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自然原子轨道电荷估测取代吡啶的pK_a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志鹏 吴俊勇 +3 位作者 陈丹 许威蕙 郭亚妮 钟爱国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3LYP/3-21G基组,优化了24种取代吡啶类分子结构,发现吡啶环上氮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值与其实验pKa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623 23),比其原子核静电势电荷(ESP)值拟合的好。计算了12种未知pKa值...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3LYP/3-21G基组,优化了24种取代吡啶类分子结构,发现吡啶环上氮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值与其实验pKa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623 23),比其原子核静电势电荷(ESP)值拟合的好。计算了12种未知pKa值的多取代吡啶化合物的NBO参数,代入拟合出的线性参数方程,发现与流行软件ACD Lab 6.0预测得到的多取代吡啶的pKa值非常接近,最大偏差ΔpKa小于±0.07,新方法可以估测到pKa值小数点后3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取代吡啶 自然原子轨道电荷
下载PDF
基于自然原子轨道电荷的取代苯甲酸pK_a值预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恩榕 张扬斌 钟爱国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3期324-326,共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3LYP/3-21+G(d)基组,优化了21种单取代苯甲酸分子结构,发现羧基上氧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O)值与其实验pKa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3 6),比其原子核静电势电荷(ESP-O)值拟合的要好。计算了20种...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3LYP/3-21+G(d)基组,优化了21种单取代苯甲酸分子结构,发现羧基上氧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O)值与其实验pKa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3 6),比其原子核静电势电荷(ESP-O)值拟合的要好。计算了20种典型未知pKa值的单和多取代苯甲酸化合物的NBO参数,代入拟合出的优势线性参数方程,发现其预测值与流行软件ACD Lab 6.0预测得到的单和多取代苯甲酸的pKa值非常接近,最大偏差ΔpKa小于±0.03,且新方法可以估测到pKa值小数点后3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取代苯甲酸 自然原子轨道电荷 PKA
下载PDF
基于自然原子电荷的取代苯酚酸pK_a值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军 许威慧 +3 位作者 罗海霞 王赛龙 蒋伟君 钟爱国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5期913-915,共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3LYP/3-21G+(d)基组,优化了20种单取代苯酚酸分子结构,发现羟基上氧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O)值与其实验p Ka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3 6),比其原子核拟合的静电势电荷(ESP-O)值相吻合的要好(R=-...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B3LYP/3-21G+(d)基组,优化了20种单取代苯酚酸分子结构,发现羟基上氧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O)值与其实验p Ka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3 6),比其原子核拟合的静电势电荷(ESP-O)值相吻合的要好(R=-0.8998)。计算了20种典型未知pKa值取代苯酚酸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参数,代入拟合的优势线性参数方程,发现与ACD/Lab 6.0软件预测得到的取代苯酚酸pKa值较接近,其最大偏差<±0.200,且新方法可估测酚类分子的p Ka值至小数点后三位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取代苯酚酸 自然原子轨道电荷 PKA
下载PDF
用Hirshfeld电荷预报取代苯胺的logP值
4
作者 韦亮 苏婉芬 +4 位作者 罗海霞 王赛龙 罗寅辉 刘诗咏 钟爱国 《当代化工》 CAS 2015年第6期1219-1221,共3页
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与方法(DFT/B3LYP)及基组6-31+G(d,p),优化了20种苯胺及其取代苯胺分子的几何结构。结果发现,苯环胺基上N原子的Hirshfeld电荷值(HIR)与其实验油水分配系数(log P)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普遍比其H原子拟合核静... 用密度泛函活性理论与方法(DFT/B3LYP)及基组6-31+G(d,p),优化了20种苯胺及其取代苯胺分子的几何结构。结果发现,苯环胺基上N原子的Hirshfeld电荷值(HIR)与其实验油水分配系数(log P)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普遍比其H原子拟合核静电势电荷(ESP)值以及自然电荷值(NBO)拟合的好。计算了20种未知log P值的取代苯胺化合物胺基的11N原子Hirshfeld电荷值,归入拟合出的最佳线性参数方程式,发现与商业软件ACD/Labs6.0预测得到的多取代苯胺及其衍生物分子的log P预测值非常接近,相对偏差(SD)小于±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自然原子轨道电荷 ACD—Labs 6.0 取代苯胺 LOGP
下载PDF
Nd_(1-x)Ca_xMnO_3中A位替代导致的铁磁性及磁化强度跳变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德亮 曹培江 +2 位作者 柳文军 马晓翠 Raveau B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3,共6页
研究多晶Nd1-xCax-δBaaMnO3(x=0.5,0.45)中,大尺寸Ba2+对Ca2+的替代可在样品中导致铁磁基态以及低温下阶梯状的磁化强度跳变.结果表明,因Ba2+的“反畸变效应”,样品中的铁磁百分比随Ba替代量的增加迅速增大,当δ为0.03-0.04时达... 研究多晶Nd1-xCax-δBaaMnO3(x=0.5,0.45)中,大尺寸Ba2+对Ca2+的替代可在样品中导致铁磁基态以及低温下阶梯状的磁化强度跳变.结果表明,因Ba2+的“反畸变效应”,样品中的铁磁百分比随Ba替代量的增加迅速增大,当δ为0.03-0.04时达到一极大值,然后随Ba替代量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此时对铁磁不利的A位阳离子间的尺寸失配占了优势.对相同的Ba替代量,高Nd(x=0.45)体系中的铁磁含量总是比低Nd(x=0.5)体系中的大很多.当增加磁场时,前一体系磁化强度的增加比后一体系迅速得多,在5.5 T磁场下其磁化强度极大值要显著大于后一体系的相应值,前一体系出现阶梯状跳变的临界磁场要小于后一体系.指出上述结果是由于Nd0.55Ca0.45MnO3中的电荷轨道序比Nd0.5Ca0.5MnO3较弱造成的.奇异的磁化强度跳变用建立在相分离基础上的类马氏体相变模型得到了较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Nd1-xCax-δBaδMnO3 电荷轨道有序 类马氏体相变 相分离 铁磁态 反铁磁态 A位 尺寸失配 反畸变效应
下载PDF
Pr_(0.5)Ca_(0.5)MnO_3中A位La^(3+)替代导致磁化强度跳变
6
作者 朱德亮 谭小安 +2 位作者 马晓翠 曹培江 李清华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8,共6页
用大尺寸La3+部分替代Pa3+,制备出多晶体系Pr0.5-xLaxCa0.5MnO3,研究该体系的磁学性质.对样品进行磁化强度测量,低温下(2.5K)由反铁磁向铁磁转变时呈现出阶梯状跳变.随着替代量x值增加,出现第一个阶梯状跳变的临界磁场逐渐减小,样品的... 用大尺寸La3+部分替代Pa3+,制备出多晶体系Pr0.5-xLaxCa0.5MnO3,研究该体系的磁学性质.对样品进行磁化强度测量,低温下(2.5K)由反铁磁向铁磁转变时呈现出阶梯状跳变.随着替代量x值增加,出现第一个阶梯状跳变的临界磁场逐渐减小,样品的磁化强度逐渐增大.与Ba2+或Sr2+对A位Ca2+的替代结果相比可知,在导致磁化强度阶梯状跳变和场致铁磁性的能力上,Ba2+替代的能力大于Sr2+,Sr2+的能力大于La3+.利用建立在相分离基础上的类马氏体相变模型,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到较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轨道 类马氏体相变 相分离 反畸变效应 铁磁态 反铁磁态 铁磁百分比
下载PDF
单参数法估算取代苯胺的pK_b值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强 闫华 +3 位作者 金燕仙 罗海霞 饶卫东 钟爱国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DFT/B3LYP与基组6-31+G(d,p),优化了15种苯胺和取代苯胺分子结构,发现苯环氨基上氢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值与其实验碱式电离平衡常数(pKb)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普遍比其原子核静电势电荷(ESP)值拟合较... 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DFT/B3LYP与基组6-31+G(d,p),优化了15种苯胺和取代苯胺分子结构,发现苯环氨基上氢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值与其实验碱式电离平衡常数(pKb)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普遍比其原子核静电势电荷(ESP)值拟合较好.计算了17种未知pKb值的取代苯胺化合物的NBO参数,代入拟合出的线性参数方程,发现与流行软件ACD-Labs 6.0检索得到的取代苯胺的pKb实验值非常接近,相对误差(SD)小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自然原子轨道电荷 ACD-Labs 6 0比较分析 取代苯胺 pKb值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ACD-Labs 6 0
下载PDF
氧分子在Mo(11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恒蛟 熊玉卿 +3 位作者 刘孝丽 赵栋才 王兰喜 王金晓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7-4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氧分子在M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对氧分子在Mo(110)表面的3种吸附位置(顶位、桥位和穴位)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参数进行了对比计算,确定了最稳定的吸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子轨道电荷分布和能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平板模型,研究了氧分子在Mo(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对氧分子在Mo(110)表面的3种吸附位置(顶位、桥位和穴位)的吸附能和几何构型参数进行了对比计算,确定了最稳定的吸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子轨道电荷分布和能态密度(DOS)分析了氧分子与Mo原子的成键机理.结果表明:对于Mo(110)表面,氧分子在桥位的吸附是体系最稳定的几何构型,其吸附能为2.99eV;氧分子吸附于Mo(110)面主要是由于O的2p轨道与Mo的4p轨道发生重叠杂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吸附能 轨道电荷分布 态密度
下载PDF
Mo掺杂锐钛矿相TiO2磁光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9
作者 付斯年 李聪 郑友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84-1789,1797,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Ti_(0.97917)Mo_(0.02083)O_2,Ti_(0.96875)Mo_(0.03125)O_2和Ti_(30)Mo_2O_(64)超胞模型的晶格常数,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吸收光谱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o掺杂量的增大,掺杂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了Ti_(0.97917)Mo_(0.02083)O_2,Ti_(0.96875)Mo_(0.03125)O_2和Ti_(30)Mo_2O_(64)超胞模型的晶格常数,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吸收光谱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Mo掺杂量的增大,掺杂体系的体积逐渐增大,形成能逐渐升高,掺杂越困难。与此同时,掺杂体系吸收带边均显著红移,禁带宽度均变小,所有掺杂体系均转化为n型简并半导体。与未掺杂TiO_2相比较,随着Mo掺杂量提高,掺杂体系禁带宽度减小趋势逐渐减弱,吸收光谱红移减弱。同时,体系的磁矩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相TIO2 第一性原理 轨道电荷分布 电子结构
下载PDF
苯并咪唑苯并异喹啉酮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瑞发 包洪政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含时密度泛函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研究了苯并咪唑苯并异喹啉酮(1)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特性和光谱性质,并用极化连续模型考虑了溶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和荧光发射过程的电子垂直跃迁是由... 采用密度泛函、含时密度泛函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研究了苯并咪唑苯并异喹啉酮(1)及其衍生物的电子结构特性和光谱性质,并用极化连续模型考虑了溶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及其衍生物的吸收和荧光发射过程的电子垂直跃迁是由于分子内的电荷迁移.化合物1中取代基的位置及给吸电子能力影响其HOMO-LUMO能隙和电荷迁移量.在分子中引入吸电子和给电子取代基,均使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红移,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苯并异喹啉酮衍生物 自然键轨道(NBO)电荷 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分子内电荷迁移
下载PDF
水溶液中氨基酸侧链对G∶C碱基对间氢键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健 都京 +3 位作者 刘硕 杨忠志 赵东霞 刘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86-1693,共8页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气相和水溶液下,氨基酸侧链与鸟嘌呤和胞嘧啶间的氢键作用.应用B3LYP/6-31+G(d,p)方法优化复合物几何结构,使用MP2/aug-cc-p VDZ方法进行复合物能量、自然键轨道(NBO)电荷和二阶稳定化能的计算.结果表明,水...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气相和水溶液下,氨基酸侧链与鸟嘌呤和胞嘧啶间的氢键作用.应用B3LYP/6-31+G(d,p)方法优化复合物几何结构,使用MP2/aug-cc-p VDZ方法进行复合物能量、自然键轨道(NBO)电荷和二阶稳定化能的计算.结果表明,水溶液可使氨基酸侧链与碱基或碱基对之间氢键键能显著减小;带电复合物气相和水溶液氢键键能之差范围为50.63-146.48 kJ/mol,中性为0.17-24.94 kJ/mol;电荷的转移量与氢键键能成正比,电荷转移量越多,复合物越稳定;二阶稳定化能与氢键键长成反比,与电荷转移量成正比,且气相与水溶液氢键二阶稳定化能之比约为两相的电荷转移量之比.水溶液对该类体系中氢键作用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侧链 鸟嘌呤 胞嘧啶 氢键 自然键轨道电荷
下载PDF
单参数法估算取代吡啶的电离常数和分配系数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宁烨 许威慧 +4 位作者 郑靖达 丁超 许莎莎 许莎莎 钟爱国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9期91-92,119,共3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Y)和B3LYP/3—21G基组,优化了24种已知取代吡啶类分子结构,发现吡啶环上氮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值与其实验电离常数(10gK)值和正辛醇一水分配系数(10ge)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0.98,恐=0... 用密度泛函理论(DFY)和B3LYP/3—21G基组,优化了24种已知取代吡啶类分子结构,发现吡啶环上氮原子的自然原子轨道电荷(NBO)值与其实验电离常数(10gK)值和正辛醇一水分配系数(10ge)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0.98,恐=0.88)。计算了10种未知logKa/]ogP值的多取代吡啶化合物的NBO参数,代入拟合出的单参数线性方程,发现与流行软件ACDLab6.0预测得到的多取代吡啶的logKa/logP值接近,相关系数R在0.80~0.90之间,相对偏差在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方法 取代吡啶 ACD Labs 6 0 自然原子轨道电荷 logK LOGP
下载PDF
团簇Au_(n+1)^(-1)、Au_(n)Cr^(-1)(n=1-10)吸附CO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必利 宋蕊 仝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5,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在阴离子团簇Au_(n+1)^(-1)、 Au_(n)Cr^(-1)(n=1-10))表面的吸附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团簇Au_(n+1)CO^(-1)、 Au_(n)CrCO^(-1)的基态结构是在团簇Au_(n+1)^(-1)、Au_(n)Cr^(-1)最低能量结构的基础上吸附CO形成;...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在阴离子团簇Au_(n+1)^(-1)、 Au_(n)Cr^(-1)(n=1-10))表面的吸附做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团簇Au_(n+1)CO^(-1)、 Au_(n)CrCO^(-1)的基态结构是在团簇Au_(n+1)^(-1)、Au_(n)Cr^(-1)最低能量结构的基础上吸附CO形成;吸附后的CO键长变长,振动频率减小,表明CO分子被活化;取值相同时,Au_(n)CrCO^(-1)的平均结合能高,表明团簇Au_(n+1)CO^(-1)掺杂Cr后稳定性升高. HOMO-LOMO能隙结果表明Au_(n+1)CO^(-1)替代掺杂Cr原子后团簇的化学活性得到了提升,Au_(n)CrCO^(-1)、 Au_(n+1)CO^(-1)团簇能隙具有奇偶振荡的现象;轨道电荷分析表明CO与团簇相互作用实质是C原子与成键Au原子或Cr原子间转移电荷,CO在与团簇相互作用过程中O原子轨道电荷分布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团簇 基态构型 能隙 轨道电荷分布
下载PDF
Charge transfer and orbital reconstruction of non‐noble transition metal single‐atoms anchored on Ti_(2)CT_(x)‐MXenes for highly selective CO_(2)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被引量:3
14
作者 Neng Li Jiahe Peng +2 位作者 Zuhao Shi Peng Zhang X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906-1917,共12页
Inspired by MXene nanosheets and their regulation of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a series of Ti_(2)C‐based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sts(TM@Ti_(2)CT_(x),TM=V,Cr,Mn,Fe,Co,and Ni)with two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T=... Inspired by MXene nanosheets and their regulation of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a series of Ti_(2)C‐based single‐atom electrocatalysts(TM@Ti_(2)CT_(x),TM=V,Cr,Mn,Fe,Co,and Ni)with two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T=–O and–S)was designed.The CO_(2)RR catalytic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using well‐defined ab initio calculations.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_(2) molecule can be more readily activated on TM@Ti_(2)CO_(2) than the TM@Ti_(2)CS_(2) surface.Bader charg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Ti_(2)CO_(2) substrate is involved in the adsorption reaction,and enough electrons are injected into the 2π*u orbital of CO_(2),leading to a V‐shaped CO_(2) molecular configuration and partial negative charge distribution.The V‐shaped CO_(2) further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the first hydrogenation reac‐tion step.The calculatedΔG of the first hydrogenation reaction on TM@Ti_(2)CO_(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M@Ti_(2)CS_(2) counterpart.However,the subsequent CO_(2) reduction pathways show that the UL of the potential determining step on TM@Ti_(2)CS_(2)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M@Ti_(2)CO_(2).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M@Ti_(2)CS_(2) and TM@Ti_(2)CO_(2),we designed a mixed functional group surface with–O and–S to anchor TM atoms.The results show that Cr atoms an‐chored on the surface of mixed functional groups exhibit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selective production of CH4.This study opens an exciting new avenue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highly selec‐tive MXene‐based single‐atom CO_(2)RR electro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Ti_(2)CTx MXene Single‐atom catalyst CO_(2)RR Orbital reconstruction Charge transform Mixed functional group surface
下载PDF
On Harmonic Approximation for Large Josephson Junction Coupling Charge Qubits
15
作者 SHITao CHENBing SONGZhi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95-798,共4页
We revisit the harmonic approximation (HA) for a large Josephson junction interacting with some charge qubits through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for the quantum dynamics of the junction-qubit coupling system. By making ... We revisit the harmonic approximation (HA) for a large Josephson junction interacting with some charge qubits through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for the quantum dynamics of the junction-qubit coupling system. By making use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tical treatment,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HA works well can be precisely presented to control the parameters implementing the two-qubit quantum logical gate through the couplings to the large junction with harmonic oscillator Hamiltoni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sephson junction charge qubits harmonic approximation
下载PDF
MULTIPLE CENTER d-β ORBITALS AND CHARGE TRANSFER OF HETERONUCLEAR COUSTERS WITH CUBANE TYPE (Mo_3S_4)_xM^n+ (x=1, 2, M = Cu, W, Ni, Sb. Mo, Sn, Cu_2; n = 4,8)
16
作者 王哲明 程文旦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64-370,共7页
In this work, with the analysis on MO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for a series of heteronuclear cluster with cubane type (Mo4S1 )xMn1(x=1.2. M = Cu, W, Ni, Sb, Mo, Sn, Cu2) we found that it is with the multiple center d-... In this work, with the analysis on MO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for a series of heteronuclear cluster with cubane type (Mo4S1 )xMn1(x=1.2. M = Cu, W, Ni, Sb, Mo, Sn, Cu2) we found that it is with the multiple center d-pir orbitals that the ligand Mo3S44+ bonds to the M atom to form these class clusters.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charges transfer from the M atom to Mo atom of the ligand Mo3S44+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C (multiple center) d-pπ orbitals. Based on the charge transfer the electronic spectrum and the magnetic property of some cubane clusters have bee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Band Chemical Bond Layer Type Crystal
下载PDF
Gd_(0.55)Sr(0.45)MnO_3薄膜光诱导电阻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省贵 金克新 +2 位作者 罗炳成 王建元 陈长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1-435,共5页
分别采用固相反应和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电荷-轨道有序态锰氧化物Gd_(0.55)Sr_(0.45)MnO_3块材和多晶薄膜,研究了薄膜在光诱导作用下的电阻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薄膜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了半导体型导电特性.利用变程跳... 分别采用固相反应和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电荷-轨道有序态锰氧化物Gd_(0.55)Sr_(0.45)MnO_3块材和多晶薄膜,研究了薄膜在光诱导作用下的电阻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薄膜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了半导体型导电特性.利用变程跳跃模型拟合电阻温度关系可知,其电荷有序态转变温度为70 K.激光作用致使薄膜电阻减小,当激光功率度为40 mW/mm^2时,最大光致电阻相对变化值可达99.8%,且在8 s的时间内达到了平衡态,温度对其影响很小;当激光功率度为6 mW/mm^2时,获得的最大光致电阻相对变化值为44%,而且时间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光诱导和热扰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轨道有序 输运特性 光诱导作用
原文传递
Unconventional materials:the mismatch between electronic charge centers and atomic positions 被引量:2
18
作者 Jiacheng Gao Yuting Qian +5 位作者 Huaxian Jia Zhaopeng Guo Zhong Fang Miao Liu Hongming Weng Zhijun W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6期598-608,M0003,M0004,共13页
The complete band representations(BRs)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work of topological quantum chemistry.Each BR is expressed by either a localized orbital at a Wyckoff site in real space,or by a set of irreducible re... The complete band representations(BRs)have been constructed in the work of topological quantum chemistry.Each BR is expressed by either a localized orbital at a Wyckoff site in real space,or by a set of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in momentum space.In this work,we define unconventional materials with a common feature of the mismatch between average electronic centers and atomic positions.They can be effectively diagnosed as whose occupied bands can be expressed as a sum of elementary BRs(eBRs),but not a sum of atomic-orbital-induced BRs(aBRs).The existence of an essential BR at an empty site is described by nonzero real-space invariants(RSIs).The"valence"states can be derived by the aBR decomposition,and unconventional materials are supposed to have an uncompensated total"valence"state.The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for unconventional materials has been performed through the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We have discovered 423 unconventional compounds,including thermoelectronic materials,higher-order topological insulators,electrides,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ts,electrodes,and superconductors.The diversity of these interest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would be widely studi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conventional materials Band representations Real-space invariants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原文传递
关于自旋电子的一些为什么——浅谈与超导电性对抗的磁性元素Fe,Co,Ni为什么形成化合物就超导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裕恒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148,共8页
在近20年来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中,人们在铜基氧化物中发现了高温超导电性,在锰基钙钛矿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以及近年来发现由铁、钴、镍等传统认为与超导对抗的元素组成化合物后可以形成超导.这些不同的体系有着迥然不同的物理行为,却... 在近20年来的凝聚态物理研究中,人们在铜基氧化物中发现了高温超导电性,在锰基钙钛矿中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以及近年来发现由铁、钴、镍等传统认为与超导对抗的元素组成化合物后可以形成超导.这些不同的体系有着迥然不同的物理行为,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些铜、锰、铁、钴、镍基化合物都是3d电子材料.那么,同为3d电子,为什么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甚至对抗的行为?文章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系列为什么,并对其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电子 超导 轨道交叠 电荷-轨道-自旋序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稀土氧化物(La_(0.5)Nd_(0.5))_(1.2)Sr_(1.8)Mn_2O_7的磁性
20
作者 姚庆云 杨海鹰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通过XRD和SQUID研究了单晶样品(La0.5Nd0.5)1.2Sr1.8Mn2O7的磁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单相性很好,属于I4/mmm空间群。在(La0.5Nd0.5)1.2Sr1.8Mn2O7中,Nd部分取代La后,改变了晶格常数,引起了eg电子轨道占据态的变化,这都使得该样品中在... 通过XRD和SQUID研究了单晶样品(La0.5Nd0.5)1.2Sr1.8Mn2O7的磁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单相性很好,属于I4/mmm空间群。在(La0.5Nd0.5)1.2Sr1.8Mn2O7中,Nd部分取代La后,改变了晶格常数,引起了eg电子轨道占据态的变化,这都使得该样品中在低温下没有长程的磁有序,短程的电荷/轨道有序得以增强。实验表明,低温下也存在纳米尺度的铁磁团簇与短程的电荷/轨道有序相共存的相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 SQUID 相分离 电荷/轨道有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