHOLEDs with low dopant concentration and low efficiency roll-off based on a novel host material 2,4-biscyanophenyl-6-(12-phenylindole[2,3-a]carbazole-ll-yl)-1,3,5-triazine (BCPICT), with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t (TADF) properties. The device with 1.0% dopant concentration displayed a maximum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10.7%. When the dopant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to 2.0%, the device displayed a maximum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10.5% and a low efficiency roll-off of 5.7% at 1000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red emission efficiency roll-off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原文传递
Exceptionally efficient deep blue anthracene-based luminogens:design,synthesis,photophysical,and electroluminescent mechanisms 被引量:1
11
作者 Runda Guo Wei Liu +8 位作者 Shian Ying Yuwei Xu Yating Wen Yaxiong Wang Dehua Hu Xianfeng Qiao Bing Yang Dongge Ma Lei W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0期2090-2098,M0004,共10页
Achieving high-efficiency deep blue emitter with CIE_(y)<0.06(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an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10%has been a long-standing challenge for traditional fluorescent ... Achieving high-efficiency deep blue emitter with CIE_(y)<0.06(CIE,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an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10%has been a long-standing challenge for traditional fluorescent material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Here,we report the ration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two new deep blue luminogens:4-(10-(4’-(9 H-carbazol-9-yl)-2,5-dimethyl-[1,1’-biphe nyl]-4-yl)anthracen-9-yl)benzonitrile(2 M-ph-pCzAnBzt)and 4-(10-(4-(9 H-carbazol-9-yl)-2,5-dimethyl phenyl)anthracen-9-yl)benzonitrile(2 M-pCzAnBzt).In particular,2 M-ph-pCzAnBzt produces saturated deep blue emissions in a non-doped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an exceptionally high EQE of 10.44% and CIE_(x,y)(0.151,0.057).The unprecedented electroluminescent efficiency is attributed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igher-order reversed intersystem crossing and triplet-triplet up-conversion,which are supported by analysi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triplet sensitization experiments,as well as nanosecond transien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his research offers a new approach to resolve the shortage of high efficiency deep blue fluorescent emit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acene derivative Deep blue luminogen Hot excitons Triplet-triplet annihilation up-conversion Non-doped device
原文传递
Improving operation lifetime of OLED by using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as host 被引量:1
12
作者 HU Jun-tao HU Sheng +3 位作者 YE Kang-li WEI Qing-qing XU Kai WANG Xiang-hua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7年第4期271-274,共4页
We fabricat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with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 mate- rial of 4CzlPN, Which show better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4,4'-Bis(carbazol-9-yl)biphenyl ... We fabricat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s) with the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 mate- rial of 4CzlPN, Which show better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4,4'-Bis(carbazol-9-yl)biphenyl (CBP) based devices. The half lifetime of the device using 4CzlPN as host material has doubled, and a slower voltage rise compared with that of CBP-based devices has been achieved, which indicates the improvement of stability. We attribute the better sta- bility to the good film morphology and difficult crystallization property of 4CzlP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employing the 4CzlPN as host material can be a promising way of fabricating OLEDs with longer operation life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Light emitting diodes Sound insulating materia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