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等离子处理的二硫化钼场效应晶体管表面掺杂和湿度传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江海洋 吴静远 +1 位作者 温朝阳 郭冰博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4年第2期130-136,共7页
二维半导体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TMD)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在数字电路、光伏器件和能量存储等多个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表面掺杂控制TMD的电学性能为实现灵敏传感提供了有效的方... 二维半导体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TMD)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力学性能,在数字电路、光伏器件和能量存储等多个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表面掺杂控制TMD的电学性能为实现灵敏传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开展了氧等离子体对二硫化钼(MoS_(2))掺杂特性的研究。首先,测试了MoS_(2)场效应晶体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FET)的输运特性,发现氧等离子体处理对FET具有p型掺杂作用。随后,通过拉曼光谱研究了掺杂机制的成因,并证实了沟道表面类MoO_(3)缺陷的形成。最后,研究了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晶体管的湿度传感特性,由于氧等离子体处理使得沟道对水分子的吸收中心增加,在潮湿环境下晶体管具有十分灵敏的响应特性,源漏电流值变化了约54%。这项工作不仅提供了一种调控TMD电学性能的简单方法,也展示了低维材料化学传感器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效应晶体管(FET) 二硫化钼(MoS2) 等离子体 表面掺杂 湿度传感
下载PDF
纳秒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的玻璃表面金属化图案电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易根苗 林新贵 +3 位作者 何林 梁良 姜长城 江鲲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9,共7页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制备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优点,本文研究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LIPAA)在玻璃表面金属化制备中具有经济、环境友好且高效的优点,本文研究在纳秒激光下以金属铜作为牺牲靶材于玻璃基板上采用LIPAA工艺实现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逐行扫描LIPAA制备的玻璃基板上金属化图案电路的导电性能进行详细探讨。针对氧化致其导电率下降的弊端,进一步采用氢气还原对其进行后处理优化,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电路性能进行分析,揭示了纳秒激光LIPAA方法制备的玻璃金属化图案电路表面的形貌特征及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激光图案化去除工艺对玻璃表面金属层进行直接烧蚀,可以在玻璃表面制备精细图案化电路。同时,采用化学氢气还原法可克服金属层氧化严重影响电路电阻率这一弊端。化学氢气还原后的平均电阻率仅为8.18×10^(-7)Ω·m,大幅地提升了玻璃表面图案化电路的导电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烧蚀 表面金属化
下载PDF
基于等离子体增强上转换发光的窄带1550 nm光探测
3
作者 周博明 覃子晟 +7 位作者 王姝欢 杨棕媛 江苇瑶 赵赫然 曹鹏 鲍民杰 程惠宁 季亚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近红外光(NIR)探测技术在军事、通信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NIR光电探测器(PDs)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双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性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可以将NIR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或紫外光子,并被... 近红外光(NIR)探测技术在军事、通信和工业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带动了NIR光电探测器(PDs)研究的快速发展。具有双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性的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可以将NIR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子或紫外光子,并被禁带宽度更宽的半导体吸收,进而制备出性能优异的上转换PDs。然而,NIR窄带上转换PDs的实现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例如稀土离子荧光量子效率低、需要高泵浦阈值才能实现可探测的上转换发光。在此,我们利用NaYF4∶4%Er UCNPs与钙钛矿半导体层相结合,实现了1550 nm的窄带上转换PDs。通过使用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银纳米棒层(Ag NRs)增强了UCNPs的上转换发光,从而降低了上转换PDs的泵浦阈值。基于Ag NRs/NaYF4∶4%Er UCNPs/MAPbI3复合结构的PDs的最佳响应度(R)和探测率(D*)分别约为48.5 mA/W和5.7×10^(8) Jones。与纯UNCP/MAPbI3 PDs相比,R和D*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我们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简单的策略来制造出稳定的近红外窄带P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局域场调制 窄带近红外光探测器
下载PDF
电推进等离子体对航天器表面带电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冯娜 李得天 +3 位作者 杨生胜 陈益峰 赵呈选 汤道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49-1454,共6页
电推进在轨工作时将产生低温稠密等离子体,与地球同步轨道的空间离子体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且等离子体中的低速交换电荷离子易受到卫星表面电位的作用,形成返流并作用于卫星表面材料,对航天器表面充放电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综合考... 电推进在轨工作时将产生低温稠密等离子体,与地球同步轨道的空间离子体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且等离子体中的低速交换电荷离子易受到卫星表面电位的作用,形成返流并作用于卫星表面材料,对航天器表面充放电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综合考虑材料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发射电流,分析电推进产生等离子体充电电流特性,基于充放电平衡方程进行电推进等离子体及空间等离子体共同作用下的表面带电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磁亚暴时期,航天器表面受到地球同步轨道等离子体的影响,其表面电位可高达–10~4 k V;电推进工作时,其羽流等离子体充电电流为10-3 A/m^2,远大于空间等离子体充电电流,从而成为卫星表面带电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电推进等离子体将航天器表面电位中和至–10 V,即电推进交换电荷返流可以有效缓解由空间等离子体造成的危害性表面充放电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地球同步轨道 表面 充放平衡方程 空间等离子体 交换离子
下载PDF
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表面处理技术 被引量:16
5
作者 魏同波 田军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0-455,共6页
液相等离子体电沉积技术是一项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 ,利用此技术可在多种金属及合金表面得到耐磨、耐蚀、耐热冲击、绝缘的优质膜。本文分别从等离子体氧化和等离子体渗透两个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工艺机理、制备及影响因素、膜层性能 。
关键词 液相等离子体沉积 表面处理技术 等离子体氧化 等离子体渗透 火花放 表面改性
下载PDF
电推进等离子体对航天器充放电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娜 李得天 +3 位作者 杨生胜 陈益峰 赵呈选 汤道坦 《真空与低温》 2015年第5期297-302,共6页
电推进具有高比冲及低推进剂消耗等优点,被广泛用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南北位置保持和深空探测等任务的主推进系统。而电推进在轨工作产生的等离子体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等离子体的特性截然不同,导致卫星的充放电过程更加复杂,影响卫... 电推进具有高比冲及低推进剂消耗等优点,被广泛用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南北位置保持和深空探测等任务的主推进系统。而电推进在轨工作产生的等离子体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等离子体的特性截然不同,导致卫星的充放电过程更加复杂,影响卫星在轨安全运行。为此,电推进等离子体对航天器的影响是进行卫星电推进系统设计时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讨论电推进羽流对航天器表面带电的影响,从理论研究、仿真模拟和地面试验三个方面对电推进系统对航天器表面充放电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最后对如何有效分析电推进等离子体羽流特性及其对航天器表面带电的影响的研究途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环境 推进羽流 航天器表面 软件仿真
下载PDF
大面积表面放电等离子体的产生及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国旭 葛楠 +2 位作者 王志斌 李和平 包成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为了获得大面积表面放电等离子体,设计了大气压多电极表面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并对给定电源频率下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放电特性(包括气体放电的利萨如图形、稳定放电时的功率及功率面密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结果表明,采用多电... 为了获得大面积表面放电等离子体,设计了大气压多电极表面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并对给定电源频率下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放电特性(包括气体放电的利萨如图形、稳定放电时的功率及功率面密度等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结果表明,采用多电极结构表面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可以在较低的电源输入功率面密度下获得大面积的气体放电等离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物理 大气压表面 非平衡等离子体 特性
下载PDF
等离子体增强的电化学表面陶瓷化工艺技术(PECC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孔庆山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1-13,共3页
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铝、钛、铌、锆、钽等阀金属和半导体硅、镓、锗等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电解质中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增强的电化学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得到一特性优异的陶瓷膜层。其工艺较传统的阳极氧化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 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铝、钛、铌、锆、钽等阀金属和半导体硅、镓、锗等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电解质中等离子体弧光放电增强的电化学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在工件表面得到一特性优异的陶瓷膜层。其工艺较传统的阳极氧化工艺简单,处理时间短,膜层性能优异,花色品种多,镀液的污染极小,易于形成自动化生产。本文还介绍了等离子放电的一些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弧光放 击穿 陶瓷化膜 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聚乙丙交酯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等离子体改性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聂华荣 江青松 +1 位作者 韩志超 贺爱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51-1455,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纤维膜表面引入的氮含量为响应变量,确定了NH3等离子体改性PLGA电纺纤维膜的最佳条件,并在PLGA纤维膜表面成功地引入了功能性氨基基团.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PLGA电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的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以纤维膜表面引入的氮含量为响应变量,确定了NH3等离子体改性PLGA电纺纤维膜的最佳条件,并在PLGA纤维膜表面成功地引入了功能性氨基基团.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PLGA电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但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纺纳米纤维膜 等离子体改性 表面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Ag@AgBr/CNT/Ni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爱昌 赵娣 +3 位作者 卢艳红 杨晓静 王瑶 刘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09-2018,共10页
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Ag@AgBr/CNT/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光谱特性... 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Ag@AgBr/CNT/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催化剂,以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和光谱特性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用罗丹明B(RhB)作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测定,采用测定薄膜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向反应系统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催化机制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最优工艺下制备的Ag@AgBr/CNT/Ni薄膜是由少量碳纳米管(CNT)和表面沉积纳米Ag粒子的AgBr晶体构成的复合薄膜。薄膜具有突出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光催化罗丹明B 20 min,Ag@AgBr/CNT/Ni薄膜的降解率是Ag@AgBr/Ni薄膜的1.32倍,是P25 TiO_2/ITO多孔薄膜的21.6倍。在保持光催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5次。CNT的存在使薄膜电荷传导性能和光催化还原溶解氧的性能大幅增加,是所制薄膜相对于Ag@AgBr/Ni薄膜光催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薄膜光催化罗丹明B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AgBr/CNT/Ni薄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复合沉积 光催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基于聚苯胺和银纳米线基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电致变色电极
11
作者 彭红超 陈胜 阎斌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7-804,共8页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压下发生可逆颜色变化的现象,在信息显示器和光学调制设备中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导电聚合物聚苯胺作为一类重要的电致变色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进而备受关注.此外,基于金属沉积的局部表面等离...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压下发生可逆颜色变化的现象,在信息显示器和光学调制设备中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导电聚合物聚苯胺作为一类重要的电致变色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进而备受关注.此外,基于金属沉积的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电致变色器件能通过控制金属阳离子的还原来实现金属颗粒或薄膜的沉积,从而控制器件的颜色或反射状态,引起广泛兴趣.本工作通过自组装法制备了基于银纳米线和聚苯胺的纳米复合材料,得到了既具有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效应又具有银金属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多色电致变色薄膜电极.该电极在正电位下呈现出深色着色态(透过率25.4%),施加反向电位时,电极会先褪色呈现出透明态(透过率83.3%),然后在更大反向电位下变成深色着色态(透过率10.7%),具有普通电致变色器件无法实现的双重着色态.此外,由于聚苯胺表面胺基与银纳离子的配位,减少了银离子被氧化后向电解液中的迁移耗散,改善了电极的多次循环稳定性,为信息显示和光学调制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变色 聚合物 局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银纳米线
原文传递
纳秒和微秒脉冲激励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对比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杨 姜慧 +3 位作者 章程 车学科 严萍 邵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091-3097,共7页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DBD)在气体流动控制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自制的纳秒和微秒脉冲电源进行表面DBD实验,比较了电压幅值、介质厚度、电极水平间距等对两种激励下表面DBD电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实验中两种电源激励的表面介质... 表面介质阻挡放电(DBD)在气体流动控制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利用自制的纳秒和微秒脉冲电源进行表面DBD实验,比较了电压幅值、介质厚度、电极水平间距等对两种激励下表面DBD电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分析。实验中两种电源激励的表面介质阻挡放电能量均在mJ量级,上升沿瞬时最大功率达到几十kW。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冲上升沿有多次放电,微秒脉冲上升沿放电次数比纳秒脉冲多;随着电压幅值上升,放电次数减少;介质越薄,放电越激烈,能量越大;电极水平间距对表面DBD放电有影响,间距0 mm时能量消耗最大;施加脉冲电压频率越大,放电等离子体的亮度越大;微秒脉冲放电的等离子体区域要大于纳秒脉冲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介质阻挡放 纳秒脉冲 微秒脉冲 特性 能量 等离子体
下载PDF
由介电函数探讨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冰 徐蔚青 +2 位作者 王魁香 谢玉涛 赵冰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1,共5页
从能够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SERS)效应的典型金属银出发 ,讨论其在光频段的介电函数及与此介电函数相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 ,进而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讨论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SERS效应 磁增强机理 光频段
下载PDF
由ε探讨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永明 吴师 王莉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6-279,285,共5页
从能够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典型金属——银出发,讨论其在光频段的介电函数及与此介电函数相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进而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讨论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关键词 SERS效应 磁增强机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表面放电式AC-PDP能量可恢复驱动电路的研究
15
作者 李如美 吴玉广 《现代显示》 2003年第3期33-36,共4页
根据表面放电式交流等离子体平面显示器驱动原理,提出了能量可恢复的驱动电路,并重点对基于L,C谐振电路的PDP能量恢复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表面 等离子体平面显示器 能量恢复 驱动 AC-PDP
下载PDF
金属介电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永红 容建华 +1 位作者 刘应亮 满石清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94-1000,共7页
金属介电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质,尤其表现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上。通过改变金属纳米颗粒的大小和核壳的相对尺寸,可实现光学共振在很宽波段内的可调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光子学,而且在生物光子学... 金属介电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结构而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质,尤其表现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上。通过改变金属纳米颗粒的大小和核壳的相对尺寸,可实现光学共振在很宽波段内的可调特性。这一特性不仅在光子学,而且在生物光子学、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几种金属介电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介核壳结构 复合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大屏幕SM-PDP能量复得维持驱动电路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忠 李晓华 +1 位作者 汤勇明 郑姚生 《电子器件》 CAS 2004年第3期432-435,共4页
针对新型结构的荫罩式等离子平板显示器 ( SM-PDP)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能量复得维持驱动电路方案。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 ,并且介绍了相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 MOSFET)的栅极驱动方法。电路系统通过实验证明 ,利用电感... 针对新型结构的荫罩式等离子平板显示器 ( SM-PDP)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能量复得维持驱动电路方案。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 ,并且介绍了相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 MOSFET)的栅极驱动方法。电路系统通过实验证明 ,利用电感与屏寄生电容之间的串联谐振可以大大减小 PDP屏寄生电容的位移电流在电路上损耗的功耗。此能量复得电路已经在 3 4in全彩色 SM-PDP( 640× RGB× 4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荫罩式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 能量复得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
下载PDF
PDP寻址驱动电路及其改进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军 沈思宽 赵萌 《真空电子技术》 2001年第1期36-38,共3页
本文分析了以往的彩色三电极表面放电型彩色 PDP中 ,寻址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不足之处。并对其不足设计出了一种分组数据传送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寻址驱动 等离子体显示器 彩色三表面
下载PDF
Mo和Ta的有效电子能量损失函数
19
作者 张增明 陈套 丁泽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6-6,共1页
关键词 子能量损失谱 损失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Carlo方法 TA MO 子激发 函数
下载PDF
用ε探讨金属表面增强效用机理
20
作者 邹玉波 《煤炭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14-16,共3页
从能够产生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的典型金属—银出发,讨论其在光频段的介电函数及与此介电函数相关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现象,进而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讨论SERS效应的电磁增强机理。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函数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