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的动力学过程与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茜 沈成梅 +3 位作者 阎顺雅 周亮 田晓语 张勇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3,共9页
电荷转移模型是解释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机制,然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论,对模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也缺乏研究.本实验以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红荧... 电荷转移模型是解释分子间单重态激子裂变过程的一个重要理论机制,然而对此模型的合理性仍然存在争论,对模型中涉及的电子转移过程也缺乏研究.本实验以具有激子裂变特性的红荧烯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源共蒸发的方法制备了4个系列红荧烯掺杂的混合薄膜,并在室温下分别测量了混合薄膜的光致发光谱及其瞬态衰减曲线.理论上,基于"S_1+S_0?1^(TT)_i?T_1+T_1"三状态反应模型,采用耦合的速率方程组对所有的发光衰减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激子裂变过程中所涉及的重要速率常数.根据每种材料的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计算了混合薄膜中红荧烯分子的平均间距.实验发现:红荧烯分子间的电子转移过程具有量子隧穿的特点,激子裂变过程的速率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呈现出明显的指数下降规律.上述结果符合电荷转移模型的特征,可作为支持电荷转移模型的实验证据,这对于澄清激子裂变的微观图像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子裂变 瞬态荧光 电荷转移模型 量子隧穿
原文传递
非线性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材料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林 赵波 《大学化学》 CAS 2002年第6期21-24,28,共5页
概述了非线性光学理论和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简况 ,并对这一领域所遇到的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与设想。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材料 理论研究 双能级模型 电荷转移模型 阴离子基团理论
下载PDF
菱镁矿粉体颗粒摩擦荷电试验与仿真研究
3
作者 高海 王志强 +1 位作者 苏美璇 李国锋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80,共8页
为了对粉体颗粒摩擦荷电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菱镁矿粉体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离散元模型和电荷转移模型对粉体颗粒运动过程和摩擦荷电过程分别进行理论建模。在EDEM仿真软件中建立了适用于粉体颗粒摩擦荷电仿真的计算模块,并应用该模块... 为了对粉体颗粒摩擦荷电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菱镁矿粉体颗粒为研究对象,利用离散元模型和电荷转移模型对粉体颗粒运动过程和摩擦荷电过程分别进行理论建模。在EDEM仿真软件中建立了适用于粉体颗粒摩擦荷电仿真的计算模块,并应用该模块进行菱镁矿粉体摩擦荷电仿真分析,考察给料量和滑槽倾斜角度对摩擦荷质比的影响,同时利用振动槽摩擦荷电装置进行菱镁矿粉体颗粒摩擦荷电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菱镁矿粉体摩擦荷质比随给料量的增加而减小,随滑槽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试验结果得到了与仿真结果相似的变化趋势,验证了所建粉体颗粒摩擦荷电数值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对更精确粉体颗粒摩擦荷电模型的建立和粉体颗粒摩擦带电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荷电 菱镁矿粉体 离散元模型 电荷转移模型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SO_2 and H_2O co-adsorption on Cu(100) surface with calculatio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4
作者 魏薪 董超芳 +3 位作者 陈章华 黄建业 肖葵 李晓刚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4102-4109,共8页
The co-adsorption behaviors of SO2 and H2 O on face-centered cubic Cu(100) ideal surface were studied using the GGA-r PBE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 slab models.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sing... The co-adsorption behaviors of SO2 and H2 O on face-centered cubic Cu(100) ideal surface were studied using the GGA-r PBE method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ith slab models.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single H2 O and SO2 on Cu(100) surface were calculated at the coverage of 0.25 ML(molecular layer) and 0.5 M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as no obvious chemical adsorption of them on Cu(100) surface. The adsorbed structures, adsorption energy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including difference charge density, valence charge density, Bader charge analysis and partial density of states(PDOS) of co-adsorbed structures of H2 O and SO2 were investigated to illustr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dsorbates and surface. H2 O and SO2 can adsorb on surface of Cu atoms chemically via molecule form at the coverage of 0.25 ML, while H2 O dissociated into OH adsorbed on surface and H bonded with SO2 which keeps away from surface at the coverage of 0.5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H2O Cu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O-ADSORPTION slab model adsorption energy charge transfe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