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A MeV^(40)Ar与铜靶作用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产生分截面研究
1
作者 李蓉 张东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28-36,共9页
本文对最高能量为500 A MeV的^(40)Ar与铜靶作用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产生分截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相近能区^(40)Ar诱发铜靶核碎裂的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荷变化总截面与相近能区实验结果一致,也... 本文对最高能量为500 A MeV的^(40)Ar与铜靶作用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产生分截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相近能区^(40)Ar诱发铜靶核碎裂的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荷变化总截面与相近能区实验结果一致,也与Bradt-Peters及Nilsen半经验公式预言一致;NUCFRG2和PHITS模型预言低于实验结果.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在所研究的能区范围与束流能量没有明显依赖关系,EPAX3及FRACS半经验参数化公式可以较好地再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碎裂 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 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
下载PDF
290 A MeV ^(12)C与Al靶核碎裂反应截面研究
2
作者 王琦 王烨嘉 张东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对最高束流能量为290 A MeV的^(12)C核诱发铝靶核反应射弹碎裂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及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射弹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在误差范围内与束流能量无关,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计算结果与Br... 本文对最高束流能量为290 A MeV的^(12)C核诱发铝靶核反应射弹碎裂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及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射弹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在误差范围内与束流能量无关,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计算结果与Bradt-Peter公式及PHITS,NUCFRG2理论模型预测值一致,碎片粒子产生分截面值与NUCFRG2理论模型预测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碎裂 射弹碎片 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 碎片产生分截面
下载PDF
400 A MeV^(12)C诱发Pb靶核反应弹核碎裂研究
3
作者 贾利芳 李宜洋 张东海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4-59,共6页
论文对最高束流能量为400 A MeV的^(12)C核诱发铅靶核反应弹核碎裂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弹核散射角及弹核碎片发射角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电荷数Z=5的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在实验误... 论文对最高束流能量为400 A MeV的^(12)C核诱发铅靶核反应弹核碎裂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弹核散射角及弹核碎片发射角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弹核碎裂电荷变化总截面及电荷数Z=5的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在实验误差范围内与弹核能量无关,弹核碎裂反应电荷变化总截面的实验结果与Bradt-Peter半经验公式及PHITS,NUCFRG2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一致;弹核粒子平均散射角小于电荷数Z=5的弹核碎片的发射角,且在所研究的束流能量范围内在误差范围内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碎裂 电荷变化反应总截面 弹核碎片产生分截面 弹核散射角 弹核碎片发射角
下载PDF
中高能28^Si碎裂截面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俊生 党英华 张东海 《原子核物理评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5-550,共6页
介绍了利用CR-39探测器对^(28)Si与不同靶作用的电荷变化总截面和分截面的研究进展,给出723AMe V^(28)Si与碳靶作用电荷变化总截面和分截面的最新实验结果。对^(28)Si与靶核反应电荷变化总截面和分截面与束流能量和靶核质量的关系进行... 介绍了利用CR-39探测器对^(28)Si与不同靶作用的电荷变化总截面和分截面的研究进展,给出723AMe V^(28)Si与碳靶作用电荷变化总截面和分截面的最新实验结果。对^(28)Si与靶核反应电荷变化总截面和分截面与束流能量和靶核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束流能量大于200 AMeV时,中高能^(28)Si与不同靶核反应电荷变化总截面与束流能量无关,分截面表现出明显的奇偶效应,且随靶核质量数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 CR-39 电荷变化截面 电荷变化截面
原文传递
中高能重离子弹核碎裂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立春 程锦霞 +2 位作者 李彦晶 蒋翔 晏世伟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通过CR-39核径迹探测器对471 AMeV56Fe和400 AMeV20Ne诱发Al,C和CH2靶反应的弹核碎裂反应截面及出射角度进行了测量,并利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和描述统计衰变的GEMINI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总反... 通过CR-39核径迹探测器对471 AMeV56Fe和400 AMeV20Ne诱发Al,C和CH2靶反应的弹核碎裂反应截面及出射角度进行了测量,并利用改进的量子分子动力学(ImQMD)模型和描述统计衰变的GEMINI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总反应截面与弹核的能量无关,但随着靶核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其他的实验结果以及Bradt-Peters的半经验理论公式所得结果一致。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结果中,分截面出现了明显的奇偶效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奇偶效应主要产生于受激碎块的衰变过程,其中对效应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主要形成于擦边碰撞的反应中且多来自于同位旋为TZ=0,±0.5的弹核碎块的贡献。产生碎块的同位素分布与弹核的种类有关,与入射能量和靶核的种类没有太大依赖性,其较小的偏转角大部分来自于擦边碰撞产生的较重的类弹碎块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变化截面 CR-39探测器 ImQMD模型 GEMINI模型 奇偶效应 同位旋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